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章 爹,你沒死啊。

洪武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朱元璋正在準備北伐事宜。

他昨天就下令,讓李文忠整頓大都督府所有士兵,之後挑選精兵強將,隨他北至陝西。

目前明元邊境交戰區域,主要集中在西北與東北兩個方向。

中間的山西由於地形複雜,山地太多,導致蒙古人並沒有選擇這個方位進攻。

歷史上明軍與元軍在陝西、北平、遼東等地多次大戰,並在和林、古北口、金山、捕魚兒海、迤都等地大敗元軍。

經洪武年間九次北伐,朱元璋極大地穩定了大明邊境,為將來朱棣五徵蒙古,掃平漠北打下堅實的基礎。

眼下正是第四次北伐之際。

北元國公脫火赤、樞密知院艾阻來犯,本來該沐英出征。但老朱最近看了兒子五徵漠北的電視劇,心裡有點癢癢。

畢竟後世對他的評價其實他也看到了。

雖然雄才大略,卻終究因殘殺功臣、官員、百姓而令人詬病。

反觀他兒子。

說實話。

朱元璋看了朱棣的事蹟。

這小子殺得不比自己少,壬午殉難當中,南京六百多位朝臣幾乎全部處死,而且還滅其家族。

在殺官員以及滅其九族這件事上,朱元璋覺得老四幹得比自己還過分。

然而就是這麼個貨色,評價居然也非常高。

雖然比不得自己常年位居前五,卻也能位列歷史皇帝前十。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朱元璋總結了一下原因。

無非就是七下西洋和五徵蒙古拉高了他的歷史地位。

朱雲峰曾經說過,七下西洋充盈了國庫,卻損耗了國力和民力,朱元璋也研究了一下。

確實如此。

簡單來說,就是朱棣拿全國百姓的稅收來支撐他派人下西洋,用大明的糧食絲綢瓷器,換回大量香料、金銀、木料。

看上去很賺吧。

實際上全進了朱棣的腰包不說,香料還都是奢侈品。

以至於永樂二十年起,朱棣乾脆拿胡椒、蘇木等香料當官員工資發放。

但香料多了,肯定會貶值。

結果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百官苦不堪言。

而賺到的收入根本不進戶部國庫,讓朱棣都拿去打仗了。

於是國庫沒錢,各地支出虧空,損耗的是朝廷的國力,加上下西洋調動數萬民夫徭役,民力也耗費不少。

那打仗總該有點戰果吧。

朱元璋一深入研究他那五徵蒙古,就覺得辣眼睛。

第一次旅遊,沿途幾乎沒有遇到蒙古人,主要是狩獵和賞景。

第二次率領五十萬大軍遠征,嗯,這次終於有點戰果了——斃敵數百人。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連蒙古軍隊的影子都沒見到。

朱元璋看到這戰績都感覺到腦殼暈。

就這還能功勳卓著?

七下西洋賺到的錢不用於發展國家就算了,打仗還就這戰果,然後就靠著這兩件事拉高他的歷史地位?

朱元璋都覺得有點離譜。

‘老四光靠這些就能擠進歷史地位前十,若我令糧食成倍增長,百姓生活安居樂業,民間金銀互通富庶,再北伐出兵掃蕩北元,將遼東與大漠納入大明治下,後世又該如何評價於我呢?’

老朱放下手中的研究資料,心裡美滋滋地想著。

到了他這個年紀地位,其實對絕大多數事情都已經不在乎,追求的更多是成就感。

這個效應叫做馬斯洛需求。

既然已經知道了未來歷史,那麼朱元璋就得考慮如何超越歷史中的自己,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而不僅限於當下以及歷史當中的成就。

因此朱元璋打定主意,這次北伐,一定要狠狠揍一波北元,等大明錢糧更豐沛一些,就乾脆出兵,掃蕩漠北。

讓藍玉和朱棣歷史上的功績全變成自己的,如此才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小季之前送來的無人機不錯,可以從高空俯瞰戰場,可惜現在還沒學會,我得在出徵之前加緊學成才行。’

朱元璋看向旁邊書桌上擺的一個無人機。

當初老朱在長沙看煙花的時候跟季赫提了一嘴,季赫當時拍著胸脯說他來搞定。

之後沒多久他果然弄了不少無人機過來,而且還準備了太陽能充電板,方便在皇宮之外的地方沒有柴油發電機以充電。

可惜這半年來朱元璋每天都忙於國務,沒有時間來研究這東西。

現在他打算把國家大事都交給朱標來處理,自己則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這無人機就得馬上學會要如何操縱。

好在現在還是準備階段,離大軍開拔還要一些時日,估計下個月才能動身,倒也時間來得及。

正這麼想著,外面忽然傳來朱雲峰的聲音,而且伴隨著飛奔身影,有人在皇宮跑。

“叔父!”

