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刻過去,演武場上此時也只剩下了一人,不用說此人必然是今天場上的勝者,然而就是這樣的勝者卻根本沒有放在眼中,因為就在那最後的那一刻他明顯使用了一些下作的手段才能夠站在那裡,這也是公子政最不恥的做法。
對於敵人你可以以命相搏不惜任何手段,可是隻是為了一個所謂的榮譽就對同僚下黑手,這樣的人就是個心術不正的小人。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世人只知道第一卻永遠不記得第二,不管是光明正大還是卑鄙無恥,只要是贏了那他都是王者。
你叫什麼名字?步卒楊逍。
好,這顆南海明珠歸你了。
謝丞相,謝公子!
好了,好了,你是勇士這是你理所應當的,說完公子政便不再理他,而是將目光放在另外他目光一直沒有離開的那名使秦劍的武士。
雖說他走起路來已經是一瘸一拐但是他的眉宇間的那股傲氣使得公子政對於他時更加的重視。
看著那武士即將消失在軍士中,公子政趕忙在蒙恬小聲說道了幾句,蒙恬聽完後便轉身追了出去。
呂不韋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是對於公子政他又不好直接發問,也就只好任由公子政處置。
許久過後公子政突然嘆了聲長氣:唉……
呂不韋趕忙問道:公子最近可有什麼心事?
相父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子政遇襲差點就沒命回宮了,最後還是蜀城兵馬司的將士將我護送回了宮裡,這回宮的路上也是險象環生。
哦?有此事?這還了得?在我大秦的國土裡居然還有人想要行刺公子,待微臣立刻下令調查。
不必相父費心了,此人我已經查到了。
是誰?
檢校郎官劉嗶!
什麼是他?來人立刻將劉嗶給本相抓來,本相要將他碎屍萬段。
不必了相父,他已經在昨晚畏罪自殺了。
畏罪自殺?那真是太便宜他了。
不過微臣以為此事沒有那麼簡單,請公子恩准讓微臣全力偵破此案,看看背後還有沒有別的什麼人對公子不利,或者下面還有沒有什麼漏網之魚。
子政也曾想過,只是此事已經過了那麼久了,若是真的背後有什麼人的話,估計也已經被處理乾淨了。
公子放心只要他們犯了事兒就算他們隱藏的再深,微臣也能想辦法把他給挖出來。
我看就不必了吧相父,據人舉報這幕後主使之人就是相父你,不過子政從來就沒有信過他的話,此賊用心險惡無非想要離間我們君臣二人,所以就在他剛誣陷相父就是主事之人時,就已經被我命人看了腦袋以示子政對相父沒有絲毫懷疑之意。
聽見對方居然招供自己就是幕後主使,嚇得呂不韋趕忙從蒲團下站了起來,接著便後退三丈有於哐噹一聲跪到了地上說道:請公子明鑑,就算是臣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命人行刺公子這樣的滔天大罪,請公子莫要相信他人讒言。
相父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子政自然是知道的,否則子政就不會當場就給他斬首示眾了。
多謝公子明鑑,微臣絕對不會行任何對公子不利之事,就算是想也要受萬箭穿心之罪。
相父言重了,言重了,相父快快起來,相父一心為國操勞子政又怎會輕易相信他人的那些話語,只是相父現在提了出來,子政才多說了一口,相父切莫吃心才是說著便要伸手將呂不韋再次扶起,呂不韋趕忙後退了一步說道:公子重信不韋豈敢受公子這般禮遇,不韋實在是不敢讓公子降界受禮。
好了,好了。相父就不要再為此事糾纏了,子政都沒有再追究此事了,相父又何必拘泥於這些,更何況相父受先王託孤之重,子政若是連相父都不相信子政又能去相信誰?子政請相父就此事不必再做糾纏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更何況子政不是平安無事回到了宮裡了嗎?相父又有何擔心呢。
想來公子此番出去遊歷必然是受不知多少險象環生的境地,說起來就算臣沒有不臣之心,也有未盡保護之責還是不韋的失職,微臣有罪於公子。
公子政此事也不想再和呂不韋糾纏下去,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乾脆一把將呂不韋給拉了起來,直接重新拉著呂不韋坐回了演武臺上的石桌旁說道:傳令下去相父對我大秦之心天地日月皆可作證,此事至今日起便就此打住,任何人不得再做議論,再做徹查,若是再有違命者,或者再有甚者討論此事興風作浪表便是對我大秦有不軌之心,對於我大秦不軌之心人我大秦的律法也定要讓他付出慘痛代價。
這一句話算是徹底的堵住了呂不韋的嘴,呂不韋還想說什麼但是張了張嘴想要說啥。公子政又說道:難道相父是要子政自食其言麼!
不韋明白了,不韋定當謹遵君命!
這就對了相父請坐!
謝公子…
說著話呂不韋終於又重新坐回了蒲團之上,看見呂不韋重新坐了回去,公子這才開口繼續說道:相父如今劉燁已死子政身邊那檢校郎官便出了一個空缺,滿朝文武子政不知道一時間該選擇何人補缺,不知道相父對此事如何看待,又該由何人來擔任此職位還請相父指點。
檢校郎官乃是陛下身邊的貼身將官,不光得武藝高強還得有勇有謀才是,而且最重要的還得必須是對公子忠心耿耿之人所以選起人不得不慎重,滿朝文武中雖然俊傑才俊眾多,但是微臣以為,這些朝臣大多有各自的職責,就算是能抽調出來但是現在宋國對我大秦大有侵擾之意,若是調往公子身邊,他本身的職位就會出現空缺短時間裡怕是會對我秦國不利,依微臣來看公子怕是要從別處抽調一人來補齊此位,亦或者稍微再等等等到秦宋邊關戰事緩和了再從中挑選一人,公子以為如何?
等到秦宋戰事緩和?那不知道還需要多久,可相父說的又沒有錯此事從朝中抽調一名朝臣作為我的貼身郎官,雖說沒什麼大礙,但是短時間內的影響卻會出現,不如這樣子政聽聞相父手下門客眾多,不如就在相父的門客之中挑選一位來替補空缺的名額,相父以為如何?
這……多謝公子信任,不韋也確實招募了一些門客,但是他們多是些江湖術士怕是……對於公子的期望要讓公子失望了。
相父不願意?
不是,不是微臣不敢,只是微臣門客眾多他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而且大多都有一些江湖痞氣,微臣是擔心……而且也不知道安排何人能擔此大任,所以微臣才有些難以抉擇!
這好辦,既然相父難以抉擇就讓子政來幫助相父抉擇,相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