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8章 主動出擊

“氣勢亦或者氣運的關係?”姬仲父猜測的說道。

“都有,都有。”百曉生給他解釋了一番。

勢力不同於個人,個人的氣運再大也多不過一個勢力(玄黃不算)。

推演測算,其實就是推算一個人或者一個勢力的前程或者危機,而前程和經歷的危機就是氣運來主導的。

“所以,我不能算,若是可以推算,您信不信我諦聽樓會更強。”

“說的也是。”姬仲父贊同道。

這就是玄黃不願意放開推演的原因,畢竟推演測算也是一門大道,一樣可以直達高處。

但是修士們修為太低,自身根本難以深入命理之道。

若是達到四階就不一樣了,四階丹田成為小世界,自身就是一個強大的錨點。

不管是推算還是預言,等於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何況,我最近也有點麻煩,還要請教道友你呢。”百曉生道。

不關修為的問題,純屬個人經驗和知識的問題。

走貸款修仙之路,百曉生是第一人,也是惟一的一個,沒有道友,沒有同行者。

交流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這個秘密還不能告訴人,要不是此前姬仲父點破了,百曉生都不敢和他交流。

“道友,但說無妨,只要我知道的一定會全部告知。”姬仲父道。

讓這麼一個推演大家欠自己人情,他是很滿意的。

“是這樣的……因為進入了穩定期,可發覺可定義的正在減少,我想要尋找更多的償還方式,道友之前的世界中,可有這方面的經驗?”

修士界進入了穩定期,代表能賺取的功德就少了。

功德得到的少了,他面臨的貸款壓力就大了。

“已經到了這麼危急的情況嗎?”姬仲父擔憂的問道。

“沒有,目前還行,但是進入三階我會有很大的壓力,不謀一時者不足謀一世,我是在未雨綢繆。”百曉生道。

“這樣啊,嚇我一跳。”姬仲父鬆了口氣。

還以為百曉生正在面臨困頓呢,原來是在為了將來打算。

百曉生就不是傻子,自然不會讓自己面臨那種局面,他貸款修仙,最是清楚欠賬的壓力,一直在提前計劃。

“其實道友你已經足夠優秀了,比我知曉的任何宏願修士都要好,讓我給你經驗,我還真給不出。”姬仲父道。

雖然很想要這個人情,可是思索記憶發現,沒有任何的辦法。

他理解的宏願修士,就是走貸款修仙的這種,都是很長時間才有進步的,哪像百曉生這麼快速。

“宏願修士,道友說說。”百曉生髮現了問題。

“好的,所謂宏願修士就是向天道許下承諾,達成目標後無債一身輕,同時得到應有的修為。但是所謂宏願,都是不簡單的事情,都需要很長時間的謀劃和佈局,都需要大規模的行動。”

“什麼謀劃?什麼行動?”百曉生繼續問。

問的姬仲父一陣搖頭:“問題就出在這,我的記憶都是天地圓滿的宏願,比如立誓清除一片瘴氣沼澤,立誓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等,關鍵是此刻我們的世界不完整啊,你就是清理了一些危險地區也沒功德啊。”

這麼一說百曉生明白了。

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此刻的天地還在進階中,不是圓滿完整的世界,所以很多能想到的功德,根本不成立。

比如什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比如大毅力清理絕靈之地等等。

這個前提是天地圓滿,不適合此刻的世界。

百曉生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什麼不做,是有原因的。

這樣做根本就沒有功德氣運。

天地都在衍變進化中,根本不是完整成熟的天道。

所以他才把定義、名稱、傳播等,作為換取功德的主要手段。

定義一個聖體,定義一個神胎,定義一門功法,定義一個名稱。

傳播玄黃的道法,傳播玄黃的名字,傳播修士的威名,傳播各種定義後的內容。

等於是從頭開始塑造一個修世界的一切。

把一種未知的超凡之氣,給他一個稱呼也是定義,把一種未知的靈草靈木,給他起一個名字也是定義。

等等。

把一些大城市劃分大小,把一個勢力區分大中小等,都是如此。

甚至給大中小勢力確定明確的層次勢力,也是定義。

就好比最早的時期,一個符號成了一個字,這就是氣運。

如燧人取火,有巢氏的房子,緇衣氏的衣服。

“我明白道友說的缺點了。的確,沒有完整的天道,的確不適合我這樣的存在,若不是道主可憐我,絕不會有諦聽樓。”

