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章 對日本可持續竭澤而漁

島津師久至死都不明白,明軍是如何與他離著那麼遠的距離將他殺死的。

剩下的薩摩藩武士,再無往日欺凌農民時候的威武霸氣,就只剩下倉惶失措拼命奔逃。

明軍的表現猶如天神下凡一般,殺得這些惡鬼們倉惶出逃,島上的人間煉獄,風景都好似漂亮了不少。

而對於吳良與廖權來說。

他們其實也不太理解,為什麼倭寇們會這麼自信心如此爆棚。

面對王師抵達,反而絲毫不懼,竟然敢於和強大的大明王朝作對。

不過他們卻是知道,現在日本國島上的風氣就是這樣,對大明傲慢無禮。

因為早在洪武十二年前,陛下遣使者過去責問日本。

而他們在給陛下的答書當中,將自己比為唐宋天朝上國遺民。

還寫詩誇耀他們日本“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並且說現在的大明沒有唐宋之風,不配為中華正統。

而面對老朱大怒說要討伐,甚至狂妄地說“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

由此可見,在日本貴族心目當中,那個曾經強盛的唐宋帝國已經崩塌。

而大明作為中原王朝的繼承者,卻不是唐宋繼承者,而是粗魯無比,梳著辮子的元朝繼承者。

元朝在日本人眼裡不是天朝正統,所以大明也不是天朝正統,天朝正統不在中原大地,而是在東洋一個的島國之中。

即便大明來攻打也無所謂,正好看看誰才是真正的中華正統。

這事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事實上確實如此。

當時的日本主流學界都持這個觀念。

他們到了大明發現大明百姓都留著元人的髮型,服裝也失了唐宋華麗。

於是覺得現在中原已經被異邦奴役,非華夏文化繼承者。

因而面對朱元璋的斥責,他們不僅殺了大明使者,還遣使奚落大明皇帝,態度可以說是異常囂張。

然而他們卻是不知,當時老朱才剛恢復中華不久,全國各地依舊保持著元朝習俗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明中期民間才徹底剪除元朝辮子,恢復中華禮制。

或許他們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

只是他們估計,大明初建,沒有遠征東洋的能力,所以才敢於如此放肆。

但讓吳良和廖權想不通的是,對方覺得大明不能遠征,可如今大明的船隊都已經抵達了,天軍降臨,對方居然還敢這樣的態度。

當真是以為大明軟弱可欺?那既然如此。

我都打上門了,你不為當初的行為與傲慢賠禮道歉,那就只好讓你們付出代價了。

廖權也沒有慣著,直接下令開槍,射殺了百餘人。

剩下的全都逃跑。

明軍把船隻靠岸,追了上去。

只是沒想到那些小矮子跑得竟還挺快,一個個跟猴子一般,迅速消失在遠處山林裡,讓廖權遺憾不已。

隨後吳良下令鐵甲艦停在海面上,讓數千明軍坐小船靠岸,在嚮導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殺向了薩摩藩的藩廳——東福寺城。

此次大明遠征,最怕的還是那個問題——迷路。

在海上的時候有導航做航行記錄,可以實時定位他們的位置,從而判斷方向,避免跑到別的地方去。

但上了日本島後就不行了。

畢竟中國人看日本島面積似乎也就這樣,可把日本放在歐洲去,那就實打實的大國,比帶嚶和德國面積都大。

所以這次出海,大明帶了不少熟悉日本情況的大明商人做充當嚮導。

在他們的帶領下,明軍殺入東福寺城。

此時東福寺城內一片慌亂,到處都在四散逃跑。明軍進城後把島津氏的武士全殺光,還放了一把火燒了島津家府邸,隨後揚長而去。

下午時分,明軍再次出發,向下一個目標地——大隅國前進。

這裡同樣也是島津家族的地盤,大隅守護名為島津氏久,藩廳所在地為姬木城。

等明軍趕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

明軍沒有夜晚出動,耐心地等到第二天上午,由於東福寺城離姬木城有一百多公里,且沿途都是山嶺,使得島津氏久還不知道那邊的事情。

見到明軍之後,島津氏久同樣十分傲慢,於是明軍衝入城中,再次殺死島津氏久,幾乎將整個島津家族給摧毀。

接著明軍便又奔向日向國。

這裡依舊是島津家族地盤,守護名為島津伊久,是島津師久與島津氏久的堂弟,藩廳所在地名叫都之城。

結局毫無意外。

整個島津家族稱霸當時九州島南部,後來更是日本顯赫一時的頂級貴族門閥,如今卻被明軍輕而易舉地連根拔起,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明軍的訊息也迅速向周圍藩國擴散,然後飛馳般報往平安京。

十多天後。

當訊息傳到距離薩摩將近一千公里的平安京時,大明的海軍已經在薩摩、大隅、日向、伊豫、土佐、阿波等數個藩國逛了一圈,浩浩蕩蕩殺向難波京,也就是後世大阪。

“什麼?”

