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人會站出來唱反調。
能夠站在這朝堂之上的官吏,沒有一位,是易於之輩。
若是一開始,大明沒有踏足倭寇島嶼之上,見到那座銀山,卻要先面對西洋人的艦隊。
必然會有很多人站出來,不支援‘搬銀山’的計劃。
一來,和西洋人的艦隊交戰,戰損太高,對於大明而言,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要是輸的很徹底,別說把銀山搬回來了。
能不能保住國祚,保住京師都是一個問題。
二來,倭寇島嶼上是否真的存在一座銀山,是一座大型的銀山,還是一座很小的銀礦,那都是未知。
大明根本就沒有必要冒著那個風險,非要去把倭寇島嶼上的那座銀山給搬回來!
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自然也就會有很多人不支援顧青的‘搬銀山’之謀劃,認為這事兒是百害而無一利。
不值得!
但是現在戚繼光已經佔據了倭寇島嶼上的那座銀山,已經兩次運送白銀回國。
一共是六百萬兩。
這可是真金白銀放在了眾人的面前。
而不是虛假的一個數字。
這時候,那個站出來反對的人,只會被萬曆帝朱翊鈞給揮揮手,摘了烏紗帽。
百官們也會拍手叫好,絕對不會為其求情。
這般愚蠢的人,豈能和他們為伍?
不過,雖然沒有人會站出來唱反調,但是到底該如何佈局,又該如何保證大明能夠安然地把倭寇島嶼上的那座銀山給搬回來,百官們的意見實在是太多了。
萬曆帝朱翊鈞也被他們給吵得頭暈腦脹的,美好的心情瞬間就不太好了。
他則是直接看向了顧青,問道:“顧卿,你可有什麼建議?”
這就是獨得聖寵!
百官們再一次酸了起來。
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萬曆帝朱翊鈞怎麼就這麼相信顧青了呢?
他到底那一點兒好了?
也就長得好看一點,永遠都是不緊不慢的性子,還有那不苟言笑的神情,總有一點兒欠揍的樣子。
難道說,萬曆帝朱翊鈞就相信這一號的?
當然,對於百官們來說,萬曆帝朱翊鈞相信顧青,很大可能還是顧青那無人能及的兩個超凡能力。
顧青上前,躬身施禮,回道:“回聖上,臣以為我們可以做三手準備!”
既然是四種不同的意見,那就稍微中和一下。
這樣一來,大家也都能夠接受。
萬曆帝朱翊鈞問道:“那三手準備?”
大臣們也都是豎起耳朵聽著,甚至是還要打起精神來,一旦顧青說的不好,就能找出漏子。
顧青回道:“聖上,第一手準備,就是如何擴充套件航線,我們的艦船手藝還是差了一些。”
“臣建議在東海之濱建立更好的造船廠,到時候,不僅僅為大明的海軍提供船隻,還能夠為大明的海商們、漁民們提供船隻。”
“這一點,和當初的鹽場一樣,乃是大明國有,由工部管理。”
“臣已經帶回來了西洋人的艦船,其中,還有一艘西洋人艦隊的副艦,艦船非常大,工藝水平非常高。”
“我們的少匠們若是能夠掌握這樣的手藝,以後還能繼續鑽研,持續改良,說不定,還能夠造出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我們如何搶先一步把白銀運輸回來,還是說,要徵兵備戰,這艦船都少不了。”
“海上之戰,艦船就是士兵們的戰馬,甚至是比戰馬還要重要!”
萬曆帝朱翊鈞聽完,點了點頭。
李植則是站出來,躬身道:“敢問顧大人,這造船成本幾何,又需要多少少匠,多少人手,多少錢財?”
顧青直接道:“你是想說,設定造船廠,到時候又是可能勞民傷財吧?”
李植道:“然也。”
顧青輕笑了一下,說道:“那隻能說你目光短淺了,當初,我建議從西洋人那邊購買火炮的時候,朝中就有人覺得自己造火炮,成本太高不划算,應該年年都從西洋那邊購買火炮。”
“可結果呢?”
