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們理解的l5自動駕駛還是媒體渲染,在大眾心目中所塑造的l5自動駕駛?”馬斯克問道。
全球首個l5,過去從未出現的產物,誠如馬斯克剛才所體驗到的那樣,比所有現在市面上的、實驗室裡的自動駕駛表現都要更加絲滑,但到底是怎樣的l5,馬斯克還是想問清楚。
突然冒出來的l5有點類似六代機,過去大家都是五代機,你突然整個六代機出來,我也沒辦法說你不是,又不想承認你是。
“理解的?塑造的?”林燃重複後問道:“你是說它是媒體宣傳那樣,一到l5就絕對不會出錯的自動駕駛技術?”
馬斯克認真地點了點頭:“沒錯,在媒體宣傳裡,好像技術能夠解決一切問題,l5也就是最高階別的自動駕駛一旦實現後,它永遠不會出錯,它駕駛永遠正確,絕對不會出安全事故。
我們知道,人尚且會犯錯,自動駕駛也同樣會。
l5的意思只是說,它犯錯的機率比人還要更小,能夠適應任何場景下的駕駛需求。
但它還是會犯錯。”
車子還在申海街道上安靜地行駛,一路上,這輛奇怪樣子的車也引起了無數的圍觀和拍照。
一些知道的乘客,甚至把身子伸出車窗外在拍照,想要透過玻璃看到裡面的人。
微博上各路車評人已經沸騰了。
這回是真沸騰。
“我之前一直知道華為內部有一個由他們2012實驗室負責主導的車輛專案,我以為是尊界,心想估計會堆很多新技術上去。
現在看來,估計是傻妞了!
臥槽,這有點太驚喜了,老實講我一直都堅信,全球第一個l5一定會出自華國企業之手,我們有最好的市場、最豐富的路況、最多元化的場景以及競爭最激烈的企業。
但我還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快到這才2024年都沒過完,就已經有l5了。
什麼時候上?什麼車型會上這套自動駕駛?百萬起跳還是說會下放到全系車型?
以及最重要的是,其他車企怎麼玩?
我第一反應擔心的是小鵬,我已經為小鵬捏了一把汗,他們一直是最激進,最推崇純視覺方案的車企,現在怎麼辦?
細想之後,大家會發現,沒差,這對所有車企來說是一次無差別的攻擊。
一旦華為下放到所有的鴻蒙智行系列車型之後,你不管用純視覺還是用感測器結合,你都要直接面臨來自這款l5自動駕駛的衝擊,這是降維打擊,所有非鴻蒙系車企老闆估計今天晚上都睡不好覺了。
反而可能雷總壓力要小一些,他們販賣的更多是情緒價值,本身也不以自動駕駛見長。
不過我相信,華為應該不會太過分,不會把市場全吃了,甚至會真正意義上做博世,把這套方案出售給所有的華國車企。
這需要智慧,需要燕京方面的協調,當把華國當成是一個整體來看的時候,我相信這是一個甜蜜的煩惱。
最後吐槽一下,傻妞實在太難聽了,我知道是致敬魔幻手機,以燃神的年紀,小時候大機率看過魔幻手機,但到時候正式上市的時候,我球球了,一定換個名字好吧。
給大家來點情緒價值,我再也不嘲笑華為的山海經命名了,和傻妞比起來山海經逼格要高多了。”
“我終於知道之前在路上暴露的那個測試車是啥了,當時大家還在調侃,說哪家想不開,要設計一個和理想mega差不多的車型,還是小一號的理想mega。
現在算是知道了,原來是燃神,深紅不愧是國產人工智慧當之無愧的no.1,現在又再次驗證了這一點,第一個l5自動駕駛。
馬斯克心裡苦啊,以為這次來華國是走馬上任nasa局長以前,最後一次來視察特斯拉,說不定以後就要一直在nasa任職,很長時間都來不了華國,看不了華國的超級工廠。
結果誰承想,沒有驚喜,只有驚嚇,無論是對話全過程燃神招招致命的對話,還是說最後的l5自動駕駛體驗,馬斯克估計要睡不著了。”
“我的觀察點可能和其他人有所不同,我更關注技術本身。
它是不是l5?我不知道,但燃神說是,那我相信肯定是,深紅不會造車,也不需要造車,燃神本人更是不需要靠這樣的方式來博眼球。
然後談談的在整個直播過程中所觀察到的點,首先大家注意到,他們在一些狹小車道,紅燈變綠燈起步的時候,周圍有多輛電動車和外賣摩托車快速穿插。
傳統自動駕駛一般會過度保守,導致卡在原地不敢走。
但這臺車沒有遲疑,它直接給出了一個流暢的起步決策,甚至帶有類似老司機點油門搶視窗的行為模式。
在這裡體現的是不只是避讓,而是預測與博弈,模型顯然對周圍車輛的運動意圖做了高置信度預測,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模型本身非常自信,這和華為系的自動駕駛過去激進自信是一脈相承的。
然後再穿越複雜路口的時候,我有觀察到在進入十字路口的時候,左側有一輛大貨車,右側是違規橫穿的行人。
車子並沒有死等,而是做了一個小幅度探路前探動作,這是傳統感知系統難以做到的,這說明它不僅在依賴視覺,還在結合雷達訊號,對遮擋後的目標有了機率建模。
