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章 陛下的恩情還不完

2026年10月份。

朱雲峰在現代的產業已經很大了,雪峰山的鋼鐵廠建設好了。

下半年又搞了紡織廠、超市、木材廠、建材廠。

感覺整個鎮的經營都被他給壟斷。

甚至不止是藍沙鎮,他們縣的gdp都已經要靠他臉色吃飯。

這讓鄒婷很疑惑。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訂單沒那麼多,可偏偏生意越做越大,工廠就沒有停工過。

還有租的地越來越多,養的牲畜越來越多,開的礦山也越來越多。

最近甚至還購買了雪峰山中一個黃金礦的開採權。

再這麼搞下去要變市首富了。

市首富當完變省首富,省首富之後就是全國首富、世界首富,接下來就沒人比朱雲峰有錢了。

鄒婷覺得其中有貓膩。

但看著工資條已經從十五萬漲到了二十三萬,公司還給高管配了臺寶馬五系,她最終也只能放棄了找朱雲峰和季赫刨根問底的想法。

反正連縣工商局和稅務局都查不出問題。

雲峰公司每年要給縣裡交那麼多稅,提供那麼多就業崗位,縣裡都不說啥,把朱雲峰當大爺供著,她操的哪門子心呢?而對於朱雲峰來說,今年不僅僅是公司規模迅速膨脹的一年,也是汗流浹背的一年。

刀尖上跳舞。

畢竟錢的來路並不完全合法正規,上面真要嚴厲調查的話,是有很大可能找出問題所在。

所以朱雲峰只能小心翼翼,苟且發育,不敢有絲毫冒頭的行為。

直到去年他們隔壁縣位於雪峰山脈當中發現一座金礦床,今年雲峰公司積極與湖南一家黃金上市公司聯合購買開採權,這才敢放開了幹。

私人是不能承包黃金礦的,但私營企業可以,他們作為本地公司代表與上市公司聯合的話,也能享受一定政策優待。

那家上市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朱雲峰作為本地企業則大力招聘人員培訓,進行開採冶煉等工作。

