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青城山下時,那斷臂的邋遢劍仙,及世子殿下,都被眼前地獄一般的場景所震驚。
三萬甲士,無一生還!
眼前景象與地獄也相差不了多少,殘肢斷臂,鮮血染紅地面。
天空飛劍消散後,整個山間死一般寂靜,血腥氣順著風向緩緩飄散,所到之處,鳥獸皆驚,紛紛避讓。
也算見多識廣的斷臂劍仙說了句當真是個狠人,便忍不住又摳起鼻子來。
那從北涼王府出來的少年世子打量著眼前血煞地獄般的景象,強忍住想要作嘔的衝動,他今日才算見識到了這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少年的狠辣程度。
那可是三萬甲,不是三萬螞蟻,揮動屠刀之時,莫非他心裡就沒有一點點罪惡感嗎?
此時的世子殿下終於有些明白,為何老爹對這少年如此看重,卻也忌憚,以至於多次給他送美女,投其所好。
一次,他偶然間聽到老爹與那隻會躲在聽潮亭頂樓下棋的師父對話,才得知,老爹和師父,竟都對此人早有殺心,卻又怕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且覺得這是個人才,能籠絡自然是極好的。
徐鳳年記得那老傢伙曾經親口與他說過,若是放任這小子成長起來,只怕整個江湖都要重新洗牌,若非對方還有個喜好女色的缺點,他也早就將其除掉了。
一個天才不可怕,可沒有軟肋的,不貪財,不好色,不慕名利,殺心還很重的天才,才是最為可怕的。
這一日,青城山淪為鬼蜮,無一人活著。
山谷在稍後的狂風裡,燃起熊熊大火,那火焰也不知從何而來,沒有蔓延到四周的大山裡,只是將那些屍體燃燒殆盡。
按理說,在這片山脈之中,一點火星子都是極容易引火燒山,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可那火焰卻好似有靈性一般,絲毫沒有擴散開來。
……
……
將夜範清越:厲害,不愧是我自己!@慶餘年範清越。(視角共享中)
一人之下範清越:有你在,我感覺對上老天師都穩了啊!@慶餘年範清越。(視角共享中)
將夜範清越:在殺戮之中領悟劍法,堪稱無敵。
將夜範清越:那以燃燒敵人鮮血,和吸收敵人真氣為自己所用的劍法,記得教我啊,怪拉風的。@慶餘年範清越。
一人之下範清越:這劍法我也要學,不怕持久戰啊。
將夜範清越:現在危機解除了,可以說說事情經過了吧,怎麼就被人層層包圍了?@雪中範清越。
雪中範清越:彆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雪中範清越:感覺你全程在開掛啊。@慶餘年範清越。燃血劍法回頭也教教我,嗯,就叫燃血劍法沒問題吧,名字都給你想好了。
將夜範清越:沒出息,你本就是覺醒的劍道天賦,怎麼不能領悟一下這種厲害劍法?@雪中範清越。
雪中範清越:慶餘年範清越不是也是共享了我的天賦,才領悟出來的?都是自己人,還分什麼彼此。
一人之下範清越:你還是說說情況吧。
將夜範清越:事情是這樣的……
在多年前,範清越暗中保護徐鳳年外出遊歷江湖,路過青城山時,在這裡救了些孤苦之人,還認了個小妹。
那妹子瘦瘦弱弱,年紀與範若若差不多大一點,小臉瘦黃瘦黃的,一看就是營養不良那種。
