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修行(二)

小松笑道:“你想問是否可以用特殊能力來切菜?當然可以!“

“特殊...能力?“繪里奈表示不太明白。

小松進一步解釋道:“我知道你們兩位的廚藝並不比我差。

為了讓這場比賽更有意思,失敗的一方將不能享用接下來的這頓飯。你們覺得如何?“

“沒有問題!“田展立刻回答道。

“我也沒問題。“繪里奈淡淡地表示同意。在田展從背後的包袱裡拿出了七星刀的中刀時,小松眼睛一亮。

他看著田展手中的七星刀,讚歎道:“這菜刀真不錯,刀身鋒利剔透,靈動非凡,一看就是好刀!”

田展只是淡然一笑,並未多說什麼。

很快,三人站在料理臺前,右手緊握菜刀,左手拿著捲心菜。

“準備好了嗎?那麼,三…二…一,開始!”小松的話音剛落,他們幾乎同時動刀。

田展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使出了七星第六式【七星瞬間切】!

小松突然感覺到一股氣息,僅僅半秒的時間在他身上停頓,然後他回頭繼續切著手中的捲心菜。

田展的七星瞬間切使出,只聽到“刷唰”的聲音,他瞬間完成了對捲心菜的切絲處理。

“我完成了!”田展宣佈道。繪里奈和小松立刻停下動作。

繪里奈左手的捲心菜還有一半未切完,小松也只差四分之一。

哪怕再多給他們五秒的時間,他們也能完成剩下的切割。

看著田展砧板上堆成小山的捲心菜絲,繪里奈眼中滿是驚訝。

她暗自驚歎:“好…好快的刀工…跟那個時候,一瞬間肢解一頭巨大水牛一樣!”

小松的眼神中也帶著驚訝,心中暗道:剛才那一瞬間切開一整個捲心菜的刀技應該就是他的特殊能力無疑…

而且就在他剛才使出【特殊能力】的瞬間…

我明顯感受到了【食義】氣息…

絕對沒有錯的,雖然並不也是很強烈…

還有他那一雙靜靜盯著食材的雙眼,這股朝向食材反射性迸發出的直線集中力…

隱藏在體內的巨大潛力,如果他能完全領會【食義】的話…

田展未曾察覺小松此刻對他既驚且奇,還帶著一絲期待。

他笑了笑,說:“小松前輩,我想這場比試,是我贏了吧!”

“嗯,這次小測試,你確實贏了。”小松肯定道。

田展瞄了一眼繪里奈,問:“剛剛說輸了比賽的人不能吃晚飯...那...繪里奈她...”

繪里奈別過臉去,雙手捂在胸口,高傲地說:“哼,別得意得太早!少吃一頓飯而已,就當減肥了!”

“繪里奈小姐,別急著下定論,能不能吃上晚飯還說不定呢,因為接下來還有第二個小測試。”小松悠悠道。

“第二個...小測試?”

小松轉身帶頭前行,說:“跟我來吧。”

很快,田展和繪里奈跟隨小松來到另一個料理臺。

料理臺上放著六個碗,每個碗裡都有一種顏色相近的液體。

小松解釋:“這就是第二個小測試。這六個碗裡分別放著六種不同的醬油。目標是以最短的時間準確說出每碗裡是哪種醬油。”

話音剛落,繪里奈已搶先開口:“右邊第一碗是黃豆、小麥、鹽為主要原料的生抽;第二碗是蒸魚豉油;第三碗是醬油膏。剩下的第四、五、六碗分別是西式醬油、普通醬油和生抽。”

繪里奈一口氣準確地說出了六個碗裡的醬油種類,令在場的人無不驚訝。

小松拍手稱讚:“真是厲害,竟然一下就說出來了!繪里奈小姐,你是如何辨別出來的?”

田展也好奇地望著繪里奈,等待她的解釋。

“其實也沒什麼難的,”繪里奈解釋,“我的神之舌品嚐過無數料理,對各種食材和調味料的特性都有印象。憑藉這些記憶,我能輕易分辨出不同的醬油。”

“只需輕輕一嗅,我便能準確分辨出這六種不同口味的醬油!“繪里奈自豪地宣稱。

田展和小松,在內心深處對繪里奈的這種特殊能力深感佩服。

尤其是小松,此刻的驚異絲毫不亞於之前目睹田展展現超能力的時刻。

“天生敏銳的味覺,能將品嚐過的料理味道深刻記憶,這種對食材獨特的認知和記憶力...

