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65 2000年的發展機遇

林世琛安排完玉信技術公司的事情,便決定啟程再去京城。

不同於上次的匆匆忙忙,這一次,林世琛時間充裕,他會將公司逐步搬遷到京城。

對於玉信技術公司來說,運營商側和政企側的業務,都要下大力氣去開拓。

只要在京城站穩了腳跟,那麼業務推廣到全國,將會非常快速。

雖然玉信公司在東三省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這點兒成績,還遠遠不夠,還遠沒有達到大家關注的程度。

通訊市場蓬勃發展,資訊化需求越來越多,參與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飛訊和玉信能夠分到一杯羹,絕對能夠快速發展。

幾年將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亞新,就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這次京城之行,林世琛希望能夠好好運作一番,幹一票大的。

飛訊公司QQ的使用者數突破了一百萬,這是個亮眼的成績,但是在現在看來也是個“沒有意義”的成績,還未經過市場的檢驗。

而林世琛要做的是想辦法將這個成績變得有意義。

這也是現階段很多做軟體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如何盈利?

誰能先找到“盈利”這把鑰匙,誰就能夠在網際網路行業中領跑。

而這個盈利點,就會隨著2000年電信行業的發展而到來。

------

2000年,電信行業風雲變幻,將正式形成競爭格局。

4月,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相繼正式成立。

6月,香港聯交所第47只H股--中國聯通公司成功掛牌上市。此前一天,聯通以預託證券形式首先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並且在上市當日的交易中留下了良好的市場表現。聯通此次在香港公開發售24.6億股,每股15.58港元,香港散戶公開認購超額2至3倍,全球配售及公開認購超額4倍,籌資總額超過60億美元,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籌資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2000年為止,亞洲地區有史以來除日本以外的最大型的上市專案。

10月初,中國移動(香港)公佈了更為大手筆的收購計劃:向母公司收購包括BJ、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河北和廣西等在內的7省市的移動資產,總作價328.4億美元(摺合2715.8億元人民幣),其中現金支付約95.5億美元。扣除部分人民幣貸款和動用自有資金,最終竟從動盪的資本市場中籌集了75.5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國際性籌資額,不僅是中國所未有,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也是罕見的。

至2000年底,中國內地市場將正式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吉通、網通、鐵通及衛星通訊等七雄爭霸的局面。

2000年,通訊行業的關鍵詞有:3G標準、上市、移動網際網路、電信條例、網際網路管理辦法、小靈通、WAP。

“小靈通“的發展在這一年中可謂一波三折。5月份,資訊產業部一紙命令,要求各地電信企業的“小靈通“專案一律暫停,等待評估。之後,資訊產業部兩個專家組分赴浙江餘杭、廣西北海等地進行調研。6月29日,資訊產業部下發《關於規範PHS無線市話建設與經營的通知》,將“小靈通“明確定位在“固定電話的補充和延伸“,可以在縣級市以下鄉鎮全網經營,在大中城市人口相對密集的園區、社群、辦公商務樓集地區部分經營。此通知是有關“小靈通“發展的第一個明確政策,讓電信企業和裝置提供商吃了顆定心丸。在中國電信申請移動牌照無望之後,各地對“小靈通“開了綠燈,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各方利益再次衝突。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為無線應用協議,是一項全球性的網路通訊協議。WAP使移動Internet有了一個通行的標準,其目標是將Internet的豐富資訊及先進的業務引入到行動電話等無線終端之中。WAP定義可通用的平臺,把目前Internet網上HTML語言的資訊轉換成用WML(WirelessMarkupLanguage)描述的資訊,顯示在行動電話的顯示屏上。WAP只要求行動電話和WAP代理伺服器的支援,而不要求現有的行動通訊網路協議做任何的改動,因而可以廣泛地應用於GSM、CDMA、TDMA、3G等多種網路。

隨著中國移動的發展,WAP將會迎來一波發展機遇。

-------

而對於林世琛來說,抓住這個機會,飛訊就抓住了現金牛。

歷史上,憑藉著在WAP上的盈利,藤訊才度過了網際網路寒冬,成功脫引而出,成長為後世的網際網路霸主。

此時佈局,正是非常合適的時機。

這一次京城之行,林世琛安排的時間比較充裕。

除了要確定飛訊和玉信在京城的辦公地點,兩家公司在中關村立足外,還要花大量時間和心思,去拜會各方大佬,疏通關係。

林世琛與旗下兩家公司的骨幹下了飛機,就直奔中關村。

看著熟悉又陌生的中關村,林世琛感嘆不已。

從這裡開始,新浪將在幾個月以後,就登陸納斯達克,與網易、搜狐、亞信一起,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第一批上市的公司。

這之後,中關村將會走出一個又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這個年代,海龜回國創業陸續興起。

行業內甚至已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個海歸博士,身價等於500萬美元。”

這在2000年,國內薪資水平還在幾百元到一兩千元,500萬美元,絕對是個很高的身價。

搜胡如此,百渡亦然。

1月份,李巖宏正式從美國歸來,組建了創業團隊,發展搜尋業務。

由於有搜尋方面的專利,且處於網際網路的風口,其發展勢頭非常良好,獲得了資本青睞。

短短1個月時間,就從幾人的創始團隊,發展到幾十人的規模。

公司的辦公地點也從公寓搬到了寫字樓裡。

林世琛在想著怎樣跟百渡搭上關係,解決飛訊現在急需的搜尋功能。

車子沿著HD區新修的幾條主幹道前進,沒過多久就來到了中心國際大廈。

林世琛將公司的辦公地點選擇在這裡,出於多方面的考慮。

這裡交通方便,緊鄰中關村的一些電腦大賣場,比如海龍大廈、億世界大廈,資訊溝通極為便利,而且價效比極高,不像其他大型寫字樓,主要面向外資企業或五百強的公司,這裡租金和物管費用較低,十分適合初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