此刻平安京內,第三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震驚地看著信使,臉上充滿了不敢置信。

他的爺爺足利尊氏創立室町幕府,南征北討多年,已經將日本全境大部分地區都收復回來,讓各地藩國家族臣服。

如今到了他的手裡,室町幕府更加強盛。

眼看就要南北朝一統,完成一項壯舉的時候,明軍忽然出現,在沿海城市到處燒殺搶掠。

而且聽完了信使講述的經過,足利義滿十分吃驚於明軍的恐怖戰鬥力。

武士們根本沒有接近的機會,就被遠遠擊殺,明軍到現在為止,都毫無傷亡。

這麼誇張的武力,讓足利義滿驚恐不已。

他顫抖問道:“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將軍!”

信使亦是臉色慘白道:“我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怕。我親眼看到明人拿起一根長竿對準我們,隨後我們的人就紛紛倒下了。”

“這”

足利義滿眼神中充滿迷茫,在他的認知當中,還從未見過這種武器。

事實上大明還沒有火槍,有火銃,體型跟迫擊炮管一樣粗。從南宋出現突火槍開始,元朝就製造了火銃,傳到歐洲,才發展出火繩槍。

直到明朝嘉靖年間,佛朗機炮以及火繩槍才傳到中國來。至於傳到日本,也得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期才有。

所以就連火繩槍他們都不知道,更別說拉栓式步槍這種劃時代的產物了。

“這是妖法,是明軍的妖法。”

左大臣藤原兼季面露懼意道:“必須要用法術破除。”

攝政關白二條良基呵斥道:“哪來的妖法,這肯定是明軍的火銃,我聽大明的商人說過這東西。”

“什麼火銃只有長杆細?”

“那也肯定不是妖法,如果是妖法的話,還要那長杆做什麼,事情肯定出在長杆上。”

“胡說八道!”

“好了,別吵了。”

內大臣源義成打斷了二人的爭吵,然後對足利義滿說道:“將軍,我覺得現在當務之急,還是該派人與明軍接觸。”

見到眾朝臣亂作一團,足利義滿陷入了沉思。

日本的構架其實與東漢末年相似。

天皇就像漢獻帝劉協,劉協自己也有朝廷百官大員,日本同樣也有朝廷百官。

攝政關白就是丞相,其餘主要有左右內大臣輔佐。

而足利義滿就是東漢的曹操。

甚至連後小松天皇自己都說過,“義滿即我朝曹操、司馬懿也哉”。

跟曹操一樣的是,朝廷裡的官員也都是足利義滿的親信,畢竟後小松天皇作為一個傀儡,也沒有任命官員的權力。

所以平日裡日本政務其實不出自後小松天皇的皇宮,而是出自平安京室町的將軍府。

因而這個時代也稱為室町幕府,官員也都在這裡圍繞在足利義滿左右。

現在眾人意見不一。

藤原兼季認為對方是妖法,需要去尋找會破除法術的僧人或者陰陽師。

而二條良基則強烈反對。

唯有源義成算是提出了一個勉強可行的方案。

足利義滿問道:“可是現在明軍見人就殺,這可如何是好?”

“不管如何都要與他們接觸。”

源義成說道:“如今明軍來日本問罪,不能力敵,我們當向他們投降,按照他們的要求做方可。”

“如此我日本顏面何存?”

一直沒有說話的右大臣兼足利義滿的大舅哥日野資康不滿說道。

“生死存亡之際,還談何顏面?”

權大納言兼足利義滿的小舅哥日野資教這次沒有站在哥哥的這邊,而是冷靜分析道:“此事,我覺得可以禍水東引。”

“哦?”

足利義滿忙問道:“如何是好?”