朱雲峰在外面這麼喊,進了書房後急忙降低聲音飛快來到朱元璋面前道:“老祖宗,出大事了。”

朱元璋略微皺眉,他有些不喜朱雲峰毛手毛腳,在皇宮裡奔跑。

不過聽到大事,還是忍不住開口道:“能有什麼大事,比我馬上要出兵北伐還重要?”

“沒時間解釋了,快跟我走!”

朱雲峰拉著朱元璋就要走。

“到底什麼事?”

朱元璋最討厭別人牽著他鼻子走,十分不爽。

就在這時,季赫跟朱棣也跑了進來,朱棣抱怨道:“雲峰,你跑得真快。”

“快快快,再慢就趕不上了。”

朱雲峰催促道。

“峰子,發生啥了,你告訴我們啊。”

季赫大口喘息。

雖說從地窖裡跑到乾清宮不遠,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百米,但短程衝刺還是讓他這個胖子受不了。

“我得先賣個關子,保證有樂子看。”

朱雲峰拉著朱元璋從書桌上站起來,然後笑道:“老祖宗,真有大事,我們去了第二個世界,您猜怎麼著?”

“怎麼著?”

聽到是第二個世界的事,朱元璋來了興趣,原本抗拒的心理放鬆下來,跟著朱雲峰出了書房。

朱雲峰邊走邊道:“反正您過去就知道了,現在我不想說。”

“真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老朱不滿道。

但話是這麼說,還是跟著朱雲峰走了。

一行人隨即來到了現代。

朱雲峰又急匆匆地上去把裝備帶上。

防刺服、防刺褲之類的給老朱,朱棣背上弓弩,季赫提上電鋸,自己拿了一堆辣椒水。

現在也不知道那邊的朱棣什麼情況,還是得安全起見。

萬一幾百號士兵殺過來就麻煩了。

弓弩電鋸什麼的估計也起不了太大作用,但辣椒水是真的神器,這一點老美可以證明。

高純度的辣椒水對付那些從未接觸過辣椒的人,噴出噴霧,只是聞一下就得眼淚口水鼻涕橫飛,根本睜不開眼睛。

準備充分之後,朱雲峰帶著朱元璋、季赫跟朱棣,前往了第二個世界。

而此刻。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上午巳時初,南京皇宮外已經喊殺聲四起。

隨著谷王朱橞和李景隆開啟金川門,成群結隊的燕軍士兵湧入城中,迅速將皇城包圍,並且四處砍殺。

宮中太監、宮女、侍衛亂作一團,紛紛逃竄,但各個宮門被看住,一出宮就被殺死。

一時間南京皇宮玄武門、西華門、東華門、承天門外到處都是屍體。

今年42歲的朱棣騎在馬背上,大搖大擺地徐徐踏入承天門,身後都指揮使張信、右軍副將徐理相隨。

他們二人在李景隆開啟金川門之後,第一個殺入城中,也第一個派人包圍皇宮。

在他們的簇擁下,朱棣意氣風發,向著皇宮的方向而去。

“燕王,我們已經包圍皇宮。”

“出來的人全都死了。”

“我那侄兒呢?”

“大軍攻入午門,他們從奉天殿退到了乾清宮去了。”

“把乾清宮包圍起來,我要親自去處置他。”

“是。”

張信隨後揮揮手,身後無數燕軍士兵跟著他往裡走。

朱棣騎馬在中間,士兵們宛如洪流遇到了砥柱,自動從他兩側越過去。

他很享受這樣的時刻,騎馬的速度都不由得慢了幾分。

而就在朱棣即將殺入乾清宮的時候。

乾清宮內,數百名文官簇擁著二十五歲的朱允炆。

百官每個人臉上都是驚慌失措。

外面兵荒馬亂,宮女宦官侍衛到處都在逃跑,官員們亦是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很多人都在宮外觀望,有人喊道:“燕軍殺進來了。”

朱允炆急得喊道:“郭英呢?”

“投燕逆了。”

“宮裡還有多少侍衛?”

