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冰寒除夕 爭端暗湧2

本故事純屬虛構與原創 小說中詩詞為作者原創(標註出處的除外)

皇廟裡吃素,餃子也是素餡的,大年初一照樣是冷冷清清。所有人都活在皇上病重的虛假悲痛中,所有人都在為假如皇上駕崩後的虛擬做著假設,所有人都在算計虛擬和假設的未來。初一這一天,如風和疏芯二人照樣早早地休息,躺在床上靜靜地養神。跪著誦經祈福是體力活,保重身體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主僕二人從不惹是非,從不多言語,養護好自已才有可期的未來。沒有家人做後盾,沒有財帛傍身,孤零零漂泊的兩個人,只有保護好身體才能最實際地幫到自已。月光皎潔明亮,卻無法與滿院子的白雪爭輝,縱然熄滅蠟燭,屋裡卻也亮堂得很。除了打更的梆子聲,這是一個多麼靜悄悄的夜晚,靜得彷彿能聽見雪花落下的聲音。正在這個時候,窗前飛速閃過一個黑色人影。如風和疏芯嚇了一跳,匆忙起身隱蔽自已。這時院子外,男眷的廳堂傳來兵刃相見的聲音,又過了一刻鐘的時間,一切都平息下來。青瓷師太率領眾位小尼姑安撫眾位家眷,說刺客已經亡命,凰廟內外已經多派人手,加強了護衛,請眾位夫人小姐可以安心回房歇息了。嬌弱的女眷們何曾受到如此驚嚇,她們早已魂飛魄散,所以大年初一這一夜,竟然沒有幾個人能夠安眠。大年初二日的祈福,眾人都有些無精打采。人多的地方,只要長著一雙會觀察的眼睛和會聽話的耳朵,訊息便源源不斷,又何須張口去問。這一段的皇廟生活倒是讓從小在農莊長大的如風長了許多見識。即便在侯府中,她二人也是被排擠的,哪裡會打探到如此多的八卦訊息。如風在這裡知道了四位皇子的相貌身形,在這裡見到了各位公侯大臣的女眷,每位女眷代表的是那個家族的風範和氣度,無論她們在各自的府邸裡多麼不受寵愛,出了門,無論多麼艱難,她們必須得撐起各自府邸的門面,哪一個王公大臣都不是一股簡單的勢力,這些女人的命運和她們家人的命運都掌控在這些王公大臣的手中。

今日,男眷中竟然少了南清王爺,據傳說,昨夜南清王爺遇刺,所以今日在屋內養傷。這時,如風看到侯爺蕭文遠匆匆往南清王爺房內走去。“他竟然不忌諱嫌疑,眾目睽睽之下暴露了自已的忠心。看來,要儘早與侯府脫離關係。”如風心中暗道。南清王爺出事,侯爺蕭文遠自然沒有功夫來騷擾她,如風倒是安心許多,這個名義上的丈夫到像是與她一點沒有關係似的,她心裡想著南清王爺怎麼不早點出事晚一點痊癒,這樣侯爺蕭文遠就沒有時間來煩擾她了。皇家四兄弟本是四條心,如今為了做個團結的樣子,南清王爺遇刺之後,其他三位王爺也來到南清王爺的屋內問候。“原來天下的親情莫不如此,利益糾葛永遠是第一位的。”如風心想。洶湧的暗流無處不在,如風和疏芯小心翼翼,儘量不捲入任何爭端,只圖個平安康健。一生一世不是很長,作為一名小女子,唯只這點盼望。大約過了一刻鐘,北安王爺,東平王爺,西芷王爺,紛紛從南清王爺的院落走了出來,他們三人也沒有太多交流,只有西芷王爺似乎想和兩位大哥說點什麼,但是北安王爺和東平王爺明顯沒有想說太多話的意思,三人就在南清王爺的院落門前分別,各自回到自已的院落或者住所。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一起飄下來,落到地上便散了。三位王爺走了之後,侯爺蕭文遠和七爺從後面走了出來,二人參見南清王爺,只見南清王爺左側的肩膀上已經包紮好,仍有紅色血跡從白布中滲透出來,七爺道,“王爺,傷口還在滲血,”說著,七爺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瓶子,雙手遞給南清王爺,“王爺,這是上好的止血白藥,撒上之後很快就能止住血,王爺可以試一試。”南清王爺聽聞後讓隨從接過藥瓶,隨從解開還在滲血的繃帶,撒上了七爺的藥粉,藥粉撒上之後涼涼的,果然血很快就止住了,隨從這時重新給南清王爺包紮好。南清王爺很是滿意,“小侯爺蕭平遠蕭文遠的藥粉果然好用,這小瓶本王就留下了。”“王爺儘管留下,如果王爺需要,屬下可以再送些來。”南清王點點頭,“本王需要的時候自會派人去你的府邸去取。