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澤聽的祖父此言,看了看父親一眼,然後上前一步對老國公恭敬的道:“祖父,這事我是當事人,二弟雖罪不可恕,但逐出家門只有弊無利,反而會被朝中與國公府不和之人在皇上那兒彈劾。此事須得好好考慮。”
然後回頭看著容城燁,緩緩開口道:“城燁,我知道你心中一直對世子之位有所覬覦,但你選錯了道路。今天我不殺你,也請祖父與父親不將你逐出府,只是希望你能真正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容城燁驚訝地抬起頭,他不敢相信容澤會為他求情。
容澤接著說:“你看這祠堂中的祖宗牌位,每一位先輩都是靠著忠誠、正直和對家族的奉獻才奠定了定國公府如今的地位。我們身為後人,理應傳承他們的美德,而不是為了私慾互相殘殺。”
在容澤的提議下,容城燁暫時被處以家法三十棍,禁足府中的處罰,並且需要在祠堂中每日反省,抄寫家族的家規家訓。其他一眾人等交由大理寺處理。
而二爺容凌風因為從小知道國公的位置乃是大哥的,後成家依然傍著國公府過活,素來只知吃喝玩樂,後院小妾一堆,整日雞飛狗跳,故而不被老國公所喜。現在自已兒子幹出兄弟越牆之事更是一直不敢多言,唯恐老國公爺把怒火掃向他。二夫人林氏只能心裡憤恨不平,更是戰戰兢兢的伺立在旁不敢說什麼。
此事國公府雖盡力處理,但還是被傳到皇上耳中。翌日,皇上便傳旨老國公與國公爺進宮。老國公與國公爺進的宮來直接到了勤政殿外覲見,皇上聽的外面小太監通稟立馬宣進。老國公踏入勤政殿待下跪拜見,國公爺緊跟著,皇上趕緊起身拉住了老國公,同時示意國公免禮。福公公上前扶著老國公坐下,宮女送上今年新上供的好茶,然後退下。皇上看著二人說道:“國公府之事我已知曉,這事是朕對不起你們國公府。若是你們想城燁來擔世子之位,朕可以下旨換之。”國公爺父子二人聽的此言,具起身行禮,老國公言道:“皇上不必為當年之事介懷,您與皇后把親生兒子送與國公府,堂堂皇家兒郎只能做朝堂臣子,本已是咱們國公府天大的恩德。澤兒為人正直,處事不驚,甚好。”這埋藏二十來年的皇家隱秘之事今日卻為這國公府世子之位爆出,福公公伺立在旁,雖全身冷汗津津,只做隱形無人之狀,但內心也是感慨欽佩不已。
原來啊,想當年那國公爺可是皇上在年少時的親密伴讀呢!自始至終都陪伴著皇上,一路從太子之位走到登上皇位這一步驟,其忠心程度簡直日月可鑑吶!尤其是在那場驚心動魄的“二王之亂”當中,當有人妄圖篡權奪位、掌控全域性的時候,國公爺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奮勇當先,衝在了最前面。
然而,那時的局勢實在是太過兇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所以,出於對家人安全的考慮,國公爺毅然決然地將自已的夫人一同護送至皇后那裡以求庇護。誰能料到,命運總是如此弄人,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皇后和當時尚且還是世子夫人的國公夫人竟然同時受到了巨大的驚嚇,進而導致兩人雙雙臨產。
正在眾人手忙腳亂之際,又一個晴天霹靂傳來——前方戰報稱國公爺身負重傷。這一訊息猶如一道驚雷,直直劈向了本就驚恐不安的國公夫人,她悲痛欲絕,傷心過度之下竟然引發了難產。儘管經過一番艱難險阻之後,最終大人小孩都得以平安無事,但令人惋惜的是,由於胎兒在腹中滯留時間過長,已經失去了生機,未能存活下來。
雖然這場可怕的叛亂最終被成功地平息下去了,但國公爺也因此傷到了身體的根本部位。宮中的太醫們紛紛搖頭嘆息,表示此後國公爺恐怕再也無法擁有子嗣了。對於這件事情,皇上和皇后深感愧疚和自責,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於是乎,他們暗中商議決定,悄悄地將剛剛出生不久、身為二皇子的容澤替換成了容家之子。而知曉此等機密之事的,僅僅只有皇上、皇后、年老的國公爺,還有國公夫婦這幾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