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章 覲見太祖

奪取大明政權其實很簡單。

老朱目前已經掌控了絕對武力,直接殺向北京,搞定崇禎就行。

不過那樣做也有不少麻煩。

一來無法坐實太祖的名,就會導致大明王朝一夜崩塌,國內一片大亂。

特別是老朱的治理方式還是掃除貪官汙吏,消滅土地兼併。

一旦北京被攻破,就極有可能造成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後果,南方地主勢力惶恐,害怕被收了土地,於是奉迎各路藩王,各自為政,到時候還得老朱出兵一一剪除。

二來還是那個問題。

老朱需要坐實自己太祖的名分。

這樣做的話,就只會坐實亂黨而不是明太祖下凡。

所以從結果論來說,粗暴地消滅大明,重建一個新大明這個方法後患無窮。

想要重新建立新秩序,可能要很長時間。

甚至還不一定能夠清除大量貪官汙吏以及惡霸地主,因為監察體系崩壞了,沒有人幫老朱查這些事情。

相比之下,像現在這樣每到一個地方先治理當地,雖然慢一點,卻是步步為營。

一來能夠坐實太祖身份,湖南的官員先信,接著輻射湖北,再輻射到老朱下一步佔領的地方,最後輻射到全國。

所謂三人成虎,只要湖廣上下官員眾口一詞,接著四川、江東等地官員全都相信,那麼他即便不是朱元璋,也都會成為朱元璋。

如此老朱就擁有一批明末殉國、清廉,有能力的班底幫他治理,以後再重建江山就簡單許多。

二來老朱每到一個地方,就能夠迅速瞭解當地情況,從而直接開展行動。

有這批班底在,他就能放心大膽地處置當地投降賣國、貪汙腐敗的官員,以及那些與官員勾結的地主鄉紳,解決土地兼併的根本問題。

因此直接打上北京並非一勞永逸,有很大的後患。

反而像現在這樣一步步來,才能一步步剪除掉後患,重新建立新的大明帝國。

慢是慢一點,但其實也慢不到哪裡去。

畢竟老朱一個月的時間就拿下了湖北湖南,只要孫傳庭歸順,以他的名義迅速平定四川陝西,再取南京。

然後北上剿滅河南徐淮的李自成部,之後繼續北上,一年內拿下全國輕輕鬆鬆,足夠創下最快速通一統全國的通關成就了。

至於為什麼要先拿四川也簡單。

因為四川與荊襄地區是南方政權向上遊的戰略延伸地。

丟了四川,則荊襄必失,四川和荊襄都丟了,那麼南方政權必然會被滅亡,這是長江的自然屬性所決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晉滅吳之戰,隋滅陳之戰,元滅南宋之戰都是如此。

這就是所謂的一衣帶水。

所以拿下四川,再南下南京,基本上整個南方就歸了老朱,猶如他自己在元末建國的版本,南方盡得,則天下歸附,重新建立秩序便指日可待。

基本上只要南方人都相信他是太祖下凡,之後收復北方,消滅崇禎偽明,讓崇禎跪在鳳陽祖陵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老朱正是明白這一點,因此才稱讚朱雲峰居然頗具戰略眼光。

卻不知道讓朱雲峰自己分析肯定是分析不出來這種事情,但架不住他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參考的資料太多了,根本難不倒他。

當下,戰略佈局已定,老朱決定讓馮勝帶人追擊李自成部,自己則先進入四川,讓巴蜀之地歸心。

很快。

兩日後,孫傳庭抵達了襄陽。

十月初六他就擊敗了李自成,到現在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

即便他沒有走河南到襄陽,而是繞路走武關,二十多天的時間,不到六百公里路,每天就算走30公里,爬都爬到了。

之所以姍姍來遲,是因為他必須留在陝西做一些工作安排。

比如因為要練兵,孫傳庭在陝西收了重稅,以至於陝西百姓甚至連地主鄉紳都受不了,紛紛跪著請求他早點出關去打李自成。

現在李自成已經打敗,又收繳那麼多物資,孫傳庭好歹得回去安撫一下百姓,減免賦稅,分發點物資給本就已經多次遭受災禍的關中百姓,不然的話百姓們又得造反。

除此之外,還得安排各種防備事宜,防止李自成捲土重來。

因此一番佈置之後,到現在才抵達襄陽。

孫傳庭走的武關,與小朱棣可以說是一路疾馳,路上保持著與襄陽這邊的聯絡。

到十月底,北風蕭瑟當中,他們終於來到了襄陽城外。

坐船過漢水,城外碼頭人丁稀少。

不過城頭上卻是站了許多明軍,大明的旗幟插遍城頭。

城門口附近全都是一隊隊明軍服飾計程車兵走著整齊步伐四處巡視,提醒著進出襄陽的所有人——這裡重新回到了大明治下。

“下官見過督師大人。”

