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章 難道3A遊戲的市場比想象中要大?

《從成功走向成功,如何看待道詭異仙》

《文化部高度點贊,塔羅娛樂到底做對了什麼》

《八年精神分裂,玩完道詭異仙后感覺主角比我瘋多了》

《道詭異仙》爆火之後。

不光是遊戲媒體和玩家的反響十分熱烈,各種分析和玩梗影片層出不窮。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國內遊戲大廠,也紛紛緊急召開高層會議。

討論是否應該加入3A遊戲這條賽道。

塔羅娛樂出現之前,國內的遊戲大廠基本將國產單機遊戲視為一條死路。

即便是體量較小的獨立遊戲,每年能賣出十萬份以上銷量的也是鳳毛麟角。

運氣好些,說不定還能擠進年度銷量榜單top10。

國產3A遊戲領域更是一片空白。

大廠透過幾款招牌遊戲賺得盆滿缽滿,沒有必要在高風險高投入的3A遊戲專案上冒險。

有心想做的小廠,實際上手後卻發現資金人才一應俱缺,及時斷尾求生,還有一條活路。

大廠不想做,小廠做不了。

這便是塔羅娛樂出現前,國內3A遊戲的局面。

基本是一盤死局。

這不是因為國內的遊戲產業落後。

恰恰相反。

如果僅從“吸金能力”的純商業角度分析。

國內的這一群氪金遊戲大廠才是真正的王者,版本至少領先國外一個時代。

既然做遊戲是為了賺錢。

那我直接思考怎麼才能讓玩家花更多的錢不就行了,遊戲品質反而沒那麼重要。

因為除了遊戲品質之外,研究玩家的心理和人性弱點,也能增加玩家的氪金程度。

看似無腦的傳奇頁遊背後,其實是每年幾百億的產值。

換湯不換藥的抽卡遊戲背後,是廠家對人性的深刻剖析。

要說國內的遊戲大廠,完全放棄了獨立遊戲領域也不對。

他們還是會投資一些遊戲工作室,只是不投資國內的。

企鵝對歐美日韓的幾十個遊戲工作室都有投資,而且只拿分成,不干涉開發計劃。

是真正的完美投資人。

國內的遊戲市場本該就這麼下去。

直到塔羅娛樂逆勢殺出,讓國內的遊戲廠商看到了一點小小的變化。

對於資本來說,看見別人掙錢比自己賠錢還難受。

他們開始熱烈討論是否能夠成功復刻塔羅娛樂的成功路線。

掙錢嘛,不寒顫。

《道詭異仙》真正震撼國內遊戲大廠的一點是:

像《道詭異仙》這種純中國風的遊戲,竟然也能獲得廣大海外玩家的歡迎。

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意外的優秀。

小成本獨立遊戲不算。

高投入的3A大作是一定要吃全球遊戲市場的玩家份額,才能回本,不讓廠家白折騰一趟的。

所以雖然這幾年陳歌和塔羅娛樂屢創佳績。

讓一眾國內遊戲大廠看在眼裡,酸在心裡,但大多隻是在嘴上說兩句,沒有實際行動。

就是因為所要承擔的風險,和預計中能夠獲得的收益不成正比。

這幾年不是沒有小廠嘗試複製塔羅娛樂當年走過的路。

結果大多反響平平。

沒有陳歌等人的才華,哪有那麼容易出頭。

現在《道詭異仙》的成功,卻讓人看到了別樣的可能。

這麼小眾的遊戲選題,這麼極端的畫風,這麼大的製作規格……

塔羅娛樂竟然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功。

外界雖然不知道具體資料,但根據工具分析,回本週期還不到兩週。

這也太快了吧!

還不到氪金手遊的一個卡池週期,那麼大的一個3A遊戲就回本了?

更讓人破防的是。

如果不是塔羅娛樂此前發放了大量的打折券,這個時間還能更快。

難道3A遊戲的市場比想象中要大?

國內的遊戲大廠,目光通常更加聚焦於國內市場。

國內是個什麼工作環境,這些大公司照照鏡子就明白了。

東亞內卷地獄有一個算一個。

上班族每天能擠出五分鐘清日常就不錯了。

就這工作壓力,哪來的大段時間給你玩3A大作啊?