甚至能與食材建立溝通...這兩位年輕人的【特殊能力】確實非凡,與食材溝通的能力!

如果他們能掌握食義...他們的造詣絕對不在我之下,甚至...“小松內心暗自讚歎。

小松逐漸明白,珍鎮鎮為何要親自指導眼前這兩位年輕人了。

“第二個測試,毫無疑問,獲勝的是繪里奈小姐!祝賀你們兩位,今晚你們都可以享用晚餐。

今天的測試到此結束,明天開始,我們將進入食義的正式修行課程。

請兩位今晚好好休息,養足精神,以迎接明天的修行課程!“小松宣佈道。

在食林寺,國寶級廚師珍鎮鎮,他開創了這個寺院,歷經數十載,其名聲遠揚於日本乃至整個亞洲。

從這裡走出的學生,多數已成為名廚。為了回報食林寺的培育之恩,他們每年都會捐贈財物或稀有食材。

如今,食林寺佔地超過20000平方米,而初建時僅有小小一片地方。

食林寺不僅是修習食義的場所,也是珍藏各種珍貴食材的地方。

其中一種名為“窺心筆頭草”的稀有食材,儘管不能食用,卻有著非凡的價值。

田展和繪里奈在食林寺度過了一夜後,於次日凌晨5點開始了他們的修行。

早晨5點,寺內的早飯時間,也是他們早課的開始。

這讓習慣於睡懶覺的繪里奈感到十分睏倦。

田展原本以為食義的修行會充滿新奇與挑戰,但出乎他的預料。

“要習得食義,首先要學會食禪。每天早上的必修課是打坐。”小松如此教導田展和繪里奈。

兩人坐在禪房內的蒲團上,閉目合十,面前各放一盞燈草。

小松在一旁解釋道:“食義是一種心境準備運動,旨在表達對食物的感激。它需要我們靜心傾聽生命的鼓動。”

田展忍不住問:“這是無我的境界嗎?”

小松搖頭道:“非也。單純的無慾狀態並非如此。

食義所追求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境界。”

“你渴望達到的無的狀態,實際上是在食義中追求無念的境界。

這個境界需要你摒除心中的雜念,只留下對食物的純粹感謝。

簡單來說,表達感謝就是食義的基礎。

現在,你們眼前的就是食林寺最為著名的食材——窺心筆頭草。

這種如火炬般燃燒的筆頭草,是珍師範為修煉食義而改良的獨特品種。

它具有靈性,能敏銳察覺人們心中的雜念。

如果你們心中除了感謝之外還有任何其他念頭,它的火焰就會瞬間熄滅。

對於你們來說,這或許是你們第一次聽說這樣的食材。

田展,你拿著它,感覺如何?”

田展仔細審視它,它沒有神經系統,沒有肌肉,也不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但這窺心筆頭草卻能感知我們心中的雜念。

難道它是一種活著的生物嗎?

活著的特性?田展擺擺頭笑了一聲。

小松點頭繼續解釋說,世界上仍有許多未知的神奇食材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當初我在這裡修行時,第一次見到這窺心筆頭草時,我也感到驚奇和困惑。

但隨著對食義的理解加深,我也就不再感到奇怪了。

聽著小松的解釋,田展和繪里奈對學成食義後的情景充滿了期待。

小松接著說:“現在你們只是點燃了一根窺心筆頭草,隨著修煉的深入,你們需要點燃的根數也會增加。

當然,點燃的根數越多,它們對雜念的敏感度也會越高。

現在,你們兩人要嘗試在30分鐘內保持這根窺心筆頭草的火焰不滅。

只有完成這項修行,你們才能吃早飯。我會在一旁觀察你們的情況。”

