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章 亨茨維爾隆中對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林燃聽完之後腦海中只有這句詩。

他以為尼克松找自己是尼迪有沒有什麼把柄。

結果對方問的是如此宏大的問題。

我都不知道你現在什麼情況,我又怎麼知道你要怎麼辦呢。

“媒體不喜歡我,因為我再切克斯演講中暗示過媒體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媒體作為東海岸精英的一部分,向來就不喜歡象黨和象黨推出的候選人。

在我身上,這種趨勢進一步加重了。

更糟糕的是,我前年輸掉了總統大選,前天輸掉了加州州長選舉,我在選民的心目中會牢牢被定位成一個失敗者。

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我感覺我的人生可能再也無法贏得哪怕一場選舉了。”

尼克松聲音低沉,神情沮喪,哪怕西裝革履外加面容清潔過,林燃也能一眼看出對方的沮喪。

此時屬於尼克松人生的最低點了。

過去順風順水,最近這兩年,幹啥啥不成。

他過去順風順水到什麼程度,初次參政就是在加州參與眾議員選舉,以65586票大勝驢黨候選人的49994票。

尼克松僅僅當了八年眾議員,然後就成為了艾森豪威爾的副總統人選,並跟著對方入主白宮。

就這樣一位沒有經歷過挫折的政客,先是在60年輸給肯尼迪,然後再前天,在自己起家的加州輸給帕特·布朗。

對於政客而言,輸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選民心目中留下一個你不行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會導致你未來都贏不了。

加上尼克松本身和媒體的關係就不好,這種不好貫穿了他整個從政生涯。

媒體只會落井下石,進一步加深尼克松失敗者形象的塑造。

林燃聽尼克松介紹完自己的情況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起了故事:“這讓我想到華國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

古代一位將軍,打仗總是輸。他在給皇上的報告中用了屢戰屢敗來形容自己的失敗。軍師勸他改成屢敗屢戰,因為如果說屢戰屢敗皇上會責怪他。他將改好的戰表報告呈上去,居然得到了皇上的嘉獎。

尼克松先生,你覺得這是因為什麼?”

多說兩句,這則典故有人說是曾國藩在鄱陽湖口戰役損失慘重後的奏摺。

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個典故和曾國藩有關係。

鄱陽湖口戰役後,寫給咸豐的《謝寬免處分折》中,他寫道:“治軍年餘,當聲威稍振之後,忽有此挫,上廑宵旰之憂勞,排程乖方,罪無可逭。”

通篇未見“屢戰屢敗”或“屢敗屢戰”的字眼,只用了“臣師屢挫”。

後世無論是劉江華在《左宗棠傳信錄》中還是楊樹達在《漢文文言修辭學》中,關於此事均未找到實際證據。

尼克松聽完後若有所思,“失敗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要讓選民透過失敗看到我的鬥志?”

林燃點頭:“沒錯,失敗是客觀事實,沒有人能夠改變客觀事實。

但你的鬥志,你不放棄的精神,這是可以塑造的。

你需要給選民傳遞積極因素,把失敗這樣消極的客觀事實,轉變為你永不放棄這樣的積極主觀感受。”

林燃的話給了尼克松一個全新的視野。

他心想,和昨天見面的基辛格比起來,倫道夫才是真正的大師。

林燃接著說:“前面你也說了你和媒體關係不好,他們不可能會幫你完成這樣的塑造。

那麼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操作來完成這樣的轉換。”

林燃說完後,他能明顯感受到尼克松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教授,請助我一臂之力,如果你能幫我成為總統,無論是白宮事務特別助理還是nasa局長都在不在話下。”尼克松已經開始畫餅了。

不過林燃也不在乎你這是不是畫餅。

“你打算參加兩年後的總統大選嗎?”林燃問。

尼克松搖頭:“應該不會。”

林燃問:“是因為你知道自己贏不了肯尼迪嗎?”

尼克松點頭:“沒錯。

古巴危機解決後,肯尼迪不犯致命失誤的話,沒人能在兩年後贏肯尼迪。”

林燃點頭:“所以你的目標應該是六年後,也就是1968年的總統大選。”

林燃接著說:“那麼你需要再兩年後儘自己一切可能幫助象黨的候選人,在他註定輸的前提下,不僅你要幫他,你還需要幫助他動員象黨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來幫助他選舉。

最後他輸的越慘,越證明你的能力。

因為選民們會對比,會反思,你輸給肯尼迪只輸了一點點,而這次象黨輸,輸的越多,越證明了你的能力,越證明失敗雖然是客觀事實,但失敗不是因為你的能力。

這樣你再在後續的競選演說中,塑造一個屢次失敗屢次爬起來戰鬥的形象,屢敗屢戰,強調你不怕失敗,害怕的是失去嘗試的勇氣,失去進取的野心。

並且表達你這樣做是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象黨。

這樣哪怕你失敗了,也是在為下一次成功積蓄能量。”

尼克松聽完之後已經起身在亨茨維爾的高檔酒店包間裡來回踱步,一邊思考一邊鼓掌。

他內心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作為老牌政客,尼克松很清楚林燃幫他找到了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媒體針對他,說他是失敗者,那自己就承認自己是失敗者,透過一系列的操作來強調失敗不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是因為大環境不行了,再依靠演說來塑造勇氣、堅持、堅韌這些精神層面的虛擬形象。

在當下的視角看來,這絕對是頂級操盤手了。

林燃接著補充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年之後象黨的參選人就顯得格外重要。

他輸的越慘,越證明60年的失敗和你無關,至於這次的州長選舉失敗,又有誰會記得呢。

因此,我有一個好的人選,推薦給你。”

尼克松問:“誰?”

