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決……”
史蒂芬第一時間沒太聽清裴佩佩說什麼,還以為她同意了,片刻之後他才反應過來:
“不好意思裴總,我可能聽錯了,請您再說一遍?”
“我說,我拒絕!”
裴佩佩斬釘截鐵地說道:“我拒絕加入你們的XGP計劃!”
“怎麼樣,表達得夠清楚了嗎?”
眼見裴佩佩要起身結束會議,史蒂芬連忙搶先一步站起來阻攔:
“裴總,請等一下!”
史蒂芬的大腦飛速運轉,在心裡構思說辭。
微軟目前尚未對外公佈XGP計劃。
這段預留出來的時間,就是用來說服各大遊戲廠商的。
尤其是塔羅娛樂這樣在遊戲界擁有一定影響力的廠商。
如果能說動他們加入,必然能對普通玩家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這些年微軟已經透過一系列操作,將歐美出名的遊戲工作室大半收入囊中,剩下的大多也透過股權轉讓達成了合作關係。
日本由於墮天堂的存在。
大量的第一方工作室,被墮天堂掌控,預計很難達成合作。
這種情況下,面對廣大的中國市場。
塔羅娛樂的態度就尤為重要了。
雖然塔羅娛樂目前的體量,尚且不如企鵝和易遊這兩位中國遊戲市場的傳統老大哥。
但史蒂芬和他的團隊分析:
企鵝和易遊在遊戲領域經營日久,各自在網遊領域都已經形成了牢固的基本盤,即使他們未來涉足3A遊戲領域,加入XGP計劃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比之下
塔羅娛樂更年輕,在年輕人中有很強的號召力。
如果能吸引塔羅娛樂加入XGP計劃,中國市場基本就算是拿下了。
史蒂芬為此還特別向總部爭取了最優惠的條件。
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
會議才剛剛開始,自己準備好的種種話術還沒拿出來,裴佩佩直接就拒絕了。
這完全打亂了史蒂芬的計劃。
“裴總,不知道您是對XGP計劃的哪裡不滿意,我們還可以談嘛!”
“您放心,塔羅娛樂的條款,肯定是所有遊戲廠商中最優惠的!”
史蒂芬儘量拖延時間,好讓自己重新組織語言。
讓他沒想到的是,裴佩佩聽完後態度似乎更加堅決了:
“塔羅娛樂暫時沒有任何相應的計劃,恐怕要讓你白跑一趟了,我後面還有個會,再見!”
裴佩佩嫻熟地說出社交辭令。
她依稀記得。
不久前企鵝前來邀請合作的時候,她剛說過一遍類似的話。
又來?
還最優惠待遇?
我看你是想讓我這輩子都賠不了是吧!
情急之下,史蒂芬上前一步攔在裴佩佩面前:
“裴總請再考慮一下,您是想和微軟以及全世界大部分的遊戲廠商為敵嗎?”
聽到這話,裴佩佩忽然愣住了。
史蒂芬還以為自己的戰術恐嚇有效,暗罵自己之前到底都分析出了一堆什麼玩意兒。
既然裴佩佩吃硬不吃軟,那就好辦了。
史蒂芬立馬追加攻勢:
“您應該看得出來,遊戲生態轉向訂閱制服務是大勢所趨。”
“強行逆潮流而動,無異於蚍蜉撼樹。”
“塔羅娛樂近幾年雖然發展迅速,但對於微軟來說還不算什麼。”
“我們完全可以遊說國會對塔羅娛樂進行制裁,類似的案例近幾年並不少見,裴總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雖然他在來之前並沒有準備專門的恐嚇話術。
但戰略恐嚇也是商業談判中重要的策略之一。
史蒂芬對一些常規話術駕輕就熟。
他這一番話,聽得阮秋等人微微皺眉。
陳歌更是直接擋在了裴佩佩身前斥責道:
“史蒂芬代表的話,我會如實向微軟的相關人員反映,如果這是微軟的官方態度,我們將會重新考慮和微軟的一切合作。”
你什麼檔次,也敢和我們裴總這麼說話。
塔羅娛樂早期包括《茶杯頭》《黑暗之魂》在內的幾款遊戲,都是全平臺發售。
自然也登陸了Xbox平臺。
除此之外,他們跟微軟還是有一些常規商業往來的。
連lgbt群體沒什麼效力的恐嚇,都能讓一些大型遊戲公司修改遊戲。
他們真要發狠威脅微軟開除某個中級員工,還是能做到的。
“十分抱歉,如果我剛才的言語有什麼不當之處,那我僅代表我個人鄭重道歉。”
史蒂芬十分有躬匠精神地當即表示道歉,但他的神色卻沒有表現出一絲歉意。
顯然只是社交辭令。
甚至顯得有些陰陽怪氣。
“但我還是建議裴總好好考慮一下我的意見。”
看到史蒂芬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樣子。
在他算計中應該被嚇到的裴佩佩,卻突然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裴佩佩感覺聲色俱厲的史蒂芬,還真像故事裡的反派一樣。
言語神態間不自覺流露出的傲慢,也很符合她的刻板印象。
即便史蒂芬一開始表現得十分謙恭有禮,她也能明顯感覺出,那隻不過是表面上的做作的社交禮儀。
謙恭之下,隱藏的是刻骨的傲慢。
完全是一副“洋大人賞你一個賺錢的機會,還不快領旨謝恩”的態度。
說了好幾次全球有多少遊戲廠商都加入了計劃。
還不是在隱隱施壓。
自己這邊一拒絕,他馬上就原形畢露了。
反派是吧!
