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到藥材市場,摸摸情況,看看是不是像你爸爸說的水那麼深.”
今天此來中藥交易市場除了給醫品堂進藥材外,林墨還有自己的任務呢,買些煉丹藥材。
煉丹對藥草的品質要求極高,必須要純野生,這樣藥性才不至於被汙染,年份必須要足,這樣在大自然的淬鍊中才能夠吸收足夠多的天地日月之精華。
早上吃飯時蘇書賢說現在藥材市場的中藥多半都不過關,假貨次貨橫行,若真如此的話,林墨想買到好的藥材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必須要悠著點。
林墨說著抓起了攤子上的一把“草”,一番眼觀鼻嗅,眉頭就皺了起來,自言自語道:“這柴胡中竟然有三種不同的種源,年份也不一致,分明以次充好,以陳摻新.”
然後他又抓了一把形狀一節一節的細長藥草,在鼻尖輕輕一聞,眉頭再次皺起,“魚腥草?這是魚腥草嗎?怎麼味道這麼古怪?”
再用嘴巴咬一小口,還沒咀嚼呢,呸,就吐了出來,“全是農藥化肥,難怪味道這麼古怪.”
魚腥草主要生長在深山的水溝溪泉兩邊,沒有汙染,煮了以後給小孩退燒很快就能見效。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魚腥草,真正野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的,像種蔬菜農作物一樣灑到田地裡,施化肥,噴農藥,長勢遠比野生的好,但是沒有經過大自然的淬鍊,藥效損失了何止大半,由草藥變成了真真正正的草。
這種魚腥草入藥,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延誤病情。
“切,就跟你很懂似的.”
蘇熙挖苦道,人晃悠著來到了林墨的旁邊,也抓了一把魚腥草在手中,問道:“你確定這是魚腥草,而不是茅草根?”
“不懂,瞎說的。
那你告訴我它是什麼東東?”
林墨裝作一臉茫然的樣子。
蘇熙雙手背在身後,身體挺得筆直,儼然一個誨人不倦的師者模樣,道:“瞎貓碰到死耗子,你還真蒙對了。
魚腥草和茅草根很像,而且都是中藥,性均寒涼,一個可以用來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溼,清熱止痢,健胃消食,一個可以治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等病症。
兩者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像,但是仔細辨認的話,它們的區別也很明顯,魚腥草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面棕黃色,具縱稜數條,節明顯,質脆,易折斷,茅草莖呈長圓柱形,有時分枝,長短不一,表面乳白色或黃白色,質輕而韌,不易折斷.”
這家藥鋪不僅有魚腥草,也有茅草根,蘇熙誨人不倦的又拿實物給林墨講解,果然如她說的這麼回事。
“可以啊!”
林墨不吝讚美,又驚訝道:“你一個學西醫的,怎麼知道這麼多?”
“我雖然學的是西醫,但我從小接觸中醫,《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等等中醫書籍也是有看過的,而且我們西醫專業也要修中醫學科,所以,知道這些很奇怪嗎?”
蘇熙洋洋自得,眉目流轉,看得出來她自豪於對中醫的瞭解。
只是,她明明這麼自豪,幹嘛又改學西醫了呢?這個問題林墨以前問過蘇熙,但是她不願意回答。
就是蘇書賢,對此事好像也很忌諱,不願意多說。
這裡面必定是有什麼故事的,林墨篤定。
“那你再說說這個是什麼藥?”
林墨對著攤子上的另一種草藥指去。
這種草藥有根有須,看起來像人參。
“當歸.”
蘇熙信口拈來,一眼辨識出,“性味甘、苦、辛、溫,有補血、活血、調經、潤燥、滑腸等效,主治月經不調,血虛或血瘀經閉,經痛崩漏,跌打損傷,癰疽腫痛,風溼痺痛,血虛便閉等症.”
“書背得很不錯,如果我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該如何用藥?”
“當服用當歸四逆湯劑。
當歸、白芍各9g,桂枝、通草各6g,甘草、細辛各3目,牛膝12g,大棗7枚。
巔頂痛重者加吳茱萸6g,顳部痛甚者加蔓荊子10g,嘔吐者加竹茹6g,經痛多而頭昏乏力者加黃芪、仙鶴草各12g.”
“真是有背過藥方的,不愧是中醫世家的子女,那你能看出這株當歸有什麼問題嗎?”
林墨又給蘇熙出了一個現實性的問題。
學中醫,光靠背書可不行,實踐遠比理論中藥,照本宣科是治不了病的。
很大的一株當歸,有梗有須,顏色灰黃,看起來跟人參似的,其實當歸也確有“婦科人參”之稱,蘇熙拿到手中眼觀鼻嗅口嘗,看不出任何問題,對林墨說道:“這當歸好好的,有什麼問題?我看是你有問題吧.”
“這當歸有經過硫磺上色,你聞不出來硫磺的味道嗎?”
林墨一語點破。
這時藥材攤子上還有幾個人在看藥呢,一聽林墨的說法,頓時一驚,都對他望了過來。
“胡說什麼,小孩子不懂不要瞎說。
我這是純天然的岷歸,哪裡有經過硫磺上色?我告你誹謗信不信?”
鋪子老闆發飆道。
“閉嘴啊你,人家有沒有燻硫和你有什麼關係?”
蘇熙也狠狠的對林墨使了一個眼色。
對她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當歸有沒有經過燻硫加工過,和她無關,反正她又不會買。
林墨不以為意,繼續說道:“當歸微量的古法燻硫自古就有,本無太大危害,但是從你這當歸中我甚至能聞到硫磺的味道,只怕不是微量燻硫,而是過度的燻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