短短兩年時間,雲峰公司從最初的總資產五千萬左右,到去年大概七八個億,再到今年,已經迅速膨脹到了總資產三十多個億。

預計到明年最少百億總資產沒得跑。

這可是總資產,不是市值。

股市市值是虛估,而總資產則是實際資產,不可同日而語。

為此朱雲峰決定進駐房地產當然,他們鎮和縣的房地產沒什麼搞頭,而且房地產這兩年低迷,進軍這個市場沒意義。

但他掛羊頭賣狗肉,在縣裡和鎮子建高檔小區,打著給員工謀福利的旗號,建成的小區給內部員工價遠低於當地房價。

實際上大量的建材、物資、鋼鐵、裝置通通往大明運。

比如雲峰公司如今旗下員工已經有四萬多人,按照預算在縣裡和鎮子各建一個大型小區,需要用到那麼多物資。

朱雲峰就多提了50%的預算。

多購入50%的物資送到大明去,用這項成本來掩蓋另外一項成本。

其中對講機就夾雜在這裡面。

因為朱雲峰發現,不僅僅酒店、商場、小區、停車場、車隊之類用對講機,工地也用。

所以光對講機他就買了十多萬部,大半都送去大明瞭。

洪武十四年九月,即將入冬。

今年南京城的人口大幅度提升,從去年的三十萬,漲到了五十萬。

城內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也開始進行大規模修築。

包括重新規劃調整街道,修理道路,架設電線杆,慢慢通電燈。

房屋建設倒還是跟原來一樣,並沒有大建樓房。

倒不是材料不足。

事實上水泥廠、磚廠都已經在建,位於南京的鋼鐵廠也已經投入生產。

在解決了火力發電的技術問題後,武安鋼鐵廠和南京鋼鐵廠同時開工,基本的水泥、磚頭、鋼鐵等工業建材已經足夠使用。

但建樓房沒意義,人口本來就少,還建樓房。何況樓房也需要技術熟練的農民工,並不是毫無技術含量。

所以步子依舊得慢慢來,至少得南京城裡人口比較多的時候,再進行大規模重建工作。

今天上午,朱標視察了縫紉機廠。

在上半年糧食豐收之後,朝廷決定改稻為桑,發展經濟作物,提高紡織業發展。

朱雲峰那邊進了大批縫紉機過來,在洪武朝設立紡織工廠培養女工。

最近新疆棉花產量又大漲,朱雲峰收購了大批送去大明,製作出一件件棉衣以及棉襪棉鞋,用於軍隊打東北用。

據說眼下初冬都還沒到,大興安嶺那邊已經是被冰雪覆蓋,要是沒有禦寒衣物,打到遼東就不錯了,不可能打得到後世吉林以及黑龍江那邊去。

當朱標從紡織廠回來的時候,正看到朱元璋與朱雲峰他們在乾清宮裡開會。

見他進來,朱元璋說道:“來得正好。”

“父親是決定出兵了嗎?”

朱標問道。

之前朱元璋就打算出兵納哈出,但戰前的準備工作肯定要做。

包括士兵武器裝備,衣服鞋襪,糧草軍需等等。

如今過去了兩個多月,應該是差不多了。

“嗯。”

朱元璋喜笑顏開道:“不錯,你來看看。”

朱標走過去,看到一份地圖。

不是古代地圖,而是現代的一份衛星地圖列印本。

上面標註的是大明以及周邊形勢。

顯然是朱雲峰找人定製的,只是大體準確,細節應該不準。

因為此時還沒有劃分國境線,雙方的邊境線是隨時在變的,只不過往往是大明在往外打,大明的變化比較多而已。

“納哈出據金山。”

朱元璋指著納哈出的據點,為後世吉林雙遼市一帶說道:“此地周邊地形平坦,適合行軍。但自遼東出兵,有廣袤遼澤,我當沿錦州而上,過廣寧,直襲金山,一戰殲滅納哈出。”

朱標看著上面地圖,大明有遼澤,就是後世瀋陽到盤錦這一帶的三角區,而且這還只是面積較大的遼澤部分。

在白山黑水之間,鴨綠江以北,黑龍江以南,大片叢林、山嶺當中,同樣有許多沼澤湖泊,以至於漁獵資源豐富,從春秋戰國至今,養育了大量漁獵民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女真人。

漢人一直無法涉足這裡,除了寒冷以外,最大的阻礙就是水系太發達了,難以開墾。到後世那也是靠著明清幾百年,源源不斷地闖關東才算是開發出來。

如今朱元璋背靠現代,朱雲峰也開了木材廠,雪峰山當中木材資源豐富,他們鎮本身也是當地有名的木材加工鎮,從現代購入大量伐木工具以及木材加工機械並不是難事。

因而老朱顯然是盯上了這塊肥肉,以北伐納哈出的名義,順勢將這塊地方納入大明版圖。同時威懾朝鮮,為南下日本打通道路。

“嗯。”

朱標沉吟道:“這是老成之見,只是滅了納哈出之後,是否繼續出兵大漠?”

“大漠先不急。”

朱元璋還是很理智,說道:“飯一口口吃最好,先把遼東與長春消化了,再步步向外征伐。”

“當地民族又該如何處置呢?”

“願意歸順者,打亂秩序,讓他們投入生產。不願意歸順嘛,那自然是死路一條。”

“那兒臣沒什麼意見,一切全憑父親做主。”

朱標說道。

現在分工明確。

老朱對外打仗,他則對內治理。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齊全,什麼時候出兵,出兵哪裡,都是老朱說了算。“搞個出兵儀式,便正式北伐吧。”

朱元璋沉聲道:“在京營校場上佈置擴音器,我要說幾句話,做北伐動員。”

季赫來了興趣,說道:“講話材料我寫,我專業對口。”

“那我和老四負責佈置擴音器吧。”

“明天能搞定嗎?”

“沒問題。”

朱雲峰拍著胸脯保證。

那些專業裝置機械他搞不定,但買現成的東西還是簡單。

季赫看向朱標道:“太伯爺也講兩句?”

