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章 五年挺好

“你說,會成功嗎?”不知何時,程咬金湊過了李勉身邊,在他耳邊輕聲問。

李勉笑笑,安慰道:“放心吧,有我師父在,沒問題的。只是……”

李勉想了想,對著程懷道招手示意。

秦懷道過來後,李勉說:“懷道,輸血雖能解決伯父的問題,但有些事你得要注意。”

“什麼要注意?”不知覺中,李二圍在了李勉身邊,聽聞後,忍不住插嘴道。

“陛下,你不會以為輸血,就真的能解決秦伯伯身上的頑疾吧?”

世界上,哪有借命一事。

做任何事,都會有代價的。

李二盯著李勉,道:“你不是找到方法,能治療秦瓊的病嗎?”

這個結果,李二有些難以接受。

“是找到方法,但那方法,只是針對血虛的問題,針對性處理。”

“伯父不只是血虛,還有其它問題,比如身體內部這麼長時間,所形成的損傷。”

“有些損傷,是不可逆的。年輕時看不出來,等到老了,就逐漸顯露出來。”

受傷太多,導致傷到元氣,僅憑一個輸血,就想徹底解決,根本沒可能做到。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你說,我聽著呢。”秦懷道說。

一旁的其它人,也側耳聽著。

尤其是程咬金,緊盯著李勉,生怕漏掉了李勉說的話,從而對他二哥身體,產生危害。

牛進達等人,和程咬金表情一樣。

他們和秦瓊都是從隋末一起打出來的,有同袍之情,有朋友之義。

“這次過後,伯父不可吃太油膩,不能喝酒,不能吃鵝這類發物。”

“平常飲食要以平淡為主。等下我會寫些食譜,讓府中廚子,做些藥膳給伯父調養身體。”

“元氣的補充,非一朝一夕之功,得慢慢來。”

李勉把一些注意事項,包括食用忌諱,一一講了,臨末,他讓秦懷道複述,直接真的被記住。

“要吃清淡,那豈不是和當和尚差不多。”程咬金喃喃道,神色同情。

“是啊,秦二哥可是無肉不歡,要讓他不能吃太油膩,比殺了他還難受。”

聽到訊息的李靖,與此時也趕到了秦府。

李勉見到李靖,趕忙上前行禮。

李靖拉著李勉的手,叮囑道:“你多上點心,盡力治好你秦伯伯。他有恩於天下,有功於國家,不能就這麼逝去。”

“好的,師父。”李勉點頭答應道。

接下來的時間,現場陷入沉默。

等待間隙,李勉把給秦瓊定製的藥膳,寫了下來,交給了張氏。

怕沒理解透,特意把注意事項,步驟,一一耐心地做了說明。

時間在飛快流逝,很快快要到入夜時分。

眾人在門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

終於,門開了。

一臉疲憊的孫思邈,一邊摘下特製面罩,一邊走出房間。

“很成功,休息一會兒後,病人可以先吃些流食。”知道他們最關心的,孫思邈說道。

這時,死囚被侍衛扶了出來。

從外表看,除了看得出的虛弱,並沒什麼異常。

眾人好奇打量著囚犯,再看一眼李勉,齊齊發起驚呼。

“孃的,還真出來了,沒死,命是真大。”

程咬金大呼小叫道。

牛進達上前一步,手指伸出,搭在囚犯脖子,仔細感應著什麼。

“是活的,沒死。小子,你真會借命啊。”

李勉聽得直翻白眼,“什麼叫借命,是借血。”

“血為人之精,借血和借命有何區別!”

程咬金的話,引得其它幾人點頭附和。

長孫無忌幾人臉上,神情各異,但共同的,是抹不去的驚異。

這事太離奇了。

這時,進去照顧的夫人,跑了出來。

“謝謝孫神仙,謝謝侯爺,我家他醒了。”

醒了?眾人再不顧李勉,紛紛湧入房間。

他們要驗證,是不是秦瓊真借命成功了。

如果是真,那麼今後他們受傷,或者要死時,可不可以也讓李勉借回命。

只有李勉自已知道,輸血只是能救一時。

“師父,秦伯父還有幾年可活?”

論到診治,治病救人,李勉自認完全跟孫思邈無法比。

“五年吧,每一年都要輸次血才行。”

孫思邈望向李勉,“你膽子是真大,才剛試驗出來,你就敢用。要不是秦瓊命大,萬一有個疏漏,怎麼辦?下次這種事,別幹了,讓人提心吊膽的。”

李勉點頭應諾:“是,這次也是沒法,所以才出此下策。輸血雖說神奇,卻不是萬能,這點我很清楚。”

“嗯,走吧,你進去看看秦瓊,一旦發現有什麼不對,第一時間告訴我。”

“好,我這就進去。”

李勉踏入房間。

圍在秦瓊身邊嘖嘖稱奇的眾人,見李勉進來,自發讓出一條路,讓他進去。

李勉走到床前,上手開始檢查。

輸血後,秦瓊臉色再不復慘白,多出了血色。

李勉手搭上秦瓊手腕,發現脈搏有力,不似之前那麼沉滯。

效果不錯。

“秦伯父,目前輸血效果不錯,平時注意飲食,每半年輸次血,五年內你的身體無礙。”

話鋒一轉,李勉叮囑道:“但是伯伯如果想再舞刀弄槍,是不可能了,重在休養。”

眾人臉色一變,秦瓊臉上更是閃出一絲痛苦。

讓一個武將,再不能提刀,無異於判了他斬立決。

好在現在大唐,武將濟濟,倒不缺秦瓊這一位。

李二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不甘問:“不能恢復到從前了嗎?”

“不能,當輸血是什麼。秦伯伯年輕時受傷太多,身上血液流失過多,導致元氣虧損,造血機能減退。如今這樣,已算幸運,若再過個半載,秦伯伯若無治療,想起身都難。”

眾人聽得臉色一白。

起身都難,那豈不是癱瘓了。

聽完李勉的話,秦瓊心中一驚。

原本的不甘,終於消逝。

好死不如賴活,起碼有五年,他可以送兒子一程。

等到秦懷道,成為頂門槓子,能扛起家的重任,將死而無憾。

五年挺好,五年挺好!

這時,孫思邈走了進來,對著眾人說道:

“你們別圍著了,病人需要安靜,都回去吧。”

“等過幾天休養好了,你們再來一敘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