任何的推演測算,都是完整天地下的產物。

他的誕生就是傳奇,玄黃若是不在,根本不可能有命理之法。

“道友你已經做的很不錯了,不要著急,天無絕人之路,或許轉機很快就會出現了。”姬仲父安慰的說道。

但是,他說對了。

轉機的確很快就來了。

原因還是來自動盪,動盪就是百曉生的高光時刻。

之所以覺得進入了穩定期,那是代表的真修主導的世界。

可從屬修士的崛起,代表新的事物要出現了,這就是他的機會。

一個法脈的誕生,必然會出現新的知識和見解,只要把這些新的知識傳播出去,就是最好的氣運。

而且,新的勢力出現,代表舊有的勢力要重新劃分,這都是百曉生的機會。

百曉生其實有個秘密沒有對人說。

包括姬仲父他也沒說。

那就是,他其實是期待從屬修士崛起的。

他諦聽樓是八大中人最少的一個,主要的人就兩個,一個他一個高明,其他的都是編外人員。

少到忽略不計,也沒有自己的地盤,因為根本不需要,只要各大主要地區設立一些情報點就行。

情報也不都是自己獲取的。

所有的情報都來源於廣大的修士,是修士們把情報賣給了諦聽樓,然後諦聽樓倒賣倒賣,成了最大的情報來源。

競爭者都沒有。

一是信任問題,諦聽樓是功德殿控制的存在,很多外界修士直接把諦聽樓看成功德殿的部門。

這樣的權威性,大家都敢把情報賣給諦聽樓,諦聽樓也給出了最合理的價格。

而且根本不用擔心洩密,這麼長時間了,一例都沒有。

一例諦聽閣洩密的都沒有,主打一個安心。

不管什麼樣的情報,只要賣給了諦聽樓,根本不用擔心是你透露的。

第二。

除了兜售情報,百曉生還會推演測算,這是獨門絕活。

除此之外,別無二家,玄黃只允許諦聽樓這樣,其他人根本沒有推演的能力。

有了這兩大前提,諦聽樓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如此的不可撼動,就算今後神聖出世,也不會找它們的麻煩,甚至也會成為他們的顧客。

不說別的,和神聖暗中聯手的異世界門派,你當他們的情報和訊息來源哪來的?

自然也是來自諦聽樓。

他們已經是諦聽樓的顧客了。

姬仲父和他討論未來的敵人,他根本不在意的。

好在,姬仲父也不在意這些,而是在意小世界的減少,兩人都不是因為敵人相聚的。

“抱歉了,幫不到道友。”姬仲父最後說道。

“無妨。”話音一轉:“至於道友擔心的小世界數量減少的危機,我認為道友可以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姬仲父問道。

“沒錯,雖然異世界的門派可以修行,但是能修行的終歸是少數,我不信一個偌大的異世界生靈,都有資格可以修行。那些不能修行的,祖上沒有闊過的,就是道友你的目標,你去招攬他們啊。”

百曉生給出了主意,其實很簡單的一個點子。

為什麼姬仲父等想不到,這就說到秉性了。

每個勢力也是有自己的秉性的。

小世界聯盟怎麼建立的?根本沒有主動過,是一群領主自然而然的抱團取暖,然後就誕生了。

自那以後,根本沒有主動出擊過,一旦一個新的小世界出現,就會主動的加入他們,換取保護,換取成長的時間。

所以小世界習慣了這種方式。

忘了,還可以主動出擊,主動去找小世界。

“豁然開朗,醍醐灌頂啊,老朽都犯了這慣性錯誤啊!”