透過《道詭異仙》在海外大火的事情,國內一干遊戲大廠忽然發現:

歐美的工作強度很不飽和。

我們完全可以給他們上上強度。

再加上國內的遊戲玩家。

3A遊戲這條路,好像真的能走通?

遊戲市場竟有如此大的空白,我們很有必要趁機撈上一筆。

……

“易遊、摺紙他們是瘋了嗎?”

裴佩佩發現最近國內的遊戲大廠,就像商量好了一樣,扎堆官宣自己的3A遊戲計劃。

易遊走的還是國風武俠的優勢賽道。

接連宣佈了《群俠傳》和《塞北十六州》兩款遊戲。

神奇的是,他們說了要做次世代3A遊戲,卻沒有明確收費模式是買斷制。

一款各方面看起來明明都應該是買斷制遊戲的作品,在收費模式上卻表現得撲朔迷離。

讓本來被勾起興趣的玩家,硬是鬧起了一波節奏。

摺紙就有意思了。

做女性向遊戲起家的他們,竟然宣傳將要開始研發一款,以難度和黑深殘著稱的魂類遊戲。

他們也在收費模式上模稜兩可。

甚至一度有那是個抽卡遊戲的傳言。

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無數玩家瞬間就炸了鍋:

“魂類遊戲+抽卡?”

“這還能玩?”

“如果有打不過的BOSS,不會抽一波新角色氪到滿命就能打過了吧?”

“這還是魂遊?”

“塔羅娛樂那麼多魂遊珠玉在前,抄都不會抄嗎?”

裴佩佩看到這些節奏後有些迷惑:

“明顯會起節奏的事,他們為什麼不澄清啊?”

“大概是他們也沒想好吧。”陳歌輕啜一口杯子裡的熱茶說道: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一個已經做出過一定成績的大公司,想要作出改變不是那麼容易的。”

“風險小但穩妥的老路,風險大但可能性也大的新路,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

“即便高層想要做出改變,內部也會有重重阻力。”

“有嘛,我怎麼沒覺得。”裴佩佩疑惑道:

“那他們不變革不就行了。”

“當然是有利可圖。”陳歌淡淡地說道:

“國內玩家苦氪金換皮遊戲久矣。”

“這些遊戲大廠只要宣佈要做3A遊戲,就能獲得一波不錯的口碑和聲量,轉化到他們的其他遊戲裡就是一筆不菲的收益。”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遊戲廠商。”

“說到底都是為了利益罷了,沒區別的。”

“你看,這不就來了!”

陳歌說著,將一條新聞轉給裴佩佩。

上面是一條轉載自日本遊戲媒體fami通的新聞:

【科樂美宣佈放棄對《龍之信條2》繼續更新,並且放棄對《龍之信條》後續作品的開發】

“《龍之信條2》停更了?”

裴佩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算是她都能看得出來,《龍之信條2》的遊戲底子其實還可以。

之所以口碑兩極分化,一是因為本身就是小眾遊戲,二是因為遊戲是個半成品。

如果持續最佳化,更新內容。

讓每一章的水準都跟第一章差不多的話。

說不定能夠扭轉游戲的口碑。

不光是裴佩佩。

很多堅持玩《龍之信條2》的粉絲也是這麼想的。

結果科樂美的這條官方宣言,直接在所有玩家粉絲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

讓所有之前替《龍之信條2》說話的玩家都成了小丑。

更別提科樂美還宣佈放棄開發《龍之信條》的後續專案。

這意味著只要《龍之信條》的版權還掌握在科樂美手裡一天,玩家就再也不可能看到《龍之信條》的續作。

這條訊息一出。

玩家們頓時沸反盈天。

僅是在這條轉載訊息下面,聲討科樂美的評論就有數千條:

“這就停更了,科樂美你是真不做人啊!”

“對得起我們嗎!”

“rnm,退錢!”

最後千言萬語全都化作一句話:

“fak科樂美!”

“這裡面怎麼還有我們的事?”裴佩佩驚了。

在這種影片底下,也能看到有關塔羅娛樂的評論?