我從我專業的角度,認為這就是 l5的區別:它不會像 l2/l3一樣陷入‘看不見就停’,它敢於在不完全資訊下決策。
最後是超車和變道,從寶山進內環上高架的時候,燃神他們遇到一輛緩慢行駛的計程車,系統果斷併線超車。
這種行為在之前的自動駕駛裡也能做到,但舊的自動駕駛裡超車屬於高風險決策,一般需要強規則+超大安全冗餘。
我在看到的時候有特意卡表,根據我卡表顯示傻妞透過軌跡預測+實時博弈建模,在僅1.5秒的時間視窗裡就完成了超車,這是人類司機風格的又一次體現。
這些我認為就是為什麼我們覺得它絲滑的原因,因為它的提升是全方位的,真正像一個老司機那樣開車,而不是像我們過去自動駕駛會表現出頓挫感。
最後我現在唯一好奇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傻妞在一些極端環境下的表現,這是這次沒有體現出來的。”
在微博上,傻妞 l5已經竄到了熱搜第一的位置。
汽車圈的自媒體博主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華為官方的評論區裡面更多是普通網友,大家都在問什麼時候發售,不少持幣待購的使用者更是表示,不等到傻妞上市,就不買。
都有l5了,現在你各家智駕吹的再天花亂墜,我也得等。
對於汽車銷售們而言,一下就天塌了,這車還怎麼賣出去?尤其是以智駕為主打賣點的品牌們。
把視線轉回到車上,林燃聽完後笑了笑:“埃隆,你心已經慌了。
人尚且會出錯,我們這l5的自動駕駛又怎麼可能會是媒體宣傳中的l5呢?
它當然會失誤,當然會出錯。
我們需要進一步去明確一些概念,那就是怎樣的自動駕駛能稱得上是l5的自動駕駛。
對我個人而言,在全場景下,它的失誤率都要低於人類事故率,那我認為它就能稱得上是l5了。
我們要求更嚴格一些,那麼就是,在每一類的場景下,高速、城市道路、極端氣候等等,它的失誤率都要低於人類事故率,它的死亡率都要低於人類司機所造成的死亡率,傻妞就處於這個階段。
要求再嚴格,我認為是頂點的l5,那是要求它在任何場景下都要開得比任何一個人類司機更好,這個就很難量化,目前我們還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馬斯克輕聲道:“l5.1,l5.2,l5.3嗎?”
林燃:“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馬克斯的華國之旅可謂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不能算完全敗興,敗了一半。
傻妞的出現,讓他意識到事情出現變化,自動駕駛的出現會影響到特斯拉,甚至影響到全球的汽車產業。
同時馬斯克也想到,這是否意味著,深紅在前往通用agi的道路山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讓馬斯克更加遺憾,這位華國企業家怎麼不像其他華國企業那樣開源,阿里也好、位元組跳動也好,都會對他們的技術進行開源,但深紅從來都不提開源這一茬,現在的年輕人怎麼能忘了開源這麼偉大的網際網路精神呢?
在回佛羅里達州的專機上,馬斯克如是想到。
他不是去華盛頓,大t還沒有入駐白宮,他去的是佛羅里達,大t在佛羅里達的莊園。
馬斯克在長桌上攤開那份折迭得像地圖一樣的筆記。
“華國的條件比我預期的更直白。”
紙面上有四行字:
阿美莉卡:對4v半導體產業施壓,讓先進產能遷往阿美莉卡本土,主導阿美莉卡企業把高階產能交給霓虹和高麗企業,逐步掏空4v的經濟命脈。
華國:透過關稅和產業傾斜政策,精準打擊4v企業,讓資本市場失去支撐,轉讓月球半導體相關技術,提供月球北極著陸技術,合作研究月球半導體工藝。
配合協同:雙方表面上互相對抗,實則各取所需,避免直接暴露配合痕跡。
交換條件:阿美莉卡必須默許霓虹向華國出口半導體相關技術與裝置。
馬斯克在最後一行重重劃了一條橫線。
他抬起頭:“他們說得很清楚,這不是關於關稅,不是關於市場,華國想要的是解開他們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枷鎖。
他們要能直接買到霓虹的關鍵環節:材料、裝置、工藝等等和半導體有關的一切。
華國想要一把開鎖的鑰匙。”
“有趣的籌碼,有趣的交易。”大t說。
坐在大t身邊的準國務卿說道:“我不認為我們要和華國達成這樣的交易。
如果霓虹半導體的出口大門向華國開放,十年內他們就能填平與阿美莉卡的差距。”
馬斯克糾正道:“抱歉,就我這次前往華國觀察到的結果來看,不需要十年,五年,五年就夠了。
