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殿祭祖!
從朱元璋開始,就在奉先殿擺上了朱仲八、朱百六、朱四九、朱五四等人牌位。
到朱允炆的時候,又加上了朱元璋的牌位以及畫像。
朱棣並沒有撤。
因為雖說朱元璋看似是復活了,但好像又的確是死了,只是以另外一種存在出現。
所以目前是薛定諤的朱元璋,處於復活與死了的兩種狀態當中。
如果撤了靈位和畫像,朱元璋不過來的時候,遇到祭天、祭祖等祭祀,元旦、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重大活動。
還有朱元璋生日和祭日咋辦?
人老頭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永樂朝,甚至可以說跟死了沒區別。
你按照規矩得去奉先殿上個香,到時候還要去孝陵親自給太祖皇帝與高皇后娘娘進行祭祀。
就因為老朱隨時可能會過來,這些必要流程就不做了?
被人指責不孝咋辦。
畢竟這可不是復活,而是成“仙”了,成仙了就更要祭祀和供奉。
只是目前老朱下凡,自己祭祀自己也不像話。
為此大朱棣詢問老朱的意思。
老朱沉吟過後,決定不撤自己的靈位和畫像,祭祀活動自己就不主持了,由朱棣自己主持。
還是那句話。
他得保證自己的權威。
以前是帝王權威。
現在則是神權權威。
所以該有的祭祀活動必須要有。
到未時三刻,也就是下午2點鐘左右,繁瑣的朝賀、祭祀儀式總算是結束。
本來應該是上午搞定,群臣吃了早飯過來向皇帝朝賀新年,獻上禮物,然後祭祀祖宗,接著就是賜宴,如果不賜宴也會賞賜節慶錢。
但老朱一直磨磨蹭蹭到上午11點鐘才來,搞得群臣飢腸轆轆,一個個餓著肚子兩眼發昏,都快撐不住了。
直到此時老朱才下令賜宴。
宴席早就準備好了。
宮裡“門旁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
“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
“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
“簷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歲”。
且設鰲山燈、扎煙火。
一聲令下之後,鞭炮齊鳴,煙花絢爛。
宮中於謹身殿、華蓋殿以及奉天殿當中大擺宴席,宴請群臣百官。
老朱和馬皇后坐在謹身殿龍椅上,舉起酒杯,下方能夠坐在這個殿的都是重臣。
有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胡儼、金幼孜等內閣成員。
有姚廣孝、丘福、朱能、李遠、王聰、張信、徐理等靖難功臣。
還有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王彰、陳德文,左右副都御史,陳瑛、盧睿,左右僉都御史等監察體系官員。
另外就是改戶部為三司的張紞、夏原吉、鬱新、古樸等三司財政官。
大理寺卿湯宗、少卿虞謙、胡閏、薛嵓等。
這些其實就是永樂改制之後的結果。
內閣、都察院、五軍都督府、三司、大理寺,把治理權、監察權加檢察權、軍權、財政權和立法權分開,以防止文官集權,加大君權。
在這套體系下,內閣擁有對各地地方治理的權力,推行政策,給皇帝提供意見,如此極大地改善了相權強大的情況。
朱元璋站在上面,下方大朱棣以及諸多沒有被處置的藩王也在其中,他環顧四周,感嘆道:“朕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奈何故元暴戾,民不聊生,只能揭竿而起,終得天下。”
“正因朕出身於黎庶,深知黎庶艱苦,勤政愛民,以至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猶擁被。然便是如此,亦猶未悔,只願使天下無遺賢,不聞無遺利。”
“諸君能有今日殊為不易,當安守本心,刻苦為民。不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
“朕雖已殯天,然”
說罷他目光森然,抬起頭看了眼天花板,左手指了指上方道:“朕在天上看著你們呢。”
“尊太祖陛下詔。”
下方群臣心裡都慌了,忙不迭彎腰鞠躬。
永樂朝的朱元璋可不是洪武十二年還未大開殺戒的朱元璋。
從洪武十三年開始,明初四大案,加上平日裡朱元璋隨手處置的官員,大大小小加起來數萬之多,被牽連者達十餘萬之眾。
可以說是兇名在外,殺得滿朝諸公人頭滾滾。
建文帝上來了百官可以說是彈冠相慶,慶祝終於來了個對他們比較友好,相對溫和一點的皇帝。
結果熟料朱棣靖難了。
太祖下凡了。
這不要了親命嗎?雖說由於這次大朱棣真就受命於天,老朱給了他正統名分,不至於再出現壬午殉難。
原本壬午殉難加上後續要殺一千多名官員,加上親屬達數萬之多。
但現在大朱棣也就下旨賜死了一百多名攛掇朱允炆削藩的臣子,而且也只誅殺首惡,沒牽連九族,方孝孺也沒有被誅十族。
然而太祖來了,可比壬午殉難還絕望。
畢竟大朱棣也就搞過一次壬午殉難,後面就沒怎麼大規模誅殺官員。
老朱那可是從頭殺到尾的。
“大過年的,你就不會說句好話?”
