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淵蓋蘇文進退兩難

李勉的話,引得在座眾人,內心震動。

計較一番後,眾人不得不承認,李勉所說,確是事實。

相比之下,平壤之戰,才是重中之重,才會是惡戰,關鍵的一戰。

李二對李勉表現出的格局,滿意點頭。

格局這東西,與武力無關,也與智力無關,在於眼界長遠。

防範未知危險而無形。

非有大智慧者,不可得。

李勉表現,足以稱之為智慧。

想在了眾人之前。

李勉這番話,不但李二滿意,程咬金等人也滿意。

就算是長孫無忌,與李勉不合,心中也不得不承認,李勉說的有道理。

確實要考慮到後面的平壤之戰。

殊不知,李勉的眼界,在於他有上帝視角的緣故。

那不足為外人道矣。

“嗯,勉小子說得不錯,確實如此。”李二目光掃過其它人,“大家就此,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都說說。”李二出聲,把調子定了下來。

對視一眼,長孫無忌一步踏出,說道:“陛下,遼東部族之患 ,不可不察。可令唐儉,率幽州之兵,掃清北方各部,穩定我軍後方。”

“有關新羅女王,這次我們徵高麗,名義上,是由新羅女王向我大唐求援所致,他們豈能置身事外,可派一人,去見新羅女王。想必那新羅女王斷不會不聽。”

“至於高氏會與淵蓋蘇文聯合一事,臣建議,接觸高麗權貴,藉此分化高麗,令得他們不能合作,從而阻擋我大唐滅掉高氏。”

“據臣所知,高麗國內並非鐵板一塊,高氏也受此掣肘。令得高麗人,不敢與我們國戰,還須保留力量,鎮壓國內各權貴。”

不愧是長孫無忌,確實有實力在。

李勉笑了,有這樣的對手,是幸事。

反而太弱,那就不好玩了。

長孫無忌一番話,聽得在座所有人,紛紛點頭。

“嗯,輔機說得不錯,確實可以依此執行。”

“不過,唐儉就不必了。侯君集何在?”

侯君集心中一喜,出列躬身道:“臣在。”

“著你率部兩萬,會合幽州之兵,掃清北地。”

“諾。”侯君集肅容應道。

程咬金幾人,齊向侯君集,投去羨慕的目光。

在他們眼裡,北地各部如苔蘚之疾,侯君集此去,就像是把軍攻喂進了他嘴裡。

輕輕鬆鬆就可在其中獲利。

對李二的安排,李勉暗自點頭。

李二確實稱得上明君,更是帥長,能找出適合的人,去幹適合的事。

北地那些反覆小人,確實需要一殺伐果斷的大將,前去鎮壓。

可以想象到,等侯君集到達北地,部族的末日,就要到了。

不殺得人頭滾滾,侯君集不可能收手。

以李勉角度,當然不會生出可憐。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殺一殺,清理之後,還一個乾淨的遼東,確實有益於大唐。

就算到時,遷入大唐百姓,開墾遼東,也大為有利。

“陛下高明。”眾人齊齊出列,贊同道。

眾人的承認,看得出,李二格外受用。

只見李二見狀,放聲大笑。

笑聲中,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主方針已定,眾人紛紛出謀劃策,以完善方略。

貞觀期的大唐,就算武將,並非單純的莽夫,都是大才。

提出的許多觀點,以及辦法,就算以李勉上帝視角,都不禁為之折服。

李勉內心不由感嘆,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正確性。

此次過後,李勉再不敢小視任何人。

方略定下後,自有人記錄在案,後面自會有旨意下達,讓人去執行。

李勉彼此也閒置了下來。

又回覆到之前的日子,鑽入自已營帳,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舒服享受。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

離國王城二十里,有座山谷,谷內佔地極大,大到可藏十萬兵。

這天的谷裡,很熱鬧,人流踵踵。

最中間的帥帳裡,淵蓋蘇文端坐上首,底下兩列武將,靜靜候立。

“如今國王城陷落,楊萬春重傷未愈,大家都說說,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國王城的陷落,讓淵蓋蘇文惱怒不已。

當得知的那一刻,想把楊萬春千刀萬剮的心都有。

考慮到楊家,也是高麗大世家,才強忍住滿心的殺機。

事已至此,再氣終歸無用。

解決好目前的困境,才是最重要的事。

一名年輕小將,淵蓋清出列道:“稟父帥,孩兒以為,當重兵壓上,奪回國王城。”

在高麗,國王城太特殊了。

過了國王城,剩下將會直面平壤。

成為唐軍進攻平壤的橋頭堡,這對高麗大為不利。

在平原與唐軍野戰,淵蓋表不傻,會以他們能勝。

淵蓋蘇文皺眉,搖頭道:“不妥,此次進駐國王城的,是李二,他是一名厲害的帥長,我們與他對上,想勝很難,反而會徒增傷亡。”

說到這,淵蓋蘇文頓了頓,丟擲另一訊息。

“各位,密探傳回訊息,新羅女王那個瘋子,極有可能會捲土重來,不得不防。”

眾將聽完臉色齊齊一變。

這訊息太糟糕了,如若新羅女王進攻高麗,他們將會兩線作戰。

無疑讓在與大唐對戰中,處於弱勢的高麗,雪上加霜。

偏將朴正熙出列道:“屬下以為,必須奪回國王城,不能讓唐軍佔據,否則我們高麗將會有傾覆之危。”

樸家也是大世家,朴正熙的發聲,引得不少將軍附和。

淵蓋蘇文眼神陰翳,雙眼微眯,看著朴正熙的目光,很不善。

要讓淵蓋蘇文,在回師與進攻之間選,他無疑會選回師。

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保證有生力量,對於高麗而言,非常有必要。

他所率援兵,可是高麗最後的可動精兵。

要是折在國王城,接下來,他將面臨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

朴正熙的出聲,無異於把他架在火上,令他進退兩難。

“不行,不能進攻國王城。”一道急促的聲音,在帳內響起。

眾人聞聲望去,露出躺在擔架上的楊萬春。

重傷的楊萬春,強撐著,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大莫離支,唐軍有天雷,以及比天雷還強大的武器,我們根本沒可能壓回國王城,與其消耗有生力量,不如回師平壤,集合一切力量,護衛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