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要建學堂

事實遠不是李勉想的,在道門裡,為這事已經爭吵了起來。

“不行,不能給,什麼訊息呀,要我們的道藏?那可是我們的根,把根給別人,我堅決不同意。”華法師大喊道。

上次的事,才剛翻篇,現在又來。

他李勉使勁找著他們道門薅是吧。

“李勉能信嗎?我們道門查不出來的東西,他能查到,我不信。”

“孫師也是,怎麼能任由李勉這麼做,而不去制止呢,再怎麼說,他也是道門的人啊。”

“我看李勉之所以這樣,分明是在報復,為上次的事報復我們。不能讓他如願。”

袁天罡也來參加了這次的會議。

他是他叔袁守城叫回來的。

面對一屋子人的群情激憤,袁天罡欲言又止。

根據情報,他或許知道李勉這麼做的原因。

“各位,聽我一言,我好像知道為什麼李勉提出要道藏?”

現場一靜,所有人齊齊看向說話的袁天罡。

華法師道:“你說你知道,說說,是為什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袁天罡看了眼袁守城,道:“在這事發生前,我派人盜了李勉名下產業的秘方。”

所有面面相覷。

華法師看向袁守城,這件事情袁天罡在做之前,就是他們所指派。

“你是說,李勉此舉,是在報復我們近日盜他秘方?”

袁天罡點頭道:“除這個外,我實在想不出,我們還有什麼值得他用訊息來換我們的道藏。”

這下,在場的人,有一個是一個,齊齊呆愣當場。

盜秘方一事,他們都有參與。

如果因這事,李勉要報復道門,很有可能。

所有人不說話了。

紛紛低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袁守城拍了拍手,“不管怎樣,是報復也好,是李勉的存心也罷,這件事必須要有個決定。問題在於,我們要不要賭這一把,以道藏換訊息。”

事已經做了,後悔已無用。

現在最要做出決定的,是要不要滿足李勉要求,拿道藏換李勉手中的訊息。

“據李勉自已講,這訊息極為重要,事關我們道門與佛門的紛爭結果。”

“要不要賭,大家出手表決吧。同意的舉手。”

聽到袁守城的話,眾人一時間進退兩難。

“道藏對於我們道門,無異於至寶,是我們創教根基,我不同意換。”

“我也不同意,僅憑一個訊息,就說能左右這次佛道之爭的結果,我不信。”

在場的人紛紛發表意見,以反對者居多。

袁守城嘆了口氣,但結果已出,只能徒呼奈何。

很快,袁守城再次來到李家莊。

“經過我們商議,不好意思,我們道門拒絕並交易。”

說完,袁守城轉身就走。

李勉有些犯懵。

孫思邈皺眉搖頭。

李勉確實有些懵,他沒想過,道門真拒絕了。

“呵,道門想做守財奴是吧,好,那你們好好守著吧。”

氣得他轉身就走,把這事丟一邊,去安排建造醫學院的事去了。

至於道藏,李勉沒放棄,需得另想辦法。

春耕的時間,比想象中要過得快。

這天,李勉從地裡回來,便著手安排起來。

先是找來二子,給了他兩張圖紙。

“二子,我這裡有兩張圖紙,你拿去,尋找合適的工匠。”

“第一張,把圍屋裝修成學堂,招收李家莊學子讀書。第二張,找磚瓦匠,讓磚窯那邊配合,建造醫學院。”

“別問我醫學院是什麼,按圖建造就是。去吧。”

二子不懂,自有工匠懂,他就是個執行者加監督者,同時,他也會去現場看著。

招集人手的工作,交給二子。

二子確實不懂,但辦學堂,這個他懂。

當下,興高采烈的去了。

如今春耕已過,人手充裕,正愁著要不要擴大生產,多招些人進作坊,事就來了。

作坊那邊,近日沒擴張計劃,正犯愁呢,事就來了。

建造這行,有了上次建造李府,加上村民們建造房屋,早已有了一批成熟的工匠。

如今的李家莊,已今非昔比。

規模與人口,與當初早已天壤之別。

自從作坊起勢,李家莊就鯨吞周邊村鎮。

不少人因為生活,或入作坊,或在李家莊討生活,雲集於李家莊。

如今的李家莊,早已大變樣。

人口從當初的幾百人,擴大到一千戶。

這麼多人,比一般小鎮的人口都要多得多。

於是,李家莊形成了集市,並已初具規模。

在作坊成立後,重新規劃李家莊八卦城時,李勉就有預料,對整個李家莊重新進行了規劃。

在建造村民屋子時,除規劃出集市區域外,還建了不少的空屋。

開啟了最早的房地產模式,賣房。

這一舉措,讓李勉賺得盆滿缽滿。

這一切,都讓李勉聲望,在李家莊達到最高。

莊戶們聽說縣男大人,要建學堂,當即便激動起來。

學堂是什麼,那是未來。

現在莊戶們不缺衣少食,生活富足,比以前的生活,已經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手中有錢,家裡有食,莊戶們開始尋求讓家裡孩子學文。

無奈在這社會,教育都被世家壟斷,剩下的也歸於各地官學,想要入學,很難很難。

不是沒人想過,去求縣男李勉,利用他的權力,給村子開設間學堂,讓子弟們入學。

奈何李勉遇上的事太多,加上天花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只得暫時擱置。

如今一聽,還沒說呢,李勉已經要開學堂了。

每家每戶,歡呼聲不絕於耳。

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開始配合起二子,按圖索驥,執行力滿滿。

至於醫學院,大家雖不知道那是什麼。

但聯想到孫神仙就在李家莊,莊戶們猜測多半與他有關。

反正根據以往經驗,聽李勉的就對了。

在山腳下,轟轟烈烈的選址與建造,如火如荼的展開,現場踴躍,氣氛翻騰。

在建設的同時,李勉再次開啟招募,招收先生十人,開出一月二十貫錢的驚天月例。

並派人去往長安,尋找會教書的先生。

一個月二十貫錢,偌大的利好,讓整個長安許多人都聽聞,包括皇宮裡的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