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章 網際網路六藝

【一款重新定義RPG遊戲的奇幻史詩。】

【本世紀最好的奇幻大作。】

【本年度絕對不容錯過的遊戲之一。】

《巫師:狂獵》一經發售,立即引發了一場遊戲迷的狂歡。

各大遊戲媒體和自媒體紛紛不吝溢美之詞,將《巫師:狂獵》的地位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IGN開分:9.3

簡評為:龐大的世界+角色表現優秀+給力的代入感+豐富多彩的戰鬥。

之所以扣了0.7分,是因為他們覺得劇情和對話有點太囉嗦了。

評論一出,IGN立即被無數《巫師:狂獵》的粉絲狂噴。

深入人心的對話可是《巫師:狂獵》的精髓,是玩家代入感的來源。

IGN竟然認為太囉嗦了,可見他們根本就沒玩懂。

打出9.3高分的IGN被遊戲粉絲追著狂噴,也是遊戲剛上線時的一景。

其他各大遊戲大多給《巫師:狂獵》打出9分以上或者直接滿分的好成績。

遊戲獲得國內外媒體一致好評的同時。

《巫師》系列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向外擴散。

電視劇《巫師2》的拍攝間隙,有記者採訪亨利·卡維爾對《巫師:狂獵》的看法。

亨利·卡維爾對此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是個遊戲迷。

他非常喜歡《巫師:狂獵》。

他表示在《巫師1》拍攝的時候,遊戲製作組給劇組提供過一個遊戲demo。

那是一個遊戲裡的支線任務,用於展現人設和動作模組。

他從那時就對這個遊戲非常著迷。

在拍攝時也故意扭轉自己說話時的腔調,讓他扮演的傑洛特說話聽起來不會過於美式,而是更貼近東歐的冷峻和黑色幽默。

採訪中還透露了《巫師2》一個小片段。

那是一段傑洛特躺在大木桶裡泡澡的畫面,是拍攝組對遊戲的致敬。

此番採訪一出。

歐美地區立即上演一出雙廚狂喜的戲碼,讓更多電視劇或遊戲的單向粉絲知道了對方存在,為《巫師》系列的銷量添磚加瓦。

《巫師:狂獵》好評如潮。

遊戲的銷量更是好似坐火箭一般飛速攀升。

首日銷量過百萬。

預估最終銷量能達到四千萬甚至更高。

裴佩佩看到這個預估銷量之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綜合陳歌以往的戰績和她玩《巫師:狂獵》的主觀直覺。

這個預估銷量,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變成現實。

無論自己出不出手干涉,陳歌總能做出出人意料的好遊戲。

自己估計這輩子都賠不了了。

難道我只能一輩子過這種體會不到失敗刺激的乏味生活,品嚐平淡如水的無聊成功?

裴佩佩在內心裡小小的凡爾賽了一下。

自嘲一笑,關閉遊戲的銷量後臺。

已經接受命運,開始躺平的裴佩佩照常開啟電腦開始摸魚。

瀏覽了幾個有關《巫師:狂獵》的影片後,她發現:

一片繁榮的景象下,卻總有不知來自何處的不和諧音: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巫師:狂獵》很無聊嗎?”

“根本玩不下去。”

“主線劇情就是一個大號的‘女兒去哪’,就這劇情你們也好意思吹?”

如《塞爾達傳說》大火後,《星空》的蹭熱度水軍一般。

一夜之間不知從哪裡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巫師》黑子。

話術也是各不相同。

從吐槽《巫師》的主線劇情拖沓,到抨擊遊戲的戰鬥系統無聊,可啪女角色太多編劇下頭等等……

裴佩佩對這些評論本來沒太在意。

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完美的遊戲。

再怎麼厲害的神作,也總有人會覺得不喜歡,不好看。

這很正常。

一個人的審美趣味跟他的知識水平,人生經歷,認知邊界息息相關。

陳歌以前做過那麼多遊戲。

《黑暗之魂》有人說太難,喜歡玩這種遊戲的人純變態。

《極樂迪斯科》有人說枯燥,表示自己來玩遊戲是為了爽的,不是來上課的。

就連《塞爾達傳說》也有人說畫風低幼,更適合小孩子,而不是自己這種成年人。

畫風低幼你倒是別玩啊混蛋!