小松說完就不再出聲,靜待兩人的表現。

“好的,“田展說道,

“修煉食義之窺心筆頭草。首先,我們要對世界上所有的食材保持一顆感激之心。“

田展閉上雙眼,心中默唸。一分鐘過去了,繪里奈的內心開始泛起漣漪。

“為什麼修行要和這個男人一起呢?“繪里奈的腦海中浮現出昨天在山腳下,田展為她治療扭傷的情景,她的臉上不禁泛起兩抹羞紅。

“真是的,怎麼都忘不掉這件事。“當她正想著,眼前的窺心筆頭草突然熄滅。

“哎呀,熄滅了!“繪里奈驚叫道,她的聲音讓田展也分了神,他面前的窺心筆頭草也隨之熄滅。

“抱歉,“田展嘴角微抽,“你的雜念太多了。“

……

讓我們深深感受這份感激之情,將其深埋在心底...。

當田展和繪里奈初次完成窺心筆頭草坐禪後,時間已經過了兩個小時!

在滿懷感激之情的氛圍中靜坐半個小時,看似簡單,實則困難重重。

“哎呀,終於結束了!竟然花了兩個小時…”田展擦去額頭的汗水,感慨道。

繪里奈同樣疲憊不堪,汗水順著額頭滑落,打溼了眉間的幾縷金色髮絲。

“我...我們到底在做什麼啊!坐禪...這就是食義嗎?”她心中滿是疑惑。

“看來兩位已經順利完成了窺心筆頭草坐禪!現在,讓我們享用早餐吧!”小松端著盤子向他們走來,盤子裡放著碗筷。

田展原以為早餐是現成的,然而走近後卻發現碗裡空空如也。

“哎?這是怎麼回事?”他看著小松手中的空碗,疑惑地問道。

繪里奈同樣滿眼困惑。小松指著旁邊的米缸解釋道:“米缸裡已經備好了精白米飯,請各自用這碗取出所需分量。我會為你們煮熟的。”

“額...只有大米,沒有煮熟嗎?”田展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小松補充道:“不過...盛米的工具只能使用筷子。”

果然!田展的嘴角微微抽搐,大小姐捂著額頭,無語至極。他們早就料到早餐不會那麼容易到手。

不只是今天的早餐,就連昨晚的晚飯也是考驗。用來下飯的綠豆也是兩人用筷子一顆顆夾起來的。現在連大米都要一顆顆夾起來...。

“兩位不必驚訝,這也是食義修行的一部分!一顆顆夾起大米,更容易被食材接受呢!”小松解釋道。

在無奈的情況下,田展和繪里奈開始使用筷子從米缸中一顆一顆地夾起大米,放到碗裡。

筷子很滑,每夾起一顆大米都需要多次嘗試。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他們終於將大半碗的大米夾好並吃掉。

田展突然覺得,這些大米一顆顆夾出來後特別美味,或許這大米也是食林寺的稀有食材之一,口感與外面不同。

早餐過後,田展和繪里奈跟隨小松來到一個大院子。小松向他們強調了食義中最重要的姿勢——雙手合十行禮。

他提醒兩人務必牢記這個正確的手勢。

聽到這些,繪里奈看向田展,問他是否曾經在這裡修習過食義。

田展告訴她,他殺生前都有這個習慣,料理它們前感謝它們是理所當然的。

它都已經把生命奉獻給料理了,廚師應當感謝它們。

最好的感謝就是完完全全把它們全身都做成美味料理才不辜負它們。

小松在一旁聽後十分震驚,他意識到田展在小時候就已經開始與食材溝通,並摸索到了食義的奧秘。

他感嘆田展是天生與食材溝通的存在,比珍師範還要厲害。

同時,他也意識到田展和繪里奈在食義大成後,將對整個料理界產生巨大影響。

在震驚過後,小松開始指導田展和繪里奈正確的食義姿勢,要求他們滿懷對世間一切食材的感謝,做到表裡如一。

“在處理食材時,我們需要確保手上的虔誠動作與內心的態度相一致。

只有當我們真正用心對待,才能得到食材的回應。

如果心口不一,那麼我們永遠無法與食材建立真正的聯絡。

因此,在烹飪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專注和敬畏。

用心感受食材的靈魂和能量,才能真正領悟到烹飪的精髓和食材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