林燃說:“弗雷德·t。”

林燃內心已經在大笑了,就愛看這種樂子。

未來的t先生在參選的時候都可以說自己是繼承了父親未盡的遺願,奮二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了。

尼克松想了半天實在想不到這是哪位,“我怎麼沒聽說過?”

林燃說:“他一直都是象黨註冊選民,紐約的地產商人,很擅長透過媒體表現自己。”

說起這個,尼克松有點印象了。

他翻了翻自己帶來的簽名簿,找到了這個名字,他終於想起來了:“我有點印象,54年的時候他被傳喚到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接受質詢。

因為他涉嫌利用fha貸款謀取暴利,他在聽證會上表現的冷靜且自信,一直堅稱自己只是高效地利用了政府政策,自己的定價之所以比其他fha住房專案更高是因為他是為中產階級服務。

他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他是一個完全的政治素人。”

尼克松有些遲疑。

作為老t的父親,弗雷德那也是非常擅長炒作。

只是和t的炒作不同,弗雷德的炒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

二戰後,阿美莉卡出現嚴重住房短缺,弗雷德抓住了這一機會,利用聯邦住房管理局的貸款政策大規模建造經濟適用房。他透過地方報紙《布魯克林鷹報》釋出新聞,強調自己如何為普通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阿美莉卡夢”。

這些報道往往突出他的效率和“愛國情懷”。

後來弗雷德深諳與政治人物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並利用這些關係製造新聞。他經常邀請地方官員參加自己專案的剪彩儀式,確保這些活動登上報紙。

像50年代初,他在皇后區一個新住宅專案的落成典禮上與官員合影,相關照片和報道出現在《長島日報》等媒體上。這種策略不僅能夠顯示了他的影響力,還能為他的商業活動爭取了政策支援。

有沒有覺得和後世華國的地產商人操作很相似?

所以林燃在他的別墅說合合合大大大好好好的時候,弗雷德一家才會聽的如痴如醉,都要產生靈魂共振了。這是地產商人們跨越時空的共鳴好吧。

林燃說:“正是因為他是素人,所以才需要你的幫助。

2年後的總統大選對你而言是一場秀,是一場必須要慘敗的秀。

反正象黨本來也贏不了,那不如干脆輸的更慘一點,為你六年後參加總統大選做準備。

一個政治素人能不能順利成為象黨的候選人,這就要看你的水平了。

總之即便不是弗雷德,換其他人,只要他輸了,你就能按照我給你制定的策略去操作。

只是輸的越慘,六年後你贏的機率就越大。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另外六年之後你沒贏,十年之後還有機會,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在為你最終成功入主白宮積蓄能量。

這是一場漫長的長跑,只要你能咬牙堅持住,總會有贏的那一天。”

尼克松握住林燃的手:“教授,感謝你的指點。

如果我真的有入主白宮的那一天,我一定會有豐厚的大禮奉上。”

“理查德,和倫道夫談的如何?”羅伯特·芬奇問道。

羅伯特·芬奇,尼克松的助理,上次總統競選時候他的競選經理,象黨資深成員了,此前連續兩次參選議員都沒有成功。

根據歷史記載,芬奇是尼克松最初考慮的副總統人選之一。尼克松曾在1968年競選期間表示,芬奇是他心目中的首選搭檔,因為兩人關係密切。

後來芬奇沒當副總統,是因為他自己拒絕了,他想要衛生部長的位置,最後他也確實擔任了衛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長。

芬奇在離開白宮之後回帕薩迪納開設律師事務所,為一系列醫藥公司和醫院之類的機構提供法律服務。

其中有歷史記載的就是icn pharmaceuticals inc,芬奇的律所給其提供法律訴訟服務,並且在這家開發抗病毒藥物的公司擔任董事。

阿美莉卡的政商旋轉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尼克松手邊的桌子上擺著兩杯加了冰塊的白蘭地,他招呼著羅伯特坐下:“來,喝一杯。”

