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此事或許有些蹊蹺,等咱們去了徐州,自可一目瞭然。”大聖賢嘆道。
“我原以為,武朝總算出了個憂國憂民的權臣,卻不曾想,他終究不及他家先祖——開國忠武侯的萬分之一,竟如此為難百姓!”南宮無痕的憤怒溢於言表,“他不是繳獲了很多牛羊麼?難道不能靠這些堅持到秋收?”
“擇日啟程吧。”大聖賢閉上雙眼,喃喃自語,“如你所料,武帝希望爺爺為他鞏固皇權,爺爺沒有答應,他似乎也不那麼熱情了。而且,他印堂發黑,氣血空虛,多半活不過兩年。”
“自古以來,最是無情帝王家,沒什麼好意外的。”南宮無痕冷笑,“我現在只想看看,那梁蕭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就在此時,一名教眾帶來一封密信。
“大聖賢,西秦皇帝送來密信,請您親啟……”
大聖賢開啟一看,神情凝重。
院子裡只剩下爺孫兩人,大聖賢無奈感嘆。
“拓跋穹已經和匈奴單于議和,並催促咱們儘快策劃起義,響應匈奴,可如今江南流民被梁蕭接收超過四十萬,短時間內也無法形成有效的起義擴散。”
南宮無痕一愣:“想來,他是希望江南自顧不暇,藉此和匈奴聯手奪取徐州。爺爺,在此之前,咱們儘快動身!”
大聖賢微微頷首,目光矍鑠。
西宮別苑。
古靈精怪的南宮琉璃很快贏得了梁清霜的喜愛,終於讓她感受到了一絲親情的溫暖。
“可惜小琉璃已經有了二嫂,否則,公主姐姐若能嫁給二哥,親上加親,再好不過了~”
南宮琉璃試探性的感慨,讓梁清霜微微一笑。
“姐姐已經心有所屬,不作他想咯。”
南宮琉璃靈機一動,道:“是那位武君麼?”
聞言,少女俏臉一紅,默默點頭。
南宮琉璃看在眼裡,也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此事對天和教而言,並非好事,卻也未必是壞事,她必須早作打算……
巴蜀深山,劍族聖地。
劍族子民世代在此安居樂業,但此刻大家正在討論梁蕭之事。
竹屋裡,劍族的高層們也在詳細討論此事。
竹屋外,作為聖女的劍青衣看著第一期徐州日報,目光迷離,心中甜蜜,掃了一眼竹屋裡兩位鶴髮老者。
那是她的爺爺,以及梁蕭的恩師劍無鋒。
在家裡,她不需要戴什麼面具。
得知愛徒建功立業,無鋒長老每天笑得合不攏嘴。
而她的長輩也沒有明確反對梁蕭的許諾,只是在激烈討論“並嫡”之事是否可取。
“劍族為武朝江山犧牲了太多子弟,實在經不起反覆折騰了,必須慎之又慎。”
“無鋒長老,驚夜槍和赤血劍可都是咱們的鎮族之寶,全在你那位高徒手裡了。若是他以後變節,甚至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什麼的……如何是好?”
“你別放屁了!我好徒兒重情重義,恩怨分明,絕無可能做出這種事來!你趕緊做決定,讓族中的俊傑護送你孫女去徐州成親,為他效力!”
“住口!無恥老賊!你想得倒美!那是你徒弟,又不是我徒弟,你就為了報恩,專門把自己孫女過繼給別人,然後讓她做自己徒弟的奴婢,就這麼不要臉……哎喲哎喲!無鋒哥哥饒我一命,手要斷了……”
一群長輩每天的討論內容大同小異。
“爺爺,他才不會~~~”
屋外傳來劍青衣的笑聲,氣得族長吹鬍子瞪眼,“你先別說話!”
劍青衣抿嘴一笑,沒有回應。
一別數月,他已成了舉世無雙的武朝天策上將,原來斬首左賢王的真英雄也是他……
但他真正能夠吸引她的,是那番把百姓當人看的言論,與劍族理念如出一轍。
“不愧是無鋒長老的高徒~”少女雙手掩面,遮住了自己的一臉竊喜。
只是,何時才能與他相見呢……
天策府內,江邊各地陸續向梁蕭送來急報,由梁品統一整理彙報。
“稟報主公:有大量江南米商的運糧船已經渡江,正在往各地運糧,每石售價一千文!這些米商的來歷我們查過了,九成是端木家和司馬家的,剩下一成是公羊氏和小米商!”
“目前估算,運往江北的糧食至少有二百萬石,正在藉助鍾離家的運輸線,運往徐州各地……”
梁品說到最後,也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二百萬石糧食,絕對是駭人聽聞的數量,足夠供養十萬戶人家一年。
當然,徐州大部分百姓家中備有餘糧,實際上這兩百萬石糧食已經足夠解決徐州的糧荒了。
當然,徐州絕不嫌棄運來的糧食太多。
梁蕭和卓子房、靖雲生看完公文,聽完彙報,心滿意足。
事情的發展都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鍾離家組建的運輸網,也趁機賺了這些門閥米商一筆。
“梁品,以天策府的名義,催促西秦儘快運糧過來。”
梁品立即去安排了。
片刻之後,梁品又帶來兩封信。
“主公:陳麟和林遠送來個人信件!”
這兩位,正是當初王騰安排給他的書匠,陪他到了沛郡,擔任沛縣教諭,後來因為能力有限,官職暫時止步於縣級教諭。
梁蕭拆開一看,滿意一笑。
“原來那些個人米商是江南陳家和林家的,他們在這兩位先生勸告之後,都請求官府收購他們的糧食,只賺點辛苦錢。就以一百五十文的價格收購吧,讓他們賺個每石几十文的辛苦錢,看看門閥米商的下場,也好長長記性。”
不得不說,陳麟和林遠挽救了族人的命運。
江南岸邊的米商,多數是與司馬家、端木家沆瀣一氣,甚至本身就是這兩家人,如今得知徐州糧價飛漲,也源源不絕往江北運糧,準備敲徐州一筆,藉此製造民怨和動亂。
一時間,司馬家與端木家的庫存糧食往江北去了大半,甚至不惜從離徐州更遠的其他地區糧倉運糧。
兩日之後,西秦方面也收到了天策府的公文。
“天策府敦促本國儘快往徐州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