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請準

承平帝從驚訝中緩過神。

掃了平陽王妃身邊的趙魁一眼,莫不是求他冊封趙魁為世子?

果然銀子不是好拿的。

面色恢復冷靜,“且說說你的請求。”

趙魁深深看了平陽王妃一眼,欲言又止,最後只抿了抿嘴,斂去眸中複雜的情緒。

平陽王妃只當看不見。

垂首恭敬道:“近來臣妾聽得民間一些傳聞,憂心不已。夜裡又常常夢到在陪都祖陵的太祖和孝慈仁皇后,自遷都以來,臣妾再未能謁過陵,思及往日得他二人寵愛,深感不安。又感慨不能陪同平陽王一同在太廟頌禱祈福,故爾有所請求……”

承平帝心裡一跳,“所求何來?”

平陽王妃跪了下去,“臣妾請求回祖陵給太祖和仁皇后守陵,以告慰先人,以平民怨。請皇上恩准。”

承平帝愣愣地看著她,半天沒反應。

一個親王妃,請求回祖陵守陵?

“外頭的流言你不必理會,自有朕處理。謁陵守陵,也不該由你來。”

平陽王妃只是搖頭,態度堅決。

“太祖皇帝和仁皇后舊日對臣妾恩寵有加,這些年臣妾時常為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心懷不安。且不敢欺瞞皇上,這些年臣妾做了不少錯事,正想到太祖和仁皇后陵前懺悔,以求原諒。”

承平帝定定地看了她半晌,沒叫起。

最後也沒追問她都做過什麼錯事。

目光掃了一眼龍案上匣子裡的厚厚一沓銀票,又瞥了殿中的趙魁一眼。

許久,才開口說道:“朕準了。”

“多謝皇上隆恩!”平陽王妃又重重磕了一個頭。一旁的趙魁見了,也跟著磕頭謝恩。

望著膝下冰冷的地磚,閉了閉眼,活著就好。

這一刻,壓在心頭的巨石好像忽然卸掉了,只覺輕鬆無比,氣息也能喘得勻了。

而季安瀾很快也由東平王處得知了平陽王妃進宮的訊息。

並且很快京城就傳遍,說皇上命平陽王妃回陪都祖陵給太祖和仁皇后守陵。

各勳貴大臣府中都聽到了這個訊息。都以為聽錯了。

“怎麼會讓平陽王妃回陪都守陵?”

“皇族中無男嗣了?”

還是平陽王妃做了什麼,觸怒了皇上?

與平陽王府親近的人家紛紛上門打聽訊息虛實。

而京城百姓聽了這個訊息,反而紛紛盛讚起平陽王妃此舉。

“平陽王妃是太祖和仁皇后的親兒媳,若在民間,祖宗在地底下不得安寧,做為兒媳守在墳前禱告懺悔,不是很正常?”

只是太祖有一堆兒孫,守陵一事不該由平陽王妃一介女子來做。

民間紛紛稱讚平陽王妃這個舉動,說她至情至善,該得祖宗和上天護佑。

平陽王從太廟趕回來,滿臉不敢置信,“你為何這麼做?”

怎麼忽然就要回陪都守陵。

“我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什麼理由?”“王爺不必知道。”

平陽王見她不說,雖滿腹狐疑,但也不好逼問。

畢竟皇上都恩准了此事,他再有意見已不重要。

王妃的這個決定,雖說讓他們平陽王府在宗正寺及一眾皇族中得到另眼相看,可她為何丟下唯一的孫兒,還有這些年緊緊捏在手裡的中饋,跑回陪都守陵?王府眾人很是不解,暗地裡紛紛猜測她這麼做的原因。

很快,宮中又下了旨意,封趙魁為平陽王世子。

這下子,王府眾人似乎到這時才勘破王妃此舉的意圖。原來是為了唯一的孫子,為了給他鋪平道路。

可為了他的世子之位,犧牲自己,值得嗎?反正方側妃嚴側妃是決計不會這麼做的。

二人把自己代入王妃的角色,如果自己是平陽王妃,會不會為了給孫子換一個世子之位,跑去守祖陵?不,她們做不到。對王妃忽然起了一些敬意。

府中與三公子同輩的公子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三公子還真是有一個處處為他打算的祖母。”

而趙魁卻望著宮中送過來的世子朝服和金冊,呆坐在那裡,久久沒有挪身。

目光痛苦不捨。

季侯府也聽說了這兩則訊息。都很開心季安瀾未來的夫婿得封世子,將來她要成為親王正妃。

府中主子和下人紛紛來恭賀。

這個時候,季安瀾卻得到宮中傳喚。

劉氏和季明堂眉開眼笑,“必是皇上要見一見未來的平陽王世子妃。”

季安瀾沒對家人說什麼,跟著太監進了宮。

“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平身。”承平帝難得露了笑,他還記得去年仲秋宮宴,此女在宴上作的幾種新式畫法。

“東平王見朕,說了你的義舉,朕心甚慰。如今朝廷艱難,國庫不豐,你身為女子,尚記著為朝廷分憂,朕心甚悅。”

“不敢,江山社稷安穩,百姓安居樂業,亦是民女所願。”

承平帝讚許地點頭。

“三大殿重建,確實需要船隻運送各項物資,你贈送的三艘寶船,朕便收下了。還有你捐贈的一百萬兩銀子,朕亦會讓史官在重建功勞薄為你記上一筆。”

“臣女惶恐。”季安瀾忙跪了。

“快快平身。不必惶恐。凡有功之人,不該被遺忘。不獨你一人。”

若民間皆是這般識大義之人,何愁江山不盛?“不知你有何求。朕可滿足你一個願望。”

“民女惶恐,確有一心願,請求皇上恩准。”

她捐船捐銀在平陽王妃之前,可直到今日皇上才傳喚她。她再想做什麼,已是遲了。

平陽王妃捐了全部嫁妝,請準回祖陵守陵,皇上,朝廷,及萬千百姓都記她大恩,此時她再說平陽王妃害她母親,即便有實在的證據也是不好拿出來了。

皇上不會信,也不會認。

“臣女請皇上恩准,為臣女退了與平陽王府三公子的親事。”頭重重地磕了下去。

承平帝愣了愣,“何故?”

趙魁與她訂親一事,他亦是知曉。

兩家門當戶對,為皇室拉攏守在宣州掌幾十萬邊軍的平涼侯,聯姻很合他的心意。如今趙魁才被他封了世子,大好前程在望,如何要退了親事?“不敢欺瞞皇上。三公子生母亦是臣女繼母,她生前與臣女不睦,臣女因記恨她搶奪生母位置,違了她的意誓要做成此親。如今見平陽王妃因平民怨親去守祖陵,臣女自愧不如。如今三公子得封世子,將來得襲王爵,臣女不忍他名聲被汙,故請求皇上解除此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