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轉變了思想,李志偉就沒有顧慮了,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商海之中。
還大娘這七家債務,連本帶利用了五千零點兒,雲影的錢還剩三千二百多,他準備明天送父親去醫院住院治療。
晚上九點多,他到蔬菜批發市場和餘龍趙二會合。
三個人碰了頭,餘龍告訴二人:
“有一車西紅柿從遼寧那邊過來,十一點左右能到,這車西紅柿是鹽鹼地產的,很好吃,比水果強。今天上午有人送過樣品,我吃了一個,確實好吃。”
趙二說:“餘哥,咱們這邊西紅柿口感不怎麼好,要是有好吃的柿子,就能賣出回頭客,掙錢是沒問題!”
餘龍說:“我就是這麼想的,柿子比較扛放,不打箱,放個三兩天都沒問題,一次多上一些,能賣兩三天的,我們也輕鬆一些。”
李志偉問道:
“餘哥,這柿子不是天天都有嗎?”
餘龍說:“現在還不好說,這種柿子剛下來,叫做漏籽柿子,在當地就是搶手貨,純的漏籽柿子在當地就賣了,那邊的人要把不純的運到我們這裡賣,但裡面也參雜著次等漏籽柿子,我們要是能挑到這種柿子,然後分成等級賣,就掙到錢了!”
趙二說:“要是一天一車就好了!”
餘龍說:“開頭可能不會一天一車,要看能不能開啟市場,如果能開啟市場,批發商就會每天運過來。”
趙二說:“要是這樣,我們三個就盯住這份柿子,穩賺不賠!
雲龍說:“現在,有好幾個二道販子想要貨,車來了,都會上車自己挑,這些人一定會搶著上車,我們三個要配合,一個人上車,兩個人在地上接,能挑多少挑多少。”
李志偉覺得這次上貨很有挑戰性,他躍躍欲試,“我上車挑!”
餘龍說:“你不認識這種柿子,到時候我上車!我們現在可以睡一覺,十點半起來。”
以前上貨,他們要在市場上不斷轉悠。
因為從黑天開始,一直到後半夜一兩點鐘,都有菜農不斷進入市場,隨賣隨走,所以,他們要不斷在市場轉悠,選擇適合他們賣的貨物。
因為今晚他們的目標就是這一車西紅柿,也就不用在市場上轉悠了。
他們也很辛苦,晚上要上貨,白天還要賣貨,有的時候上午就把貨賣光了,下午可以睡一覺,有的時候上午賣不光,剩了貨下午就要繼續賣,甚至賣到晚上,他們就沒多少睡覺的時間了。
一天天,起早貪黑,他們睡不了幾個小時覺,經常頭昏腦漲的,有的候,在賣貨的間隙就不知不覺睡著了,這是常事。
三個人躺在倒騎驢車廂裡,很快就睡過去了。
餘龍趙二睡得很香,打起呼嚕。
李志偉擔心睡過頭,不敢深睡,過一會兒,就看看手錶。
他的這塊手錶,還是父親上班的時候買的。
父親出車禍的時候,手錶也撞壞了,後來找修表師傅花五塊錢修上了,就給他戴了。
到了十點半,他正要招呼那二人,方震宇來了,說道:
“那邊來信了,車快到了!”
三個人就起來了。
原來,有方震宇給他們通報訊息。
因此,餘龍趙二幹大膽睡。
但是,方震宇也不是白白給他們通報訊息。
等他們起來了,方震宇伸出手,“二姐夫,我和老五還沒吃飯呢!”
餘龍拿出十塊錢,“夠了吧。”
“再拿兩塊,兩人呢。”
餘龍又給方震宇五塊錢。
在農村,方震宇就是不務正業的小地痞,岳母跟他操心,正好批發市場招人,餘龍就把他介紹過來了。
方震宇在批發市場宿舍住,下班後就打撲克,去洗浴中心找找小姐,再就是喝酒,一個月掙的一百多塊錢,他一分也剩不下,也一分錢也給不了家,還經常伸手向餘龍要。
餘龍也常說他,讓他好好幹,可是,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為了上點兒快貨,餘龍真不容易。
不過,他們團隊上貨,怎麼也比單獨上貨佔有優勢。
這個辦法,就是餘龍想出來的。
十一點過十分,柿子車開進市場。
其實,柿子車十點四十就到了,要在市場大門處排號檢斤收費。
柿子車一到,上貨的就圍上了。
這是一輛9.6米半掛車,上著高欄。
西紅柿用進口香蕉箱子裝著,一層層碼在車廂裡,高度距地面有4米多。
批發西紅柿的莊老闆,在春城蔬菜批發市場有個合作伙伴,這人叫牛忠,也是一個二道販子。
莊老闆只帶一個負責記秤收錢的女助手,牛忠負責卸貨、泡秤、維持秩序。
根據市場行情,莊老闆和牛忠確定了一下價格,6分錢一斤,然後,幾個大份開始上車挑貨。
大份都是上千斤以上的,事先定好了大概數量,可以上車選貨。
像上個三箱五箱的,只能在地上等著,由牛忠的手下給他們拿貨,攤到那箱是哪箱,沒有挑選的資格。
餘龍動不算太快,第三個爬上車的,馬上佔了幾排,喊道:
“這片是我的!”
餘龍是市場老人,一般的人都認識他,他喊了,別人就不能和他爭了。
當然,別人佔的柿子,他也不能去爭。
先來後到,自古以來的規則,人人都要自覺遵守。
餘龍在車上一箱箱挑,趙二站在高欄外面,餘龍挑一箱,他就往下遞一箱,李志偉接過來,碼在地上。
這一車貨,裝了800多箱西紅柿,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餘龍從上到下,把他這片柿子翻了個遍,挑出來167箱。
三個人一分,李志偉55箱,一箱40斤左右,他這些西紅柿,2200多斤。
……
李志偉分兩次把柿子運回家,放在院子裡。
這時,已經凌晨五點多了。
他帶了七箱貨去了市場。
這些漏籽柿子,確實不純,純的個頭只有乒乓球大小。
這種柿子,顏色有點兒金黃,透過表皮,能看到裡面的籽,而且柿子皮很有韌性,用牙咬能聽見清脆的響聲,有的人也叫其鐵皮柿子。
李志偉到了市場,在鋪上墊子,把柿子倒在上面,把純的鐵皮柿子放一堆,不純的放一堆。
本地西紅柿個頭很大,但吃著沒多大柿子味,做菜還行,上價四五分錢,賣一毛五一斤,四毛錢三斤,看著利潤很大,其實掙不到多少錢。
因為買西紅柿的人,習慣用手捏,捏過的西紅柿,過一會兒就出了印痕,變軟,所以,被捏過的西紅柿,顧客放下不買,這樣的西紅柿就沒人願意買了。
被多人捏過的西紅柿,漸漸就變軟了,只能賤賣,賤賣不好賣,只能扒堆賣,一堆多少錢。
扒堆賣不出去的,自己家又吃不了,只能扔掉。
這樣一勾,平均一斤柿子也就賺三四分錢。
這一個月,李志偉買過很多樣蔬菜了,西紅柿也賣過,經驗是有的。
他把柿子分成等級,不純的鐵皮柿子和本地柿子一個價,純的鐵皮柿子賣三毛五一斤,一塊錢三斤。
“來,鐵皮柿子啦,不上化肥,不抹藥,比葡萄好吃,嘎嘎甜,不甜不要錢,隨便償啊……”
他把小柿子給顧客嘗,顧客一嘗,酸甜可口,別具風味,確實不次於葡萄。
雖然價格貴一些,但卻是好吃。
於是,就有人掏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