前天加州州長大選失利帶來的鬱色一掃而空。

羅伯特一下就知道,對方和倫道夫·林肯定談的不錯。

“倫道夫答應幫我們了?”羅伯特問。

之所以要登門拜訪,是因為林燃本身的價值大。

這和名聲有關,和華裔身份有關,也和他建立的聯絡有關。

作為當下最著名的數學家,林燃的支援意味著天然能夠獲得部分學術界的好感,這種好感度能夠提升尼克松在媒體層面的好感度。

另外林燃和珍妮·赫斯特的關係,如果林燃加入尼克松陣營,那麼意味著赫斯特家族掌握的媒體資源也能為他們所用。

最後才是林燃的頭腦也許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在尼克松他們事先討論的結果裡,這些要拉攏林燃的理由,對方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在優先順序裡排名靠後。

尼克松搖頭:“沒有。”

他啜了一口白蘭地之後,說:“不過他給我規劃了一條通往白宮的路。

一條只要沿著走下去,早晚有一天能夠抵達白宮的路。”

羅伯特臉上不敢相信,他問道:“什麼路?”

尼克松又喝了一口,然後慢慢把林燃的方案全盤拖出。

“和連我們要什麼都不知道的基辛格比起來,倫道夫才是真正的大師。”

羅伯特聽完後,只有一種感覺,確實是大師。

羅伯特說:“我和麥克納馬拉交流過,對方的說法是,倫道夫是數學領域的大師,但凡是和數學有關的問題,倫道夫都能輕而易舉找到解法。

他用中文描述過倫道夫在數學領域的造詣:

每一個動作和姿態都毫不費力地流動,彷彿由自然本身雕刻而成,大師的鎮定透過每一個動作放射出來,在他所擅長的領域無與倫比且無可匹敵。

看來倫道夫不僅在數學上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在其他方面同樣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林燃說的方法,其實就是未來尼克松自己實際走的路。

只不過林燃從一個高屋建瓴的角度,用理論去包裝了一下。

但在當下,確實會給身處局中、看不到未來的尼克松團隊成員一種醍醐灌頂之感。

包括找林燃,這也是麥克納馬拉的建議。

尼克松和麥克納馬拉關係不錯,雙方都是象黨成員,雖說尼克松進入白宮後沒有留任麥克納馬拉。

但透過一個細節能夠看出雙方關係,那就是在白宮錄音中,尼克松曾經提到過麥克納馬拉,將其稱為“一個好人”。

他說麥克納馬拉是好人的時間點也比較複雜,麥克納馬拉在任內秘密啟動了一項關於阿美莉卡-百越政策的全面研究,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五角大樓檔案。

五角大樓檔案被丹尼爾·埃爾斯伯格洩露給《紐約時報》,很難證明這件事和麥克納馬拉無關,但尼克松依然說對方是好人。

“所以我們現在既然有了頂級戰略大師為我們勾畫的藍圖,那麼就開始幹吧。”尼克松和羅伯特·芬奇碰杯道。

羅伯特·芬奇問:“我們該從什麼地方開始?”

尼克松說:“自然是把弗雷德推上兩年後象黨候選人的位置。

既然要讓他成為候選人,很多工作現在就要開始了。

他也出現在了簽名簿上,既然如此,那就麻煩你跑一趟,去和他聊聊。”

羅伯特·芬奇點頭道:“好。”

紐約布魯克林一間寬敞的辦公室,牆上掛著紐約地圖和建築專案照片,書架上擺滿房地產檔案和家族合影。

巨大的木質辦公桌佔據房間中央,桌上散落著檔案和一臺電話。窗外是布魯克林的天際線。

弗雷德當然知道羅伯特·芬奇是誰,尼克松的狗腿,過氣中的過氣人物。

但他還是對對方很客氣,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萬一尼克松哪天又鹹魚翻身了呢。

羅伯特·芬奇由弗雷德的秘書引入辦公室。弗雷德抬頭放下手中的檔案,起身迎接。

弗雷德微笑道“羅伯特,好久不見。進來,請坐。”

芬奇握手後,熱情回應:“弗雷德,每次見你都特別開心。謝謝你抽時間見我。”

兩人落座,芬奇坐在辦公桌對面的皮椅上,弗雷德則回到自己的座位。

芬奇身體略前傾,語氣鄭重:“尼克松先生讓我向你問好。他派我來,是想和你談一個重要的機會。”

弗雷德挑眉,略帶好奇:“哦?尼克松先生有什麼打算?”

芬奇說:“兩年後的總統大選,象黨需要有一位強有力的候選人。尼克松先生認為,你是最佳人選。”

弗雷德驚訝,皺眉:“我?競選總統?羅伯特,我很榮幸,但我不覺得自己適合。我是個商人,不是政治家。”

芬奇雙手一攤,強調道:“這正是尼克松先生看中你的原因。國家需要一個瞭解現實世界的人,而不是隻會玩政治遊戲的傢伙。你打造了房地產帝國,這證明你有能力管理大事。”

實際上芬奇則在想我得讓他相信這不是空話。

誰能知道,尼克松是要找一個輸的越慘越好的人,來證明自己非戰之罪。

弗雷德思索片刻後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政治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那個耐心和精力。”

“是教授推薦了你。”羅伯特·芬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