我裴佩佩打的就是反派!
她從陳歌背後繞出來,嘴角勾出一抹微笑,陰陽怪氣地說道:
“還真是一個好建議!”
史蒂芬不明所以:“這麼說,裴總你是同意了?”
“我拒絕!”
裴佩佩再次斬釘截鐵地拒絕。
這次她的眼神中閃爍出昂揚的鬥志:
“我裴佩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對那些自以為實力強大的人說不!”
史蒂芬不提醒,裴佩佩都沒察覺到。
如果訂閱制服務真是大勢所趨,那她只要什麼都不做,逆潮流而動,是不是就能賠錢了。
更別提還能引來微軟這等巨頭的絞殺。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我直接站在下風口!
史蒂芬整個人都懵了。
他完全沒想到裴佩佩是這樣的人。
本以為是個膽小鬼,沒想到是個瘋子!
這下自己已經徹底激怒她了。
憤怒是代表攻擊的情緒。
一個人越是在憤怒的情況下,越會堅信自己是正確的。
現在一切常規的談判策略已經全部失效。
唯一可能有效的策略是激將法。
但自己能激她什麼?
史蒂芬雖然是談判代表,但這並不代表他可以代替公司許諾出去太多利益。
在他們原本的預想中:
就算一切順利的跟塔羅娛樂達成了合作。
最後簽約階段也一定是馬特總裁親自到場。
他們這些人只是提前把價碼談好而已。
本以為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沒想到一開始就被逼到了絕境。
“裴總請等一下。”
史蒂芬最後孤注一擲地大聲道:
“你敢跟我打個賭嗎!”
“就賭塔羅娛樂下一部遊戲的首月收入,能不能超過XGP專案第一個月的營收。”
“如果你能贏,我就,我就,我就學狗叫!”
史蒂芬的一番話,聽得裴佩佩和陳歌以為自己的英文理解出了問題。
別說塔羅娛樂參加會議的一行人震驚不已。
就連史蒂芬談判團隊的隨行人員都聽懵了。
幾個人面面相覷。
挑到額尖的眉毛和瞪大的眼睛,全都表達出同一個意思。
【這老哥啥時候瘋的?】
“你是小孩子嗎?”
陳歌都被史蒂芬逗笑了。
他離開幼兒園之後,就沒說過這麼幼稚的話了。
更何況這完全是史蒂芬一個人在自說自話,沒有半點法律效益。
他們完全可以無視他。
史蒂芬像是豁出去了一樣繼續說:
“這確實是我的私人挑戰。”
“但既然裴總說‘喜歡向實力強大的人說不’,那我想裴總是不畏挑戰的,自然不會怕我這個小小的挑戰。”
“據我所知,塔羅娛樂遊戲的首月收入,一向相當亮眼。”
“從裴總剛才的堅決態度來看,應該是對自己相當有信心的。”
“如果裴總害怕不幸輸了,不想學狗叫,當然也可以,到時候只要裴總簽下這份協議就行。”
“一切條款依然是最優待遇。”
史蒂芬說著掏出手機,把剛才的挑戰簡要複述了一遍,直接發到了他的社交媒體上。
發完後,他十分光棍地把手機扔到桌子上。
現場的空氣大約凝固了有兩秒鐘。
史蒂芬的手機開始爆發出此起彼伏的後臺提示聲。
他能作為微軟遊戲部門的談判代表,大小也算是個人物。
平時西裝革履地出席各種場合,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粉絲。
這會兒,估計他的私信後臺都被打爆了。
由於誰都沒想到他能整出這麼狠的活。
整個過程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叫保安過來阻止。
看完整個過程的陳歌,感覺聖伊麗莎白真是越來越鬆懈了。
這樣的重症精神病都能跑出來?