馬皇后聽到朱元璋隱隱威脅群臣,白了他一眼,隨即站出來舉杯說道:“好了,新年之際,舉杯同樂。”
“來,喝酒!”
大朱棣亦是連忙也舉起酒杯。
“喝!”
眾人紛紛舉杯。
一杯過後,馬皇后拉著老朱坐下來,隨便嚐了幾口菜。
下面攝於老朱威望,安安靜靜,都不敢動筷子。
基本上除了朱雲峰、季赫、小朱棣可以旁若無人以外,其餘人連大朱棣那都是不怎麼敢喘氣。
見此馬皇后說道:“我兒媳呢?妙雲?妙雲?”
徐皇后連忙上去道:“母后。”
“該去見命婦了,隨我來吧。”
馬皇后起身離開,然後又對朱元璋說道:“重八,百官朝賀,四方來使上了國書,你是不是也該去寫幾份回信了?”
“行吧。”
朱元璋知道馬皇后是想把他弄走,便也沒說什麼,起身說道:“老四,跟我來。”
‘喂喂喂,別人正吃飯呢。’
朱雲峰正胡吃海塞呢,看到他們要走,心中腹誹。
你們不吃,別人要吃的啊。
不過永樂年的飯菜確實不合胃口,只是肚子太餓了填填,便與小朱棣和季赫跟了過去。
等他們一走,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老朱給人的壓迫感實在是太強了,人就站在那裡,俯視下方群臣,就感覺不是被一個人盯著,而是被一頭巨龍掃視。
彷彿下一秒就是一聲令下,被拖入詔獄,接著全家處死。這在洪武年簡直是常態。
而洪武年離現在才過去四年呢。
完全是死去的記憶在攻擊著下方群臣,文武百官不害怕才怪。
好在馬皇后現在也下凡了,不然下面這些大臣不保證自己在老朱的俯視下會不會尿褲子。
從謹身殿出來,朱元璋雙手揹負在身後,對馬皇后說道:“宴席都未結束,這麼急著走做什麼?”
“看你那樣子,像是要吃人似的,下面那些官好像都不是老四的官員,是你的仇敵一樣,再不走人家不怕死?”
馬皇后牙尖嘴利,懟著朱元璋道:“你別忘了,如今是老四的大明,不是你的大明。別老插手老四做什麼,他是皇帝,他也該有自己的威嚴。”
‘娘!’
‘我的親孃!’
大朱棣在後面跟著,眼淚都快下來了。
雖然老朱在的時候確實能增長他的權威,但在個人威嚴方面,卻被老朱壓制得死死的。
在老朱面前如此唯唯諾諾,群臣看了就慢慢不把他當成皇帝了。
所以在大朱棣看來,老朱亮個相,幫他增加點權威就行,再對大明朝指手畫腳,那就有點不合適了。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因而之前有過心理預期,捏著鼻子打算認下。
沒想到自己娘居然會仗義出言。
不愧是自己親媽。
“好了,孩子是你肚子裡掉出來的肉,你心疼孩子行了吧。”
朱元璋不敢跟馬皇后頂牛,只能說道:“你們快去後宮見命婦吧,老四,我們去聊聊。”
“是,父親。”
大朱棣就跟著朱元璋走了。
新年慶典活動,上午朝賀祭祖,中午吃飯,下午基本上就是閒聊期間。
群臣在外面觥籌交錯,他們的夫人就會進後宮拜見皇太后、皇后,加上後宮妃嬪,一起熱熱鬧鬧。
不過顯然老朱在前面,群臣壓力山大,他一走,大家才能放開一點,交頭接耳,聊聊天。
大朱棣留下太子朱高熾住持剩下的宴會,自己則跟在朱元璋身後,到了乾清宮。
乾清宮書房裡,這裡不讓外人進來,平日裡打掃大朱棣都是自己親自帶著三個兒子,累死累活,讓宮殿不至於落灰。
後來大朱棣受不了了,就把這個任務給了三個兒子,弄得每週朱高熾都得帶兩個弟弟過來搞衛生。
進入到自己書房裡,朱元璋很滿意雖然人不在,但衛生保持得很好,說道:“老四,有心了,與我平日裡的模樣沒什麼區別。”
“都是兒臣該做的。”
大朱棣毫無廉恥地把功勞攬在自己頭上,臉厚賊厚道:“兒臣不許他們進來,打掃這偌大宮殿時,想起父親點點滴滴,常常落淚思念。”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好好好,我兒仁孝有加,坐下說吧。”
說著自己坐在了書桌後。
大朱棣躬身謝過父皇后,坐在了他的對面。
與洪武朝的朱元璋書房區別就是,朱元璋的椅子換成了沙發椅,對面的椅子也換成了沙發。
平日裡坐著那個叫舒服。
現在又變成了黃花梨硬木椅,反倒有些坐不慣。
不過忍忍就過去了。
等大家都坐好,朱元璋才說道:“那稻種如何?”