日野資教說道:“此事皆因當年南朝的懷良親王殺大明使者所致,後來大明使者到九州等地,當地大名守護輕視明人,以懷良親王的名義給大明上書,言語譏諷大明。我們只需要把罪責推給南朝,把明軍引至賀名生,將龜山天皇陛下以及懷良親王殿下縛往大明請罪,則或許可以消弭此次禍患。並且可一石二鳥,即解決了大明問罪,也解決了南朝。”

“這”

足利義滿睜大了眼睛,隨後面露狂喜道:“哈哈哈哈,資教真乃吾諸葛亮是也。”

日野資教謙虛地笑了笑。

小日子崇拜中原文化,不僅崇拜唐宋,對於三國也極為痴迷。日野資教能想出這種驅虎吞狼的計策,《三國志》可沒少看。

當下足利義滿也不再猶豫,立即派了自己的姨夫,任大膳大夫的伊達政宗率領使節團前往難波京與明軍交涉。

平安京離難波京非常近,不過五六十公里,而且沿途一路都是少見的平原區,可以說是暢通無阻。使節團中午出發,第二天清晨抵達。

此時大明的船隊已經在難波京,但由於還是怕觸礁那個問題,不敢靠近海岸線,而是把船固定在海上,用小船靠岸。

在主艦上,廖權和吳良正在看導航,廖權指著導航說道:“這裡在輿圖上說是大阪,但當地人好像叫這裡難波京,不知道怎麼回事。”

“別管叫什麼,到了就行。”

吳良說道。

“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問問朝廷的意思吧。”

吳良隨後撥通了短波電臺,過了一會兒那邊有人答道:“南京電訊一處。”

“我們是東海艦隊,現在已經到了日本大阪,想問問陛下,接下來該怎麼做,是要殺進他們的京都嗎?”

“稍等。”

那邊電訊一處的人又連通了朱元璋的警衛處對講機,片刻後對他們回答道:“陛下說,將他們的國王生擒回大明受審,可以扶持他們的幕府作為傀儡,讓他們挖掘金銀礦產運回大明。”

“為何要扶持幕府傀儡?都殺了不就行了嗎?”

廖權納悶詢問。

電訊一處那邊回答道:“陛下說了,都殺了會讓日本國內陷入混亂,如今大明還不能完全佔領日本,當先逼著他們運金銀硫磺等礦藏為主。”

這其實是老朱的意思。

按照朱雲峰的想法,應該都殺掉。

把日本天皇以及幕府、地方大名、世家門閥、武士階級全部剷除。

因為朱雲峰覺得,一旦大明這麼做了,那勢必會引起整個日本的武士階級恐懼,從而集結部隊來攻打明軍。

明軍趁著這個機會掃清整個日本,殺個血流成河,弄死幾十萬人,只留下一堆平民當礦奴。

但老朱覺得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遠征日本,日本殺大明的使者只是藉口,真正要得到的,還是日本豐富的金銀硫磺礦藏。

比如佐渡金山,石見銀礦等等。

大明如果消化這些礦藏的話,將不需要再從現代搞銀子,一來降低對現代的依賴,二來也是降低暴露的風險。

如果按照朱雲峰的意思做的話,剷除整個社會階級,大明就需要重新再構造一套體系。

不管是從大明派遣官員管理,還是在當地選人管理,都要大量的時間成本,不利於大明馬上就能從中獲利。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學西方殖民者那一套。

扶持當地親大明的勢力,讓他們去管日本平民土著,大明只管可持續竭澤而漁,往死裡壓榨日本就行。

簡單來說,朱雲峰那一套屬於簡單粗暴的人殺光,然後殺雞取卵,造成日本內部動盪,從而讓大明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開礦搞錢。

老朱那一套則是細水長流,對日本搞殖民主義,雖然短時間內不能殺太多的人,但長遠來看,對大明更有利。

這套辦法還是朱雲峰給他的,讓朱雲峰有點後悔了。

雖然朱雲峰也知道這麼做最好,對大明來說利益最大化,但對日本必須區別對待才行。

奈何老朱如今已經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他奉行的是大明利益至上,在這一點上,朱雲峰的規劃損害了大明的利益,自然不會選取。

因此現在吳良他們接收到的也就是這樣的命令。

“是。”

聽到南京的回信,吳良應了一聲,隨後對廖權說道:“聽到了嗎?準備攻打京都吧。”

“聽說日本現在有南朝和北朝,有兩個國王呢。”

“都抓了。”

“嗯。”

廖權點點頭:“到時候派一隊人去就行。”

說話間,外面對講機有人報告道:“報,將軍,遠處來了一隊日本使節,他們離得很遠就跪下磕頭,現在怎麼辦?”