“行。”

朱標點點頭。

他其實看過閱兵儀式。

知道對軍隊講話和動員的重要性。

以前沒這條件。

現在有了這條件,那自然得學習一下。

畢竟看人家全小將就知道。

老朱家要想繼續統治江山,就得對軍隊好,也得加強軍隊的思想。

隨後朱雲峰迴現場運東西去了。

擴音器這個東西容易弄,中午給鄒婷打個電話,下午縣裡的擴音器廠家直接送貨上門。

在這個年代,只要你給錢,就算你半夜車拋錨在深山老林裡,加錢加到3000塊,就有最近的修理廠半夜接到你電話來幫你修。

很快,到了翌日。

晚秋初冬,南方的天氣其實並不算寒冷,反而略顯燥熱。

士兵們還穿著秋衣,但新鞋已經發了下來。

上午時分,早操剛過,士兵們就看到一群工匠跑到軍營裡來,開始架設電線。

從去年建設水力發電站開始,南京城就有了電力。

最早只是供皇莊用,之後就架電線杆,鋪設到皇宮裡,讓皇宮可以照明以及給一些裝置充電。

到了如今慢慢往全城鋪開,並且又購置了一些水力發電機,繼續增加發電量。

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培養出了一批電工。

他們辦事效率很快,僅僅一個多時辰就用木頭架設了電線杆,接著就又有三輪車駛入校場,開始搬運一個個大黑盒子。

“那是甚?”

軍營當中,剛領了新鞋子,正準備去吃午飯計程車兵們注意到校場那邊的情況,不由得紛紛好奇。

“說與恁們知道,午後陛下要來營中,教俺們屆時都過去哩。”

一個軍官湊過來說道。

“陛下要來營帳俚?俺每(們)也能見到陛下俚?”

“不止,陛下還要與恁講話。”

“哦嘿嘿。”

幾個士兵笑得合不攏嘴道:“陛下還要與俺每講話哩。”

他們說的是明朝普通人之間的白話,基本上都帶了點南方方言,但卻互相能勉強能聽懂。

事實上最早朱元璋他們去現代的時候也是這麼講話的,與後世地方口音差不多,現代人也能聽個大概。

只是如今老朱家口音已經被朱雲峰和季赫帶著往普通話方向發展,說話口音也與朱雲峰季赫他們的日常口語很接近了。

此刻在校場上,朱雲峰跟季赫指揮工匠把音響放在校場各地,以覆蓋整個校場。

很快插上電源,朱雲峰拿起話筒道:“喂喂喂。”

聲音頓時席捲整個校場。

“可以了。”

朱雲峰把話筒關閉道。

“再試試。”

季赫把手機插上音響中控臺,然後點了首歌播放。

“你從丹東來,還我一身雪白.”

“.”

朱雲峰無語道:“你都哪弄的小曲?”

季赫雙手一攤道:“就問你應不應景吧。”

“你給老祖宗寫的演講稿,沒寫什麼忠誠,恩情之類的吧?”

朱雲峰試探性問道。

“那必須沒有。”

季赫拍著胸脯道:“老祖宗說這些做什麼?”

“那就好。”

朱雲峰長舒了一口氣。

赫子太抽象了。

雖然知道他以前就抽象,但沒想到這麼重要的場合還搞抽象。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也挺抽象的,搞點抽象也不錯。

“如何了?”

李文忠走過來問道。

這次出發動員,明天就要北上了,他負責現場組織。

“弄好了。”

朱雲峰說道:“叔父講話的時候,士兵得喊口號,或者鼓掌,你能保證大家整齊劃一嗎?”

“小事。”

李文忠笑了笑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你告訴我就行。”

“那我安排一下,你先上去說。”

季赫掏出一份演講稿道:“你說完之後,讓士兵們全體鼓掌。接著就是陛下來講,他的結尾是大明萬歲,士兵們高呼萬歲就行,就一次鼓掌,一次山呼萬歲。”

“好。”

李文忠接過演講稿看了一眼。

朱雲峰湊過去,就看到上面第一句話就是問大家,衣服和鞋子領到了沒有,這個月的薪俸領到了沒有。

等士兵們說領到了之後,李文忠就說這是陛下的恩情,是陛下帶領大家驅逐了胡虜,恢復了中華,要讓士兵們牢記陛下的恩情還不完。

以後在陛下的帶領下,大明的將士們就有穿得暖的衣裳,吃得飽的飯菜,還有能養得起家的薪俸,陛下的恩情比海還深,天還高。

看完了這篇演講稿,朱雲峰兩眼一黑。

好嘛。

老朱那沒搞抽象。

搞到李文忠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