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章 誘敵深入,劉封斬將燒連營(6K)

數日後。

劉封將第三營的李輔和鄧賢撤回了第四營。

對於李輔這個在房陵時第一個拉攏的悍將,劉封也是很欣賞的。

雖然比起王平,李輔的名頭不夠響亮且潛力也不如王平,但史載李輔賊能活、且在曹魏名將凋零後也晉升成了曹魏的前將軍。

戰場兇險,賊能活的能守,賊能打的能攻,都是值得培養的。

將李輔放在第二營,劉封也是深思熟慮有鍛鍊李輔的用意。

而從結果上來看,李輔的表現也比久隨劉封的寇安國更強幾分。

劉封又根據諸營的表現對丹水的防禦部署進行了調整。

由李輔擔任第四營主將,引鄧賢、寇安國、羋突通、北史那,率兩千軍守衛。

由王平擔任第五營主將,引劉文泰、劉顯達、劉道濟、劉慶之、劉長恭,率三千軍守衛。

劉封則依舊引其餘將校兵馬,駐守丹水城。

在劉封調整部署的期間,張郃也再次進兵搶佔劉封的第三營。

在看到劉封的部署後,張郃慶幸當初沒有急躁的攻寨。

五營連環,環環相扣,從外到內,層層疊加,攻堅難度也是逐營增加,以張郃當時的糧草度用是攻不破劉封的五營連環的。

張郃選擇去周圍鄉亭徵用糧草,不僅沒有折損銳氣,還不用擔心糧草耗盡引起軍心潰散,看似怯懦,實則是最正確的應對。

尤其是面對成名宿將的時候,就要更加的謹慎。

眺望劉封的第四營山頭旌旗,張郃不由感慨:“兵不在多,在於調遣。漢軍以寡敵眾,用五營連環抵擋我軍近十日,劉封調兵遣將之能,名不虛傳啊。”

郭淮亦是心有所感。

昔日在漢中的時候,劉封雖然也驍勇,但更多的時候都是跟在劉備身邊,名聲平平。

曹操當時斷定劉封是不如曹彰的。

郭淮也是如此認為。

當時的曹彰威震塞外,不論是烏桓能臣氐還是鮮卑軻比能,都選擇了臣服曹彰。

然而短短兩三年。

劉封先在荊州將孫權打得抱頭鼠竄,後在南鄉又將夏侯尚和徐晃壓制,如今更有餘力抵擋張郃。

成長之快,令人驚駭。

想到這裡。

郭淮忽然有了猜想:“莫非在丹水城的是劉封?”

張郃嘴角泛起笑意:“郭護軍與我的猜測一致。劉封麾下雖有能戰之士,但未曾聽聞有這等調遣之能的大將。丹水城中又不設大旗,故弄玄虛,反暴露了劉封的真正所在。”

郭淮也笑:“只要楊將軍出現在南鄉城外,徵南將軍和右將軍就能猜到劉封在丹水城。徵西將軍大軍今日也將抵達,屆時前後夾擊,劉封得意不了多久。”

正聊間。

人報曹真遣使相召。

張郃和郭淮相視一笑。

郭淮守寨,張郃策馬來見曹真。

大營中。

曹真目光如鷙。

不似同為養子的秦郎和何晏一個低調不敢高聲語、一個高調不懂得收斂,曹真一向謹守本分的將自己視為如夏侯淵、夏侯惇、曹仁一般的宗室大將。

習文練武,選賢用能,報曹操之恩,助曹丕鎮守一方!

曹真也從不自恃曹丕的恩寵就驕矜恣意,不論是對上還是對下,都有足夠的謙遜和德行。

同為養子,曹真內心深處也是有跟劉封較勁之意的。

是劉備的養子更勝一籌還是曹操的養子技高一等,得用實打實的戰績來比較高低。

為此,曹真更是以張郃、郭淮和楊秋為先鋒,只為能取得戰場上的先機。

然而。

結果卻令曹真很意外:張郃竟被堵在丹水城外!

劉封已經成長到如此的高度了嗎?