“哦?”

吳良與廖權對視一眼,隨後廖權說道:“我去看看。”

“嗯。”

廖權隨即下了船靠岸過去。

岸邊上的明軍正在尋找駐紮營地。

他們打算以大阪為登陸點,橫掃整個日本。

此刻難波京周圍漁民都逃跑了,只剩下零星的漁村,澱川邊上難波京城池緊閉,寂靜無聲。

伊達政宗率領使節團遠遠地下跪。

他可是聽說了,明軍離得很遠就可以殺人,因此不敢靠近,只能遠遠跪著,請明軍自己過來。

廖權下船後,帶著數十人走了過去。

離大概二十多米,眾人就舉槍瞄準,嚇得伊達政宗連連磕頭求饒,磕磕巴巴地用漢語說道:“將軍饒命,饒命。”

“你是什麼人?”

廖權問道。

“下邦小臣大膳大夫伊達政宗見過將軍,小臣奉足利義滿大將軍的命令前來向大明賠禮道歉。”

伊達政宗慌忙說道:“大將軍是非常敬仰大明的,之前殺明使的人是南朝的懷良親王,與我們北朝無關啊。”

“無關?”

廖權冷笑著威脅道:“不管如何,殺我大明使者就是死罪。管你什麼南朝北朝,只要是日本國王,按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命令,就該送去大明受審,但有阻攔者,殺無赦。”

伊達政宗臉色慘白,與使節團的其餘人一起磕頭不止道:“還請將軍明察,這真不關大將軍的事,將軍要明辨是非,不能錯怪好人啊。”

“哦?”

廖權故作思考道:“既然如此,讓你們將軍親自過來,向我們下跪道歉,把事情經過闡述一遍。不然的話,我們就血洗日本,雞犬不留!”

“啊,這”

伊達政宗面露遲疑。

在日本室町幕府時代,人們是不尊敬天皇的。

比如後小松天皇他爹光嚴天皇出平安京到外面出巡,遇到一個大名土岐賴遠。

天皇的近侍就說:“天皇在這裡,快下馬迎接。”

結果土岐賴遠大怒道:“什麼天皇,狗天皇,看我射他一箭。”

那場景跟狗腳朕差不多。

當時土岐賴遠就拉弓給了光嚴天皇一箭,然後命令手下武士衝過去,把光嚴天皇以及隨從公卿一頓暴揍。

從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來,幕府時代的天皇基本也就是個吉祥物,不止是大名、守護、武士,甚至連底層平民都不一定高看他幾眼。

民間不乏有廢掉天皇的聲音出現,若不是幕府內部也派系林立,有一些需要利用天皇名義把持權力者,恐怕就連足利義滿都要把天皇廢掉,自己來當皇帝了。

但幕府將軍就不同了。

天皇沒有實權,是因為天皇手底下沒有軍隊。

而幕府將軍都是有著軍隊支援,東征西討,把各地大名打服,這才成為實質上的日本共主。

所以幕府那邊送兩個天皇過來,押去大明受審無所謂,再立個天皇就行了,反正皇室成員那麼多,不怕沒有天皇可立。

可幕府將軍如果被押去大明的話,那日本就得亂套,又變成群雄爭霸的存在。

因而伊達政宗不敢答應。

見他猶豫,廖權冷笑著指著遠處的山坡道:“看到那山了嗎?”

“看到了。”

“老吳,把東面海邊那座小山坡夷為平地。”

廖權拿出對講機跟吳良說道。

“好。”

吳良應了一聲,隨即給五艘軍艦下令道:“東面小山,所有炮口準備!”

“杭州艦準備完畢。”

“蘇州艦準備完畢。”

“常州艦準備完畢。”

“揚州艦準備完畢。”

“淮安艦準備完畢。”

“發射!”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頃刻間。

上百門火炮齊射。

在伊達政宗震驚的目光當中。

遠處的小山坡頓時迸發出巨大的爆炸。

硝煙瀰漫。

隨著海風吹拂,塵埃過去。

那原本大概四五米高的小山坡,此時上面的樹木全被炸光,連地面都硬生生矮了大半截。

真的快夷為平地了!

見此情形,伊達政宗顫抖著道:“小臣馬上回去,請大將軍過來向大明賠罪!”

說罷倒退著爬了幾米,隨後連滾帶爬地跑了。

看到他離去的背影,廖權四下掃視,與士兵們對視一眼,隨後哈哈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