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科技這節奏,快得飛起。
不知不覺,蘇念都入職三個月了。
那“ai智慧育兒伴侶”專案,在她手上,幾個硬骨頭都啃下來了,產品看著也像那麼回事了。
可新麻煩,說來就來。
最近一次專案會上,團隊卡在了一個點上——怎麼讓ai精準識別六到十二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並設計出既安全又好玩的互動玩具。
這塊骨頭,硬得很。
專案組長李牧,還有那個演算法工程師趙磊,資料翻爛了,方案試了好幾個,就是不靈。
會議室裡,大夥兒討論了好幾天,個個愁眉苦臉,沒個準主意。
蘇念看著這幫人蔫頭耷腦的樣子,腦子裡突然跳出一個人——周明軒醫生。
她記得清楚,周醫生不光胎兒醫學牛,對小寶寶的生長發育、早期智力開發,也是一套一套的,見解獨到。
與其在這兒瞎琢磨,不如問問行家。
散了會,蘇念回到工位,直接給周明軒發了條資訊,三兩句把專案卡殼的地方說了。
沒想到,周明軒很快就回復了。
專業又細緻,不僅把蘇念問的幾個嬰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點說透。
還指出市面上那些智慧玩具設計上的常見毛病。
更讓蘇念驚喜的是,周明軒主動說,能給她幾份國際上最新的關於嬰幼兒認知發展和玩具互動設計的研究報告。
末了,還附了兩個這方面大牛專家的聯絡方式,建議蘇念可以跟他們聊聊。
這份從天而降的“專業大禮包”,讓蘇唸對周明軒的本事和熱心腸,又高看一眼。
周明軒推薦的專家裡,有個叫王翰章的,是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老教授。
巧的是,這位王教授,正被啟明星的死對頭——一家叫“晨曦智慧”的公司,高薪聘為特邀顧問。
蘇念看到這兒,心裡稍微咯噔了一下。
但周明軒緊跟著又發來一條:“學術交流嘛,不分公司,也不影響商業競爭。王教授人很開明,喜歡幫襯年輕人。你要是需要,我幫你搭個線,私下裡線上聊聊,只談學術,不碰商業機密。”
這份坦蕩和周全,讓蘇念徹底沒了顧慮。
同一時間,啟明星隔壁那棟樓,陸氏集團濱江創新孵化中心的頂層辦公室。
陸承宇聽著張謙彙報蘇唸的每日動態。
當聽到蘇念跟那個周明軒醫生,為了什麼“嬰幼兒精細動作”,聊了足足半小時。
周明軒還“熱情主動”提供“多方位的專業支援與寶貴資源”,陸承宇手裡的鋼筆差點沒被他捏斷。
又是周明軒!
那股子酸味兒,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
“行了,出去。”
陸承宇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沒啥波瀾。
張謙如蒙大赦,趕緊躬身退出去,心裡直嘀咕:陸總這醋勁兒,真是越來越離譜了。
辦公室門一關。
陸承宇再也繃不住,抓起手機,電話直接打給了蘇念。
蘇念接了,聲音淡淡的:“哪位?”
“我,陸承宇。”
他咳了聲,裝得挺隨意,“你們那個ai專案,怎麼樣了?沒碰到什麼麻煩吧?技術上,或者缺錢什麼的?”
蘇念有點意外他會突然問這個,但還是簡單回了句:“還行,有點小問題,在想辦法。”
“哦?什麼問題?說說看。”
陸承宇立刻追問,語氣裡那點急切藏都藏不住。
“陸氏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這塊,投了不少錢,技術人才也多。你們專案要是需要,陸氏可以給你們那個‘ai智慧育兒伴侶’投一筆,錢、技術、人,都不是事。我保證,什麼技術難題都給你擺平。”
他那口氣,自信得好像動動小指頭就能幫蘇念掃清一切障礙。
蘇念聽著他這番話,眉頭皺了皺。
她安靜幾秒,才慢慢開口:“謝謝陸總的好意。不過,專案目前資金還夠用,暫時用不著外部投資。”
“而且,我不想因為我個人,把專案搞複雜了。陸氏的投資,恐怕會牽扯太多沒必要的東西。”
公私分明,這是她現在的底線。
蘇念這不軟不硬的一句話,直接把陸承宇給噎死了。
他胸口堵得慌,一口氣差點沒上來。
好嘛,寧可找那個“外人”周明軒,也不要他堂堂陸氏集團總裁伸出的援手!
這打的不是他的臉,是把他陸大總裁的自尊心按在地上摩擦!
掛了電話,陸承宇在辦公室裡轉圈圈,越想火越大,越想越不是滋味。
腦子裡就一個念頭:他必須比那個周明軒更懂!他要讓蘇念看看,誰才是真能耐,誰才是最能幫她、最懂她的人!
然後,堂堂陸氏總裁,一頭扎進了搜尋引擎,什麼“嬰幼兒心理”、“兒童行為”、“早期教育關鍵期”,搜了個底朝天。
論文下了一堆,專業書買了一摞,就差沒把自己關起來閉關修煉,力求速成育兒專家。
結果呢?
那些彎彎繞繞的專業詞,那些複雜得要命的理論模型,看得他頭昏腦脹,比看幾百頁的集團財務報表還費勁。
另一邊,周明軒的專業指點,給“ai智慧育兒伴侶”專案打了一針強心劑,進展神速。
這訊息傳到陸承宇耳朵裡,他的危機感直接拉滿,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他頭一次開始痛苦地琢磨,到底要怎麼才能真正“幫”到蘇念,而不是把她推得越來越遠?
這個問題,像一團散不開的濃霧,把陸大總裁給困住了,怎麼也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