大朱棣頓時眉開眼笑道:“父親,畝產十石,有的甚至還出現了十一石,孩兒從未見過這樣的神奇稻種。”
“嗯,好處少不了你的,盡心維護好這大明江山。”
朱元璋看了眼朱雲峰和季赫,然後說道:“這次過來,我也是打算告訴你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還請父親明示。”
大朱棣忙不迭請老爹告訴他怎麼做。
這次水稻化肥農藥可是佔了大便宜,因為這比平時高了近四倍的產量,如果推廣到全國,那他就想幹嘛就幹嘛了。
有這糧食產量,他雖然不敢把首都遷到蒙古草原去,但敢讓朱高熾在北京留守,自己住蒙古草原。
看哪個蒙古人敢在草原上放牧,打得他們跟匈奴突厥一樣,只能往西亞跑。
“明年你把稻種推廣到全國,制肥的方法也以官方的形式推廣下去,以後可能畝產十石達不到,但畝產七八石應該沒問題。”
朱元璋沉聲道:“之後我會讓人送來鍊鋼之法,有了鋼鐵,你就可以打造蒸汽機、戰船、火炮。蒸汽機可以造火車,日行千里,如此大明便能強盛。”
“蒸汽機?”
朱棣納悶道:“那是何物?”
“雲峰。”
朱元璋看向朱雲峰。
朱雲峰就說道:“這是種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它蘊含著能量,可以帶動一個車廂跑,人就能夠坐在車廂裡,一個時辰能跑上百里,可以連續跑十二個時辰,從北京到南京也就一日功夫。”
“還有這般神奇之物?”
大朱棣瞠目結舌。
小朱棣樂道:“你不知道的東西還多著呢,反正跟著父親走,不會虧待你就是了。”
“這是自然。”
大朱棣樂得合不攏嘴。
朱元璋便向朱雲峰使了個眼色。
“咳咳咳。”
朱雲峰會意,便連忙咳嗽兩聲道:“當然,這親父子也得明算賬,太祖陛下下凡不容易,送來東西也更不容易。上界白銀無用,唯有黃金可以為仙朝勉強帶來用處。因為它是製造仙器的材料之一,即便在上界也非常珍貴,所以.”
“.”
大朱棣心中滴血。
他手頭上黃金也不多啊。
朝廷到處都要用錢。
雖然糧食多了國庫也充盈。
可誰會嫌錢少呢?何況他還想北伐打蒙古人來著。
但現在自己老爹打劫過來,也沒辦法。
他只能含淚說道:“父親要黃金自是應該的,就是不知道要多少。”
“隨隨便便先來個五百斤吧。”
朱雲峰笑道:“而且不用擔心沒黃金,這樣,我以後幫你弄個黃金礦藏的地圖,大明自己的礦產可以先不動,西洋很多黃金,你派人下西洋,拿絲綢瓷器大把搞黃金過來就行。”
“好。”
大朱棣咬牙道:“既是如此,全聽父親吩咐就是。”
朱元璋與朱雲峰對視一眼,朱雲峰看到了老祖宗眼中的狡黠。
這老逼登。
自己大明是一分錢都不想出。
全逮著自己娃薅。
果然是親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