刺客的事查得怎麼樣了?”七爺對王爺說道,“這名刺客已經死亡,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就對了,現在這個局勢,凡是派刺客出來的,都是死士,自然不會留下痕跡,不會留下把柄。”侯爺蕭文遠這個時候試探地說,“那依照王爺的意思……”“不用查了。”南清王慢慢的說出四個字,然後又道,“蒐集一下各位皇子府上的訊息,留意關注一下皇宮的動靜。”“是,屬下這就去辦。”侯爺蕭文遠和七爺領命,然後告退,從南清王府院落後面一個偏僻的小門走了出來。侯爺蕭文遠和七爺回到侯爺蕭文遠的房間,侯爺蕭文遠問七爺,“老七,可是又什麼新情況?”七爺慢慢地坐下,喝了幾口茶,然後才對侯爺蕭文遠說,“大哥,沉寂了這麼長時間,皇宮終於有動靜了。”“什麼動靜?”“從前,只有內侍總管胡榮,侍郎遒尚勁和太醫能夠見到皇上,今天皇上又召見了一個人,晚上打個可以把這個情報告訴王爺,明早估計很多人都會知道這個訊息。”“皇上召見了什麼人?”“大哥猜猜看?”“老七,別賣關子了,快說。”七爺又喝了一口水,然後慢悠悠地說道,“一個朝堂之外的年輕人,曾經被汙衊叛敵通國的丞相的孫子,青瓷師太的侄子,青子衿。”“當年可是皇上親自下旨斬殺的丞相,扶持了皇后的父親做了左丞相。”侯爺蕭文遠疑惑地說道。“可是我近來聽得一些秘聞,當年皇后的父親勢力壯大得很,朝堂之中都是皇后父親的人,皇上當時又是剛剛登基不久,無法駕馭皇后的父親。當皇后的父親設計毒害老丞相的時候,如果皇上袒護丞相,當時皇后的父親已經做好起兵造反的準備,如果皇上不答應毒害老丞相,那麼如今的皇位可能早已易主。那種情況下,老丞相一身忠心,為國殉國,而且還揹負了千古罵名,但是皇上的皇位得以儲存,但是皇上又不得已娶了皇后。皇后是最先嫁給皇上的,但是她的兒子如今卻是最小的兒子,而且皇上遲遲沒有立儲君,皇后一家在朝堂的勢力依舊很大,大部分老臣都是她們家的家臣。”侯爺蕭文遠聽了七爺的分析後,很是震驚,“難道皇上要給老丞相翻案平反了?”“這樣的話,一直把持朝堂的左丞相一定會有所行動了。昨天的刺客會不會……”“老丞相平反應該是快了,皇廟祈福這件事情恐怕也快結束了。”七爺又說道,“如今的皇上已經不是當年剛剛登基的皇上了,皇上這些年步步為營,不斷削弱皇后一族的勢力,不斷從左丞相手裡抽取權力,當年滿朝堂都是皇后和左丞相的勢力,如今只有一半的朝堂勢力屬於左丞相。當年皇上為了抗衡左丞相,破了祖宗慣例,特意設定了右丞相,這右丞相是南清王爺的祖父,如今右丞相的勢力也佔朝中的一半,這個平衡遲早要打破,打破之後的局勢會更加撲朔迷離,不知道是否有第三方或者第四方勢力加入進來,走著瞧,見招拆招吧。”侯爺蕭文遠聽了之後頻頻點頭,“這局勢越來越複雜了。且先顧著眼前吧,今晚我先將訊息告訴王爺,也顯得咱們事情辦得不錯。”七爺和侯爺蕭文遠中午一起吃了飯,飯後七爺回到自已的房間,拿著一幅畫看了半日。

這幾天方丈清一和師太青瓷除了帶領眾位誦經,還需要管理眾位王爺和公主的生活起居,更要奏請宮內加派護衛,否則無論哪一位在皇廟這裡出了事,他們都是脫不了干係的。縱然兩位世外高人修行得法,心地平和,不問紅塵,奈何棲身的廟宇屬於皇家,想置身事外都不可能,真真是難為了兩位世外高人。本不問紅塵事,奈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二位高人也密切關注一切動態,皇廟裡所有人的生活中心都圍繞著皇上的病情,偏偏御醫天天波瀾不驚的診脈,日子就這樣毫無漣漪的繼續著。廟堂本是一方清淨地,此刻卻成為權力爭逐的中心,從除夕夜到大年初五,眾人每日依舊忙忙碌碌為皇上祈福誦經,依舊圍繞這南清王遇刺一案私下裡議論紛紛。各方勢力或真或假地為南清王鞍前馬後,皇廟儼然成了第二個宮廷。南清王是當下最有實力的儲君後備力量,難怪眾人趨之若鶩。那位侯爺蕭文遠更是忙碌得緊,只是倒不是經常見到七爺,七爺只是象徵性地跟隨眾人慰問南清王爺。看來七爺是個聰明人,從來不會把自已站隊的情況明目昭彰地放在眾人的眼皮底下,既是不想惹來眾人的揣測,同時也是給自已留了一條後路,萬一呢?世界上總有萬一的。