姬仲父忽然間恍然大悟。

對啊,人員減少,加入的減少,自己可以主動出擊啊。

好簡單的問題。

“不過道友也要注意點,畢竟法不輕傳,你懂得。”百曉生提醒道。

“我懂,我懂,我會取捨的,而且我還有其他的法呢。”姬仲父表示明白。

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就是所有的修士不約而同的開始自私起來。

開始有意的控制玄黃道法的傳播。

這不是一個人這麼做,不是一個勢力這麼做,是所有勢力所有人都在這麼做。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個大家都知道。

可是,前人登山,登上後把山路封死了,也是存在的。

他們就在做這樣的事情。

也不算真的自私,而是迴歸了一個正常世界的正途。

控制法的傳播,需要經過嚴酷的考驗,才有學法的機緣。

百曉生這個提醒再說:你別為了增加領主,破壞了大家都遵守的這個默契,若是那樣,大家可就不高興了,會犯眾怒的。

姬仲父很快領會,表示自己懂。

絕對會控制的,而且還有其他的法,不一定都給三大無敵法。

最重要的,他不會來者不拒的,只是挑選有天賦的的,不會大面積的傳播的。

“你懂就好,這樣還能瓦解異世界門派,算是提前和未來的敵人較量了一下,好處很多。”

“沒錯。”

這真是未來的敵人,都不是最先面對的。

最先面對的是從屬修士,異世界的門派還早呢,他們要成為自己的對手,至少要等到真修和從屬修士一決勝負之後。

甚至,若是和從屬修士競爭敗了,這個敵人還能成為道友的。

是可以轉換的。

兩人都得到了答案,同時也沒有得到最佳的答案。

可效果是不錯的,都很滿意的離去。

其他六家各自親近的,都如同兩人一樣嬉嬉笑笑的談論了一番。

和四超面臨的壓力根本不一樣。

————

“若不是內部問題,所謂從屬修士我不覺得是個問題,只能說山雨欲來,問題趕到一塊了。”

儒門,一直來的第一大勢力。

四超中的第一勢力。

道佛武追趕了這麼多年,一直追不上,儒門一直穩居天下第一勢力之稱。

越是這樣的第一,面臨的考驗就越大。

如同樹大招風,樹大了,阻攔的風就越大。

儒門的會議中,很多高層心煩意亂,卻又很倔強的說道。

他們知道自己的問題,知道怎麼解決,都清楚,可就是解決不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知道只要自己團結一心,不分裂,就無懼任何的敵人和挑戰。

可這個太難做到了,根本做不到啊。

又是一次不愉快的討論後,無處發洩的高層們,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這是實話,儒門要是團結,根本不懼任何的敵人。

四超中三家足夠強了吧?

幾十年了,三家合縱連橫的,很多時候三家抱團,一樣拿儒門沒有太多的辦法。

三超都如此,從屬修士亦或者神聖,難道比這三家強十倍嗎?

人心是很複雜的,不可以定義的。

弱小的時候大家抱團,成就了第一勢力。

可強大了反而不團結了。

都無法說清楚誰是主謀,因為根本沒有主謀。

是既定的必然。

這個必然很是無解,雖然叫儒門,可內部有很多的派系,是理念的不同,理念不同等於修行之心就不同。

心都不一樣了,如何能長久聚合。

不分開的代價,比分開的代價還要大的,這點大家很明白。

一個勢力若是有了根本的理念不同,最好的辦法就是拆分,否則矛盾會越來越大。

“好了,按計劃行事就可,天塌不下來,一路走來腥風血雨,處處挑戰,不要避諱這些,我們應該感謝這些苦難和挑戰,沒有它們,就沒有此刻的我們,內部的分化而已,難道今後就不是儒門中人了,難道今後不認我我這個掌教了?”

顏來一錘定音的說道。

大家淡然的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