奉命前來迎接的是目前崇禎朝在湖北級別僅次於呂大器的官員李乾德。

呂大器的級別僅僅比孫傳庭低半級,孫傳庭是三邊總督加太子太師,正一品。呂大器則是四番總督,本來是正二品,但崇禎給他提了半級屬於高配,現在從一品。

不過雙方沒有從屬關係。

畢竟從品級上來說,左良玉的品級甚至都跟呂大器一樣高,因為左良玉在崇禎十三年就被崇禎封為三孤之一,從一品的太子少保。

李乾德這個湖廣巡撫也是正二品,他正常情況下品級跟呂大器一樣,只是受呂大器節制,與呂大器也不是上下級關係。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明朝某些方面跟宋朝有點類似,品級不代表什麼,真正的權力還是要看管轄職務。

如此拋開呂大器這個臨時總督,李乾德便算得上整個湖北的最高官員,來迎接孫傳庭倒不算失禮。

至於老朱湯和馮勝他們,一個都沒來。

雖然孫傳庭是目前大明最高階別官員,也是大明眼下最後的支柱,但他還沒有資格讓老朱親自相迎的地步。

只是孫傳庭心裡還是略有期待,見到老朱沒來迎接他,有些小失落。

不過他很快收拾了心情與李乾德見禮道:“李撫臺有禮。”

說罷後又心急道:“不知道太.太祖陛下在何處?”

他之前對於太祖太宗的事情還有些不敢置信,但經歷了潼關之戰,現實已經讓他覺得或許真有太祖下凡的事情。

“陛下在城中。”

李乾德笑著伸手向城內說道:“陛下對於督師稱讚有加,說督師也算是大明末年最後的砥柱。傳庭死而大明滅,這話我也從吳王殿下那聽過。”

雖然孫傳庭已經在小朱棣那得知他死後翌年三月,李自成就會攻克北京,大明滅亡。

但現在聽到自己死的事情,孫傳庭還是覺得怪怪的,就強笑了一句道:“也是大明洪福,得太祖下凡,不然的話,還不知道將來會是幾番悲慼。”

李乾德也很感慨道:“是啊,我也是得知,明年大明會亡。就連我也終究會投水殉國,若非太祖太宗,大明命途顛沛,前途渺茫。”

“或許正是太祖知民間疾苦,才願意親臨凡間吧。”

孫傳庭應和了一句。

“你們在囉裡囉嗦什麼呢。”

就在這時小朱棣打著哈欠從船艙裡出來,直接自甲板上跳到了碼頭。

最近這一路顛簸累得他夠嗆,在船上居然睡著了,孫傳庭也不敢叫他,還是李文忠把他叫醒。

小朱棣伸了個懶腰,身後李文忠以及十多個衛士跟著,環視一圈,罵罵咧咧道:“狗x的雲峰和小季吧居然都不來接我。”

“哎喲喲。”“嘖嘖嘖。”

兩個囂張的聲音從城門口附近傳來。

朱雲峰和季赫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大搖大擺道:“這是哪來的成祖皇帝哦,在大明初年唯唯諾諾,到了大明王朝末年就支稜起來了是吧。”

見到他倆,在孫傳庭面前已經耀武揚威慣了的小朱棣縮了縮脖子,但又很快挺起腰板道:“那是,糾正一點啊。我不是成祖,是太宗。以後如果有機會見了嘉靖,一定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花兒這麼紅。”

“你現在牛逼了老四,還記得你電腦硬碟裡有什麼嗎?誰給你下的?要不要我把東西給老祖宗看看?”

季赫上去一把環住他的脖子,碩大的體重壓得朱棣喘不過氣來。

“嘿嘿嘿嘿嘿。”

朱雲峰也嘿嘿笑著走來摁住他,將他雙手控制住。

季赫則朝他懷裡亂摸亂擰亂抓。

以前牢季最重的時候接近三百斤,後來常年跟著朱棣減肥,加上經常乾重體力活——幫大明運東西,現在體重降到了一百八九的樣子。

但別看體重下來了,肌肉卻是紮實了許多,加上朱雲峰在旁邊也給他摁住,小朱棣居然掙脫不開。

“錯了錯了。”

朱棣很識時務,掙扎了一會兒掙不脫,就連連求饒道:“兩位老大,我錯了。”

“出去打了一仗就覺得自己牛逼了是吧。”

朱雲峰對自己的直系先祖重拳出擊道:“要不是我倆累死累活給你搬彈藥,你拿著槍管去和人家打啊?”

