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一分鐘充電,顧言那部從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來的手機終於甦醒了!
螢幕亮起的那一刻,如同潮水般湧來的,是阿姐連珠炮似的數十條訊息。
這些訊息大多是關於顧言任務進度的追問,當然也不乏對他安全的關切。
然而,由於之前的激戰和手機電量耗盡的無奈,顧言在這波訊息轟炸中始終未能回應一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姐的資訊語氣愈發顯得焦慮不安。
作為接收者的顧言,目睹這一切,不禁感到一陣陣冷汗淋漓。即使隔著螢幕,他也能感受到阿姐情緒的逐漸升溫,彷彿即將爆發的火山。
特別是當顧言讀到阿姐那句威脅——如果再不回覆,今晚定讓他見識一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他的心跳幾乎要停止了,內心OS:“阿姐,我錯了,我馬上就回。”
顧言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阿姐血牢裡的種種刑具,他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開始顫抖,全身每一寸肌膚都在戰慄。
他顫抖著手指,試圖給阿姐傳送一條報平安的訊息,但內心的恐懼又讓他猶豫不決。
在幾個簡單的字眼間,他反覆地輸入、刪除,就像是在生死邊緣徘徊,難以做出決定。
感受到身邊的人流露出的驚慌與不安,沈幼楚不由自主地微微皺起了眉頭。
在沈幼楚的記憶中,她對顧言的瞭解僅限於那次賽車經歷。
在她的印象中,顧言是個勇敢無畏、熱衷於追逐刺激的人。
無論是面對高速彎道的挑戰,還是複雜賽道的佈局,亦或是需要精準操控的飛躍與斜坡,顧言總能毫不猶豫地以全速前進,彷彿那些看似致命的危險對他來說不過是兒戲,絲毫不能傷其分毫。
正是這份膽識與魄力,吸引了沈氏集團總裁沈幼楚的目光。
沈幼楚,這位在商界呼風喚雨的沈氏集團總裁,在外人眼中,她是一個完美無瑕的精英形象,優雅、幹練、無可挑剔。
然而,在這層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隱藏著她內心深處的那股無法抑制的叛逆力量。
她的生活,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一個音符都精準無誤,但沈幼楚渴望的是一場搖滾樂的狂放不羈。
她的叛逆不是表面的塗鴉或服飾,而是一種靈魂深處的反抗,對抗著那些束縛她個性、限制她自由的商業規則和社會期待。
她最愛的,就是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投身於緊張刺激的賽車運動,尤其是那些蜿蜒的山道比賽。
每當油門一踩到底,引擎轟鳴震顫,強烈的推背感襲來,眼前景物如幻影般飛速後退,這一切都令沈幼楚沉醉不已。她熱愛這種由機械帶來的極致刺激,享受著速度與激情交織的獨特魅力。
顧言與沈幼楚的相遇,是在一場獎金高達百萬的賽車盛事上。兩位都對機車充滿熱情的選手,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參與這場角逐。
沈幼楚,以其精湛的駕駛技巧和冷靜的判斷,穩穩地保持著領先位置。而顧言,則以他那近乎瘋狂的駕駛風格,不斷在危險的邊緣試探,每一次都讓觀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最終,他們成為了決賽中的對手。
儘管沈幼楚對刺激有著無盡的渴望,但她同樣具備著明智的判斷力。
在那些危險重重的賽道上,沈幼楚和大多數選手一樣,選擇了穩妥的駕駛策略:減速、降檔、細膩轉向、尋找最佳路線、保持車輛平衡,並在合適的時機加速出彎。
而顧言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線。他沒有減速,甚至在進入彎道時,他竟然踩下了油門,車速在尖叫聲中飆升。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顧言即將失控的那一刻,他卻在彎道中找到了一條几乎不存在的路線,他的賽車像是有生命一般,緊緊貼著沈幼楚的車尾,然後在最後一刻,他以一種幾乎不可能的角度完成了超車。
但真正讓沈幼楚銘記於心的,並非比賽的失利,而是顧言在彎道超車時的那一幕。
就在那一刻,沈幼楚透過車窗捕捉到了顧言的身影。彼時的顧言,正在超車之中,但他並未止步於此。
他戴著一副墨鏡,眼神銳利地鎖定沈幼楚,一手緊握方向盤,另一隻手則做出了一個充滿挑釁意味的國際友好手勢。
即便遭受了這樣的挑釁,沈幼楚卻並未因此勃然大怒。她良好的教養讓她保持了冷靜,甚至在比賽結束後,親自將那枚代表著冠軍的金牌遞給了顧言,同時丟擲了一個問題。
“你為何要如此拼命?”她問,“難道你就不怕死嗎?”
