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策馬襄陽,老黃忠神箭逞威(6K)

秋風蕭瑟。

長坂故地。

數百頭盔插著白毦的甲兵,如蛇而行。

居中一將,銀髮兩鬢。

儘管歲月在臉上留下了滄桑,但那數十年如一日的溫潤並未減少。

看著左右山巒,劉備的思緒飛到了十餘年前。

昔日。

襄陽的劉琮暗降曹操卻不告知樊城的劉備,以至於曹操大軍到了宛城劉備才得知實況。

劉備不得不棄樊城而走,及至當陽時,有士民十餘萬相隨。

劉備雖擁大眾,但披甲者甚少。

又不肯拋棄眾人,只能日行十餘里,最終於長坂坡被曹操精騎擊破。

包括劉備在內,將士家眷多有被俘虜者,士民受禍者更是不知凡幾。

是仁,也是不仁;是德,也是不德。

劉備也時常因此而懊悔,常有“德薄”之嘆:或許當日,若能狠心不帶百姓,或不會令百姓遭殃,或不會令將士家眷被俘。

如今重歸故地,物雖在人已非。

劉備左右。

張飛與黃忠策馬相隨。

歲月同樣在兩人的臉上留下了滄桑。

雖然張飛執意要來荊州,但劉備並未讓張飛擔任前鋒。

劉封曾私下進言稱“為將者,或賞罰分明,或同甘共苦,軍士方能踴躍效命。今父皇勞師遠征,本就會令軍士生怨,若不能體恤軍士之苦,取禍之道也。”

故而提議劉備能將張飛帶在左右約束,助其施恩麾下健兒,勿令其行先鋒之事。

放在以前劉封年少功少時,是沒資格評價張飛的,即便評價了劉備也只會一笑了之。

如今的劉封,身兼“救荊州於危難之中”和“蕩平南中”之功,論功績論名望已不弱於張飛,自然也就有了評價張飛的資格。

張飛的性格缺陷,劉備其實也很清楚。

雖如關羽一般有萬人敵之勇,但相對於關羽,張飛不太適合獨鎮一方,尤其不能駐兵在與敵接壤的位置。

關羽重士卒,趙雲也重士卒,就連新提拔的魏延都善養健兒。

唯獨張飛是個另類,不僅重刑殺,還時常鞭撾健兒;羊斟慚羹,古訓今在,張飛雖讀書卻不明其理,劉備對此也是極為擔憂的。

屢有規勸,張飛稟性不移。

錯,張飛認;罰,張飛挨。

認了錯,捱了罰,事照舊。

時常令劉備又愛又無奈。

昔日劉備提拔魏延鎮守漢中,除了要提拔年輕一輩外,也有張飛性格缺陷不適合鎮守漢中的原因在。

此番三路伐魏,於劉備而言至關重要,不能有半點差錯。

劉封私下進言,也是擔心張飛會因立功心切而惹出禍事。

試想:身為先鋒的張飛著急立功要拿下襄陽,因苛刻左右而被左右砍了獻給曹仁,那麼劉備三路伐魏最關鍵的中路突進,就會成為笑話。

更嚴重的是:張飛若死,劉備和關羽就會陷入狂暴狀態,怒而失智,戰事就會出現諸多不可控的意外。

劉封可不想躲過了馬謖禍事,又遇上張飛禍事。

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之痛,對剛成立不久的新漢而言,是絕對無法承受的。

一旦失敗,不僅北伐大計受挫,還會造成內部嚴重不穩,更會讓未來北伐戰事難上加難。

劉備也深知其中的利害,故而到了荊州後就一直將張飛放在身邊約束,更是時常帶著張飛對閬中健兒噓寒問暖,以仁心來化解閬中兵的怨氣。

在劉備面前,往日裡苛刻健兒的張飛也變得如貓一般溫順,即便對健兒噓寒問暖時看起來十分笨拙違和也會遵照執行。

不僅如此,劉備還專門編了幾根白毦,當著張飛的面,贈給張飛的左右裨將張達範強等人,由此勉勵眾人。

沒人知道張達範強等人在得了白毦後心中是何想法,只知道張達範強等人回營後哭了一夜,次日個個兒變得精神煥發,彷彿有使不完的勁兒。

“報!”