一開始只是個不知道是水軍還是極端粉絲的人發言,說《龍之信條2》就是因為跟《道詭異仙》撞檔期,才不得不提前上線發售的,以至於遊戲都沒做完。

這種腦殘言論明顯不值得一駁。

很快就有人嘲諷道:

“對,遊戲沒做完非但不延後,反而提前上線,製作人的腦子說不定跟你一樣,非要提前八個月早產,結果出生的時候把胎盤帶上了,把腦子落下了。”

一番守護族譜的鍵盤大戰頃刻上演。

那條引戰言論雖然腦殘,但還真提醒了一些人。

目前為止,跟塔羅娛樂撞檔期的遊戲,好像一個“留全屍”的都沒有,全都死得無比悽慘。

一番盤點之後人們發現:

最開始跟塔羅娛樂撞檔期的遊戲,是sp社的《幽靈線:澀谷》。

《幽靈線:澀谷》這部據說由喪屍遊戲之父三上真司匠心力作的遊戲。

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是極其枯燥乏味,各種光汙染能晃瞎一雙狗眼。

這遊戲在當時撲得酣暢淋漓。

讓不少人印象深刻。

更神奇的是,當時sp社的社長,正是如今《龍之信條2》的製作總監室井淳平。

好傢伙,繞了一圈,又繞回來了是吧。

怎麼老是你!

除了室井淳平之外,Najin,貝塞斯達,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都在塔羅娛樂手裡吃過虧。

一時間陳歌在評論區的粉絲眼裡宛如戰神一般:

“我超,這麼一看還真是!”

“不懂就問,這是什麼古老東方神秘的因果律武器嗎?”

“你說跟塔羅娛樂撞檔期和被黃老仙的毒奶,哪個更厲害?”

“不知道,要不找黃老仙給塔羅娛樂奶一口?”

“別把我的電子寵物養死了。”

“不知道世上有哪位勇士,能同時承受這兩大因果律武器。”

“要不要這麼惡毒啊!”

“也怪這些廠商倒黴。”

“你說你惹他幹嘛啊!”

裴佩佩從這一大串評論中,沒注意陳歌,沒在意因果律武器。

她精準地找到了大眾口中的受害者。

室井淳平……

普通玩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裴佩佩還能不知道嗎!

我是前世跟你有仇嗎?

回回都是你主動撞上來,硬奶塔羅娛樂的遊戲一大口。

雖然裴佩佩潛意識裡覺得就算沒有室井淳平,那些遊戲最後多半也賠不了,但是她不管。

甩鍋雖然不解決問題,但能讓她開心一點。

室井淳平!

都是你的錯!

讓你老是坑我!

裴佩佩又想起了報復室井淳平的念頭。

她拿出手機,悄悄給王有才發去資訊。

得知室井淳平接下來將會負責一部關於日本武士的遊戲。

他打算像日本的大河劇一樣,在遊戲裡展現“櫻花如武士,武士如櫻花”“忠君愛國”之類展現日本國民性的思想。

希望藉此拔高遊戲的立意,好在日本遊戲圈拿幾個獎,讓自己的位子再往上升一升。

《龍之信條2》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但透過室井淳平的大規模宣傳,還是賺了不少錢的。

科樂美的高層一向不在乎什麼名聲。

所以《龍之信條》專案被砍。

室井淳平這個第一責任人,小日子反而過得不錯。

裴佩佩看到這裡,雙眼微眯。

好好好,你給我等著。

她打算也做一款展現“日本國民性”的遊戲,好好地“幫幫場子”。

不過她不打算往好的方向說。

塔羅娛樂好歹也是一家中國公司,要是低下頭去吹日本,她裴佩佩明天就可以自裁以謝天下了。

再說裴佩佩深刻覆盤經典案例,總結行業打法之後。

她發現自己之所以老是賺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塔羅娛樂和陳歌的名聲太好了。

只要他們一出遊戲,世界各國的粉絲直接無腦購買。

這她還賠個屁啊!

她打算趁著國內玩家手裡還有很多打折券的時候,做一款狠狠拷打日本玩家的遊戲出來。

專門揭露那些隱藏的日本社會陰暗面。

新遊戲爭取直接被日本封殺。

如果不能被封殺,至少也要狠狠地得罪他們。

讓塔羅娛樂的遊戲以後在日本一款都賣不出去。

拷打完了日本,下一個拷打美國。

中美歐日四大遊戲市場直接幹掉兩個。

我看這次誰還能阻止我賠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