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白玉京(二)

李安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劉衡,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便走出了馬車車廂。

劉衡也不敢耽誤,在李安之後也走出了車廂,在車伕的攙扶下回到地面上,錢淮和李三一併站在門口,等候著二人的到來。

李安走在前面,沒有言語,只是衝錢淮打了個手勢,示意他帶路,便大步流星的往前走,劉衡等一眾隨員也寒暄,緊跟李安身後的走進了大牢。

獄卒開啟大門,李安就聞到了一股潮溼腐朽的味道,李安趕緊掏出手絹捂住鼻子,低著頭快速前進。

兩邊監牢中的犯人,聽到腳步聲,紛紛抬起頭看過道的情景,但被兩邊的獄卒訓斥喝罵,又紛紛低下頭,不敢再瞎看。

屏住氣的李安,一股腦的走到審訊崔瀾的地方,剛一進門就看見吊在木樁上的崔瀾。

李安皺皺眉頭,吩咐了獄卒讓他們把崔瀾放下來,失去支撐的崔瀾一下子就栽倒在地上。

“崔世兄,當年長安一別,沒想到在這裡再次相遇,真是世事無常啊!”李安坐在椅子上說道。

趴在地上的崔瀾慘笑了一聲,之後嘲諷的說道:“李兄,風采依舊,可是我已經昨日黃花了!”

“如何當得起李兄的一句世兄啊!”

“清河崔氏,千年華族,只是父祖做了錯事,聖人懲戒一二,如何這般自甘墮落!”李安惋惜道。

“子建兄,我已經被李隆基貶為賤戶,那還有什麼自甘墮落啊!”崔瀾悽慘的說道。

“這世道,一步錯,步步錯。”

“既然聖人已經蓋棺定論,我等臣子也不好再去爭辯什麼。”

“但後宮武惠妃正是得寵幸,為何不走走她老人家的門路,也可以東山再起啊!”李安平靜的說道。

“哪有人看得到舊人哭啊!”

“武惠妃畢竟不是天后娘娘,自保還成問題,只能庇護武家人,哪裡還能記得我們這些,螻蟻啊!”崔瀾大笑的說道。

聽到崔瀾的話,李安也沒有在說什麼,一雞死,一雞鳴,那是世間運轉之法則。

想當年,天后娘娘威震八方時,李氏宗親也是朝不保夕,泯滅眾人都是輕的,抄家滅族的也不在少數。

那時候,武朝新貴沒有也沒有顧慮什麼勳貴一體,該使絆子使絆子,該下刀子下刀子。

大家都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沒有留下任何迴轉的餘地,這個時候,在說什麼一心向善,反倒是可笑。

李安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平靜的說道:“崔兄,你知道我來的目的。”

“買兇殺人奪貨,誰也保不住高赫,說不定聖人在一怒之下,罷官奪爵也說不定。”

“所以,崔兄就不要替高家擋災了!”

“怎麼說,高家一定是沒有翻身的餘地了?”崔瀾說道。

“萬萬沒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高家能得個國公之爵,無非是高皇帝憐惜賀弱弼,順手一起封爵罷了。”

“我大唐立國已經百餘年了,開國功臣都不知道隕落多少家。”

“高家一個前朝餘孽,哪有苟活的可能啊!”李安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聽到李安得回答,崔瀾並不意外,大浪淘沙,多少前浪被拍打在沙灘上。

之前高家能挺過這麼多輪政治博弈,並不是因為高家力量雄厚。

而是因為南方勳貴稀少,領頭的無非是那幾家,而高家一直與世無爭,只想吃一口安穩飯。

加上朝堂上南北平衡,所以高家才相安無事。

可高家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栽倒自己家族最出色的孩子身上,這才是莫大的諷刺。

崔瀾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是如何死的有價值,是他現在思考的問題。

自己憑藉著一身武藝逃了出來,可崔氏乃是大族,上下崔氏子孫上百口,雖然,這些年自己上下疏通,讓他們在鹽井中好活了一些。

可這賤戶的名頭不除,自己家族就沒有翻身的可能。

這些年,崔瀾暗中在江南購買了近百畝土地,就是準備行動成功,讓高家出具開良皇冊,好在江南隱姓埋名的活下去。

想通其中關節,崔瀾嘶啞著嗓子說道:“李兄,看在往日的交情,是否能賞在下一碗水喝。”

李安站起身來,從旁邊的水壺中倒了一碗水,親自走到崔瀾的身旁,遞給了他。

崔瀾感激的拱了拱手,接過水,一飲而盡。

李安見狀,看著昔日在長安的玩伴,心生不忍,讓錢淮將水壺拿來,又給崔瀾倒了一碗。

一夜米水未進的崔瀾,也顧不得道謝,一口氣又將水喝盡。

喝完水之後,崔瀾艱難的挪動身體,靠著牆壁上,對李安感激的說道:“李兄大恩,兄弟此生難忘。”

“可是,小弟難逃一死,所以只能下輩子做牛做馬相報了!”