“一旦兩國開戰,西洋人還會賣火炮給我們嗎?”
“而且,你高坐在官衙裡面,根本就沒有看到過西洋人賣給我們的火炮是什麼樣子的!”
“那都是他們用過了,舊的不能再舊了,直接賣給我們,倒是變廢為寶了。”
“而我讓薊州火器營用了一年的時間,不斷地去試驗,不斷地去研究。”
“終於掌握了西洋人造火炮的一些技術,從而造出來和西洋火炮射程、威力都不相上下的紅衣大炮!”
“這一次,大明海軍能夠打敗西洋人的艦隊,就是因為我們自己也能造出來火炮了。”
“西洋人不賣給我們,我們也能夠自己造出來,然後裝備在艦船上!”
“不然,我們就會被卡脖子,海軍將會無火炮可用!”
“一時的成本高,卻能帶來長久的利益!”
“便是五十萬兩的研究費用和造火炮的成本,卻為大明帶來了六百萬兩的白銀!”
顧青一番話,說的李植直接啞口無言。
因為他還真的就不知道這件事情!
一時間,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萬曆帝朱翊鈞聽了,則是熱血沸騰起來,直接叫好,說道:“好!顧卿說的實在是太好了!”
“一時的成本高,卻能為大明帶來六百萬兩的白銀!”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才是大明的肱股之臣,這才是一心為國,一心為公!”
“造船廠……必須建!”
萬曆帝朱翊鈞直接拍板了。
大臣們還能說什麼?
顧青則是繼續道:“這造船廠,可以分為幾個型別,第一類,就是專門負責給大明海軍建造艦船。”
“第二類,則是為大明的海商們建造商船,然後賣給他們。”
“第三類,則是為大明的漁民們製造漁船,也進行售賣,讓漁民們能夠有一條更好的漁船,出海打魚。”
“如此一來,所得收益,也可以補貼造船廠的工匠們。”
“減輕戶部的壓力。”
萬曆帝朱翊鈞點了點頭。
“顧卿,你所說的第二手準備,又是什麼呢?”
顧青躬身施禮,回道:“聖上,這第二手準備,就是和西班牙議和。”
“如今,這一戰的戰報,傳到西洋那邊,估計還需要個把月的時間,而安德烈將軍早已經回西洋了。”
“臣相信,他和我大明的使團,應該能夠說服西班牙的國王。”
“若是這銀山在天竺那邊,恐怕那位國王必定不會放棄,也不會答應議和的。”
“但是銀山在倭寇島嶼上,對於他們而言,就相當於是環繞了半個地毬,一來一回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這麼長的路程,他們就算是想要和大明為敵,恐怕也是力不從心。”
“在西班牙的艦船技術沒有改良到速度飛快,可以一天航行千里的情況下,他們的第二支艦隊想要前來東海,也要到今年的十月,甚至是十一月份了。”
“所以,我們可以派遣使臣,前往香山,以及隨著東海的商隊們一起,組建一次和當年三寶太監一樣的大型海上商隊,前往西班牙。”
“讓西班牙人也看一看,我朝也擁有著很大的艦船,也擁有著很強的實力!”
“他們要是不死心,那就打!”
“我們則是直接派人,前往說服荷蘭、葡萄牙、英國等國家,一起聯合起來鎮壓西班牙!”
現在的艦船技術還是太落後了,在蒸汽機沒有出現之前,工業完全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水平。
西班牙的艦隊想要到達大明這邊,少說也需要五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比較快的了。
所以,大明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
在顧青看來,便是這一次的西班牙艦隊,那也不是直接從西班牙出發的,肯定是在阿拉伯海域,聽到了倭寇島嶼有銀山的訊息,就直接帶著艦隊過來了。
真要是從西班牙出發的艦隊,絕對沒有這麼快。
萬曆帝朱翊鈞再一次點點頭,又接著問道:“第三手準備呢?”