一騎飛至。

“稟陛下,吳將軍和馮將軍在宜城外擊破魏將殷署和朱蓋,已順利攻佔宜城。”

宜城是襄陽的南部門戶,門戶一破,大軍就能直奔襄陽。

“曹仁竟用此二愚賊守宜城,真是天助陛下取襄陽!”張飛激動大喊。

劉備亦有笑意。

吳班和馮習攻破宜城的時間遠超劉備的預期。

“機不可失!速傳朕令:令荊城的黃權、陳式二將,即刻引水軍北上宜城,其餘眾軍,加速而行。”

劉備果斷的下達了新的軍令。

宜城是襄陽南部的門戶,同樣也是劉備需要的中轉據點,拿下宜城的時間越早,對劉備奪下襄樊也就越有利。

樊城內。

殷署和朱蓋二人自縛於曹仁面前,低頭請罪。

曹仁的臉色陰沉如水,寒聲喝問:“為何違我將令,擅自出城?”

徐晃和于禁一走,襄樊的軍力就削弱大半。

為了提防南郡還有大軍來襲,曹仁除了留呂常引五千兵守襄陽外,還留殷署和朱蓋引三千兵守宜城。

以宜城的城防和物資,即便四面被圍也能守上半個月,半個月的時間,足以為曹仁爭取更多調兵遣將組織守備的時間。

結果。

殷署和朱蓋竟選擇了出城,理由是:折其盛勢,以安眾心,只有擊潰關羽的先鋒,才能守住宜城。

就兵法而論,殷署和朱蓋的理由其實是沒問題的。

張遼守合肥的時候,曾是如此。

倘若是曹仁在宜城,也會如此。

倘若是徐晃在宜城,亦會如此。

倘若是于禁在宜城,同會如此。

然而。

曹仁在被關羽狂揍之前是曹魏的天人將軍,張遼、徐晃、于禁是曹魏最善戰的外姓良將,全都是個人武力值和統率值排一流的猛人。

殷署和朱蓋是什麼?

就拿殷署來講,昔日漢中之戰時,殷署奉命監督護送軍士助戰,結果走了四十里軍士就叛亂了,殷署人差點就沒了。

能力可見一斑。

朱蓋也比殷署強不了多少。

曹仁惱恨的是:殷署和朱蓋你二人是什麼水準自己心中沒點數嗎?不是誰都能玩“折其盛勢,以安眾心”!

本可守半個月的宜城竟只守了一日,這對後方的襄陽和樊城造成了極大的守備壓力!

守城不是招呼一聲,軍士上城頭就能守城。

毀壞橋樑需要時間,設定路障需要時間,囤積柴木需要時間,徵調民夫需要時間,封鎖關津隘口需要時間,阻撓敵軍安營紮寨需要時間,等等調兵遣將、組織協調都需要時間。

因為殷署和朱蓋的擅自行動,曹仁少了半個月的時間!

殷署和朱蓋滿臉羞紅,不敢言語。

兩人沒聽過吳班和馮習的名頭,只以為是兩個無名之將。

於是選擇了出城猛擊。

朱蓋一軍還好,跟吳班打了個平分秋色。

殷署就慘了,差點就被馮習給陣斬了,嚇得殷署拔馬就走,潰兵又衝散了朱蓋一軍。

未及回城,又被馮習追上,殷署和朱蓋只能棄城而逃。

克敵斬將,那叫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兵敗丟城,那叫違背軍令,擅自出城。

敗了。

得認!

眼見二將就要被斬,趙儼忙湊近勸道:“將軍,二人雖有罪,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斬將不利;不如暫令二將戴罪立功。”

殷署和朱蓋心中一顫,希冀的看向曹仁。

曹仁冷哼一聲。

趙儼所言,曹仁又何嘗不知。

只是就此輕饒二人,又如何能震懾三軍?