裴佩佩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詆譭《巫師:狂獵》的評論越看越火大,完全沒有以前看樂子的心態。

意識到這一點她先是一愣,隨後開始認真地審視那些評論。

自己心態失衡,固然有跟陳歌關係更進一步的原因,但裴佩佩自覺將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

要不然她也不會想方設法地給陳歌挖坑。

裴佩佩注意到,這些評論雖然看似零散,但對情緒引導的手法其實極為高明。

這些人在《巫師:狂獵》粉絲的地盤上逆風輸出。

自然引起了遊戲粉絲的反擊:

“沒人在乎你喜不喜歡。”

“樓上的水軍黑子,族譜上已經沒有你在乎的人了嗎?”

“麻煩先去買個遊戲再回來說話。”

對於粉絲的自主反擊,這些人先是祭出“網際網路六藝”:

典、急、孝、樂、蚌、麻。

先給喜歡《巫師:狂獵》的人打上一個“典”的標籤,隨後將替《巫師:狂獵》說話的人稱為“塔孝子”,將打擊面擴大化。

從針對《巫師:狂獵》這一款遊戲,擴大到塔羅娛樂本身。

如果有人認真回覆一大段話,試圖說服或證明自己的觀點就回復一個“急”“你急了”。

隨後“樂、蚌、麻”輪番上場。

突出一個不好好說話。

這些人主要的論證手法就是用主觀代替客觀。

你說《巫師:狂獵》的沉浸感做得有多好,任務設計多麼優秀。

他們表示“我覺得不行”“我覺得無聊”“我玩不下去”……

反正任憑你們說得多麼天花亂墜,我就是不聽。

我覺得不行就是不行。

拋開事實不談,你們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反之

你們竟敢喜歡我不喜歡的東西!

塔孝子,水軍,審美低階,品位低下,山豬吃不了細糠……

什麼?

你說某某遊戲up也說這遊戲好玩?

不是吧兄弟,這話你也信?

一看就是接了商單啊!

你說IGN、M站評論多少多少分?

那肯定是塔羅娛樂塞了錢啊!

裴佩佩這些年在網上衝浪,也算見識過不少毀神運動。

她知道這套不講理的話術一出來,正常的討論很容易變成言語攻擊,進而演變成相互謾罵。

熱度大了後,其中有代表性的語言會變成“梗”。

進而在網路用語中被濫用。

本身負面的含義將會因擴大化的使用而消解。

只剩下變成梗本身和跟它繫結在一起的《巫師》和塔羅娛樂。

這套輿論攻擊的話術,強到能把“愛國”這樣絕對正面的詞彙汙名化,並且幾乎沒有解決辦法。

裴佩佩有些擔憂地關注著輿論風向的發展。

輿論擴大的速度遠比她想象中要快。

如果只是一兩個評論的話,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網際網路這樣的開放平臺,充分的證明了人類的物種多樣性。

總有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喜歡在網上找存在感。

“只要能讓你不舒服,我就舒服了”的人渣比比皆是。

一般人不會跟他們計較太多。

不過這次輿論風波的規模,以及發言人員用雙手守護族譜的能力非比尋常。

背後明顯有一支或者多支專業的水軍團隊操盤。

當天晚上【高分遊戲《巫師:狂獵》引爭議】這樣明顯帶有誤導性質的帖子,強行被人掛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

雖然眾所周知,微博熱搜是可以買的。

無論買還是撤,都是明碼標價。

但還是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這場輿論風波。

塔羅娛樂的公關部門作出緊急處理,結果也只是讓這場輿論風波愈演愈烈。

更多的路人、雲玩家被捲入其中。

輿論風向越發撲朔迷離。

任何遊戲都不是完美的。

有人喜歡《巫師:狂獵》大量的支線任務和慢慢講故事的風格,就會有人覺得節奏太慢不夠刺激。

有人喜歡真實系的畫面表現,就會有人覺得處決動畫過於血腥,讓人不適。

客觀的遊戲實體不是鈔票。

必然無法滿足全人類的需求。

這是一定的。

正常來說,不喜歡的人不買就行了。

網路上的輿論風波卻讓這一切擴大化了。

許許多多的非受眾,甚至平時根本不玩遊戲的人都參與進來,共同演繹這次輿論的狂歡。

反正只需要選一個順眼的觀點跟著噴就好了。

根本不需要玩過遊戲。

就算出問題,還可以反過來噴失敗者嘛。

輿論環境一片混雜。

《巫師:狂獵》的潛在玩家也受到了影響。

最直觀的表現是:

