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素說到這裡,眾人忽然看到腳下的地球飛速遠離,當然同時也是飛速縮小,直到最後,完全地進入到視野中(在空間站的高度,只能看到一部分的地球)。
於是大家清晰地看到了,地球,的確是個球。
“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地球同步軌道,”九素說道,“在這裡,就能在頭腦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了,而一旦完成了這一步,我們就可以對地球做一些什麼了,比如……”
她伸出手,對著地球,似乎是做了什麼。
“素姐您做了什麼?”魏承恭問道。
“我把地球……”九素說到這裡,調皮地一笑,說道,“回頭你關注一下天文新聞,應該就能看到相關訊息。”
眾人:“……”
魏承恭點頭,想了想,卻又說道:“按照素姐你的說法,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只要您能在頭腦中切實形成太陽的形象,您也能對太陽做點兒什麼?”
九素笑了笑:“當然,這並不難……要不,我們去太陽上玩玩?”
眾人嚇了一跳,對地球做些什麼已經很不可思議了,現在去太陽上是什麼鬼?
那是可是無時無刻不在爆炸氫彈。
“這有什麼好驚訝的?”九素笑道,“我之前就說了,用空間切斷製造的屏障,就算是恆星爆炸都能擋得下來,區區太陽又算得了什麼?”
眾人:“……”
“但如果用那個的話,我們就什麼都看不到吧?”魏承恭還記得九素之前說過的空間切斷的特性。
“所以這裡用的不是空間切斷,仍然是蝸牛術。”九素說道。這話讓人有些不安,只因眾人想起來,之前九素說過,蝸牛術是可以被擊穿的。
她說理論上就算是凡人的持續攻擊都能擊穿蝸牛術,更不用說持續不斷的氫彈轟炸了。
“放心吧,”看眾人忐忑的樣子,九素說道,“想要擊穿蝸牛術,就要耗盡施術者的法力。這對於大羅金仙來說是有可能的,如果是太陽那種環境,幾乎轉眼間就能耗盡一個大羅境的法力,讓祂灰飛煙滅;但我可是混元境,對於混元境來說,法力是不可能耗盡的。”
“為什麼?”魏承恭順口問了一句。
“這個要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說。”九素說道,“我們之前說過,法力來源於靈氣,它們實際上是一種能量,我們稱之為玄學能量,簡稱玄能。相比人類所知的機械能,熱能,電能,核能乃至於湮滅能等等能量……嗯,就統稱為宇宙能量吧,簡稱宇宙能(魏承恭心說簡稱就減掉一個字)……玄能有一個最大的特別之處:它產生於思想,執行遵從於思想。因而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
我們知道,各種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這條規律到了玄能這裡有一些特殊:玄能可以遵從思想轉化為各種宇宙能,我們所謂的法術,其實就是施法者按照自身的想法將自身的法力轉化為各種宇宙能,再施加於目標之上而已。舉個簡單的例子,意念致動或者叫念動力,其實就是施法者把自身的法力轉化為動能,再施加到目標身上,於是目標在動能的作用下動起來。
玄能可以轉化為宇宙能,但是反過來卻不行。在混元境以下,宇宙能是不能轉化為法力和靈氣的,它們之間的轉化是單向,不可逆的——否則也不會出現靈氣不足的問題了。
所以大羅境施展蝸牛術進入宇宙,就會持續消耗他的法力,直到他再也撐不起蝸牛殼子。
但是混元境不一樣,到了混元境,玄能與宇宙能之間的單向屏障會打破,我們能把玄能轉化為宇宙能,也可以把各種宇宙能還原為法力,所以,混元境的法力是無窮無盡的,而混元境所施展的蝸牛術,也因此可以無限存在下去。”
眾人:“……”
魏承恭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我可不可以理解為,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煉神還虛?哪,煉精化氣是採取靈氣改造自身;煉氣化神是熟練掌握靈氣法力轉化為宇宙能並加以應用,‘氣’是靈氣法力,‘神’是神異,也就是修真者利用宇宙能做到的種種不可思議現象;而煉神反虛,就是把宇宙能又還原為靈氣?”