“杖責三十,罰修城牆,若是再違我將令,定斬不饒!”曹仁剋制了內心的殺念。

殷署和朱蓋如蒙大赦,連忙叩頭感謝。

比起被斬,杖責三十、罰修城牆已經算極輕的懲罰了。

待殷署和朱蓋離開,曹仁又陷入了沉思。

如今的局勢,令曹仁感到擔憂。

先有劉封攻打南鄉,後有關羽攻打石陽,如今又被漢將吳班和馮習奪宜城。

對吳班和馮習二人,曹仁同樣未曾聽聞。

關羽麾下驍將眾多,曹仁也不可能人人都有情報在手。

令曹仁擔憂的是:關羽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是明打石陽和南鄉,實則暗取襄樊?

還是明打石陽和南鄉又以疑兵奇襲相反,實則要取的還是石陽?

曹仁道出心中的疑惑,詢問滿寵和趙儼。

沉吟片刻。

滿寵斷定道:“我以為,關羽的意圖依舊是襄樊,攻打石陽的只是疑兵。

假使關羽的意圖是石陽,他更應該留固守南郡的關津隘口,集中優勢兵力去打石陽,而非分兵兩處。

再觀關羽用於攻打宜城的先鋒,竟能擊敗殷署和朱蓋二將,必是軍中的精銳。

關羽是在聲東擊西,想以分兵計分襄樊的兵力!”

正常用兵,都是以眾敵寡。

若兵力不足的時候,就要設法分對手之兵,然後形成區域性的以眾敵寡優勢。

昔日曹操打顏良就是如此。

先將顏良在白馬津的兵力分去延津,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去打白馬津,以形成區域性的以眾敵寡優勢。

故而滿寵判斷,關羽亦是如此。

趙儼附和了滿寵的判斷:“石陽對關羽而言,取之無用;若取石陽,關羽就得分兵駐守石陽,同時還要直接面對陛下在汝南部署的重兵。

兼之孫權在樊口以南造武昌新城,設武昌郡,又大遷軍民於武昌郡,關羽不得重兵防範,我料其不敢輕取石陽而增加防守壓力。”

曹仁蹙眉:“關羽取石陽雖然會增加防守壓力,但取襄樊增加的防守壓力更大,不取石陽卻取襄樊,豈不是舍近而求遠?”

滿寵和趙儼沉默。

曹仁的反問也不無道理。

不論關羽取石陽還是取襄樊,都會增加防守壓力,而取襄樊增加的壓力明顯更大。

那麼關羽的真正意圖又到底是什麼?

良久。

趙儼又猜測道:“亦或者,我們都猜錯了。關羽的真正意圖不在襄樊也不在石陽,而在樊口!或許關羽是想用假途滅虢之計,將孫權攆回江東?”

這個猜測,曹仁不置可否。

不論是曹仁還是滿寵趙儼,都未去猜測劉備會來荊州這種可能。

畢竟。

若非孫權偷襲南郡,曹仁早在兩年前就被關羽攆出襄樊了。

曹仁雖然狂,但也沒狂到會認為:在孫權被攆出荊州的前提下,打個襄樊還得劉備、關羽、劉封帶著荊益之兵齊上。

滿寵和趙儼也不相信會有這種可能。

然而。

當兩日後來自於石陽的情報送到了樊城後。

不論是曹仁,還是滿寵趙儼,都驚了。

“劉備在南郡?”

什麼是驚喜?

這就是驚喜!

曹仁心中有些慌。

若劉備真在南郡,那麼襄樊的局勢就變得嚴峻了。

“或許,只是孫權的猜測。”趙儼喃喃低語。

滿寵臉色凝重:“孫權在樊口,比我等更容易獲悉情報,這也恰好證明了我先前的猜測無誤,關羽不是在捨近求遠,而是劉備來了荊州!

小心無大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管孫權派人送來的情報是真是假,都要視為真的來應對。

更何況,孫權沒理由來誑我等!不論關羽是要打石陽還是要打襄樊亦或者行假途滅虢之計,對孫權都沒好處。孫權此舉,應該是在自保!”

