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章 開局一雙鞋

“開了開了!”

寅子掐著點守在電腦前,等著《三國:世界》上線的時間。

下載完成的一瞬間便開啟遊戲。

開啟他的三國征程。

遊戲故事的可選擇時間段:

從“黃巾之亂”開始,到“三家歸晉”結束。

僅從這個時間點,許多人就品出了些許味道。

“好傢伙,真有晉朝以後的故事啊。”

“啊,你問我為什麼?”

“那不然呢?”

“總不能玩家選個‘三家歸晉’進入遊戲,上來就開始播放完結字幕吧!”

“我們開局的時間點就選這個“黃巾之亂”啊。”

“時間段比較早,不會錯過一些比較強的武將。”

“不然沒過幾年呂布和典韋就死了。”

“自建角色還是史實角色?”

“一週目我肯定是要玩劉備興復漢室的。”

“不過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建角色都有什麼。”

寅子說著,隨意地點選自建角色。

估計就是常規的那些東西,調整膚色、身高、大小什麼的。

沒什麼用。

讓他萬萬沒想到是,自建角色的第一個選項就非常出乎他的意料:

“還能選種族?”

“漢人、鮮卑、羌人、烏桓、南蠻……”

寅子沒想到塔羅娛樂在角色建立階段就開始給他整活了。

平常大家讀三國故事。

分別無非是帶入劉備的漢室正統視角,還是曹操的曹魏正統視角。

最多再加上東吳、呂布、趙雲等高人氣角色。

總體上來說,還是屬於中華大一統敘事邏輯。

結果這一上來,就能選蠻族出身是怎麼回事?

好傢伙不用等到“五胡亂華”,我自己先來是吧!

五胡亂華?

我就是胡!

“哈哈哈,瑪德,繃不住了!”

寅子隨便點開看了幾個。

羌人的地盤大多分佈於西涼。

描述上說:“羌人亦是炎黃苗裔,與中原往來通商不絕。”

給寅子的總體感覺是:

羌人就是夾在漢人與真正蠻族之間的中間地帶,隨時可以向兩者進行轉化。

漢朝的勢力範圍向外延伸。

當地的羌人就會蛻變成漢人,成為漢朝的編戶齊民。

漢朝的勢力收縮。

原本的羌人就會向真正的蠻族轉化,成為實質性的邊境威脅。

羌人在三國中的登場雖然不多,但與幾個重要人物都有關係。

於西涼起家的董卓、韓遂、馬騰等人,都與羌人有很深的關係。

區別在於。

董卓作為漢朝鎮守西涼的武官。

一面需要鎮壓羌人叛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養寇自重。

馬騰韓遂等人,則是藉助羌人的力量叛亂。

這三人的軍隊中,都有很多的羌人。

東邊的烏桓和羌人的情況也差不多。

烏桓一方面時常劫掠漢朝的幽州邊境。

另一方面,堅決對烏桓實行殘酷鎮壓政策的公孫瓚,在他最精銳的白馬義從中,就有不少烏桓士兵。

大漢以外的其他幾個種族都差不多。

他們跟漢朝漢族的關係,並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非此即彼,有你沒我。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懂行的觀眾在彈幕中科普:

“閱讀歷史千萬不要帶著現代觀念,要知道那是兩千年前的漢朝,道德法律觀念與現在完全不同,更別提種族主義這種近代才發明出來的概念了。”

“那時候講‘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陳寅恪先生講:‘讀歷史要抱有理解之同情’。”

“別用現代的觀念去套用古人啊。”

“你們看遊戲裡匈奴的位置,是不是感覺離長安不遠。”

“這就對了!”

