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缺的十八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次日一早,便啟程往北,兵鋒直指鄴城西北的滏口陘。
拓跋穹率眾駐守軍營,此地可以截斷梁蕭突襲最無缺隊伍的去路。
慕容氏眾人奉命隨軍守備,但因為拓跋穹當眾承諾,也沒有了怨言。
但鄴城的斥候還是在鄴城西北一帶發現了最無缺的動向,立即回去稟報梁蕭。
梁蕭立即召集眾將。
“敵軍一路往北,而不是從朝歌返回本土,再從幷州出發,如此行軍,就說明其最終目標必是常山一帶,否則糧草的運輸是個難題。”
“就由梁品帶上三千白袍兵,送往滏口陘之後,你再返回河間一帶。”
“其餘眾將隨我固守守備鄴城,等待時機。”
梁品立即領命,當天就帶領三千白袍兵趕往滏口陘。
留在鄴城的白袍兵只剩兩千人。
西秦部隊的警覺性相當之高,梁蕭暫時沒有出兵劫營的打算。
鄴城地處燕雲之地的西南邊境,離徐州本土也不算遠。
一旦江南朝廷有變,他可以儘快抽身返回徐州本土,率眾入京。
但他也心知肚明,拓跋穹顯然是準備以拖待變,逼迫他在燕雲之地佈置更多的天策軍。
如此,就算將來他返回京城,能帶去的兵力也極其有限。
而江南各地已經軍閥林立,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哪怕是烏合之眾,也不容忽視,更何況江南還有大量的天和教義軍。
好在燕雲各地部隊的訓練已經步入正軌,日後可以接管當地防務。
論失守的後果,鄴城若是失守,後果最為嚴重,但此城卻是燕雲之地目前最堅固的防線,又有大量天策軍坐鎮,可保萬無一失。
現在,他在鄴城訓練部隊的同時,也要關注大漠和江南的動向……
漠南。
時值春季,匈奴人控制的草原生機勃勃。
在羅滕的努力下,這裡暫時成為新的“王庭”。
但所有匈奴權貴都知道,曾經勢吞天下的匈奴已經不復存在,他們根本就是被趕回大漠的。
在最無缺和梁品分別出兵的當天,右賢王帶領被梁蕭擊潰的殘兵敗將,終於抵達草原,與羅滕會合。
“右賢王回來了?”正在帳篷裡休息的羅滕聽到訊息,猛地從床上彈起,急問親兵,“他帶了多少人回來?”
親兵道:“應該有三萬騎兵……”
羅滕神色一變,立即率眾出迎。
此時右賢王正在“王庭”外圍等候,始終一言不發,臉色也是前所未有的陰沉。
片刻之後,羅滕帶領匈奴百官從遠處走來,衝他招手。
“右賢王,你能平安迴歸,朕……孤很欣慰!”羅滕及時改口。
右賢王的兵力已經在他之上,他也不敢再擺君主的架子。
“羅滕皇子,別來無恙。”
右賢王就在馬上回應,沒有下馬,甚至沒有回禮。
羅滕看在眼裡,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取出懷中的小金人,高聲解釋。
“右賢王,父皇陣亡之後,我受百官推舉,繼任單于之位。”
右賢王身後諸將的目光落在小金人上。
那是匈奴單于的象徵,亦是匈奴人祭天時必備的至寶,地位還在狼王令之上。
右賢王的臉色更難看了,高聲道:“那你可曾為父報仇?”
羅滕一愣,連忙解釋。
“父皇敗亡之後,梁蕭迅速入主燕雲之地,各地揭竿而起,皆脫離我國掌控……不是我不願意報仇,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本國兵馬都在前線與梁蕭決戰,後方兵力空虛……”
右賢王當然清楚其中問題所在,但對羅滕的答覆一點也不滿意。
“就算後方兵力空虛,燕州還有兩萬兵馬,你就算不肯抵抗,也應該讓燕州淪為焦土,怎可拱手相讓!”
“我等在前線九死一生,你們卻在後方從容撤退,甚至與梁蕭相談甚歡?”
右賢王話音剛落,身後將士們怒容滿面。
羅滕連忙道:“右賢王,難道你認為我有選擇的餘地?我若是屠戮燕州百姓,焚盡府庫,梁蕭又怎麼可能放過我們?只有保住這支隊伍,我們才有捲土重來的機會,不是麼?”
羅滕話音剛落,身後的匈奴權貴們紛紛點頭。
“陛下所言極是!全虧陛下週旋,我們才得以迴歸大漠,不至於全軍覆沒……”
右賢王與身後的將士們看在眼裡,唯有悲從中來。
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權貴們,竟連喪家之犬都不如!
羅滕又補充道:“右賢王,你手頭還有多少兵馬?都屬於哪一部?”
右賢王只是環顧全場,“赫連克人呢?他不是跟你一起回來?”
羅滕略加思索,道:“他已經趕回漠南與漠北交界處,收聚本族兵馬,正在回來的路上,最遲明天便能抵達。”
右賢王的心中開始盤算。
他手上的人馬還有三萬,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羅滕染指。
赫連克雖然失去了匈奴狼騎,但因為當初從梁蕭那裡取回狼王令,回國之後也成功接收了左賢王的大部分遺產。
包括在漠南漠北交界處的草原各部,也服從赫連克的領導。
等赫連克回來,形勢會變得更加複雜,不如先下手為強……
打定主意之後,右賢王高聲呵斥。
“羅滕皇子,你不為父兄報仇也就算了,為何還敢和梁蕭媾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羅滕憋紅了臉,急道:“我不是已經解釋過了,一切都是為了族人的安全考慮……”
右賢王沒有理會,轉身下令。
“眾將聽令!”
“單于兵敗身死,皇子羅滕不思報仇,反而淪為殺父仇人梁蕭的走狗,枉為人子,罪該萬死!”
“隨我取下羅滕首級,重新整合草原各部,與西秦聯手,重新入主中原!只誅殺羅滕,其餘人等投降免死!”
一聲令下,早就怨氣沖天的匈奴騎兵們傾巢而出。
“給我護駕!右賢王謀反了!”
羅滕驚恐萬狀,立即退往後方。
周圍羅滕的匈奴步騎猶豫不決。
右賢王的騎兵卻已經猛襲而來。
一日之間,血流成河!
下午,羅滕的首級被送到右賢王面前,右賢王雙手捧著血淋淋的首級,將之擺在了祭壇正中央的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