曹仁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這個情報,讓曹仁的手有些顫抖,打個襄樊,何必如此興師動眾!

“伯寧,速速派船過河去襄陽,告訴呂常: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伯然,你速速派人去洛陽,請陛下派兵支援,且告知劉備有可能親征襄樊。

再派人持我手令去汝南尋曹休和朱靈,讓其密切關注襄樊戰事,倘若發現劉備的旗號,不要等陛下詔命,立即出兵援我!”

曹仁深知。

若讓劉備對襄樊完成封鎖,一如上回關羽一般兵圍襄樊,再想派人求援就難了。

尤其是劉備極有可能親征的情報,曹仁必須將其儘早的送到洛陽,否則會嚴重影響曹丕及眾文武的判斷。

而汝南的曹休和朱靈,則是曹仁擔心曹丕不能及時發兵。

曹丕雖然稱帝,但如今的處境也並不好,內部叛亂眾多,群臣也多有面服心不服的。

只是一封猜測劉備可能親征的情報,未必會引起曹丕的重視。

萬一曹丕不能及時發兵,而劉備又真的親征,曹仁可沒把握能擋得住。

今年雖然沒水患,但眼下也即將入冬,樊城的物資未必能堅持到曹丕到來。

尤其是柴木。

想到這裡,曹仁又生一陣惱意。

若殷署和朱蓋能多守半個月,曹仁就可以發動軍民去城外多伐木砍柴半個月。

只要柴木足夠多,哪怕曹丕不能及時發兵,曹仁也篤信能守到曹丕援軍到來。

曹仁的應對很快。

劉備的封鎖同樣很快。

黃權引水軍出現在襄陽城北的漢水中,直接掐斷了襄陽和樊城的聯絡。

陳式引水軍出現在襄陽城南數十丈寬的護城河中,且向襄陽城內拋射帶有檄文的箭矢。

檄文大意:

劉備以中山靖王一脈行漢正朔,決意討伐曹魏,今起荊益十萬大軍、良將千員,謀士百人來取襄陽,順漢者昌,逆漢者亡,告誡襄陽城內的軍民不要自誤。

看到劉備派人射入城中的檄文,城內的呂常又驚又怒。

驚的是城外竟然真如滿寵傳信一般,是劉備!

怒的是劉備竟然都不加掩飾了,這是小覷嗎?

“織蓆販履之輩,也敢妄言行漢正朔!襄陽有我呂常在,任你有十萬大軍在外,能奈我何?”呂常忿忿的將檄文甩在地上。

狠話雖然喊得兇,但呂常內心卻是很虛。

畢竟。

襄陽城內的守軍只有五千!

在劉表時代,襄陽是大城,軍民甚多。

自曹操南下後,襄陽大部分計程車民都被強遷去了北方。

襄陽也就變得軍少民少。

曹仁這次也只給了呂常五千兵。

不是曹仁不想多留兵力在襄陽,一則是徐晃和于禁支援南鄉和石陽分走了大量的兵力,二者是襄陽有數十丈寬的護城河,需要大量的戰船出入。

兵留多了,城內的物資尤其是柴木的消耗就會加快。

一旦不能到有效的物資補充,襄陽城就不攻自破了。

這也是曹仁會坐鎮樊城而非坐鎮襄陽的原因之之,曹仁不想將大軍放在襄陽城中當旱鴨子!

