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對上之前,自已必須做些準備。
李勉想起,自已在後世時,曾去過一家蜀地博物館,裡面當時陳列有一架秦時弩箭。
因為好奇,李勉曾遍訪工匠,在網上查資料,才弄懂其中原理,以及製作步驟。
現在正好用上。
李勉想得很簡單,既然武力比不上,那就用火力補齊短板。
弩箭的製作,很複雜,從制胚到完工,要經過五十六道程式,每一步都不能出現大的工差。
這對於工藝,要求極高。
李勉想了想,決定先把圖紙畫出來。
等圖紙出來後,再找劉老倌,看能不能複製出來。
如果製作出第一架,剩下的就簡單了。
想做就做,李勉開始畫圖。
部件圖,工序圖,組裝圖,過程極為繁瑣。
在長安府邸,李勉從午時,一直畫到傍晚,才堪堪完成圖紙的一半。
長時間畫圖,李勉感覺身體承受不住,只得停下。
他預計準備發三天時間,不完善圖紙。
如今不用那麼急。
長安的事,暫時告一段落,李勉坐馬車返回李家莊。
在回李家莊前,李勉想見一見長樂。
誰料李勉來到公主府,卻被攔在門外。
攔門的,是宮內出來的一名女官,她的說法是,訂親公主在婚前,雙方不得見面,這是禮數。
見而不得,李勉只好遺憾地出了城。
剛一回到李家莊,劉老倌便找了上來。
“公子,水車已制好,請公子移步。”
李勉心頭一喜,說兩天,劉老倌真兩天完成了。
“劉老倌,如若成品透過測試,本公子有獎勵給你。所有參與的人,都有獎勵。”
劉老倌聽後,喜得眼不見眼,躬身朝李勉行禮,“小人必為公子,赴湯蹈火,以報答公子大恩。”
在劉老倌帶領下,一行人來到水稻試驗田旁河邊。
新水車架設的地方,就選在了這。
李勉到時,碩大的水車,顯眼的立在堤上,周圍莊子裡的人,圍了一大圈。
每個人都對這個大物件,很好奇。
圍著它,指指點點。
“公子來了,快讓開。”
劉老倌大喊,莊子裡的人聽到後,自動讓出條道,供李勉透過,直趨河邊。
其實水車,並非李勉獨創,早在三國時,孔明便已製作出可供澆灌用的水車。
對照歷史上的水車,李勉進行了改良。使它利用率更大,出水更高。
利用河道水流,全自動灌溉。
“公子,可以開始安裝了嗎?”劉老倌老成的把水車重新檢查了一遍,確保沒問題後,朝李勉問道。
“劉老倌,水車安裝一事,由你全權負責,行動去吧,不用管我。”專業的事專業人來做,李勉不準備出手,全交由劉老倌處理。
劉老倌見李勉,把事全權交給他做,臉上頓時現出一抹潮紅,心中激盪不止。
旁邊人也聽到了,不由對劉老倌投去羨慕眼神。
眾目睽睽下,劉老倌大手一揮,帶著自家兒子侄兒,開始分派任務。
莊子裡的人,自發上前搭把手。
“大家注意,我喊一二三,大家同時用力。”
下水站在提前安好的基座旁,劉老倌指揮道。
“一,二,三,用力。”
號子聲中,水車被眾人合力運到河上,安放在基座上。
安好後,李勉緊緊盯著水車。
不一會兒,水衝擊下,水車運轉了起來。
“好,好,成功了。”李勉大喜。
水車安裝的事,到此沒完,還有水槽需要鋪設。
便於將水,引入到田裡。
劉老倌帶著三個木匠,一起架設,不到一刻鐘,便已架設完畢。
水車將水帶入水槽,水槽裡的水,被引入田間。
一套簡單的灌溉工具,便製作完成。
“好,好,好,賞。”
“劉老倌,你去找里正,我讓里正全力配合你,製作出更多水車,用來灌溉田地。”
“諾。”
莊子裡的人見到水車,哪還不知它為何物,齊聲對著李勉深躬一禮,轟然應道。
李勉笑著從河邊,回到府上。
水車被立起,最後一項事關農業的事被搞定,接下來要做的,等到水稻成熟,接著開始種植第二季。
只要證明水稻能產兩季,到時大唐將會再無飢餓之殤。
這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代的大事。
接下來,李家莊開始熱火朝天般打造水車,不到三天時間,十三個水車被立在河邊,將河水引入田間。
李勉府邸,書房。
花了三天時間,弩箭的製造圖紙,終於畫完。
看著桌上三天來的成果,李勉舒爽的吐了口氣。
‘終於畫完了,累死我了。’
記憶終歸模糊了,光其中零部件,思考加修正,就花去約兩天時間。
加上組裝圖紙,給零件編號,又花去一天。
三天裡,李勉除保證基本睡眠外,一直待在書房畫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畫完。
圖紙有了,接下來便需試製。
只要製作出第一件成品,就可以批次製作。
李勉走出書房,吩咐候在門口的秋菊,去把劉老倌叫來。
如今水車製作完成,劉老倌作為工匠頭,已經歇了下來,正好把圖紙給他,讓他全力打製弓弩。
作為這世間,如熱武器短槍一般的工具,弓弩經過李勉改良,殺傷力還要超出。
是彌補衛隊火力不足的不二之選。
得到李勉招喚,劉老倌飛快出現在李勉面前。
“老劉,我這有幅圖紙,你不能假於他人之手,秘密幫我打造出來。”
“時間上,我不限制你,但有一點,你必須保證,決不能外流,就算你兒子侄子,都不能說。”
弓弩屬於兵器,受朝廷管制的兇器。
李勉不得不慎重對待。
劉老倌聽得心中凜然,舉手發誓道:“公子放心,劉老倌我明白,絕不對外透露任何相關內容。”
他雖不明白,製作的是什麼,讓公子如此鄭重,特意交待不允許外流。
對於公子要他做的,他自認會毫不猶豫執行。
看劉老倌發完誓言,李勉這才將手中的圖紙,交到劉老倌手裡。
“記住你說的。你先把圖紙拿去,打磨出樣品。剩下的量產,到時我來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