“沒錯,你拿著自動步槍和迫擊炮去欺負別人,留咱們倆給你搬東西,你要點臉哦。”

季赫也那個恨啊。

以前搬東西都是他們三小隻。

雖然幹活累是累了點,但收益很大,朱棣也是個牲口,一個人能幹兩個人的活,至少能幫他們分擔分擔。

結果這次來明末,朱棣跑潼關去了,就留朱雲峰和季赫擱那搬運。

天知道那段時間他們倆怎麼扛下來的。

兩個人。

搬了上萬噸的東西。

雖然用的自動傳送帶和叉車,運到明末來也不用他們動手。

但來來回回運,又得來來回回送,每天在廠裡的微信步數都得十萬起,就知道現在朱雲峰和季赫心裡怨氣多大。

三人打鬧了一會兒,旁人也不敢制止這場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鬧劇。

別說在場級別最高的明末官員李乾德與孫傳庭。

就算李文忠湯和他們也不敢啊。

除了老朱、馬皇后和朱標以外,三小隻就是大明最靚的仔。

他們三不能說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吧,那也能稱得上無法無天橫行霸道。

平時走在街上看到窮困乞丐可以施捨,看到努力搬運的苦工可以上去幫忙,見到老人會禮讓。

要是見到囂張跋扈的達官貴人在街頭橫衝直撞,他們上去就敢動手,搞不爽了誰的面子都不給,要是佔理,老朱來求情都得捱罵。

等教育了一頓老四之後,朱雲峰總算是想起了正事,拍了拍朱棣肩膀道:“走吧,老祖宗在等你呢。”

朱棣這才向孫傳庭招招手道:“走。”

一行人隨即進城。

因為戰亂,襄陽已經十分蕭條,街道破敗,行人更是人跡罕至。

倒不是明末缺人口。

事實上到了明朝末期,根據後世歷史學家保守估計,人家至少已經有了一億以上。

但襄陽被李自成、張獻忠輪番洗劫,很多城裡的百姓都逃走了,要麼是加入到了兩股起義軍勢力,要麼是拖家帶口跑到別的地方去。

因此城中反倒空曠了起來。

一路穿過街道,很快一行人就到了襄王府。

門口毛驤在站崗,見到朱棣,連忙上前單膝拱手道:“參見燕王殿下。”

“起來吧,父皇呢?”

朱棣問。

“在廳中。”

毛驤站起身說道:“卑職帶殿下去。”

“嗯。”

朱棣點點頭。

毛驤在前頭領路,很快穿過前庭,來到了中廳。

老朱還是延續了之前的習慣,喜歡在指揮所研究各類資料,包括現在明末的各種形勢研究報告之類。

朱棣進去喊道:“父皇。”

李文忠也進來拱手道:“陛下。”

“嗯?”

朱元璋抬起頭,看到小朱棣來了,便放下手中的資料笑道:“老四,保兒,你們回來了。”

“回來了。”

朱棣伸手指著孫傳庭道:“父皇,他就是孫傳庭。”

老朱看過去。

就看到孫傳庭大概五十上下,面容敦厚,留著八字鬍與山羊鬍,上前拱手道:“臣,孫傳庭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嗯。”

老朱點點頭道:“平身吧。”

孫傳庭抬起頭。

直到此時他才看清楚老朱的模樣。

大約六十左右,頭髮鬍鬚黑白相間,穿著明黃色簡樸龍袍,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雍容華貴以及上位者的威嚴氣勢。

看到老朱的那一瞬間,孫傳庭就真正開始相信太祖下凡的事情了。

那從容不迫,久居高位的氣質是騙不了人的。

何況低階官員對老朱很陌生,但孫傳庭這種高階別官員多次面聖,宮內宮外也流傳過老朱的畫像。

包括從嘉靖時期就流傳出來的那種鞋拔子臉像,還有其餘各類畫像,而其中皇宮中掛在太廟裡的那一張,與老朱現在的模樣就極為相似。

孫傳庭曾經得到崇禎賞識,有機會與崇禎一起祭祀過太祖,所以見過那畫像。

現在看來。

簡直是一模一樣,根本就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