“霍去病的軍隊裡就有大量的匈奴帶路黨,這些人後來憑藉軍功被封賞就留在了漢朝境內。”

“內附的休屠王子金日磾,在漢武帝時期就做到宰相了。”

“要按現在的說法,這些人都是‘匈奴奸’。”

“在當時應該是‘能做大漢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

“哈哈哈,笑不活了。”

寅子本來正在看種族描述,直到他不經意間看了一眼彈幕。

注意力瞬間便被吸引了過去,

眾所周知:

寅子雖然什麼都幹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寅子。

他的文化課不說是品學兼優吧,至少也是焚書坑儒。

對三國的理解大多來自評書演義。

還真不知道這些背後的故事。

“看彈幕真漲知識。”

寅子笑呵呵地說:“咱們繼續往後看啊。”

種族之後是出身。

農民、商人、寒門士人、軍功庶族、沒落宗室……

自建人物的出身都比較卑微。

不會突然冒出來一個歷史上沒有的大世族,打亂遊戲平衡。

出身的選擇跟種族是相關的。

蠻族選不了士人、庶族、宗室之類明顯帶有漢族特色的出身。

取而代之的是牧馬人、草原行商、大汗後裔之類的特色出身。

“也對。”

寅子想了想說道:“你想想要是我種族選了個南蠻,出身再選沒落宗室。”

“這玩意兒就很容易讓劉備說不清楚。”

彈幕聞言直接笑噴:

“哈哈哈哈,那可太草了!”

“究竟是劉備出了軌,還是祝融劈了腿!”

“孟獲:丞相,俺感覺頭上最近好像綠油油的。”

彈幕上一片歡聲笑語。

寅子繼續往下看。

出身之後是捏臉。

不管怎麼說,塔羅娛樂至少審美這一塊,拿捏得是死死的。

既不像歐美的遊戲廠商,對東亞人種臉盲,做出來的人物充滿刻板印象。

也不像日韓過度誇張。

什麼黑絲、高跟鞋都能給東漢時期的人穿上。

《三國:世界》的人物設計,主打一個古風審美。

在忠實於漢代服裝器物的基礎上,讓人物儘可能符合大眾對古人的完美想象。

聽起來過於尊重歷史服飾可能讓人物服裝顯得單調。

其實並非如此。

老祖宗的審美遠比現代人想象中要高階得多。

漢代的墓葬中出土過金銀製成的“狗項圈”,埃及進口的玻璃和羅馬的鷹首徽。

成年男子要加冠束髮。

腰間要有腰帶,腰帶要有腰帶扣。

腰帶扣有玉的也有金銀的。

腰間還要配環佩、香囊、玉玦等等東西。

更別提還有郭嘉這種不走尋常路,沒事就敞胸露懷,給女玩家發福利的存在。

女子更是如此。

僅一個髮髻的樣式,陳歌就在捏臉環節中做了整整三頁。

各式各樣的衣裳裙裾,彷彿換裝遊戲角色的衣櫃一樣。

雖然一開始說著只是看一看,但寅子一開始捏臉就停不下來。

硬是足足捏了一個小時,才意猶未盡地翻到下一頁。

角色的成長曆程。

這一項同樣跟玩家前面的選擇有關。

分為童年、少年、青年三個階段。

每個階段玩家可以選擇一項事件,作為角色在這個階段的主旋律。

角色會獲得對應的屬性提升和能力加成。

如果讓角色在三個階段連著三次學文,跟隨大儒學習。

角色的智慧、策略、內政等屬性就會提高,還與其他士人結識建立人脈。

如果從小就讓角色習武。

角色的生命、武力都會提升,初始獲得一套刀劍鎧甲和馬匹,在地方的軍隊中小有名氣。

此外還有經商、農耕、打鐵等選項。

玩家此前捏臉的結果會綜合得出一個魅力值,對玩家的成長生涯進行隱性影響。

有一定機率觸發奇遇。

既是對古人“身言書判”選官標準的一種體現,顏值高的人到哪都吃香。

防止一些玩家非要捏“古神之貌”。

至少請在過cg的時候長得像個人。

看完一圈,寅子對這種不直接加點,而是選擇成長曆程的方式很感興趣。

感覺能極大地增強玩家的代入感。

可惜我一週目要玩劉備啊!

寅子退回之前的人物選擇介面,直接選擇劉備進入遊戲。

進入遊戲後,寅子看了一眼劉備的人物介面。

心中大概有了一些猜測。

沒落宗室出身,成長經歷文武對點,多次觸發奇遇?

