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03星瞳

肖山和王小戈在黃金原野號上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後,就乘坐這飛船繼續駛向了星河的深處。

在距離太陽系黃道面垂直高度5000萬公里的寂靜深空中,航行著一艘雪茄型的飛船。她的前半部分,和具有生態封閉迴圈能力的恆星際飛船沒有什麼區別,但她的後半部分外殼卻是由玻璃穹頂構成。

遠遠看去,還能依稀看到穹頂內有繚繞的雲霧、鬱鬱蔥蔥的樹林綠植,甚至還有一汪清澈如碧的湖水。王小戈駕駛飛船,從玻璃穹頂的氣閘艙進入到了這一片漂浮在深空中的青山綠水之間。

飛船剛剛在掛滿果子的矮樹旁著陸,一道俏麗的身影就踏著青蔥的草地翩然而至。她身姿婀娜,如弱柳扶風,卻又透著一抹靈動的堅韌。

一襲淡色的長裙垂落至腳踝,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修長筆直的雙腿,每一步前行,裙襬都似有生命般輕輕擺動,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眉若柳葉,目似星辰,眼眸中閃爍著群星般的光芒,彷彿能洞悉世間一切美好。

四十年光陰似箭,世人都經歷了由年輕到衰老再到年輕的過程。唯獨張綾如同下凡的仙子一般,不為時光所動。

“好久不見呀!夥伴們!”每一個字從她口中吐出,都帶著溫暖的氣息,如同冬日裡的一杯熱巧克力,慢慢地、柔柔地滑進心底。

肖山和王小戈都短暫地愣了一下,彷彿是被這絕塵的容顏怔住了。

“聽說你已經打破了個人在卡門線之外生活時間最長的紀錄了。”肖山趕緊說出了在來之前就想好的說辭,以掩飾自己微紅的面色。

張綾微微仰頭,一雙大眼中滿是燦爛的星光:

“與這璀璨星河同眠是我從小的願望,現在如願以償了,怎麼捨得離開呢?”

王小戈將視線強行從張綾身上挪開,四下看了看:

“這裡好像比我幾年前來的時候更漂亮了。”

張綾滿臉如秋水般溫潤的笑意,帶著兩人向著樹林深處的湖邊走去:

“這艘飛船原本是恆星際飛船的技術驗證艦,在收到守護者傳輸的深空觀測技術之後,我向艦隊申請將其用作深空觀測。他們不僅立刻就批准了我的申請,還做了生活化改裝,命名為遠望號交給了我。

可能是艦隊委員會的領導們,擔心我長期留在太空中太過壓抑,每年都在完善飛船的生活設施。這才有瞭如今這幅世外桃源的模樣,這就讓我更捨不得離開了!”

肖山環顧著這星空之下的小天地,心中感慨萬千。恐怕能留住張綾的並非這蟲鳴鳥叫的袖珍世界,而是穹頂之外浩瀚無垠的星河。

“對了,有了ta們的技術,在深空觀測上有什麼突破性發現嗎?”

此時,三人來到小湖邊上。碧波盪漾的湖水一直延伸到弧形穹頂的邊際,彷彿這裡就是星海的起點。

張綾用手指掃過水麵之上均勻分佈的幾顆亮星:

“ta們傳輸給我們的深空觀測技術,是一個由相距10萬公里的9枚探測器組成的陣列,遠望號位居正中,起到饋源艙的作用,我將這套系統稱為星瞳。ta們的技術讓我們對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有了純粹和直觀的感受。

當我看到遠古類星體爆發出比銀河系還要明亮的噴流,看到兩顆相距不到100公里的中子星跳著死亡華爾茲,看到剛剛從超新星爆發中誕生的黑洞瘋狂啃噬星雲,還有太多太多曠世天文奇觀的時候,那種在平靜的風眼中欣賞颶風的心潮真是沒法說。”