顧青回道:“第三手準備,就是屯兵,不過,也要有一個更為健全的計劃。”
“首先就是在南海海域,在東番之地,建立我們的海軍基地。”
“這裡距離南海比較近,第一,可以為我大明的海商們保駕護航,讓他們能夠和西洋人進行交易,而不被那些海盜們打劫。”
“同時,還能夠方便朝廷對海商們的掌控,防止東南海商慢慢地做大做強。”
“其次,還要在瓊州之地屯兵,從而和雲貴的邊關形成夾擊之勢。”
“西洋人已經在天竺那邊建立了他們的殖1民地,一旦他們真的強大起來,必定會以天竺為中轉站,把兵力吞在那邊。”
“到時候,他們就能夠解決遠洋作戰這一短板了。”
“我們需要在瓊州、東番建立海軍基地,防備西洋人,同時,還要在朝1鮮那邊建立碼頭和海軍基地,把那裡當做是我們海軍的中轉站。”
“這樣一來,我們的海軍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
顧青所說的都是大方向,其實,也是長久之計。
當然,這個長久之計,必須要保證大明的國祚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往後,不會出現萬曆三大徵的局面,也不會出現明末1農1民1起義不斷,直接斷了大明根基的局面。
不然,這種長久之計,也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甚至是還會拖垮了大明。
顧青繼續解釋道:“我們如今已經有了六百萬兩白銀,可以用一半的錢,來建造一座大明最大的造船廠!”
“再用兩百萬兩來作為軍費開支,同時,繼續大力支援火器營那邊研究西洋人的火炮和火銃,從而繼續改良我們的火炮和火銃,提高技術。”
“還有一百萬兩充入國庫,以備不時之需!”
說實話。
這些錢,原本就是因為他顧青的謀劃,才從倭寇島嶼那邊搬來的。
要是沒有他顧青,大明能弄來這六百萬兩的白花花的銀子嗎?
算上當初顧青在東南之地籌集的三百萬兩善款,相當於是給大明弄到了九百萬兩的錢財啊!
這完全就是一位善財童子!
就這搞錢的能力,那也是大明第一人。
張居正只知道縮減開支,清算賦稅,防止官吏們貪汙,相當於是從貪官汙吏的手中摳出來的錢。
而顧青呢?
則是直接劫富濟貧了。
幾次大戰,大明的戰損確實比較大。
可怎麼說,也是直接帶回來了六百萬兩白銀啊!
真白花花的白銀!
萬曆帝朱翊鈞當即就拍板,按照顧青的建議,開始去實施。
他早就想要結束這朝議了。
等到朝議結束,直接就留下顧青,讓他好生地給自己講述一下,東海之濱上的戰鬥,顧青又是如何炸燬了西洋人的主艦的。
“聖上,這開戰之處,臣就察覺到了西洋人的左右兩側防守比較薄弱,採用的陣型,就是以主艦為主。”
“主艦和副艦是超級大的艦船,不過,這樣的艦船裡面其實都是物資,算是他們行軍的倉庫。”
“臣就立即向陳大將軍上報,請求允許臣帶著人摸上去。”
“只要是能夠炸燬了西洋人的主艦,就能夠斷了他們的糧草,也能夠讓他們自亂陣腳。”
“陳大將軍也答應了。”
“臣就帶著聖上交給臣的一千精銳摸了上去……。”
論講故事,顧青也算是一流,讓萬曆帝朱翊鈞聽得是如痴如醉,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一會兒緊張、一會兒激動、一會兒擔憂、一會兒興奮,時不時地叫好。
“西洋人的主艦被臣炸燬之後,他們就慌了,開始後撤,臣原本打算趁亂,抓住那西洋人的主帥。”
“但是對方跑的太快,臣沒能抓住他,眼看著西洋人往回逃,人數越來越多,臣也不敢繼續呆在那裡,又或者是追擊那西洋人的主帥,只好吩咐將士們撤退。”
“唉,就是有一些可惜,若是能夠抓住那位西洋主帥,就可以讓使臣們多一分和西班牙國王談判的自信。”
萬曆帝朱翊鈞倒是安慰道:“不急,此戰我們贏了,也能讓西班牙知曉大明之國威!”
“再加上,如此遙遠的距離,他們就算是想要和我們開戰,那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