“尚有府前衛五千。”“他們在哪?”

“陛下,已經退至乾清宮外,但很多都已經跑散了。”

“怎麼辦怎麼辦。”

聽到現在的窘境,朱允炆已經六神無主,頹然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

皇爺爺把江山交到他手裡,他卻丟了。

死後也無顏面見皇爺爺。

便在此時,乾清宮外的地磚下,忽然有人開啟了地磚,從裡面爬了出來。

“到底什麼樂子,非得大費周章。”

朱元璋從地下出來後,十分不滿,但話剛說完,就愣在原地。

這兒不是自己的乾清宮嗎?怎麼到這兒了?

朱雲峰這才笑道:“您知道這是哪嗎?”

“我的乾清宮?”

朱元璋納悶道:“為什麼第二個圓球又至此了?”

“你看看他們,認識嗎?”

朱雲峰又指著上方。

乾清宮外有個大平臺,平臺往下是長長的石階。

很多官員都在殿外的平臺上看遠處的乾清門,驚懼於朱棣的軍隊殺來。

陡然平臺下忽然冒出幾個人,讓這些官員們都錯愕不已。

“不認識。”

朱元璋皺起眉頭,細細打量,忽然瞳孔一縮,忍不住說道:“張紞?”

這位張紞是去年升的通政司左參議,為曾秉正的左膀右臂,朱元璋很倚重通政司,因此張紞經常要向他面奏,自然熟悉。

只是眼下的這張紞似乎比自己印象當中的大了很多,至少得老了二十歲吧。

臺上的張紞渾身顫抖著,然後連滾帶爬從玉階上跑下來,跪到在朱元璋面前不敢置信地喊道:“陛下!”

這下就驚動了上面其餘官員,一時間諸多官員都驚駭不已,同樣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

“天吶,是太祖高皇帝,而且太祖他老人家還年輕了很多。”

“快,快拜見太祖皇帝,太祖顯靈了。”

“有救了,有救了!”

平臺上的官員們從最初的驚懼難安,到剛才的震驚不已,最後已是欣喜若狂,紛紛跑到臺下跪在朱元璋面前喊道:“太祖,燕逆造反,太祖救救陛下吧!”

什麼鬼東西?

朱元璋一時也十分吃驚。

這些人當中他其實認識幾個,除了張紞以外,還有山東左參政陳迪、秦王禮官程本立。

之所以記得是因為他前段時間才見過他們,張紞是通政司的人,天天見。

陳迪原本只是個府學訓導,前段時間上書《賀萬壽表》,誇讚了老朱的一番功績,讓他很滿意,於是召見一番,調他去山東。

程本立更不用多說了,他最初是朱樉府中的引禮舍人,由於朱樉被廢了,他就跟著朱橚。

之前朱橚去陝西就藩的時候,朱元璋召在奉天門見面,還賜他楮幣、鞍馬,讓他跟著朱橚去陝西后好好規勸朱橚,免得走了朱樉的後塵。

怎麼眨眼間這幫人就又出現在這兒,而且一個個都看著蒼老不少。

“沒想到吧老祖宗,這兒是建文朝。”

朱雲峰低聲對朱元璋說道。

“建文朝?”

旁邊朱棣愕然不已。

燕逆造反?

這tm。

好像有點不對勁啊。

“皇爺爺,皇爺爺!”

就在這個時候,裡面的朱允炆已經得到官員的報信,火急火燎地跑出乾清宮大門,同樣是連滾帶爬地跑到玉階下。

他看到朱元璋,亦是一臉震驚,隨後狂喜,爬到朱元璋腳下哭嚎道:“皇爺爺!”

朱元璋站在那裡沒有說話,但他已經消化了眼下的情況,對現狀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看來這小子就是長大後的朱允炆啊。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一甩袖喝道:“滾開!”

朱允炆愕然不已。

以前皇爺爺是最疼他的,為什麼.對了,一定是眼下的境況.想到這裡,朱允炆羞愧不已。

皇爺爺把偌大江山交給他,結果現在卻.“老四到哪了?”

朱元璋喝問道。

“回太祖,燕燕王已經進宮了。”

刑部尚書暴昭本想說燕逆,卻看到朱元璋凌厲冰冷的眼神掃過來,只好嚥了口口水說道:“皇宮已經被包圍。”

“還有能打仗的嗎?”

