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都督,劉玄德在逃長孫不過三歲,青漢一眾死黨已經盡滅,餘下之事,是否交給陛下定奪?”張良試探著問道。
“此事,本督會親自奏請陛下的!”薛仁貴點了點頭道。
“那青漢在逃黨羽?”張良再問道。
“喪家之犬,難起風浪!”
“當務之急,應滅劉仁軌,復北上克定幽秦!”薛仁貴再答道。
他這個時候,倒也並沒有想過追著兩個孩子過不去。
正如張良所說,已經成人的劉禪自盡了,甭管他是自願的,還是被自願的,但是,至少現在已經自盡了。
一直追著兩個最大不過三歲的孩子不放,傳出去,不僅他的名聲不好聽,大晉的名聲同樣不好聽。
事實上,歷史中在劉裕首開惡例,對前朝皇室司馬家趕盡殺絕之前,就算是作為勝利者,也很少對敵國的皇室趕盡殺絕的。
而劉裕開了首例之後,之後的朝代更替就更加殘酷了,如,劉裕的曾孫宋順帝劉準也被權臣蕭道成逼迫退位,最後全家被殺,重演了司馬家的悲劇。
但至少在現在這個時期,還沒有對敵國皇室趕盡殺絕的傳統。
已經成人的劉禪不在了,雖然劉備的兩個孫子在外逃亡,最大的也才不超過三歲,能夠給大晉造成什麼影響?
再則,跟隨劉禪一眾殉國的人口之中,有作為死忠黨的簡雍、霍光,有作為漢室宗親的劉曄。
至於風后,就是他主要給劉備出謀畫策,不久之前,讓郭子儀栽了一個大跟頭。記恨他的人,郭子儀軍中可不在少數了。
但這些人如今都死了,僅僅只剩下幾個普通的文臣,大鴻、奢龍之流,在青漢為臣的時間並不久,並不是簡雍那樣的死忠派,剩下的班昭也只不過是個女流之輩。
青漢這裡,安排這樣的人護送劉備的兩個小孫子離開,而不是已經殉國的那些人,本身就是在告訴薛仁貴和張良一些事情。
故而,看懂了這一切的薛仁貴和張良,也並不打算追著兩個小孩子不放。
如他們所說,這件事情他們交給上面下決定就是。
他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劉仁軌,然後再收復幽州,徹底解決北方之戰。
在這之後,皇帝那邊就算是做了什麼樣的決定,也和他們沒關係,他們照著決定做事就是。
更不要說,他們的奏摺發到皇帝那邊,等皇帝的批覆再發回來,天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就算是皇帝給了什麼不好的答覆,這麼長一段時間,這些人要是跑不掉的話,那就活該他們去死了。
“其餘青漢重臣家眷,一併收押,送往洛陽,交由陛下處置!”薛仁貴繼續補充道。
薛仁貴可不是藍玉,沒有替自己的主子做決定的愛好。
不過,在薛仁貴想來,這些人送上去之後,或許不一定會有一個什麼好的結局,可大部分是不會有什麼性命之危的。
像是蜀漢滅亡之後,關羽那種被直接殺了全家的,在歷史之中,也同樣不過是個例。
對於失敗者,尤其是無法再造成威脅的失敗者,勝利一方一般來說是不會專門殺了他們的,畢竟,這又有什麼好處?
還不如留下他們,還能體現一下自己的寬容之心!
“劉仁軌兵馬主力雖然猶在,但我軍已拿下青州,無根之水,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大都督,該考慮幽州的事情了!”
雖然說薛仁貴口中的當務之急是滅劉仁軌,復北上克定幽秦,可是,張良卻很清楚,做到的也就只有一個克定幽秦罷了。
至於劉仁軌,已經蹦噠不了多長時間了。
大晉的水師,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在防備李唐水師,更有一部分在駐紮在渤海水域,給戚繼光保障後勤不斷運送糧草。
戚繼光的兵馬從渤海登陸到幽州,迅速在幽州開啟了局面,但卻無法在陸地上運糧,只能夠透過海路保障後勤。
因為這些原因,大晉水師的力量在分散之下,能夠對付青漢水師的力量就有限了,以至於那裡遲遲沒有開啟局面。
可是,就算是如此,青漢水師對他們也沒威脅了。
當整個青州落到他們大晉手中之後,這也就意味著,劉仁軌的青漢水師已經得不到任何的後勤補充了。
而憑他們水師基地的物資糧草,又能夠繼續支撐他們多長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只要他們派遣兵力好好的看好整個青州,不給對方得到補充的機會,只要把時間拖下去,對方就不戰自敗了。
而要看好整個青州的話,根本就用不了他們現在這麼多的兵力的。
他們的兵力只能用在看好青州了,想要幫助韓世忠解決劉仁軌,他們這些兵力並沒有什麼作用。
畢竟,劉仁軌只要對方主動跳到海上,他們的步兵怎麼威脅人家?
故而,以他們現在在青州這麼龐大的一支兵力,還不如儘快奔赴幽州戰場,徹底解決這一場大戰。
“軍師以為,我軍是去冀州還是去幽州?”薛仁貴想到幽州那邊的局勢,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張良轉過身,翻了一個白眼,卻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薛仁貴明顯就已經有了想法了,他還有什麼好回答的?
本來,薛仁貴和李牧這兩路兵馬並沒有個上下高低之分,這兩個人也是平級的,薛仁貴負責劉備這邊兒,而李牧負責冀州和幽州。
可是,李牧讓廉頗解決了冀州之後,趁著徐世勣的兵力被戚繼光拖住,反手就偷了青漢平原老巢,之後連青州南部也要插上一手。
雖然說,名義上確實是對大晉有利,縮短了戰爭時間,但侵犯了薛仁貴這一路兵馬的利益,也是實打實的。
如今,薛仁貴自然是想要從青州走海路,和戚繼光配合在一起,避開韓信的主力,直搗黃龍的。
以幽州現在的情況,連戚繼光那點兵馬都撐不住,這如果薛仁貴的兵馬也過去的話,這個結局就更加沒什麼意外了。
李牧做的初一,薛仁貴自然也想做十五了!
更不要說,他這個戰略,同樣對大晉有利,能夠儘快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