曹真心有懷疑,亦有不服。

正思間。

張郃到來。

見禮後,曹真問及具體戰事。

雖然張郃有戰報傳回,但很多細節上無法在戰報中體現,曹真得親自詢問清楚才能決斷。

張郃也不隱瞞,將抵達丹水城外到今日諸事,包括方才跟郭淮對劉封的猜想都向曹丕詳細彙報。

“劉封竟會在丹水城?”

曹真頗感驚訝。

統率寡兵,還敢深入到南鄉城後方。

如此用兵,真不怕腹背受敵被前後夾擊?

倘若劉封未曾揚名,曹真或會笑劉封魯莽無謀。

然而劉封盛名在外,曹真不敢小覷劉封。

違背常理,必有陰謀。

“左將軍有何想法?”

曹真沒有去責怪張郃這個先鋒當的不稱職,而是將重心放在了具體的應對上。

這讓張郃感到驚訝。

要知道張郃被劉封阻擋後,心中想的都是怎麼避免被曹真問責。

似張郃這樣的靠實打實戰績成名的宿將,最怕的就是權貴之子來軍中統兵還喜歡瞎指揮亂問責。

張郃為了不跟曹真起衝突,又怕惹惱了曹真被假黃鉞給治罪,自當先鋒後就一直謹小慎微,不願涉險,更是事必上報,以表現出對曹真督軍的絕對服從。

如今再觀曹真反應,張郃心中對曹真的評價也高了幾分。

只要不瞎指揮不亂問責,那就是個好相處的。

思索片刻,張郃分析道:“陛下與劉備爭鋒,主戰區雖然在襄樊,但南鄉極為關鍵。劉封若不能在南鄉牽制我軍,就無法替襄樊的劉備分擔壓力。

故而我以為,劉封在丹水城或是在以身為餌。只要我軍不能擊敗丹水城的劉封,就不敢分兵南下去襄樊助陣。”

話音一落,驍將王雙,怒而出聲:“以身為餌?好大的膽氣!劉封這是在藐視我等!”

其餘如樂綝、夏侯霸、韓榮等軍中驍將,亦是憤憤。

以寡敵眾還敢如此深入,這是將我等當江東鼠輩了?

聽到張郃的分析,曹真如鷙的目光中也不由多了幾分惱意。

根據現有的情報判斷,去掉在上庸等地留守的,劉封能在南鄉作戰的也就萬人左右。

而這萬人,劉封既要防南鄉城的夏侯尚和徐晃,又要在丹水城設防。

換而言之:劉封在丹水城僅有數千人,卻篤信能擋住曹真、張郃、夏侯尚、徐晃數萬大軍的前後夾擊。

數千人和數萬人,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然而。

劉封偏偏就用實際行動在告訴曹真等人: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任誰聽了都不會服氣!

曹真微微吸了一口氣,平復內心因為張郃的分析而引起的躁動。

雖然曹真很不想承認,但如果劉封真如張郃判斷一般在丹水城以身為餌,曹真是真的會去咬這個餌的。

一者是不服氣。

二者是曹真不敢對丹水城的劉封坐視不理,更不敢分兵。

曹真可以預料。

一旦分兵,劉封就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能將南鄉城的夏侯尚和徐晃壓制,能將張郃堵在丹水城外,就意味著同等兵力下,劉封在南鄉已經無人能擋了。

曹真也不敢自大的認為,可以用少量兵力牽制住劉封然後大軍南下。

仔細權衡了利弊後,曹真有了決定:“大軍修整一日,而後併力攻取一營,引劉封出城來救。”

曹真的戰術,跟張郃攻打劉封第一營的戰術類似。

都是集中優勢兵力攻打一處,然後設伏防範援軍,步步為營,層層推進。

雖然時間上會被拖延,但勝在穩妥。

曹真行事果斷。

大軍修整一日後,次日就圍了李輔所在第四營的山頭,令張郃率眾強攻的同時又令王雙、樂綝、夏侯霸、韓榮等將設伏阻擋第五營的王平。

這一輪攻勢很猛。

張郃似乎是要將蓄了十日的勢在這一刻全部爆發。

魏軍一個個更是赤紅著眼睛,不要命似的往山頭衝。

李輔令鄧賢、寇安國、羋突通、北史那四人分守山頭,居中排程。

而在第五營。

飛軍早已整裝待發。

數日前劉封的話,猶在王平耳邊迴盪。

“將你的眼光放高一點,你今後的對手不是楊秋,而是張郃!”