當第二天阮秋開會商討此事時,拿出了昨天凌晨十二點結算時的遊戲後臺銷量截圖。

“資料顯示,因為外界輿論的影響,昨天遊戲的銷量同比降低23.7%,預計今天還會繼續降低。”

所有人聞言都是面色凝重。

銷量降低23.7%。

配合上《巫師:狂獵》龐大的銷量基數,可是個不容小覷的數字。

唯獨原本一直憂心忡忡的裴佩佩聽到這話瞬間反應過來!

“?”

《巫師:狂獵》的銷量掉了?

原本已經開始躺平的裴佩佩剛反應過來。

遊戲出現輿論風波銷量下跌,那豈不是說我還有賠的機會?

雖然有點對不起陳歌和製作組的努力,但我真的很想賠啊!

諸位放心。

如果真的賠了,我一定發獎金補償大家的精神損失。

裴佩佩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轉,心裡已經在想如何才能讓輿論來得更猛烈一些了。

還要防止會議上討論出來什麼應對輿論的好辦法。

如果真有好辦法,我該怎麼辦呢?

直接阻止的話,會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了。

好人還沒開始行動,壞人就自己跳出來了。

不對,我還什麼都沒做呢,不能算壞人。

怎麼辦啊!

要是有那些水軍的聯絡方式就好了,可以提前提醒他們注意一下。

陳歌對於這次輿論風波笑道:

“沒想到那些平時只出現在網遊大廠身上的手段,竟然會用在我一個做單機遊戲的人身上,看來我們的對手很著急啊。”

“是誰呢?”

“《巫師:狂獵》都上線好幾天了,現在才挑動輿論,看來這位幕後黑手一開始對我們不是很上心啊。”

阮秋表示肯定:

“挑動輿論的手法也跟《星空》的那次不一樣,雖然不能排除微軟的可能,但我更傾向於不是他們。”

參加會議的尼娜側面證明了這一猜測:

“馬特總裁一直對塔羅娛樂懷有收購的野心,不太可能做出直接傷害名譽的事。”

陳歌說:“這就有意思了。”

“我們又惹到了什麼人嗎?”

“看網上的輿論走向,對我們好像是赤裸裸的仇恨啊。”

“國內廠商,還是能將手伸到國內的外國廠商?”

“不管是哪一個,我們總得想想辦法。”景靜遠皺眉道:

“我跟華娛電有點關係,要不要讓官媒下場替你們說說話。”

“或者把那些水軍的賬號都封了。”

“沒必要。”陳歌搖搖頭:“華娛電想幫忙,自然會幫。”

“只是用處不大。”

“如果講道理就能說服一個人,那根本就不會有什麼輿論風波。”

“說不定還會讓那些人說成是官商勾結、控評的陰謀論。”

在場眾人撓了撓頭。

對於這種輿論風波,根本就沒有太好的辦法。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人家就是要跟你胡攪蠻纏,輸出情緒。

一點辦法都沒有。

就算透過官方和平臺力量,對黑子大規模封號也沒用。

先不說能不能做到。

就算能也沒用。

做水軍的不可能只有一個賬號。

網上輸出的那波人,大多數都是剛註冊的一級號。

封了馬上換一個,什麼都不耽誤,還容易落下口實。

至於警告和律師函就更是可笑了。

反而顯得黔驢技窮。

陳歌又不能順著網線去打他們。

對於這次網路風波,他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光是他。

前世今生,遭遇過這一招的遊戲公司數不勝數。

那麼多大廠都被黑過。

也沒見誰拿出什麼好辦法。

陳歌有些鬱悶。

雖說名聲不耽誤他繼續做遊戲,但被人黑卻沒辦法。

終究是有些煩。

除非能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找到究竟是誰在後面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