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
何建庭推開房門,聽到父親何鴻達的聲音。
昏暗的燈光下,何老的眼睛在花白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爸,還沒睡呢?病好了?”
何建庭說著,把身上溼漉漉的外套遞給迎過來的保姆王阿姨。
“你爸他等你等了一晚上,快去。”
王阿姨說著,回頭看著何老。
“你也早點休息吧。我問建庭個事兒。”何鴻達示意王阿姨。
王阿姨答應著,出了別墅的門。
她穿過一片設計講究的中式園林,把何建庭的衣服交給洗衣工,自已回去休息了。
保姆們和其他工人住在何鴻達的別墅群裡。
這個別墅群依山而建,中心是一座五層的中式建築,這就是何鴻達一家的住所。
其他別墅都是二層的西洋設計風格,供保姆們和工作人員居住。
這些二層別墅眾星捧月一般的圍繞在何鴻達別墅的周圍。
別墅群呈半圓形,另一半是一個人工湖。
外圍是環繞別墅群的高爾夫球場,這是何老洽談投資和會見朋友的地方。
從衛星地圖上看,這片區域的形狀像極了“太極八卦圖”。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早年何建庭被綁架,作為何鴻達唯一兒子的他差點一命歸西。
何氏集團的香火險些斷送在這件事上。
從那以後,何鴻達一家深居簡出,行事低調。
尤其是何家對保姆和工人像對待長輩一樣尊重。
不僅在生活條件上給予了很高的標準。
而且付的薪水遠高於平均水平,根據個人意願,還可以簽訂終身合同。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旦邁入何家的門,就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了。
雖然,作為“紅三代”的何鴻達是改革開放浪潮中受益的一代人,但是在經商這條路上走得並不平坦。
早年,他在煤炭,鋼鐵,房地產等領域從嶄露頭角,一直做到行業的王者。引起了很多同行的不滿。
他們始終以為父親的成功是源於紅色的家庭背景。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父親是為了自已的姐姐,才從部隊轉業,繼而經商的。
根據當時的政策,父親和他的姐姐只能有一個人繼續留在部隊內。另外一人,就要自謀職業。
當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當時何鴻達的姐姐剛剛懷孕,姐夫以離婚為要挾,要求她留在部隊,這樣他的仕途才能夠享受各種便利條件。
為了姐姐的婚姻幸福。何鴻達主動提出自已離開部隊。
雖然父母非常反對。
但是何鴻達覺得,不能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他覺得男兒應該走出去,用自已的力量打拼出一個世界。
正所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於是,何鴻達離開了家,孤身來到花城。
這裡遠離父母的人脈圈子,海闊天空。
然而,何鴻達著實是吃了很多苦。
他睡過水泥管,當過學徒,做過推銷員,後來被提拔為業務經理。
雖然沒有繼承父輩的人脈,但是血液裡流淌著的紅色基因,讓他在人生的低谷依然樂觀。
艱苦奮鬥,矢志不移。是他血液裡不變的東西。
他有那個年代鮮有的大學經歷,喜歡讀書,樂觀自信。
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何建庭的母親——徐玉香。
她是一名海歸的金融學博士,她的父親是知名的民族企業家。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
這個當年其貌不揚的業務經理,
從此書寫起他的商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