“孤的‘二平’將軍,都是要替孤獨當一面鎮守一方的!”

看著第四營方向,王平的目光逐漸變得兇凜:“劉長恭引千人守寨,其餘人等,隨我下山。”

第四營和第五營,是劉封在丹水城外的最後兩道防線,也是存糧最多的兩個營。

不同於西北的缺水,南方的山頭多水。

劉封選擇的山頭,也不容易被切斷水源。

因此這兩營的兵馬,是不能輕易撤退的。

兩營互為犄角,賊兵攻一營,另一營必救。

戰報如飛。

一個個的戰報,由斥候快馬傳回丹水城中。

念著一個個戰報的樊成,越念越心驚。

當念道“王將軍率軍下山,被魏軍殺回”時,樊成的手都快拿不住戰報了。

“殿下,魏軍甚眾,不如派城中兵馬增援。”樊成心驚提議,語氣有些哆嗦,不知道是念戰報久了累了還是被戰報的內容嚇得怕了。

而帳中。

如梅敷、舒何力、屈仙芝等人,亦有懼意。

劉封一面端詳眼前的地圖,一面徐聲安撫:“既入了行伍,就應當心穩。縱容賊勢如洪水,我亦心堅如磐石。學學白壽,該吃吃,該喝喝。”

樊成抬眼看向白壽。

這個自荊山遷徙到新城郡的夷人校尉,此刻只顧著吃喝,沒有半分的焦躁之意。

見眾人的目光看來,白壽甚至還做了個護食的動作。

似乎是覺得這個動作不妥,白壽故作大笑:“哈哈,今日的軍食,甚合我胃口,你們怎麼不吃啊?”

同為夷人校尉的梅敷忍不住問道:“白校尉,你方才沒聽到前方戰報嗎?王將軍率軍下山,被魏軍殺回了。”

白壽看向梅敷的眼神滿是疑惑:“魏軍人多,被殺回不是很正常嗎?”

梅敷頓時無語。

我問的是這個意思嗎?

掃了一眼眾人或是驚懼或是不安的表情,白壽又笑:“原來你們是怕殿下會敗啊!也對,你們是新城郡成立後才跟著殿下的,沒見識過殿下的厲害。

你們不是羨慕我麾下勇士甲冑武器比你們好嗎?來來來,都湊過來,我來給你們講講,當初殿下是怎麼帶著我將孫權的大將揍得鼻青臉腫然後去搶甲冑武器的。

從哪個時候開始時講呢?

嗯,就從我當初跟殿下第一次相遇的時候講吧,當時我初見殿下時,就驚覺殿下乃天上武神下凡,只是吹口氣就讓我不敢動彈......”

白壽不開口的時候專心吃喝,一開口的時候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是手舞足蹈。

劉封沒有制止白壽在大帳中如講評書般的向梅敷、舒何力、屈仙芝等人等人吹噓過往。

如白壽所言,似梅敷、舒何力、屈仙芝等人,沒打過硬仗,雖然聽聞過劉封的名頭但並未真正見過劉封在荊州戰場上的英勇。

面對曹魏大軍來襲,會產生驚懼之心也是人之常情。

有白壽這個同樣是夷人出身的來向眾人描繪劉封的過往英姿,效果比劉封來安撫反而更好。

白壽也是口無遮攔,吹到最後,諸如“殿下手持一柄環首刀,從南門砍到北門,所向披靡,無人能擋”“殿下一手抓住一個吳兵當武器,手殺數十百人”等等傳聞,也直接拿來用。

只不過在白壽吹劉封“殿下乃窮奇轉世,大口一張,一個吳兵就被生吞”時,劉封恰好喉嚨有些癢輕咳了兩聲,直接將梅敷、舒何力、屈仙芝等人給嚇了一跳。

眾人看向劉封的眼神,彷彿真信了劉封能生吞人似的,看得劉封都有些無語了。

吹吹就行了,別太過了。

白壽也有些尷尬,連忙略過這一段。

有白壽對劉封的狂吹,帳中眾人包括樊成在內,對魏軍的驚懼也逐漸消失了。

正說間。

新的戰報又傳回。

樊成看著戰報的內容,語氣一喜:“王將軍率軍下山,殺退了魏軍,強攻第四營的魏軍也退了!”