當時,範清越給他們一行人安排了住處,還找到了營生,靠手藝吃飯。
可此番回來,卻沒見著那小妹,一番打聽之下才得知,是被青城山上的老神仙抓了去,用作採陰補陽,修煉邪功。
他一怒之下殺上山去。
破了那什麼狗屁劍陣,殺了青城王兒子,之後就陷入了重圍之中。
離陽王朝有七大藩王,各守一方。
廣陵王趙毅、燕敕王趙炳、靖安王趙衡、淮南王趙英、膠東王趙睢、琅琊王趙敖是離陽宗室藩王,只有徐驍是因大功而被封為北涼王。
除了徐驍,離陽還有一個異姓王,青城王吳靈素。
劇版吳靈素是一個名不副實的異姓王,只是北涼的一個傀儡罷了。
其實,不過是劇中的吳靈素明顯被洗白了,他成了徐驍的暗線,幫北涼盯著京城,壞名聲也是故意放出來的。
在這個世界,吳靈素卻是個極有手腕和實力的傢伙,是離陽的走狗,他的兒子吳士楨更是個壞事做盡,兩人都是和軒轅大盤一樣實行的雙修。
趙玉臺從來沒看得起過他們父子,更別提徐鳳年叫他們姑父、表哥了。
用徐鳳年的話說,一個是吳大牛皮,一個是吳小牛皮罷了。
雖然這般說,但今日的三萬甲士卻足以證明,這父子二人絕非真正的吹牛皮。
趙玉臺是徐鳳年的姑姑。
按理說,這就是劇情。
可實際上,事實卻有了極大偏差,只能歸結於蝴蝶效應改變了很多事兒。
雪中範清越:這裡面的事情說來就複雜了,我慢慢說與你們聽,就當打發時間了。
那個小妹被趙玉臺給救下了,但已然怒火上頭的範清越,可不會在乎什麼狗屁王爺不王爺,敢動他的人,就得死。
他還是一劍宰了青城王的兒子。
青城王暴怒,這才動用了自己隱藏多年的底牌,三萬甲士。
這底牌,他可是瞞過了所有人,包括一直認為他極為窩囊的妻子趙玉臺。
好在,那小丫頭被趙玉臺救下了。
至於趙玉臺的來歷……
吳家劍冢是江湖上一個詭譎的地方,自詡劍術天下第一。
吳家後輩的子女都是劍士,每一代都會有一名劍冠遊歷江湖,出世奪劍道魁首,而每一名劍冠又都有一名劍侍陪伴。
吳家上代劍冠是王妃吳素,趙玉臺是她的劍侍。
趙玉臺是一個高大健壯的女子,年輕時英風銳氣,有無數人愛慕。
雖然名為劍侍,但他們這些吳家自幼挑選的外姓人,和劍主一起長大,一生相伴,早已親密無間,趙玉臺和吳素就如同親姐妹一樣。
當年吳素為了徐驍與吳家劍冢決裂,趙玉臺也選擇離開了劍冢,在打鬥中被十八劍劃破容貌,落得滿臉疤痕,從此覆上青銅面甲。
吳素走遼東去北涼,趙玉臺一直不離不棄。
在徐驍馬踏六國的春秋戰爭中,劍術出眾的趙玉臺屢次在戰場上衝殺,多次身負重傷,趙長陵、李義山以及當時的徐家軍都對她極為佩服。
徐驍封藩北涼王后,趙玉臺又跟隨吳素去了北涼。
當年吳素曾帶著年幼的徐鳳年和趙玉臺一起出去遊玩,趙玉臺摘下面甲喝水,醜陋猙獰的面容嚇哭了徐鳳年。
王妃吳素第一次對徐鳳年生氣,罰他面壁不許吃飯,趙玉臺卻沒怪他還一直陪著他,徐鳳年卻極不領情地踢了她一腳,更讓吳素極為生氣。
等到吳素把趙玉臺的故事告訴徐鳳年後,年幼的徐鳳年親自摘了一捧桑椹送給姑姑,從此徐鳳年再沒有嫌棄過趙玉臺的面容,一直把她當成最親的姑姑。
徐渭熊、徐脂虎、徐龍象也是一樣,都把趙玉臺當成親姑姑。
後來趙玉臺在自家小姐吳素死後,嫁給了青城王吳靈素,生了一個兒子吳士楨。
吳素和吳靈素,名字一字之差。
此刻朝陽下的青城山,火光沖天,血腥味在狂風的吹拂也久久散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