說到這裡的時候,張綾已是滿面紅暈,眼角盈出了晶瑩的淚光。

“對了,我們單單在銀河系內就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地外生命。其中絕大多數都只是初級生命形態,ta們的存在形式完全超出了我們對生命這個概念的認知。你能想象嗎,就連星際塵埃雲中都有以射線為生的晶體生命。”

“有發現過太陽系外文明的存在嗎?”肖山的提問讓氣氛變得沉重起來。

張綾微微垂首,額前的髮絲悄然滑落,濃密的睫毛微微扇動,遲疑道:

“蜉蝣文明傳遞給我們的這套星瞳系統,主要功能是用於深空天體觀測,對於行星細部觀測的焦距和視場都非常狹窄。不過我們還是透過行星光變、徑向速度還有熱源轉移等間接手段發現了文明存在的痕跡。

不過被觀測到的文明,都還處於卡爾達舍夫0.7級以下,離太陽系最近的一個初級文明在500光年之外的一個五合星集團裡。根據已經探明的文明密度來看,距離我們更近的地方也應該還有文明,但星瞳系統的焦距不支援更近距離的觀測。”

說話間,張綾用手環投影出了十幾篇觀測資料。王小戈快速掃過了那些資料,不解地問道:

“一個高階文明都沒有發現過嗎?至少和我們相當的文明也沒有嗎?”

張綾搖了搖頭,微微皺起的眉間浮現著濃重的疑惑。

“目前還沒有。”

肖山仔細地看著浩如煙海的觀測資料,雙手不自覺地抬起,手指輕輕交纏在一起,時而鬆開,時而握緊,彷彿這樣的小動作能夠幫助他解開心中的疑團。

“張綾,有沒有可能是這套星瞳系統刻意遮蔽了某些波段,讓我們觀測不到某些情況?”

肖山的發問讓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了起來,張綾思忖片刻之後,遲疑地搖了搖頭:

“這個很難下結論,星瞳觀測陣列從設計到材料,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吃透,改造和升級就更說不上了。我曾經試過調整其中的一些引數,結果整個觀測陣列立刻就無法正常執行了。

這就相當於,會開車和會修車不能畫等號一樣。不過從功能上來講,星瞳這種用於深空天體觀測的裝置,在百光年的近距離細節觀測上本身就是短板,這符合我們對天文觀測裝置的一般認知。”

肖山一手環抱在腰間,一手託著下巴,微眯著眼睛,目光仍停留在觀測資料上。

“從觀測資料上來看,太陽系周圍100光年內也沒有任何記錄。”

這時,王小戈忽然走到湖邊四下張望了一番,問道:

“咦?張綾博士。我記得幾年前來的時候,這湖上有一座施密特型可見光望遠鏡,你給拆掉了嗎?”

張綾在手環上展示出了一組傳統的天文觀測拍攝照片。在黑乎乎的背景上,若有似無地印著一團遊離的深灰色影子,就像是映像派畫家在黑色的畫板上隨性塗上了幾筆清水一般。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距離太陽系100光年屬於是星瞳的觀測盲區,但我並沒有放棄這個片區域。我這些年除了利用星瞳在宏觀上完善宇宙學之外,也在不斷改進我們自己的望遠鏡。

去年,我用施密特型望遠鏡在距離太陽系30光年左右的位置,發現了這團可疑的星際物質。其長度約有十萬公里,既不符合傳統的星際塵埃形態,也有別於我們認知中的天體。”

“你懷疑它是什麼?”肖山用手指劃過投影上那一條暗淡的色帶追問道。

張綾輕輕咬著嘴唇,眉眼低垂,凝視著照片的雙眼中充滿了疑惑:

“掌握的觀測資料太少了,太陽系本身就被厚重的奧爾特雲包裹著,目標區域的前景也存在行星狀星雲。照片上這些東西,不排除是由於星雲阻擋和觀測裝置精度兩個因素疊加造成的虛相。

我把望遠鏡送回艦隊總部去升級了,不過也不要抱希望於短期之內就能得出結論。我們自己的觀測能力仍然非常孱弱,還需要漫長的對比觀察。興許,那就是一個本就不存在的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