九玄九素兩姐妹微微一怔,稍作思索,九素點頭道:“要這麼理解好像也可以……你倒是給境界劃分又新增了新的內涵。不錯,不枉我們教你修真。”
魏承恭微微有些得意:能得到兩位姐姐的稱讚,可見自己的確有修真的才能。
——————
“還要說一點,”九素說道,“雖然混元境可以煉神還虛,把宇宙能還原為法力,但一般用不著這麼做,因為我們自身也會在體內生成法力,正常情況下,光是這些法力,就已經用不完了。”
“具體能有多少呢?”魏承恭問道:“既然靈氣法力什麼的也是一種能量,能不能規定一個單位……或者乾脆就用焦耳作為單位?然後,姐姐您剛剛說,正常情況下您的法力用不完,那也就是說,不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用完?所以您體內的法力也是有限量的吧?有多少呢?”
“想要規定玄能單位什麼的,你自己玩吧,”九素說道,“至於說一般情況下我法力的量……這個還真不好說明……”
低頭思索了一會兒,九素這才說道:“我這麼說吧,對於任何渡劫後的修真者來說,法力其實是無限量的——嗯,這裡說的‘渡劫’是第一次天劫,也就是說不止是我們混元境,在大羅境和太乙境也是如此。所謂‘法力的量’,其實指的是修真者在一定時間內能用出來的法力的量。”
“……修真者本身是永動機,差別在於輸出功率?”魏承恭立刻總結道。
九素點了點頭,又說道:“所謂修行,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不過是提高輸出功率的過程。不過,在太乙境和大羅境,輸出功率有極值,達到極值之後,除非境界突破,否則無論多麼努力地修煉,輸出功率也不會再提升。但是到了混元境,輸出功率可能就沒有上限了。”
“什麼叫‘可能就沒有上限了’?”眾人都聽不懂了。
“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看不到混元境的極限輸出功率是多少,”九素說道,“我在達到混元境以後,輸出功率每年增長10%左右,這樣過了一千多年,現在的輸出功率是多少,你自己算吧。”
魏承恭還真就調出手機中的計算器,1.1的一千次方……2.4699乘以10的41次方!
魏承恭只能吐了一個字:靠!
——————
餘早予想要說什麼,看了看神態自然的九素,欲言又止,拿著手機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他剛剛也用自己的手機算出了這個數字(四人組中只有他這麼做,其它三人的手機還在攝像中。當然,他的計算結果被其他人共享了)。
然後,他頭腦中浮現出一組資料:
2乘以10的17次方。
4乘以10的26次方。
4乘以10的37次方。
以上三個數字,分別是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功率,太陽總功率,以及銀河系總功率。
之所以能記得這麼無聊的數字,是因為這是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在1964年提出的“智慧文明等級”劃分的依據。也就是:
一級文明:行星級文明,能利用的能量最少相當於一顆行星的所有能量——要注意,這裡說的是“相當於”行星的所有能量,而不是說能利用行星上的所有能量,很多自然科普讀物會把這二者混淆,這是不對的。就拿我們地球人類來說,也許有一天我們確實會具有利用地球上所有能量的能力,但難道因此就要把地球上的每一縷風,每一滴水,每一道洋流,每一次潮汐,每一個地熱眼……都利用起來嗎?
二級文明:恆星級文明,能利用的能量最少相當於一顆恆星所釋放的能量。
三級文明:星系級文明,能利用的能量……懶得多說了。
到了1973年,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提出,以“地球-太陽-銀河系”作為“行星-恆星-星系”的劃分標準未免有些太高看我們自己了,所以他在尼古拉的劃分基礎上做了修正,並推匯出了“文明等級計算公式”:
文明等級=(lg文明總功率-6)\/10
相比於卡爾先生給出的文明等級標準(以下簡稱“卡氏等級”,相應地,尼古拉先生的文明等級簡稱“尼氏等級”),尼氏等級的標準明顯要高,而且是高很多。尼氏等級一級的標準比卡氏等級一級高20倍;尼氏二級比卡氏二級高四倍;尼氏三級則要比卡氏三級高40倍。
不過每個等級的內涵是一樣的:行星級文明,恆星級文明,星系級文明。
目前地球人類應用的所有能源總功率約為2乘以10的13次方,不難算出大約相當於卡氏等級0.73級。等於尼氏等級的……不知道!因為尼氏等級沒有計算公式,無從算起——不過肯定到不了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