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9章 輟學風波(三)

“各位,學生是我們社會的未來,他們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這些非法組織和不良網路內容就像毒瘤一樣,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必須儘快予以剷除。”博源言辭懇切地說道。

公安部門的負責人率先發言:“我們會加大對這些非法組織的偵查力度,一旦掌握確鑿證據,必將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同時,我們也會加強網路巡邏,及時發現並阻止類似有害資訊的傳播。”

文化部門的負責人緊接著表態:“對於那些涉及成癮性遊戲的相關企業,我們會進行嚴格審查。如果發現有違規行為,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罰,規範遊戲市場秩序,防止更多學生沉迷其中。”

教育部門的其他領導也紛紛發言,提出要加強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建設,配備更多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並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各方達成了共識,形成了一套詳細的應對方案。博源看著這份凝聚著眾人智慧和決心的方案,心中充滿了希望。

會後,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公安部門成立了專項調查組,深入調查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非法組織。他們透過技術手段追蹤這些組織的網路活動軌跡,順藤摸瓜,逐漸摸清了這些組織的架構和運作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偵查,終於掌握了足夠的證據,一舉搗毀了多個非法組織,逮捕了相關責任人。

文化部門對遊戲市場展開了全面清查。他們對各類遊戲進行嚴格的審查評估,對那些存在成癮風險、內容低俗的遊戲責令下架整改。同時,加強了對遊戲企業的監管力度,要求企業嚴格落實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確保遊戲行業健康發展。

在學校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得到了全面最佳化。老師們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結合實際案例,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們講解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校還邀請了一些成功人士和優秀校友來校舉辦講座,分享他們透過努力學習取得成就的故事,激勵學生們樹立遠大的理想。

博源也沒有閒著,他除了關注各部門行動的進展,還主動參與到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中。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模擬古醫術,結合心理學知識,為一些心理壓力較大的學生進行疏導。模擬古醫術所蘊含的身心調和理念,在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在一次心理輔導課上,博源接待了一個叫曉妍的學生。曉妍因為學習成績下滑,加上父母的過高期望,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博源先運用模擬洞察術,深入觀察曉妍的情緒狀態和心理癥結所在。他發現曉妍內心充滿了對自己的否定和對未來的恐懼。

隨後,博源運用模擬古醫術的舒緩技巧,引導曉妍進行深呼吸和放鬆練習。他輕聲說道:“曉妍,閉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呼吸,讓氣息緩緩地進入身體,再緩緩地撥出,將所有的壓力和煩惱都隨著呼氣排出體外。”曉妍按照博源的指導,漸漸地放鬆下來。

接著,博源與曉妍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他傾聽著曉妍的委屈和困惑,給予她充分的理解和支援。“曉妍,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成長節奏。你要相信自己,只要調整好心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夠取得進步。”博源的話語如同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曉妍內心黑暗的角落。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輟學的情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輟學人數開始逐漸減少,學校裡的學習氛圍也變得更加濃厚。博源看著這些積極的變化,心中滿是欣慰。

然而,就在博源以為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些被打擊的非法暗流湧動的反擊,那些被打擊的非法組織並不甘心就此失敗,他們如同潛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謀劃著一場瘋狂的反擊。

這些非法組織成員透過隱蔽的網路渠道重新集結,他們深知正面與官方對抗毫無勝算,於是決定採取更加隱蔽、更為陰險的手段來擾亂局面。他們利用一些未被完全查封的境外伺服器,重新搭建起宣傳平臺,繼續在網路的陰暗角落裡傳播扭曲的價值觀和有害資訊。

為了躲避監管,他們的宣傳方式變得更加隱晦。不再明目張膽地宣揚讀書無用論,而是打著“多元發展”“個性化成長”的幌子,實則向學生們灌輸諸如“傳統教育限制個人自由”“創業才是唯一出路”等片面且極具誤導性的觀念。這些資訊透過精心包裝,以短影片、文章、甚至是看似勵志的網路小說等形式在學生群體中悄悄蔓延。

與此同時,他們還試圖從學校內部開啟缺口。他們利用一些輟學學生對現狀的不滿情緒,暗中聯絡並蠱惑這些學生,承諾給予金錢和所謂“成功機會”,唆使他們返回學校,在同學中傳播負面言論,擾亂教學秩序。這些被蠱惑的學生,有的在課間休息時向同學們吹噓輟學後的“自由生活”,編造一些虛假的創業成功故事,煽動其他同學對學校生活的厭倦;有的則故意在課堂上搗亂,影響老師的教學和其他同學的學習。

博源在日常的網路巡查以及與學校老師的交流中,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股暗流。他發現,原本已經有所好轉的學生思想動態,又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跡象。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課間討論的話題也逐漸偏離正軌,對學習的熱情再次減退。

博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展開深入調查。他再次啟動網際網路探險隊,讓成員們深入那些非法組織重新搭建的網路平臺,收集證據。探險隊成員們冒著風險,在複雜的暗網中穿梭,獲取了大量非法組織重新運作的關鍵資訊。與此同時,博源與學校老師密切合作,對那些行為異常的學生進行細緻的排查和耐心的引導,試圖找出背後的操縱者。

在調查過程中,博源遇到了一個棘手的情況。學校裡有一個叫子軒的學生,原本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最近卻突然變得叛逆起來。他在班級裡公開宣揚一些奇怪的觀點,對老師的教導置若罔聞,還拉攏了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小團體,在學校裡製造各種小麻煩。老師多次找他談話,他都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博源決定親自與子軒溝通。他透過模擬洞察術觀察子軒,發現這個孩子眼神中雖然透著倔強,但深處卻隱藏著迷茫和不安。博源以一種溫和、平等的態度與子軒交流,並沒有一開始就指責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