襄陽城西。

劉備再臨檀溪。

看著檀溪水流,劉備不由想到了昔日去襄陽赴宴反被追殺不得不走渡檀溪逃命的往事。

襄陽有縣誌記載:劉備兵屯樊城時,劉表請劉備赴宴,蒯越、蔡瑁欲殺劉備,劉備遂走渡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劉備高呼“的盧可努力”,乃一躍三丈過檀溪。

不過走渡檀溪是有,的盧一躍三丈就是以訛傳訛了,那只是一群追兵沒追上劉備而胡謅的藉口罷了。

人老了就容易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想到走渡檀溪,劉備又想到了劉表,想到了劉琮獻城。

往事如流水一般,對映在劉備的眼簾。

懷念間。

有戰船自下游而來,是陳式遣人來傳信。

“陛下,襄陽守將呂常在城頭大罵,拒不投降。”信使語氣忿忿,顯然是呂常的話罵得極為難聽。

劉備的臉上浮現幾分怒意,很快又按捺:“傳令陳式,戰船夜不熄火,泊於襄陽護城河上,或擂鼓,或吹號,只需侵擾城頭守軍即可。”

襄陽城易守難攻。

能勸降則勸降,不能勸降也不強攻。

劉備的攻擊的重心依舊在漢水以北的樊城。

破了樊城,襄陽就容易了。

北岸。

張飛、輔匡、馮習、張南、傅肜、吳班、趙融等將,相繼登岸。

或取樊城以北的郾城,斷樊城跟宛城的聯絡。

或取樊城外的圍頭和四冢,用於包圍樊城。

眾將皆是興奮。

在張飛的猛攻下,郾城的守將並沒堅持幾日。

在安撫了張飛左右將校後,劉備最終還是將最重要的郾城交給了張飛。

郾城不丟,曹丕的援軍就抵達不了樊城!

而在圍頭和四冢,輔匡、馮習、張南、傅肜、吳班、趙融等將,則依託關羽昔日圍攻樊城留下的舊址修築包圍樊城的工事。

劉備並未急著進攻樊城。

磨刀不誤砍柴工。

攻城是下策,攻心才是上策。

要攻心,就得先將樊城圍起來。

期間。

曹仁也遣將去破壞圍頭和四冢的工事,但都被擊退。

根據幾次試探的結果,曹仁判斷出包圍樊城的漢兵至少有兩萬人!

再推算包圍襄陽的以及其餘或分兵打郾城或按兵不動的,來的兵馬不會低於三萬,甚至得往四萬靠攏。

而曹仁如今在樊城也只有一萬人!

推算的結果,令曹仁大為震撼:“看來孫權派人送來的情報無誤,定是劉備親自來打襄樊了!”

曹仁感到忿忿。

兩年前被關羽圍在樊城,兩年後被劉備圍在樊城,我曹仁什麼時候只配被圍了?

滿寵在仔細分析了前後情報後,道:“求援的信使早已離開了樊城,樊口的孫權也有助我等之意,只要撐到陛下的援軍到來,劉備就拿不下襄陽和樊城。”

趙儼則是心憂道:“話雖如此,但眼下即將入冬,城內的柴木消耗加劇。倘若陛下的援軍遲遲不來,我等也難以固守。依我之見,不如將城中老弱婦孺都驅逐出城,減少對城內物資的消耗。”

臨戰驅逐老弱婦孺,趙儼的心思不可謂不歹毒。

不過這個決定曹仁沒有采納,而是呵斥趙儼道:“城中老弱婦孺多有人跟軍士有關,豈能臨戰驅逐,壞我軍心?”

趙儼羞慚不語。

數日後。

劉備完成了對樊城的合圍,策馬親臨樊城南門外。

看著城外的天子大旗,曹仁破口大罵:“劉備,山陽公禪位,陛下已令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你怎敢僭越稱帝,有何面目見人!”

論倒打一耙,曹仁但也有三分模樣。

劉備冷笑一聲,讓黃忠上前答話。

黃忠背弓持箭,策馬高呼:“樊城的軍民聽著,曹丕篡權奪位,天人共憤;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如今已登大位,行漢正朔。

爾等助曹魏逆賊,本應誅滅,然而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爾等因曹魏逆賊而白白丟了性命。

若爾等不願助曹魏逆賊,可設法出城來降,往罪可免;若爾等執迷不悟,助曹為虐,陛下將親率十萬大軍踏平樊城!

今日我以此箭,以昭陛下天命!”

話音剛落,黃忠手中的利箭就破空而起,下一刻,城頭一面旌旗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