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皇家女婿,少了些外臣行走於內宮時的忌諱。
當然,妃子們的寢宮,同樣是禁地。
深宮內苑,不能亂走。
但長孫的寢宮,屬於例外。
李勉跟在李二身後,來到長孫所在的偏殿。
今年十六歲的汝南公主,正好在這。
“微臣李勉見過母后,見過公主殿下。”
行禮的同時,李勉在暗中觀察汝南公主。
初看,汝南公主跟長樂一點也不像,少了長樂公主的英氣,多了一絲柔弱。
與她身體長年積弱有關。
身體瘦削單薄,彷彿一吹風就倒。
見到李勉,汝南公主微微蹲身行禮,很具公主風範。
李勉避開,不敢受禮。
“姐夫,你是來為我治病的嗎?”
汝南公主弱弱地道。
李勉一愣,餘光瞟了李二夫婦一眼。
“汝南這麼可愛,上天也不願你這麼早就回去,肯定可以痊癒的。”
汝南臉上露出笑容,猛地點頭,“嗯,一定會的。”
聲音發顫,那是人對生的希冀。
這份希冀,被寄託在李勉身上。
面對這種局面,李勉不由得壓力山大。
深吸口氣,李勉按下心神,輕聲說:“來,把你手給我,姐夫為你把把脈。”
汝南皓腕伸出,上面毫無血色。
更讓李勉吃驚的,是纖細的手腕。
不比成年人的兩根手指寬度大多少。
小到彷彿一碰就折。
定下心神,李勉手指搭上汝南腕脈。
閉上眼睛,李勉靜靜感應。
脈虛浮,跳動微弱,身體虛到極致,且心肺虛弱。
竟是已然病入膏肓之脈。
可以確定,是李家的遺傳,風疾。
在歷史上,許多人猜測汝南公主死因。
更多的猜測,是說汝南公主死於天花。
這一世因為李勉弄出來牛痘,天花已然得到防治。
那麼造成這種狀況的,唯一可能,只剩下風疾。
李勉繼續診脈,發現不對,不是風疾,反倒更像是心肺功能先天不足。
好在沒到末期,可以治標,但做不到治本。
“怎麼樣?”李二緊張地問道。
與李二一樣,長孫也緊緊盯著李勉,看得出來,很緊張。
“父皇母后,汝南公主的病,暫時可以判定,是先天性心肺不足,可以治標,但做不到治本,一切要靠養。藥為輔,將養為主。”
“還有,公主身體太瘦弱了,這可不行啊。”李勉滿眼痛惜道。
十歲出頭的年紀,體重都不足五十斤。
比一般的小孩,要輕得多得多。
明顯不是正常體重。
李勉一說到體重,對面長孫臉上閃過一絲痛苦。
這剎那間的變化,被李勉看在眼裡。
眼珠一轉,瞬間明白,為何為會如此。
李勉猜測,可能是因為太醫診治後,有過醫囑,控制汝南公主的飲食。
“父皇,母后,待會我會把一些注意事項寫下來,還會留下食譜,御廚可以按上面準備公主餐食。”
“好,好,好。”李二展露出笑容,“待會你回去,帶些荔枝回去,給長樂他們嚐嚐鮮。”
荔枝?李勉眼前一亮。
穿越前,荔枝他倒是常吃。
但自從到了大唐,就再也沒吃過。
這次正好,也能稍微寄託下思念。
甚好,甚好。
長孫見李勉這樣,擔心漸去,也笑了。
一時間,殿中緊張退去,重新變得溫馨起來。
周圍的一群宮女太醫們,隨之心神一鬆。
自從汝南患病,這些服侍的宮女,就沒再過過一天好日子。
生怕一個不好,讓汝南出了事。
他們也要為之陪葬。
現在好了,日子終於好過起來。
馬大伴送來紙筆,李勉把食譜,還有注意事項,以及藥方,一一寫下。
飄逸的字型,讓旁觀的李二,眼前大亮。
一邊的長孫和汝南,也看到了李勉的字。
迭聲叫好。
李勉大出風頭。
李二更是叮囑馬大伴,將李勉寫的,重新抄錄,原稿他要留著收藏。
對李二的舉動,李勉只當沒看見,沒聽到。
又陪著三人說了會話,李勉提出了告辭。
汝南這邊,他只是作了初步處置,剩下的,得把師父孫思邈找來,再過一眼。
否則,李勉不放心。
還有秦瓊那邊,也要去看看。
確認下,是不是貧血。
出人意料的,李二和長孫兩人,當著一眾宮女內侍的面,親自送李勉離開。
這讓看到的人,心中瞬間一突。
對李勉受皇帝的寵信程度,重新評估。
馬大伴更是上了心。
親自送李勉出皇宮。
“老馬呀,不用送我,你在陛下面前聽宣吧。皇宮我又不是第一次來,迷不了路。”
馬大伴微笑說:“送,該送。侯爺不知,最近宮中因為公主的事,已經風聲鶴唳。”
“如果不是侯爺來,說不定會出什麼事。出了事,我這個主管內監,同樣受掛落。”
“於私於公,灑家非送不可。”
李勉看了眼馬大伴,笑了笑,沒再勸。
果然打工人,就沒好的。
就算貴為內侍頭頭的馬大伴,也一樣。
伴君如伴虎,哪有那麼好伺服的。
“送,送,送,那我們邊走邊說。”
兩人一路走一路說。
剛開始,馬大伴落後半步跟著,李勉覺得不方便,直接伸手一把扯過馬大伴,攬著他肩膀前行。
嘴裡老馬喚著,格外的親密。
讓一眾路過的宮娥和內侍,以及千牛衛們,看得那叫一個熱眼。
不是哪位侯爺,都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
李勉也想不到,正國為這樣的舉動,在未來為他免了不少危機。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李勉離開後,偏殿裡的李二夫婦,聊起了李勉。
讓宮女帶走汝南,譴走殿內眾人,兩人偎在一起,說起了悄悄話。
“二郎,這次徵高麗,你真要帶上小勉?”長孫道。
李二點頭說:“是,這小子如今已是侯爺,雖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曲轅犁、新糧種這些,讓朝中對他晉升縣侯無話可說。但到底大唐是以武立國,非軍功不可輕封,他也必須要有軍功傍身。去走這一遭,也是為他好。再說有朕在,到時他待在朕身邊,安全上,當無憂矣。”
長孫恍然,點點頭,心裡原本的憂色盡去。
對長孫心思,做了這麼多年夫妻的李二,哪會不懂。笑道:“要是讓李勉那小子知道,我們為他如此打算,還不知如何飄呢。”
在李二看來,李勉就是個聰明,但也女幹滑的小子。是塊璞玉不假,卻多少蒙上不該有的塵埃黑跡,若要練出來,必須多多打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