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情報網?”秦羅萱不禁一驚,“大人,這是何意?”
“意思是,‘織錦堂’明面上是經營布行生意,暗地裡,是為本官收集情報,瞭解各方局勢。”
“大人為何如此?”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塵道,“就拿這次的癭陶之戰來說,若非是奉孝睿智,洞悉了張燕之謀,我豈能提前佈防,克敵制勝?但只靠一人之智,終究不能料算所有,若是在天下各州郡都有我們的暗線,則必能洞察先機,使我冀州立於不敗之地。如此,則冀州定,百姓安。”
張塵說罷,微笑地看向秦羅萱。
他能看出,秦羅萱的內心正在猶豫,但很明顯,張塵的一番話已然觸動了她。
作為情報機關的主事,這個位子至關重要,必須不能有絲毫牴觸和猶疑。
所以,張塵才與她開誠佈公。
而張塵也深知,像秦羅萱這樣的內宅女子,其實和眾多百姓都一樣,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亂世,什麼是稱王稱霸。
他們最盼望的,就是能有一方樂土,安居樂業,而不會在乎這片土地的主人是誰。
所以張塵才會說出“冀州定,百姓安”這樣的話。
良久,秦羅萱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張塵知道,她已下定了決心。
“大人委以重任,民女定不負大人所望。”
“好!”張塵大喜道,“秦姑娘,日後冀州安定,你便是第一功臣,雖然本官無法為你揚名,但本官心裡會永遠記得你的功勞,也定不會虧待了你和你的家人!”
“能為冀州百姓略盡綿力,民女心甘情願!”
……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七月,中山甄府傳信,甄逸突染重病,臥床不起。恰逢華佗尚在,張塵遂請華佗前往中山,為其診治,旬月即愈。
九月,朝廷徵甘陵相劉虞入朝,任尚書令、光祿勳,又以劉虞公族有禮,晉為宗正。復二月,擢升幽州牧。
十月,中山太守張純上書張塵,出兵以平涼州之亂,張塵以軍備不足為由不納,又建言以烏桓之兵共抗涼州叛軍,塵怒以斥之。張純不滿,棄官而去,塵以甄逸為中山太守。
……
這段時間中,冀州的軍政民生在張塵三項方略的推動下,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
人口方面,各郡縣今歲安置流民十餘萬,復建村落三百餘座,經戶籍造冊,冀州人口上漲百分之二十!
農事方面,今歲秋收,九郡大豐,得糧超兩百萬石。方平奉命於渤海、河間、常山等無主之地開墾軍屯,今歲也得糧草五十餘萬石。
軍備方面,冀州兵馬經裁撤精簡以及新募青壯,現已有十二萬精兵。
其中,騎兵三萬,包含兩千斥候、兩萬輕騎兵和八千弩騎兵。步軍九萬,包含四萬刀盾手、兩萬長槍手、一萬弓兵、一萬弩兵、四千投槍手以及一些專門負責操控床弩、雲梯、投石車的器械兵。
此外,陷陣營、先登營仍舊是冀州最最精銳的王牌部隊。
陷陣營現有軍士三千二百一十七人,兵器鎧甲皆是最最精良的陌刀和柳葉甲,除此之外,在高順的建議下,將原先的普通盾牌也換成了精良的大盾。這一整套裝備下來,光是負重就達到了七八十斤。張塵還擔心是否負重過高會影響戰力,但高順說,連這點負重都做不到,就根本沒資格加入陷陣營。
麴義也從原先的弩兵中精挑了一千餘名精銳,編入先登營中,訓練他們手開雙弩的技能。
而徐淵也將淵弩再次改良。改良後的淵弩,機擴和現代手槍的扳機較為類似,除去填箭之外,只需單手便可發箭,更加便於先登營使用了。
天工府如今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
自從張塵下令整軍以來,軍中武器、鎧甲、箭矢、鍋灶等物皆檢視一番,凡有破損鏽蝕者,一律重新打造。
整個“鍛金堂”忙活了大半年,光是學徒工匠就招募了三千多人,爐口都不夠用了,張塵只好再給他們找尋了新的駐地。
“魯班堂”自然也不甘其後。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共製造衝車四輛、雲梯十架、元戎弩四架、投石車兩臺。
一時間,冀州軍備充足,士卒士氣高漲,軍力空前強盛!
但相應的,府庫的錢財也如流水一般的花去了,不過好在,張塵還有一個“織錦堂”。
在張塵的全力支援下,“織錦堂”在東郡、幽州、幷州、青州、徐州以及洛陽等地都開設了布行,取名為“織錦閣”,秦羅萱和蘇婉娘也先後研製出了好幾種上佳的布料,十分暢銷。只是可惜,秦氏祖傳的“水雲紗”,依舊毫無頭緒。
不過,光是這些,已經足夠。在吳管家明裡暗裡的宣揚下,眾人皆知,“織錦閣”中的第一繡娘是“錦繡坊”的二品繡娘出身,她所制的繡品服飾當年可是達官貴胄才能享有,而現如今,明碼標價,人人可買。
一時間,為此豪擲千金的富商巨賈,不在少數。
河東衛氏、徐州糜氏,更是主動與“織錦閣”聯絡,想要共同合作,互惠互利。
這些,張塵自然也樂享其成。
張塵命沮授暗中訓練的細作,也已經透過各種身份,輸送到了各個州郡,時刻暗中監視著各方動向。同時,張塵還交代了他們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走遍各州,繪製州郡詳圖。
為了日後的征伐,張塵必須擁有一幅各個州郡山川地勢的詳圖。
時光匆匆……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八月。
“大人,幽州‘織錦閣’傳來急報!”沮授急匆匆來至府中,面見張塵,呈上了一枚蠟丸。
張塵捻開一看,不禁微微一笑。
只見上面赫然寫著一行字。
“漁陽叛亂,張純、張舉聚眾十萬,反!”
看來,歷史還是保有了一定的軌跡。
中平四年八月,漁陽張純、張舉反漢。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聚眾十萬,聯合烏桓,攻略幽州,聲稱要取代漢朝。
這造反的張純,正是昔日的中山太守!
當日因張塵不允他聯合烏桓,平定涼州叛亂一事,他憤而辭官,而張塵也沒有追究,而是任由他離去。
張塵為的,正是今日。
這是個絕好的,進兵幽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