現在無論裴佩佩答不答應,史蒂芬都被架在了社交輿論的風口浪尖。
無論裴佩佩是贏還是直接拒絕賭約。
史蒂芬社死是一定的。
只有裴佩佩答應後又輸掉賭約,他才有可能迎來反轉。
所以傻子才答應。
直接拒絕是最穩妥的處理辦法。
除了在輿論場上可能面臨一點點小問題,基本沒有任何隱患。
至於那點小問題,也非常容易解決。
塔羅娛樂的公關部門又不是吃乾飯的。
“我答應你的挑戰!”
裴佩佩清脆的聲音從陳歌身後傳來。
她在眾人“你又是什麼時候瘋的”“我超,還有高手”的目光中,對著鏡頭公開發表了接受挑戰的宣言。
陳歌想到的,裴佩佩也想到了。
她當然不覺得自己能贏。
XGP多大的專案啊。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微軟金山銀海的宣傳經費砸下去,首月流水一定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裴佩佩覺得自己輸定了。
至於賭約,她當然不打算遵守。
反正她連意向書都沒簽,單純的口頭協議沒有法律效益。
經過這麼多次含淚血賺後,裴佩佩悟了。
既然暫時無法從產品端找到賠錢的辦法,那為什麼不試試公關危機呢?
有很多作品之所以失敗,其實跟作品本身沒多大關係,而是製作人品行不端引發了公關危機,被群體抵制。
以裴佩佩的道德標準。
她做不出“精日”“9.18發日本特供作品”“涉毒”“給戰犯洗地”這樣天理難容的事。
“公開出爾反爾”已經是她能夠承受的極限了。
裴佩佩已經考慮好了。
出事後,她就聲稱自己遭受了太多精神壓力,得了抑鬱症。
把塔羅娛樂交給阮秋打理。
自己帶著陳歌出去白手起家,從頭再來。
這次說什麼也不做遊戲了。
開家旅遊公司,以考察業務的名義全球旅行。
我就不信,這還能不賠?
為了賠錢,我真是獨自承受了太多。
裴佩佩自我感嘆了一句,在一眾人呆滯的目光中離開了會議室。
陳歌若有所思地想了一秒,緊跟著裴佩佩的腳步出了會議室。
阮秋維持著最基本的社交禮儀,把史蒂芬幾人請出了公司。
對於這種待遇,史蒂芬並不在意。
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是跟領導彙報自己“頗具新意的談判方式”。
免得協議還沒簽,自己先被上司開了。
據說馬特總裁聽到這件事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非常精彩。
考慮到“狗叫挑戰”談判策略的泛用性可能不是很高。
一個在日本工作進展十分不順利的同行在短暫嘗試後,被幹淨利落地丟出了大門,史蒂芬的方法遺憾的沒能得到廣泛推廣。
這讓他頗為遺憾。
社死的時候,如果能多一個人在身邊陪自己也是好的。
無論如何
微軟的XGP專案,以一種誰都沒想到的方式,出現在全球玩家眼前。
微軟只得緊急投入資源,正式開始對訂閱制服務計劃展開宣發。
史蒂芬也一躍成為社交媒體的風雲人物,網紅中的網紅。
他配合公司進行各種炒作,力圖將事情宣傳得人盡皆知。
試圖用輿論力量綁架塔羅娛樂,提高毀約成本。
從微軟的角度上看,史蒂芬不可謂是不盡心竭力。
他確實什麼都想到了。
為了公司利益,將個人榮譽放在一邊,使出各種手段促成談判達成。
哪怕冒著社死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他們在歐美也是這樣宣傳塑造史蒂芬的。
將他塑造成一個英雄形象。
以個人的力量對抗大公司。
歐美人就吃這一套。
一時間,“狗叫挑戰”事件的熱度飛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