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章 學習規矩

皇家銀行,有詳細的規章制度。

趙清虎來了一趟後,別苑內的商賈,便開始學習了。

學習班雖然沒開課,可商賈們還是拿到了學習資料。

除此之外,這些傢伙最喜歡的,就是大淵日報。

每天都有報童把報紙送來別苑,人手一份。

商賈是敏銳的,他們找來了所有的大淵日報,很快就意識到了,有幾個大方向,是朝廷一直在大力推動的。

皇家煤炭商會、大淵皇家銀行、雪花鹽業、全國糧倉,這四件事情,朝政之上有議論,日報上也有體現。

“糧倉的事情我知道,江北路新建了不少糧倉,稻穀的收購價給到了八百二十文一石,比糧店還要高一些,我家就出售了不少糧食。”餘田道。

“朝廷在囤糧,要打仗?”

“看著不像啊,我大淵皇朝立國五十載,四夷賓服,並沒有大的戰事。”

“北方可不安寧,遼東戰事頻頻,只是沒有大戰爆發而已。”

“那朝廷囤糧,其目的為何?”

“江南六路,朝廷糧倉同樣給出了收購價格,比江北路低一些,聽說他們給稻穀定了等級,一共三級,收購價不一樣,在七百五十文一石左右。”

“如此說來,從江南六路把糧食運到江北路豈不是能賺取差價?”

“想太多,從江南到江北路,哪怕路上只損失一成,也無法彌補差價。”

“朝廷囤糧,應該是為了穩定糧價,歷朝歷代都有類似政策,無需大驚小怪。”

“那煤炭商會如何說?這可是新鮮事物,依附在煤礦的百姓,全國上下,百萬之眾都打不住。”

“這的確是個新鮮事物。”

“可惜,我們並沒有來得及插一手。”

“那是你們距離遠的,當初皇家煤炭商會出售股權的時候,我們可是來了的。”

“來了又如何,你手中有多少股份,有進入董事會的資格嗎?”

“你---”

------

皇家銀行別苑內,一眾商賈聚集,互通有無,倒是讓他們知道了不少全國的訊息。

同一時間,右相府邸內,同樣有一場聚會。

除了江南派系的幾個大員外,還有一個老者。

五大鹽商,李家的前任家主,年紀不小了,從揚州來到京城,也是身體好,扛住了一路的舟車勞頓。

“李老,運河封凍,路上沒出什麼事吧?”一個官員開口,對這位老者倒是挺尊敬的。

對方是鹽商,但是,曾經也科舉入仕,當過官的,屬於閒置、退休官員。

“無妨,走到江北的時候才徹底封凍,改馬車入京,就是耽擱了一些時日。”

右相一直沉默,眾人互相寒暄兩句後,場子直接就冷了。

李老一張老臉,逐漸也有些難看。

手中柺杖往地上戳了戳,李老看向了右相。

“相爺,我那孫子,就真沒辦法了嗎?”

“指斥承輿,汙衊皇室,能保住一家老小性命已經是邀天之幸,不過是去了嶺南,以你李家的財力,他們在嶺南過得不會差。”

“嶺南那煙瘴之地,窮山惡水,如何能與江南相比?”

李老有些怒了,嶺南是什麼地方?煙瘴瀰漫,窮山惡水。

而且李成過去是戴罪之身,是被看管的。好不容易有個科舉成功的孫子,損失了他心疼。

他們李家需要投入大力氣,才能讓李成在嶺南的日子好過點。

“我李家每年給朝廷貢獻上百萬兩稅銀,陛下就如此無情?”李老不服氣道。

右相差點沒忍住,當場翻白眼。

朝廷鹽業收入,一年比一年少,你當皇帝是傻的啊?

一百萬兩?巔峰之時,你們李家購入鹽引、上交的鹽稅可有一百八十萬兩啊。

那八十萬兩,這麼些年,一點點被你們李家做賬做沒了,真當朝廷不知道?

“李老致仕之前,也是朝廷三品大員,如今也有上奏朝廷的權力,緣何不上書?”

一句話,把老傢伙堵住了,噎得夠嗆,眼珠子都瞪大了。

右相八風不動,眼皮都不抬,老東西,來求人的,還端著身份,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

本官堂堂右相,乃是宰相,一句話就能讓你李家脫層皮,嘚瑟什麼?

李老氣的半死,什麼時候,受過這種屈辱啊?

可面對右相,他也不敢當場發作。

想要救孫子,還需要右相出力。

“相爺,老夫腦袋糊塗了,還請見諒,我那孫子,您給指條明路。”

右相這才捋了捋鬍鬚,滿意了。

敢在本相面前蹦躂,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就每年那幾十萬兩銀子,就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

你不送,自然有人願意送來給本相。

“李成救不了,聖上當初的裁決是秋後問斬,後來不知為何,改判流放嶺南。”

皇上要殺的人,誰敢救?

李老嘆了口氣,這個結果他有預料。

但是,這一次他們做出的讓步實在是太大了。

南王在江南,已經開始大刀闊斧,那雪花鹽的市場越來越大,他們鹽會損失慘重。

甚至是長江以北,大面積雪花鹽店鋪開業,皇家手中,似乎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雪花鹽。

“也罷,右相既然不願意出手,我那孫子,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李成的事情揭過,李老便不再開口。

鹽會利益受損,這可不是他李家一家的事情。

五大鹽商,甚至是整個鹽業,大大小小所有的鹽商,都承擔了損失。

右相瞥了老傢伙一眼,端起茶杯淺抿了一口。

“杜逸夫,你別太過分,我李家好歹是五大鹽商之一,你還要端茶送客,你們商議的事情,有什麼是老夫不能知道的?”

右相尷尬一笑,“李老誤會了,有些口乾。”

“哼!”

“都說說吧,鹽會能否守住江南六路?只要守住大本營,江南鹽業就還能生存。”右相終於提到了關鍵。

打倒雪花鹽,他們已經沒有這個奢望了。

雪花鹽太好了,而且,雪花鹽業降價力度,比他們還狠。

之前李成花了八百多萬兩真金白銀,購入了大量的雪花鹽。

運到江南,才剛剛上市,雪花鹽業立馬降價,直接從五兩銀子降到了四兩銀子。

短短一個月,他們手中雪花鹽沒賣出去多少,價格已經下降到了一百文一斤,讓他們損失慘重。

現在想想,李老都感覺胸中發悶,難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