“沒了。”

“哼,把剩下的衛士都集結至此,朕倒要看看老四這小兔崽子翻天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隨即徐徐走上了高臺。

小朱棣這個時候才剛滿20歲,而且大朱棣常年呆在北平,認識他的南京中央官員卻是不多。

少數幾個認識的,也僅僅只是覺得略微有點像,但畢竟二十多年的差距實在有點大,導致根本沒人認出這就是朱棣少年時期的樣子。

此刻小朱棣一臉茫然地跟著朱元璋走上去,朱雲峰和季赫也是左右護法,與朱元璋威風凜凜地站在了臺上。

而隨著朱元璋的突然出現,原本亂作一團的乾清宮總算是慢慢恢復了秩序。

僅剩的千來名府前衛士兵連忙跑到臺下,站列著崗位。

下方百官包括朱允炆在內,齊齊跪著。

朱元璋負手而立。

“殺啊!”

僅僅過了不到半刻鐘,乾清宮大門就被檑木撞開。

大量燕軍士兵洶湧而入。

張信和徐理二馬當先,手中高舉著戰刀,呼喝著:“包圍乾清宮,包圍乾清宮。”

然而他們越過廣場,來到乾清宮外的時候,卻看到了詭異的一幕。

百官跪倒在乾清宮外玉階下,周圍軍士嚴正以待。

甚至越過百官,在百官最前面,還能看到一個披頭散髮,穿著龍袍的人同樣跪著。

而在他們跪拜的方向上方,一個雄厚的背影立在那裡,彷彿有一種山嶽一般的氣勢壓力,令人喘不過氣。

“這”

張信和徐理連忙勒馬停住,隨後向身後士兵揮手,示意他們停下。

士兵們跑得慢一點,漸漸停下了腳步。

燕軍距離百官跪倒的位置已經不足二十丈,也就是不到六十米的樣子,雙方一時間僵持住。

百官在看朱元璋會如何處置,朱元璋在等朱棣,而燕軍士兵看到這陣仗同樣在等朱棣。

因為不管現在的情況如何,他們也不敢真上去動手殺人,特別是傷到了朱允炆。

畢竟殺皇帝這種事,如果是敵國皇帝肯定是大功,但朱允炆和朱棣是侄子和叔父關係。

即便朱棣要篡位,朱允炆該怎麼處置也是由他來定奪,士兵們貿然殺死,朱棣翻臉拿他們當替罪羊就不只是掉腦袋那麼簡單了,家族都得被滅掉。

所以還是得等燕王殿下來再說。

很快。

僅僅過了幾分鐘,朱棣就在大軍的簇擁下,徐徐到了乾清宮外廣場。

他環視一圈,笑著說道:“怎麼,俺那侄兒是打算帶著百官向我跪拜,把江山禪讓給我嗎?”

說話間他才感覺到不對勁,納悶道:“怎地這幫人向乾清宮下跪,不向俺下跪?”

“殿下,您看上面!”

張信指著臺階上方的人影說道:“他們在向那人跪拜。”

“嗯?”

朱棣抬起頭,這才注意到乾清宮外有人站立。

那人的背影.有點眼熟。

他徐徐策馬靠近過去,身後計程車兵們也向百官壓來,讓守衛的府前衛士兵驚恐地步步後退。

“放他們進來!給燕王讓路!”

朱雲峰聽到了朱元璋低聲告訴他的話,就上前一步,高聲喊道。

府前衛士兵如蒙大赦,紛紛左右讓開。

百官們隨即也往左右兩側爬開一點,把中間通道讓給朱棣。

朱棣在衛士們保護下,徐徐來到臺階下方,他越馬而出,到了朱允炆左側,低頭掃了眼跪在地上的皇帝,隨即抬起頭打量起了上面的人。

剛才離得遠,再加上年齡越大,朱棣的眼神不太好,沒有看清楚,直到現在才注意到,上面那人居然也穿著龍袍。

而且這背影,實在是越看越熟悉,讓人忍不住想起了一個已經死去四年之久的面容。

“你是何人?居然膽敢穿龍袍?”

朱棣皺起眉頭。

朱元璋緩緩轉過身,冰冷的雙眸掃視在他身上,俯瞰著他說道:“老四,你出息了!”

“當!”

朱棣嘴巴緩緩張開,雙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手中的刀落到了地上,發出巨大的響聲。

那一瞬間,他彷彿心臟被人揪住,心跳像是停止了一般。

“爹你沒死啊。”

朱棣呆滯在馬上,渾身已經如篩糠般顫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