十年的預期太過於樂觀了。”
一位身穿陸軍軍服的中年白人男子在白板上寫下三個詞:4v—阿美莉卡、4v—大陸、日技—中轉。
“前兩個是我們能接受的交易結構,第三個就是問題。”
他轉身看向大t,“如果我們預設霓虹半導體技術出口華國,那等於在全球產業競爭裡放了一把刀進他們手裡。”
來自ibm的高管說道:“而且,這部分沒有任何灰色空間。
這就是出口限制的核心問題。
要是我們哪怕一點默許,被抓住把柄,整個國會、媒體、甚至盟友都會追著我們打。”
大t敲了敲桌面,語氣卻有點玩味:“可他們提的籌碼,不小啊。
把4v變成一個空殼,最後我們手裡拿到的是高階半導體產能、高階就業崗位、大量的現金。”
老約翰·摩根笑道,“五千億,總統先生,最少我們能夠直接從4v榨出五千億美元的油水。
長期的話,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操作,持續地收割4v,收益不會低於一萬億。
這不用給國會,不用給國庫。”
他的語氣充滿誘惑。
小約翰·摩根投靠驢黨,和林燃深度合作,當大t展現贏的苗頭後,摩根家族就把老約翰·摩根給運作進了大t的核心團隊。
而老約翰·摩根那可是深諳吃喝玩樂之道,又很能拍馬屁,打高爾夫更是一絕,畢竟從90年代開始就被踢出家族核心產業,一心當個公子哥,這些都是必備娛樂專案了。
老約翰·摩根在紐約,和大t某種意義上也算是老相識,所以他迅速的融入到了這個小圈子裡。
摩根和亞當斯家族聯姻的直系後代,這個招牌在阿美莉卡含金量十足。
老約翰·摩根無疑覺得得幹,華國突破封鎖是未來,我們撈錢是現在。
外交顧問翻開資料夾:“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把霓虹推到前臺。
他們要的不是我們直接賣技術,而是霓虹企業直接對華出口。
他們給了很合適的角度,霓虹的技術不是最先進,和asml、阿美莉卡的半導體公司還有差距,所以他們覺得這個條件我們是能接受的。
另外一方面,從燕京的角度,他們只要阿美莉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逼東京卡死出口,他們就能繞過阿美莉卡的限制。
這其實是最敏感的點。
霓虹有兩派,一派親美,一派親中。
如果東京嗅到我們鬆口,那些產業派別會立刻推動裝置與材料出口許可。”
準國務卿堅決反對:“那是核心命脈,我們不能在自己掏空4v的同時,還給他們築橋。”
產業顧問比較猶豫:“如果4v徹底空心化,這能在短期內讓阿美莉卡成為唯一真正有全鏈條的半導體國家。
不過華國拿到霓虹技術,他們的追趕速度會指數級提升。”
大t目光轉向馬斯克,“埃隆你怎麼看?”
現在的馬斯克屬於聖眷正隆,大t團隊裡的頭號紅人。
“我認為掏空4v完全可行。
但大家會認為我們這是在給華國鬆綁。
我想說的是,同樣我們也要從華國那獲得登月技術。
現在的競爭是兩條線,一條是太空,一條是半導體。
我們用半導體的時間換太空的時間,然後華國附帶的交易條件是整個4v過去數十年積累的財富。
這才是本質。
我認為我們要達成合作,上一屆總統萬億月球基金不確定還有多少。
我的意見和過去一樣,我們不應該和華國爭奪月球,我們要直接去火星。
從華國那獲得登月技術,在月球上建造小型基地,用於維持阿美莉卡航天領域優勢的宣傳,實際上我們不會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我們要全力前往火星,建造火星基地,改造火星。”
馬斯克的潛臺詞是,和華國合作讓阿美莉卡民眾獲得贏的感覺,確保我們四年後的大選依然能贏,確保在航天領域靠宣傳依然維持著優勢地位。
然後所有資源都投入到火星上去,徹底贏麻。
理論贏和實際贏,兩條腿走路。
大t用含混不清的口音說道:“他們不是要我們公開籤檔案,而是要我們不去阻止霓虹。
從他們的角度,這只是一種預設,而在國際體系裡,預設本身有時比政策更有效。”
長桌陷入一陣沉默。
大t最後開口道:“a和b我們執行——抽芯4v,豪豬戰略。
c保險也留著。”
他抬起頭,眼神帶著那種競選時的舞臺氣勢:“至於華國的要價,我們不會給,不解鎖。”
然後,他換了個語氣:“但,我們可以假裝在談。”
他伸出手指點著馬斯克:“你繼續做他們的耳朵,給他們希望,但不鬆口。
我們要讓他們以為有機會。這樣,他們會繼續配合。
然後想辦法讓他們交出登月技術,埃隆,你可以從霓虹那的半導體技術中選一些不那麼關鍵的,先給他們一點甜頭。
但真正核心的鑰匙,我們絕不會交給他們。”
典型的大t風格。
好處都要,籌碼一個都不想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