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聽說。
倒也不是胡楊故意瞞他們,文章中的確沒有提到起訴的事情。
加賀水電站起訴久林這件事……是胡楊猜的。
當然也不是亂猜,是有客觀的事實依據作為參考的。
日本在戰後高速發展,不僅完成戰後復興,還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
從六十年代起,日本經濟就開始長達30年的高速增長,被很多媒體冠以“奇蹟”之稱。
後世對這個國家二十世紀後半夜的發展做出了總結。
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戰後堅決實行的民主化改革。
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全面學習美國的經濟模式。
胡楊的猜測就是基於日本高仿美國的經濟模式。
對此時的國人來說,這種來自“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還是非常陌生的。
所以即便是想羅鵬程這樣的領導,也會產生思維侷限的問題。
日本的水電站並不是國有,而是屬於各個電力公司。
公司首先要保證的法人和股東的利益。
遇到發電機組因技術和材料問題導致停車事故,加賀水電站方面是一定會向久林公司追償的。
而起訴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既然能夠登上雜誌,那就說明整件事都已經結束。
那麼也就是說,久林公司一定做出了足夠的賠償。
日方代表由別過頭小聲討論,胡楊也沒催促,老神在在的等著他們。
不過在另一邊,幾位領導顯然沒有那麼好的耐心。
給胡楊遞了半天眼色沒有收到回應,於四海直接說道:“小胡,要注意國際影響.”
這個時候還是自己的領導最靠譜,羅鵬程說道:“都是企業行為能有什麼影響。
不過小胡啊,你到底是要做什麼?”
胡楊很隨意的回答道:“就是談談談看。
談成了佔他們點便宜,談不成就還是免費維修唄.”
羅鵬程問:“有把握嗎?”
胡楊說道:“那要看領導給不給我撐腰了.”
就在這時,日方代表好像結束了討論。
川島輝說道:“關於加賀水電站,那是日本國內的經糾紛。
無論過程還是結果都不適用於久林公司與李家口水電站的關係.”
胡楊認同的點了點頭:“這麼短時間就能想出應對,你的確要比三隅更優秀。
你的話我認同,日本國地方法院的判決結果,當然不適用於跨國經濟糾紛。
所以我們的確拿你們久林公司沒有什麼辦法.”
川島輝愣了:“啊?”
就這麼就認同了?他還準備大段腹稿,準備從幾個方面闡述國際經濟關係和國際法的等等問題,怎麼就這麼認了呢?不光日本人懵,中方領導也都不理解。
剛剛還說要跟人要賠償,怎麼轉過頭來就認了慫。
胡楊自顧自的繼續說道:“所以我要說的另外一件事。
這件事的前半段我剛剛已經說過了。
不過為了加深記憶,我再複述一遍:中國是你們久林公司最大的市場。
那接下來就是後半部分,請注意聽.”
稍頓了片刻,胡楊才說道:“中國將開始實施黑名單制度。
凡是登上了黑名單的國外企業,都會被限制或禁止參與政府採購。
也就是說,上了黑名單,那中國就不再和你做生意.”
三隅高司冷笑著說道:“我們公司一直都很關注貴國的時事,從沒有聽說過有黑名單,更不知道有什麼部門會管理黑名單.”
“現在是沒有,但很快就會有.”
胡楊站了起來,隆重的介紹了羅鵬程:“這位羅主任,就會成為這個新部門的主管之一.”
給下屬撐腰的時刻到了,羅鵬程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點頭:“這個新部門還在籌備中.”
川島輝站了起來,激動的說道:“我不相信。
還從沒有聽過哪個國家設立黑名單這種東西。
這有違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
胡楊一攤手:“沒關係,你可以不相信。
我也沒打算列出證據,證明我剛才說的話。
我只是闡述一個可能發生的事實,信與不信你要自己做出判斷.”
“你這是……”川島輝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但憤怒的情緒卻是清楚的表達出來了。
而同樣的,中方領導這邊也也有一些情緒,不過他們都稍微的剋制了一下。
他們有這樣的反應,胡楊並不意外。
他的本意也就是挑動日方代表的情緒。
至於自己這邊領導的情緒,那只是捎帶腳。
胡楊最後說道:“但有一點我覺的應該提醒你們。
十年之內中國都不會出現在非國有的水電企業。
一旦,我說的成為現實。
久林公司就會失去整個中國市場。
而失去了整個中國市場之後,久林將面臨的是什麼?我覺的你們應該認真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羅鵬程很有默契的介面道:“我想今天的會議,就先到這裡結束吧。
我們明天上午十點再繼續.”
說罷率先走向門口,胡楊自然緊隨其後。
很快會議室裡就只剩下兩個日方代表。
沉默了半晌,三隅高司說道:“川島君,我們要怎麼做.”
長嘆了一口氣,川島輝說道:“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打電話回總公司,這個頭疼的問題讓他們來解決吧.”
另一邊,胡楊被幾個領導圍了起來。
雖然還不至於興師問罪,但一番教育是少不了的。
什麼自作主張啊,國際影響……胡楊全程保持微笑,所有教誨照單全收。
羅鵬程沒有第一時間給胡楊解圍,怎麼說也得給了那四位一點發洩的時間,不然心裡會留下疙瘩。
差不多半根菸的功夫,羅鵬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敲了敲桌子,說道:“小胡,說說你的想法。
這次不許保留了啊.”
胡楊悄悄給了羅鵬程一個感激的眼神:“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
能佔便宜就佔,佔不到咱們自己也沒損失。
至於久林公司,對他們來說倒是真沒有什麼區別。
除非短時間內能解決司太立合金的焊層的問題。
否則等著他們的只有被收購和破產這兩種結果.”
崔鵬最關的還是技術:“技術上有可能突破嗎?”
胡楊說道。
“這要看久林公司的董事會怎麼決定.”
崔鵬不解:“不是應該是研發部門嗎?怎麼是董事會呢?”
胡楊解釋道:“董事會決定要不要花錢從歐美購買現成的專利。
這可以立即解決問題。
但那可是一筆大錢,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的.”
李興友問道:“那咱們就不能也起訴久林嗎?”
胡楊點頭道:“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其實訴訟還真拿他們沒什麼辦法。
在國內起訴當然沒問題,但結果日方不會承認。
弄不好還會上升到外交層面,那結果怎麼樣還不好說。
而在日本起訴,那是人家的主場。
就算咱們能在日本找到代理機構起訴,並且被受理,然後日本地方法院秉公審判,判了咱們贏。
那人家還是可以上訴,然後走複雜的程式。
有心拖的話,幾年都有可能。
在人家本土他們拖得起,咱們可是真的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