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半晌功夫,孟不知給一行解釋了什麼叫穿越,還是魂穿。
雖然他並不是這個世界歷史線上的人,但說是穿越者,其實也沒差。
一行越聽眼睛越亮,他一方面是佛教宗教的信仰者,一方面,他也是改善了曆法的科學家。
他對所謂的穿越學說也是有所聽聞,在面對一個活生生的穿越者。
他有很多問題想問。
不過孟不知也能猜到,他似是而非的用“天機不可洩露”等話搪塞了過去。
一行明顯有些失落,但是即便如此,孟不知的學識也讓他起了交好的心思。
當下,他沒有直接說開,而是虛心請教道:“施主猜的沒錯,我確實有幫助王施主的心思,我觀天象,不日就將有七星入正位,屆時,小僧透過術法可暫時控制七星之隱現。”
“藉此,小僧方可勸誡皇帝以善治國,大赦天下,王姥之子自可得救。”
“不知此計謀,施主認為如何?”
孟不知是何許人也?你敢問,就沒有他不敢答的。
他答曰:“雖有小謀,但少大智。”
一行有些不服氣,自已的計劃可謂兩全,一不得罪皇帝,二可回報恩情,三為大善之舉,怎麼到了這孟施主口中,就是不入流的伎倆?
孟不知看出了他的不服,笑著解釋道:“是否覺得有失偏頗?待我給你道來。”
“你覺得此舉,並不得罪皇帝,但你是否知道,律法亦不能隨意違背?破壞律法之公平,此為一罪。”
“你覺得報了恩情,了卻心事,豈不知這只是你自已的想法?此番操作,柳家難道會認為小兒的釋放,會是你的功勞?報答恩情卻不為人知,此為一罪。”
“最後,你為放一殺人狂徒,竟唆使皇帝大赦天下,卻不知放出的,又有多少兇徒?若是放出的犯人再次惹事生非,你又如何自處?小事辦大,無端揹負業障,此為一罪。”
“如此樁樁,你還覺得這計劃完美無缺嗎?”
隨著孟不知話音落下,一行的袍子已經被冷汗浸溼,他急忙鞠了一躬,“還請施主教我!”
一行的姿態,孟不知很滿意,這幾手,就是孟不知給一行的下馬威,墨菲斯特的通訊並不穩固,所以他喜歡早做計劃。
一個合作的一行和尚,和一個臣服的一行和尚,二者的區別是天差地別。
孟不知也知道,是時候給一顆蜜棗了。
他淡淡的說道:“我大唐律法,殺人須受牢獄之災,若是柳江殺人,那想救他,就只有劫獄,徇私。”
“劫獄是下下策,徇私為下策。”
“你的計劃,為中策。”
一行有些震驚,如孟不知所言,更好的計策,至少還有兩個!
孟不知也沒賣關子,說道:“沒想到一行大師也是短視,你好好想想,這些計策,建立在什麼上?”
“我知道了,”一行可沒有孟不知口中那麼愚笨,他略微一思索,便想通了其中關節,“一切的基礎,是柳江確實違反了法律!”
孟不知投來一個讚許的目光:“不錯,所以上策就是,為柳江脫罪!”
一行徹底明白,“施主的意思是,從根源上,推翻柳江殺人事實,既然沒有違背法律,自然不需要為此負責。”
孟不知點點頭,聰明人確實不用說太多,他們足夠聰明,自然能自已想到。
但是一行很快反應過來,問道:“施主,上策已如此巧妙,可還有上上策?”
孟不知當然有,他微笑著回道:“大師當真想知道?”
一行目光堅定,說道:“還請施主告知。”
孟不知起身,背過一行,說道:
“很簡單,放任不管,便是上上之策。”
一行徹底震撼了,他雖靈敏,但到底還是佛教中人,心底到底是留有些仁義禮智的。
這種撒手不管的甩手掌櫃行為,幾乎沒有出現在一行的選擇中過。
甚至可以說,一行認為這種行為,算得上一種作惡。
而現在,這個惡人,就站在自已面前,一行卻對這種選擇討厭不起來,居然還對這個抉擇隱隱有些認同感。
一念到此,一行不由得冷汗直流,心中趕緊默唸了幾句佛號。
孟不知看在眼裡,不由的感嘆道,這些古人還是太善良了。
他故作玄虛的轉過身來,頭髮在視窗的吹拂下有些狂亂,這具身體的五官其實非常莊正,但那雙眼睛,卻是微眯著,看不清眼神,可惜手裡沒有摺扇,否則孟不知絕對會扇起扇子。
一行看著面前年輕人邪氣盎然的景象,不由得又唸了一句佛號。
他現在很堅定,孟不知的上上策,絕對選不得!
“施主,不知道所謂的上策,要怎麼實施?”
孟不知有些失望,果然,一行還是不會選擇這個所謂的上上策。
但是不影響,無論一行選哪條,他都已經進入孟不知的計劃了。
落入陷阱,就在他詢問孟不知是否還有計策之時。
孟不知笑容不減,像是一條不斷吸引獵物的毒蛇,說道:“當然是有辦法的。”
一行一聽沒了後文,聰慧如他,也是瞬間想到了孟不知的話外之意。
“不知施主,有何需求?”
他的態度很誠懇,別看他在王姥面前拒絕的多麼堅決,但一個信仰佛教的人,當然也信仰因果業障。
這是他的業,他逃不掉的。
但孟不知的出現,給了他一個新的機會,一個能以最小代價,償還業障的機會。
所以,他並不怕孟不知提條件。
孟不知也不含糊,直接就說道:“大師可曾知曉,此渾天寺內的魚骨?”
“魚骨?施主要魚骨何用?”一行顯得非常奇怪,他不解的說道:“我們佛家子弟,不食腥葷,平日裡是沒有魚骨的,但是寺裡工期在即,也是有不少勞工,不知他們的廚房裡有無魚骨?”
孟不知扶額,“大師,不是那個魚骨。”
“大師聽過少女葉限的傳說嗎?”
“相傳秦漢前有位吳洞主,愛女名為葉限,本是家庭富足,卻豈料生母先亡,後父亦亡,為後母所害。”
“幸得一巨鱗,以魚為伴,料有慰藉,但後母心惡,尋機將魚殺死。”
“天可憐見,巨鱗託夢,告知葉限自已骨冢何處,葉限得此魚骨,竟心想事成,順心如意,傳為美談。”
“後世此魚骨多次輾轉,聽聞最終藏於渾天寺,大師可知?”
孟不知怎麼知道的,當然是墨菲斯特告訴他的,墨菲斯特似乎是遇到了些麻煩,只能倉促的給孟不知留了條訊息,就無法聯絡了。
而反觀一行,他似乎也是聽聞過這個傳說,點點頭,鄭重的說道:“施主訊息屬實,那魚骨確在寺內,喚作‘琉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