梅敷等人皆是歡呼,看向劉封的眼神也更敬畏了。

相較於眾人因為不利戰報而驚懼、因為有利戰報而歡呼,劉封從頭到尾都氣定神閒,彷彿一切都在預料中一般。

又過了一陣。

新的戰報相繼傳回。

戰報是李輔和王平送回的,記錄了今日守寨的具體過程以及傷亡和殺傷。

漢軍有守山優勢,傷亡不大,就是箭矢消耗頗大。

雖然李輔按照劉封的授計在山頭編了大量的草人,藉此來“借”魏軍的箭矢,但山頭的箭矢依舊不足用。

今日勉強守住了山頭,明日就極有可能出現白刃戰了。

一旦陷入白刃戰,傷亡就會加劇。

王平的戰報則顯示,魏軍的驍將頗多,悍卒也不少。

今日一戰,王平帶飛軍衝殺了四次才殺退魏軍,且也有魏軍久戰疲憊的因素在。

戰場局勢對漢軍,並不利好。

權衡後。

劉封又派人給李輔送去了新的軍令。

看到“燒燬營寨,趁夜回城”的軍令,李輔及鄧賢等人皆是心驚。

李輔不由疑道:“莫非是殿下見到戰報後,擔心我等明日擋不住魏軍,故而讓我等燒燬營寨連夜回城?”

鄧賢嘆氣:“李校尉,都跟你說了戰報不要寫得太真實,會讓殿下誤以為我們怕了魏狗。現在好了,只能回城了,這山頭的糧草原本可以再守上十日的。”

不止鄧賢,寇安國、羋突通、北史那都感到一陣難受。

“可殿下說戰報一定要具實而寫,不能隱瞞,否則會影響他的判斷。”李輔語氣艱難,顯然對“燒燬營寨,趁夜回城”也感到心塞難受。

羋突通提議:“不如再遣使回城向殿下請命,就說我們還能在守。”

北史那也附和道:“現在回城,我會被舒何力取笑的。”

李輔咬了咬牙。

從內心上講,李輔是不想退的,可劉封的軍令也是不能違背的。

良久。

李輔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殿下用兵,自有法度,我等又豈能違令?若是耽誤了時辰撤兵,讓魏狗覺察到意圖,反會壞了殿下的部署。”

李輔最終忍住了要派人回城請戰的念頭,讓眾人各自回營招呼軍士搬運糧草輜重。

隨後四處點火,將山頭的營寨焚燬。

營寨火光一起,不用探子回報,在劉封第三營舊址上立寨的張郃和郭淮就看到了前方的火光。

“劉封燒寨了?是故意為之,還是後方出了變故?”張郃驚疑不定。

要知道。

劉封前三次撤軍,都沒燒營。

這次忽然燒營,讓張郃無法判斷劉封的意圖。

郭淮也是面色凝重:“若是劉封后方出了變故,今夜是破劉封的好機會;若是故意為之,今夜就是陷阱。

可先派人去劉封的第五營探查,倘若第五營尚在,就是故意為之;倘若第五營也焚寨了,定是劉封后方出了變故。”

遲疑間。

在山下紮營的曹真派人來傳達了追擊的軍令。

張郃和郭淮皆是面色一變。

郭淮揪住來人的衣襟喝問:“是誰勸徵西將軍追擊的?”

來人嚇了一跳,慌道:“將軍息怒,小人只是來傳令的,其他的不知啊。”

張郃攔住郭淮,凝聲道:“徵西將軍並非愚人,若我猜得沒錯,劉封的第五營也焚寨了。”

郭淮驚道:“漢軍雖然兵寡但今日並無敗績,接連焚燒第四營和第五營,莫非真的是劉封后方出了變故?是徵南將軍和右將軍來了?”

張郃搖頭:“未必。倘若真的是徵南將軍和右將軍來了,劉封應該會死守第五營和丹水城才對。郭護軍可曾聽聞,故夏侯大將軍在博望坡兵敗一事?”