實際上七爺這階段一直忙著打探各種情報,尤其是皇宮內部的情報,皇上的病情,以及皇后方面的動態,七爺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實際上如風沒有注意到,自從七爺奮力地打探各種情報以來,侯爺蕭文遠就再也沒有找她要過情報,這次事件的化解都是多虧了七爺。自從那日如風直接戳穿七爺的身份,這段時間他倒是沒有來騷擾她。如風和疏芯依舊中規中矩地生活,不怕無聊,只怕麻煩。說麻煩,麻煩就到。這日,侯爺蕭文遠來看望南清王爺,南清王爺早已經恢復健康,只不過還在藉著這件事情拉攏人脈和佈署迷陣而已。南清王爺忽然問侯爺蕭文遠,“王妃聽說貴府夫人也在此祈福,何不請來一見?”侯爺蕭文遠馬上著人請如風到南清王的宅院。如風身著素錦衣裙,同疏芯一起來到南清王的宅院。如風參見了王爺王妃,又拜見了侯爺蕭文遠。王妃是位果決幹練的氣質美人,大宅院的標配,得體的笑容,倨傲的凝視,華麗的做派,毫無新意的家常話。如風做足了敷衍,幾人倒也聊得開心。這位王妃是當今右丞相之女,肯如此放下身段和一個侯府小妾話長話短,目的無非就是測試是如風否可以為我所用。如風的表現,用王妃的話評價,“書香世家的嫡女,被後母養成了畏手畏腳的鄉土丫頭。”如風回到自已房間後,自顧自倒了一杯茶水,急忙喝個底朝天。疏芯笑道,“小姐,怎麼口渴如此?”“陪人聊天是多麼費口舌的事呀!”如風有氣無力地說。如風本想著與那位侯爺蕭文遠儘量少見面,就等著合離拿錢走人的那一天,誰料到竟然被南清王爺給盯上了。至晚,侯爺蕭文遠派人傳如風過去,如風藉口不舒服,沒有理會這位大爺。疏芯卻有些擔心。“不用擔心,皇上的病好了,我們拿錢離開侯府,如若不好,我們長住皇廟終老。無論哪種情況,我們都是不可能再回侯府了。”說畢,二人休息,這一夜,難得平靜。且說這南清王爺和南清王妃為什麼盯上了如風,因為如風的母親是當代最有名氣的大儒的嫡女,她們的家族是被天下讀書人崇仰的,世世代代都在皇家學苑做先生,歷代皇族和王宮大臣都是她家的門生。如風的外祖父曾經是當朝皇上的太傅,就連皇上對她的家族都要給三分薄面。太傅家就連看門的都會吟詩作對,想進太傅家的門,首先得過得了守門人的一關,權貴在太傅家門口根本無用,所以如風其外祖家雖然官職不大,但是卻擁有無可比擬的地位。如果如風可堪一用,那麼可以順便拉攏天下讀書人。權貴確實是斂財的好手段,金錢確實是富足生活的好來源,但是天下人生了孩子之後,都會教育孩子“好好讀書”,不想讓孩子讀書的人確實有,但是隻佔極少數。天下人的邏輯是,好好讀書,然後當官,掙錢。可是啊,無論多大的人物,譬如官員,譬如商人,譬如黑道大哥,譬如戲子,到了最後,都喜歡把自已打扮成書生的模樣,從這點來看,天下人還是仰慕讀書人的。讀書人搞關係搞不過政客,算計利益算不過商人,看臉色說話辦事又不如服務員,讀書人比不上農民的質樸,缺乏工人階級的熱烈勇猛,趕不上市儈小販的油滑,讀書人甚至沒有綠林好漢的俠義,那麼天下人為什麼仰慕讀書人呢?皆因讀書人的清貴之氣。清貴之氣可能所有人天生都有,但是人間多泥淖,多少人為了生存,捲入泥潭而不可自拔,丟失的清貴顯得尤為可貴,於是讀書人的清貴之氣便成了天下人仰慕的物件。如風五六就離開母親,對於母親的印象愈來愈模糊,想起那僅有一點的可憐記憶,如風有些難過。如風想,“母親此時會不會想她呢?”有人會問,“如風的外祖父家如此有地位,如風為什麼還會在木府和侯府受到如此不堪的待遇?”各位看官,這個世界從母系氏族結束之後,進入父權社會之後,女人不過是男人的附屬品,即使世代大儒的太傅家裡也是同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不承擔家族興衰,同樣女兒嫁出去之後便屬於夫家了。更何況女兒已死和幼小的如風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太傅整個家族都認為如風是個不祥之人,誰又會在乎她的生死呢。南清王爺只不過想借著她去拉攏太傅,這只是個藉口,這位王爺只是想隨便找個藉口和太傅家扯上點關係而已,至於如風,誰也不在乎她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