李安悵然的擺擺手,讓崔瀾不要在意,對身後的劉衡說道:“安排一個好一點的牢房,每一日飯菜不要缺少。”

“一應開支走公中賬目。”

“除了本官的審訊除外,不允許開私刑。”

“如果讓我知道有人陽奉陰違,就別怪本官不留同僚情面啊!”李安說道。

聽到李安的命令,劉衡,錢淮等一眾屬官隨員,趕忙稱是,獄頭趕忙下去安排。

李安滿意的笑了笑,回頭對崔瀾說道:“崔兄,我就只能盡這點綿薄之力了,有不到之處還請崔兄包涵!”

崔瀾攏開眼前的頭髮,感激的說道:“刑徒子,還能有如此待遇,已經是萬幸了!”

“李兄,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一個小小的高家,在別人眼裡可能是龐然大物!”

“但在你李兄眼裡,不過是一個紙老虎罷了!”

“不可能屈尊降貴的來到這骯髒之地。”

“如果價格合適,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見崔瀾如此識時務,李安也沒有在費什麼口舌,直接了當的問道:“崔兄,有些事兒,不是當臣子該管的。”

“我父親常在我讀書時就告訴我,多做事兒,少說話。”

“有時候,多說多錯,少做少錯,我只是問個因由,其他的事兒,我既不關心,也不在意。”

“我給不了你崔兄任何承諾,即使給了,也是哄你之話,都當不得真!”

“我只是記錄,如實上報。”

“我一個小小的縣令,說出的話,也就在這三泉縣一畝三分地有用。”

“出了三泉縣,說出的話,還不如屁聲大!”李安自嘲的說道。

崔瀾小心的挪動的身體,但嚴刑拷打之後,渾身疼的要死,動作稍微一大,就牽連著傷口疼。

等調整好坐姿,崔瀾的後背已經是滿身大汗,在火把的照射下,如剛從水裡撈出來一般。

李安沒有催促,十分有耐心的看著崔瀾的動作,等他停下來之後。

李安繼續說道:“崔兄,我能做的只有這些。”

“明天我會派人請個大夫,為崔兄診治傷口,腳筋手筋也會給你接上。”

“這些事兒,是你我的私情,接下來說的就是公事兒了。”

“不知道,崔兄有什麼指教,可以告知在下?”

“指教談不上,只是知道一點過程罷了。”

“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希望李兄可以幫我傳個話,不知道是否方便?”崔瀾問道。

“可以,但我只管記錄,不沾因果!”李安乾脆的回答道。

“我知道關於白玉京的訊息,但是需要把我在錦官城鹽廠一家老小放出來。”

“並把他們的戶籍改成良家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崔瀾滿懷希望的問道。

李安沉吟片刻,嘆了一口氣,直接了當的說道:“我可以幫你傳達,之後發往宗正寺。”

“但是,崔兄你要明白,官字兩張口,即使答應了,做不做數,就不知道了?”

“多謝李兄提醒,我心裡知道,但是有一絲希望,我都要試一試!”崔瀾淡然的說道。

李安事宜旁邊的書吏記錄下來,見已經記錄成功後,就用了自己的印章。

並讓人給崔瀾看了一遍,見崔瀾點頭確認無誤,就繼續說道:“崔兄,我已經用了印,是不是透露一些具體情況!”。

“四月初三,黃鶴樓,選中州五人入白玉京!”崔瀾快速的說道。

李安微微點點頭,奇怪的問道:“之前白玉京選人,都是道官通傳聖人。”

“為什麼近五十年來,都無此訊息,反倒是讓崔兄獲得這等隱秘啊?”

崔瀾微笑著解釋道:“朝廷尊崇道門,讓這幫牛鼻子老道起了一些不該有的心。”

“當年蜀中五斗米教何等威震四方,連東漢這等兵甲強盛之國都能顛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北朝舊事才過去多少年。”

“所以佛道二門,才如此心心念念!”

“真是不知死活,還有如此妄想,真不知道死是怎麼寫的!”李安冷笑著說道。

“白玉京的人,不管人間事,只要信物在,他們就會收走五人。”

“一百年五人,真不知道去的人是死是活。”

“我崔家兩百年前有一人入內,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長生了!”崔瀾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