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章 可好吃?

事情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

只要辦法是對的了,過程一過,事情順理成章就成了。

在外人看來,給黑糖淋黃泥水,那十足失了智,這就是在糟蹋。

只是,有的辦法就是讓人想不到的。

當事實出現在眼前時,就連對裴雲有絕對自信的三女,也被震驚住了。

她們對裴雲有著絕對自信,可依舊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

那細如砂,白白淨淨,亮晶晶,是那麼的迷人。

放入嘴後,竟是甜。

一觸舌間就化為了甜,直人的入心扉,讓人難以忘味。

秦祈兒眼睛都亮了,激動的抓住裴雲的手臂搖晃著,“公子,這是那白糖嗎。”

裴雲給她擦掉殘留在嘴邊的白糖,說道:“是啊的,這就是白糖,好吃不。”

這還用問,能不顧形象的偷吃,當然是好吃極了。

扈四四和南宮倩蓉嚐了一口白糖後,雖是食指大動,可卻不敢學著秦祈兒偷吃。

看著那細如砂,白白淨淨,亮晶晶,迷人的白糖,她們心裡都有著一個念頭。

這太貴重了。

她們都是知道砂糖是何物的人,而這白糖比砂糖是要更加的好。

對比砂糖的價值,砂糖是有錢有勢大戶人家才能吃的起。

這白糖又得是什麼樣的價值。

自己要是偷吃了白糖,就如同是在犯罪。

可她們心思裡又是矛盾的。

白糖的製作過程,她們全都是看著眼裡的。

黑糖淋黃泥水,就做出了白糖。

這真就貴重了?

就黑糖來說,市面上都有賣,平民百姓都買的起。

就是這平民百姓買的起的黑糖,加上那毫無成本的黃泥水,就能做出白糖。

你說它貴重?

但是,它確實是貴重的,只因這樣的辦法是其他人都不知道的,只有裴雲一個人知道。

單論這白糖,你要是拿去給外人瞧,誰敢說不貴重。

雖然對裴雲是早有了解,可還是一次次的讓人感受到震撼。

在三女眼裡,這就是裴雲,裴雲就是有這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扈四四和南宮倩蓉的表情都落在裴雲眼裡,裴雲說道:“想吃就吃把,這東西算不上什麼。”

算不上什麼,也就只有他才說的出來。

確實,對於他來說,的確算不上什麼。

做事情不能厚此薄彼,秦祈兒自己都偷吃了,自然就要想著扈四四和南宮倩蓉。

“公子都說,想吃就吃,來,給我把嘴巴長好了。”

秦祈兒親切的拿起了湯勺,一人一湯勺的喂進了嘴裡,一視同仁,是誰也不偏袒。

秦祈兒問道:“公子的東西可好吃?”

扈四四和南宮倩蓉捂著嘴巴,點著頭,也不敢開口說話,是怕嘴裡含著的會溢位。

只是,秦祈兒說的這話,加上她們二人的模樣,總讓人忍不住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會想著製糖,一是為了口欲上的享受,二是能賺錢。

搞什麼化學研究,這可是要花錢的,總不能入不敷出。

雖說有瓷器、有香皂,可誰會嫌棄賺更多的錢。

另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可不是什麼抱大腿,吃軟飯的,也就不可能找齊府要錢。

再者。

是誰都希望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能夠獲得一個肯定,而把白糖拿去賣錢,就是對白糖最好的肯定。

關於賣白糖的事情,交給扈四四去處理,南宮倩蓉則作為助手。

要賣白糖,就要找人買。

這人必須是是有門路,有能力的人,要知道這可是白糖。

而在閔縣就有這麼一個人,她就是孫幼娘。

孫幼娘已是帶著龔家商隊加入了閔縣商行。

而在南山村瓷器的相助下,她在商行的地位是越來越高。

商行的規矩很簡單,只要你越能賺錢,讓商行的其他人也跟著沾沾紅利,你在商行的地位就會越高。

而要知道,往常,閔縣商行的對外貿易模式不過是倒賣。

有的東西在別的地方便宜,那就把東西運到別的地方賣就會貴點,這從中就能賺取到差價,也就是所謂的倒賣。

這其中就涉及一個能力,如何在一個地方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東西,又如何在另一個地方以最高的價格賣出東西。

這裡面就是門道,講究的是要有人脈。

但是,倒賣終歸要受限制的,要看賣方買方的臉色。

歸根到底是閔縣沒有自己的特色,閔縣有的東西,別的地方也一樣有。

可在孫幼娘帶著龔家商隊加入商行後,就變的不一樣了。

南山村瓷器只有閔縣才有,別的地方是沒有的。

逐漸就成為了閔縣的特色。

而在南山村瓷器投入市場,得到時間考驗後,大家如今對南山村瓷器是有口皆碑。

裴雲做的瓷器不用去說,那些觀賞收藏價值的。

而南山村瓷器則是賣給別人去用的。

有口皆碑就體現在用上。

買過南山村瓷器的,在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比之別的瓷器是不容易碎,就那些日常吃飯用到的碗碟,在盛放食物後,在洗刷後,依舊保持光澤如新。

簡單一句話做總結——質量槓槓的。

同樣的瓷器,卻有著不同。

這和裴雲教導的工藝有關。

裴雲教導的工藝,要比之其他人的制瓷工藝更加的好。

工藝更好,做出來的瓷器也就更好了。

對比其他瓷器,南山村瓷器的要更加好,這就成了有口皆碑。

一件商品的市場價值就在於市場反饋。

做生意不是單次買賣,單次買賣那是在詐騙。

做生意講究的是回頭客。

只有客人一次次來買你的商品,你才能把生意做好做大。

而要客人成為回頭客,自然得是商品讓客人用過都說好,客人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買。

如今,南山村瓷器就形成了這種氛圍。

買過的人不僅成為了回頭客,還向別人介紹,介紹別人來買。

南山村瓷器的名字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傳了開去。

能得到客人肯定的商品,就是一件成功的商品,

南山村瓷器便是如此。

加上南山村瓷器是閔縣才有的,這樣一來,閔縣商行的貿易模式就發生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