昔日。

劉表趁曹操北上攻打袁尚的機會,派劉備北伐,一路打到了葉縣。

曹操遂調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反擊,劉備退到博望坡與夏侯惇對峙。

對峙期間,劉備某日刻意派少數兵馬跟夏侯惇交戰,又故意敗退,敗退後又燒燬了營寨,製造出劉備再戰的假象。

夏侯惇誤以為真,結果被劉備伏兵擊敗。

郭淮對此也有耳聞,語氣更驚:“左將軍之意,劉封故意燒燬兩營是想效仿劉備在博望坡舊事?若真如此,徵西將軍今夜遣將追擊,必遭埋伏。得立即通知徵西將軍撤軍!”

張郃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來不及了!兵貴神速,即便現在通知徵西將軍,黑夜中也難以撤兵。郭護軍,你帶一部分兵馬去增援,我留守營寨,我擔心劉封會再遣一軍來奪我營寨。”

郭淮瞭然。

換家的戰術,劉封打徐晃的時候就用過一次。

倘若今夜是計,必然會有一支兵馬趁虛奪寨。

事實上也正如張郃的猜測。

在李輔得到燒燬第四營的軍令同時,王平也得到了燒燬第五營和偷襲第三營的軍令。

黑夜中。

曹真正率大軍來搶漢軍的輜重糧草。

見到前方推運糧草的千餘漢兵,衝在最前的驍將王雙策馬大呼:“漢狗,往哪裡逃!”

沒多久。

漢兵就被殺得一鬨而散。

王雙將長矛往糧車上一戳,隨即大喜:“果然是漢軍的糧草,仔細檢查,看有無有引火之物,徵西將軍說了,漢狗一向陰險,不可大意!”

片刻後。

諸軍皆報安。

看著在燃燒的劉封第五營,王雙又派人往後軍報信,稱漢軍倉皇而逃,已經搶得一部分糧草。

隨後。

王雙也不管糧草,再次率軍往前追,勢要立下大功。

追不數里,又見前方有千餘漢軍在推運糧草,王雙更是大喜:“漢狗,往哪裡逃!”

眾軍齊上,誓要如方才一般殺散漢軍。

然而。

令王雙意外的是,這支漢軍格外的驍勇。

尤其是其中一將,手持丈八長槍,戰馬馳騁間,無一人能擋!

見對方將己方軍士如砍瓜切菜一般揮殺,王雙大怒,策馬揮槊而劈:“來將,可知我王雙否!”

一槊劈下,卻被對方的丈八長槍輕鬆擋住。

好大的氣力!

王雙暗暗心驚,不知眼前漢將為何人。

未等王雙反應,丈八長槍又夾帶風聲反劈王雙。

王雙只感覺手臂被震得發麻,更是心驚。

在擋住這一劈後,王雙拔馬就走。

只是還沒跑多遠,王雙就聽得座下戰馬的痛鳴聲,一箭正中戰馬!

隨即一股大力直接將王雙掀飛,將王雙重重的摔落在地。

王雙驚駭不已,剛要爬起,又被一股巨大的力道重重的釘死在地上,耳邊依稀的聽到“咦,本想擒一虎,竟只殺了一豚。”

殺王雙者,正是劉封!

今夜火燒雙營,正是劉封的誘敵之計。

目的是為了“折其盛勢,以安眾心”,這是以寡敵眾時屬於猛將才有資格玩的計策,如張遼在合肥時就曾用過。

在仔細分析了白日裡李輔和王平傳回的戰報,以及考慮了梅敷等人都滋生了驚懼之心等因素後,劉封決定將軍力集中,同時以焚燒兩營為誘餌,趁機殺敗魏軍來安撫軍心。

如此決定,也是為了集中力量來提防隨時都可能自南鄉城殺來的徐晃等眾。

兵力太分散,賊勢又太猛,不利於劉封指揮排程。

劉封要面對的,是數萬魏軍!

比起數萬吳軍,難度也不是一個級別。

殺散魏軍,劉封取了王雙的首級,揮軍向前,去接應奉命偷襲魏營的王平。

路上的糧草自有軍士負責搬運。

後方。

得知王雙被殺,夏侯霸大驚失色:“是誰殺了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