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
成本之中,佔比例最大的就是刀片的採購成本。
平均八毛上下浮動,最多九毛最便宜的六毛。
以現在統計數字,在收購範圍內已經達成意向的已經超過二十萬片。
而這還不到胡楊估計的總量的四分之一。
考慮到手中的資金,胡楊已經讓項凌江結束第一輪採購。
並同時開始制定第二輪採購的計劃。
胡楊一開始的預想中,最大的資金來源就鎖定在日本人身上。
如果這次他們不自己找上門來,胡楊也會馬上去找他們。
清崎友真是個聰明人,至少審時度勢的能力還是有的。
他來丹東最初的目的,肯定不是真的為了談收購旋耕刀片的事情。
但在聽過朝日美惠的彙報,並和胡楊有了接觸之後,他立刻改變了合作內容。
不僅說明此時反應快,而且魄力也足夠,更重要的是說明他在久保田公司的級別也足夠高。
成本不到兩塊,而出售給日本人的價格底線是三塊五。
也就是說,這將是一個,在合作初期就涉及七十萬以上人民幣的大合作。
當然,這裡所謂的大,是相對農機廠這樣的企業來說。
而這筆錢對久保田這樣的集團公司來說,還算不上一筆大錢。
錢雖然不多,但合作的意義卻十分的重大。
而有資格代表公司談這樣一次合作的人,肯定不會是公司中的無名之輩。
清崎友真是一箇中國通,不僅漢語說的好,而且對幾個大城市的風土人情都非常瞭解,很明顯在這些城市都有長期居住。
而在談判桌上,清崎友真同樣是一個老手。
相比之下,項凌江和魯正偉都顯得稚嫩許多。
即便是在己方優勢的情況下,還是會經常被清崎友真帶走節奏。
有意鍛鍊兩人的胡楊並沒有過多參與其中,只有在將要觸碰原則底線之前,胡楊才會開口把他們拽回來。
一來二去清崎友真也發現了端倪,更加驚訝於這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年輕人,竟然還有這麼成熟嚴謹的心智。
清崎友真很果斷的停下了談判。
理由是舟車勞頓,現在狀態很疲憊,需要稍微休息一下調整狀態。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託詞,但胡楊他們也沒有理由拒絕。
他們這邊的兩個人,其實也正需要調整一下。
雙方默契的停了下來,約定談判明天繼續。
將兩位外商安排好之後,胡楊給項凌江和魯正偉開起了小灶。
而周朝先和昨天最早退場的李信也毫不客氣的參加了進來。
商業談判並不是胡楊的專場,但畢竟見過的豬太多。
給這幾個萌新小白上上課還足夠的。
“談判之前,要充分的認清雙方的強弱關係,對利弊都要進行透徹的分析。
但一旦上了談判桌,我們心態上永遠要站在上風。
今天,清崎友真就做的很好。
這是你們需要學習的。
剛才會議記錄我已經整理好了,重點部分我進行的標註,回頭你們再學習一下.”
“談判的目的永遠都是利益最大化。
但利益的範圍絕對不僅只有金錢,這一點你們應該很好理解。
而談判中最怕的則是被對手摸清底線。
而這一次,日方的底線我們已經知道了,所以一定不會輸。
所以問題就是,最後我們能贏多少。
兩位,這都要看你們的表現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研究一下說話的技巧……”說話的技巧是間諜的基本功,尤其是以偽裝滲透、長期潛伏為目標的特工,這方面必須精修精研。
胡楊在這方面,是毫無疑問的專家。
他挑選了一些粗淺的技巧,傳授給幾個人。
至於能領悟多少,就要看個人的能力和天賦了。
胡楊可沒打算在這些人中培養一兩個“接班人”。
坦白說,這幾個人雖然都算優秀,但都沒有那方面的天賦。
但如果非要挑一個的話,周朝先稍微比其他人強一點。
這個人的心思很多也很沉,更是有偽裝自己的習慣。
你以為那個衙內形象是真的他?還是說精明功利的大院子弟頭是真的他?其實這兩層都是偽裝。
周朝先藏起來的是一個更精明敏銳的自己。
這應該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
之前也說過,大院子弟都很極端。
要麼特別好,要麼特別差,沒有不上不下的普通人。
他們一代,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院子弟。
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那麼一段缺少父母管束的“自由時光”,這讓這批孩子的成長髮生了極大的變化。
所以項凌江還有軍區大院的孩子,和周朝先他們最本質的不同,其實就在於這幾年的“自由時光”。
軍區大院的孩子們幾乎都被送入的軍隊。
雖然都沒有了父母的管束,他們都在軍隊這個集體中,接受另一個模式的教育。
這個教育模式不是完美的,但至少是相對完整的。
在關鍵的角色上,沒有明顯的缺失和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