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上,一支由百艘船組成的船隊,在破浪前行,引得見到的漁民,集體側目。
要不是上面,紅豔的大唐龍旗,還以為是哪家海盜,又要大肆劫掠。
也對,周邊沒有這麼大型的海盜團伙,純屬多想。漁民們有好奇,膽大的,就近來看一眼。
每當這時,水手們都笑著和他們打招呼。
這可是久違的鄉音。
雖說在軍伍中,不少人都是大唐人,但和陌生人,到底不一樣。
尤其是這次回來,並不是所有人都跟著回來了,有一部分人,被安排留在倭國,跟隨薛禮。
很快,眾人一行到達登州。
由船換車,拉著往長安疾行。
李勉再歸心似箭,這一走也走了快兩月,才堪堪到達長安城外。
看著巍峨的長安城牆,李勉突然想哭。
不知何時起,李勉真正把自已當成了大唐一份子,長安成了他家鄉。
“侯爺,陛下來迎接我們了。”斥候來報,李勉心中一驚。
“李勉,我這次可是得了你的光,讓陛下親迎,哈哈哈……”張亮大笑。
李勉對這一切,倒不在意,相比這些虛名,他更在乎實際。可還別說,心底還是暗爽。
這可是皇帝親迎,接下來史書,肯定會記一筆。
【藍田縣侯李勉,於五月徵倭國凱旋歸朝,帝至城外十里親迎。】
想想就覺榮耀。
“大家加快腳程,可不能讓陛下等我們太久。”李勉大笑道。
“諾。”一行人,喜笑顏開。
相互打趣,興奮的跟在李勉身後,朝長安快速進發。
不一會兒,長安已然在望,最顯眼的,還是儀仗,屬於天子的儀仗。
還有天子出行的龍旗,橫旦在路中間,兩邊站滿了看熱鬧的大唐百姓。
“走,下馬。”張亮大喝道,翻身下馬。
李勉下馬,一馬當先,朝前疾步行去。
軍樂聲響起,叫好聲,稱讚聲,此起彼伏。
有女樂伎翩翩起舞。
樂聲聽起來,是秦王破陣樂,大唐國樂曲目。
在李勉和張亮兩人後面,二子等親衛,也一躍下馬,跟在身後,朝前疾步趨近御前。
“臣李勉(張亮),參見陛下,不負陛下所託,倭國授首,今獻倭國天皇於陛下,請檢閱。”
一揮手,親衛把倭國天皇,押至李二面前。
“倭國罪臣松下,見過天朝皇帝陛下。”天皇在親衛逼視下,不得不低頭跪拜行禮。
以下臣罪臣自居。
李二點點頭,走到那天皇身前,俯視著道:“你就是號稱天皇的倭國王上?憑你,也敢稱天皇,滑天下之大稽。”
說完,不管天皇反應,李二揮了揮手,自有禮部職司官員,派人接手,帶往安置。
“李勉,張亮,你們不錯,這次做得很好。起來吧,隨朕一起入宮。”
兩人忙謝恩。
只是李勉沉吟了會,出列低聲稟告,“陛下,能否讓臣先不去宮裡,明日再進宮?”
相比參加什麼勞什子慶祝,李勉更想回家,回家去看長樂,去看楊秋兒。
李二笑笑,深深看了眼李勉,擺手道:“朕準了,記得,明日記得進宮。”
到底是自家女婿,見李勉夫妻情深,大手一揮,並未拒絕。
相比李勉,張亮則是跟在軍樂隊身後進了宮。
在那裡,紅粉在等著他。
不比回家面對自家的黃臉婆,來得開心?
得到允准,李勉再顧不上,回身跨上親衛牽來的馬,縱馬狂奔,向公主府飛馳而去。
兩邊人等,及一眾官員,紛紛笑開。
言駙馬公主伉儷情深,為人之典範,謂為美談。
城門離著公主府,路並不近,好在今日迎接將士凱旋,路面肅清,李勉才得以一路暢通,直達公主府門前。
公主府門前,早有下人等著,一見駙馬爺回來,回身便往府中跑。
“公主殿下,大喜,駙馬爺回來了,駙馬爺回來了。”
公主府門前侍衛,紛紛下拜,口中稱“侯爺”。
公主府裡上下,叫李勉,從來不叫駙馬,都是叫侯爺,只有在重大的時間段,還有原公主府老人,才會喚李勉為駙馬。
後院。
得到訊息的長樂公主,還有楊秋兒,聽到回報,再顧不上禮儀,相伴跑去前廳見李勉。
熟悉的人兒,只是相比去歲,清減了些許。
面對兩人殷切目光,李勉淚流滿面,低聲哽咽道:“我回來了。”
這句話,像是開啟了某個開關。
楊秋兒再也止不住,當著所有人面,撲進了李勉懷裡,抱得緊緊的,淚水沾溼了李勉盔甲,而不自知。
長樂較穩重,沒撲過來,但臉上已淚溼眼眶,掩面低泣。
李勉拍了拍懷中的楊秋兒,笑著朝長樂張開了手臂。
長樂公主再也止不住,學著楊秋兒,撲進了李勉懷裡哽咽。
公主府下人們,看著這一幕,紛紛別過臉去,有感性的,或者公主府侍女,淚流滿面。
他們是為自家公主,自家主母,感到高興。
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在家主離開後,兩女整日愁情慘淡,怎樣的思念著家主。
而且,時刻在擔心,怕駙馬,怕家主出意外。
李勉離開後,府中歡笑都少了。
往年過年,都大辦特辦,但在去年,卻只是簡單慶賀過後,便算過了年。
熱鬧相比往年,完全不能比。
失去李勉,像失去了主心骨,有笑,那也是強顏歡笑罷了。
如今終於等回來了家主,是應該高興。
跟隨李勉身後回來的親衛,自有二子和公主府管家去安排,李勉拉著兩女回了後院。
卸甲,沐浴,一套流程下來,李勉終於抱著楊秋兒,陪著公主,傾述起心事。
“你們倆,是不是在我離家後,就沒吃好,瞧著都瘦了,這麼對自已,實在不該。”
看兩女清減不少的臉,李勉心中感到心疼。
是自已,只顧著皇命,只顧著軍功,忽略了兩女感受。自已在外時,她們是如何的擔心。
“我們沒事,只要夫君回來了就好。”
兩女對視一眼,齊聲說道。
只聽楊秋兒話鋒一轉,道:“只是某人在外面過得甚好啊,甚至還把人家倭國女王,給攬進了懷裡,怕不是早已樂不思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