顧言聞言,輕蔑地嗤笑一聲,隨後漫不經心地回答:“我不會那麼容易死,而且,一百萬的獎金,不要白不要。”
面對這樣狂妄而肆無忌憚的回答,沈幼楚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將這一刻的顧言深深印在了心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在賽道上的相遇變得頻繁,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逐漸升溫,變得熟絡起來。
沈幼楚這才瞭解到他的名字——顧言,並且很快就洞察了他的真實性格。
如今,面對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顧言,在他有所求而變得唯唯諾諾的時候,沈幼楚只想對他說:“我還是更喜歡你之前那副對我愛搭不理的樣子。”
正當沈幼楚準備向顧言詢問究竟發生了何事時,她的手機螢幕倏然亮起,一條訊息映入眼簾,那是她的助理發來的一份個人檔案。
這份檔案的主人,正是顧言。
沈幼楚熱愛飆車,尤其在子陽大橋這樣的地方,晚上的寧靜與空曠對她而言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即便暴雨如注,也無法澆滅她內心對速度的渴望。
尤其是當“高架橋”、“雨天”、“邁巴赫”這些詞彙交織在一起時,對沈幼楚而言,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
然而,問題來了。為什麼顧言會恰巧出現在這裡?
沈幼楚確信,她未曾向任何人透露過自已的行蹤,知曉此事的唯有她自已。但偏偏,就在這樣一個時刻,她與顧言不期而遇。
這樣的巧合,讓沈幼楚心生疑竇。
於是,在確認那個雨中的人影是顧言後,沈幼楚立刻給助理發去訊息,要求查詢顧言的全部資料。
這並不是因為沈幼楚天生多疑,而是作為一名高位的決策者,她具備了敏銳的反偵查意識。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意識往往派不上用場,甚至顯得多餘且耗時,但在關鍵時刻,它總能給予沈幼楚意想不到的幫助。
這份資料是沈幼楚特別委託助理蒐集的,是最真實、最有說服力的個人資訊檔案。它詳盡記錄了顧言從童年到現在的所有經歷,無論是輝煌還是低谷,無一遺漏。
沈幼楚靜默地翻閱著這份厚重的資料,隨著頁碼的遞增,她的眼神逐漸由最初的平靜轉變為深深的震撼,直至最後,竟泛起了一絲難以名狀的歉疚。
當她放下手機,輕輕揉著眉心,試圖舒緩內心的複雜情緒時,她的心情已經截然不同。
在這份檔案中,顧言的生活故事可謂是充滿了艱辛。
嗜賭如命的父親、病痛纏身的母親、尚需供養的妹妹,以及支離破碎的自我……
至此,沈幼楚終於理解了顧言為何會為了那微薄的獎金而不惜一切,甚至將自已的生命置於險境。他的每一次冒險,每一次不顧後果的行為,都是為了挽救那個瀕臨崩潰的家庭。
此刻,沈幼楚回想起自已之前與顧言爭奪第一的行為,不禁感到羞愧。
那些獎金對她來說不過是隨手可施的小費,而對顧言來說,卻是救命的錢。她竟然還與他爭奪這些。
沈幼楚突然覺得自已之前的做法實在有些無恥。她的內心充滿了自責,對自已之前的無知和冷漠感到深深的懊悔。
就在沈幼楚獨自一人沉浸在對顧言如何獨立支撐家庭、拯救家人的想象之中時,顧言本人卻在顫抖著手,艱難地打著字。
突然間,一聲響亮而有力的男聲打破了沉默:“新華社京城2月17日電,新華社奉……”
這顯然是顧言電話的電話鈴聲,鈴聲鏗鏘有力,在安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
顧言的目光落在手機螢幕上,來電顯示的名字赫然是“阿姐”,他瞬間感覺眼前一黑,幾乎要暈厥過去。
旁邊的沈幼楚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堅定有力的電話鈴聲驚得愣住了。
原本她還擔憂著顧言是否能獨自承受生活的重壓,然而,聽到這個獨具特色的鈴聲後,她莫名地對顧言產生了信心,相信他有能力扛起一切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