寅子知道網上有種厚黑學的說法:

認為劉備不是真正的漢室宗親,而是他編出來騙人的。

要不然他為什麼說自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因為劉勝是西漢宗親中最能生的一個。

子孫足足有一百二十多個,搞得劉勝自己都認不過來。

後來漢武帝酎金奪爵,中山靖王就被廢了。

他的子孫流散各處,能不能入劉氏族譜都很難說。

所以劉備是故意給自己偽造了一個無法查實,無法反駁的假身份,給自己立了一個漢室宗親的人設。

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道理,但製作組明顯沒有采用。

寅子看完遊戲中劉備的成長經歷後,感覺原因也很明顯。

他跟隨過大儒盧植學習,跟公孫瓚是同學。

真是一個不知道哪來的野孩子,能有這份資源?

就好像在說隨便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就上了IBM的商學院,還在裡面跟馬雲喬布斯成了朋友。

就是因為他運氣好?

可能嗎?

唯一的可能就是劉備真的是漢室宗親。

兩漢劉氏宗親一脈相承。

劉備這一支雖然衰落,但還是能給他提供一些普通人得不到的資源。

這些資源等到合適的時候,能夠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當然,現在時機不合適。

劉備還是個普通人。

“其實可以把劉備當成一個高配的沒落宗師開局。”

“就是文武經歷對點不合我心,不過畢竟是講究出將入相的大漢,也可以理解吧。”

正式開始遊戲。

寅子發現操作的是劉備的第三人稱視角:

“我就只操作劉備嗎,不給我發個城什麼的?”

“難道走的是動作遊戲的路子?”

寅子發現他有點摸不清這遊戲的想法了。

一般的三國遊戲,多半上來都會給玩家發一個城市。

讓玩家管理內政外交,出兵打仗。

如果是動作遊戲的話,我不會看到劉備在人群裡開無雙吧?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寅子開始過劇情。

劉備開局的時間點是桃園結義之前。

關羽張飛在街上角力,劉備上前勸架。

“誒,這段我熟啊!”

寅子一看這劇情頓時就樂了,老三國他不知道看過多少遍。

之後是劉備力壓兩人,一通嘴炮說得關張心悅誠服。

“這回該輪到我裝這個逼了!”

寅子說著樂呵呵地操縱人物向前:

“……怎麼進入戰鬥了?”

“啊?”

“我打關張,真的假的?”

寅子看著螢幕上躍躍欲試的黑大漢張飛,還有在一旁等候上場的關羽,整個人震驚得說不出話。

直到看見彈幕提醒他才反應過來:

“我知道這是遊戲的戰鬥教學關卡,但劉備一上來先跟關羽張飛幹一架我是沒想到的。”

“行吧。”

寅子雖然略感荒謬,但並沒有把一個教學關卡放在眼裡。

下一秒他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誒!”

“別!”

“我超,要死!”

劉備和張飛拿的都是漢代單手劍,他們此時還沒有自己的招牌武器。

不過雖然武器相同,用武器的人卻是天差地別。

張飛用單手劍,宛如劍聖在世,劍仙臨凡一般。

一把小小的單手劍被他舞得虎虎生風,一招一式都有莫大的威力。

同樣的單手劍在寅子手裡,就跟得了小兒麻痺一樣。

正手無力,反手不精,出招緩慢,收劍遲鈍。

沒幾分鐘寅子就足足在這個新手教學關卡死了三次。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第一個卡關的地方,竟然是新手教學關。

陳歌在遊戲的戰鬥系統上,並沒有選擇《騎砍》的四向作業系統。

畢竟他要做的是三國武將對戰,而不是中世紀騎士對拼。

四向作業系統在戰鬥時,需要玩家拖動滑鼠進行操作,揮劍下劈就要向下拖動滑鼠。

這雖然能極大地增加玩家的代入感。

但同時也限制了玩家的操作,增加學習成本。

要是用四向作業系統,不管你是趙雲還是呂布,能用的戰鬥手段無非就是那幾招。

揮砍、豎劈、左右格擋。

沒了。

這就是滑鼠操作的侷限性。

如果是中世紀身穿的重甲的騎士對砍還好,但放在三國背景上,就有些不合適了。

我威震華夏的關羽就會這點王八拳?

這不是小兵都會的東西嗎?

rnm退錢!

一定會這樣。

他們做得終究是《三國:世界》而不是《騎馬與砍殺》。

所以陳歌改變了《三國:世界》的戰鬥系統,並在林羨瑜的建議下。

加入了一點點魂系元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