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自問,他相信李勉嗎,答案是信的。
這才有李勉如今的潑天恩寵。
李二陷入沉思,要不要讓李勉出去。
滅不滅倭國,倒在其次,他聽出李勉話中深意,倭國有銀礦。
如今大唐缺錢,極度缺錢,一年有百萬白銀補充,無疑是及時雨。
能極大緩解,現在朝堂錢荒。
“你確定倭國有銀礦,而且是大銀礦?”
李勉肯定點頭,“有,而且礦藏極淺,把表層土刨開,即可開採,相當於白撿。”
石見銀礦啊,放到後世,那也是少有的大型礦脈。
現在的大唐,採取的是銅錢,加上部分黃金,沒徹底形成“金本位”。
但有了倭國銀礦,推出“銀本位”,也不是不可以。
李勉說出的訊息,讓李二驚得站在原地,久久無言。
“倭國要滅,必須滅。”李二終是下定決心,拿下倭國。
至於什麼“不徵之國”,李二表示,那是什麼,沒聽過。
李勉見狀,笑了,如一隻成功偷腥的狐狸。
“不過,徵倭國可以,但不是現在。得等到拿下高麗後,再派人前去倭國。”
李二的決定,李勉沒反對。
高麗未滅,兵確實不適合抽調。
在心裡默算下時間,李勉懵了。
時間對不上,要真等到高麗覆滅,到時已經十月過後。
倭國以及遼東,將正式進入冬季大雪飄飛的季節。
根本不適合征伐。
李勉把自已的擔心,跟李二說了。
“沒事,大不了明年再出兵不遲。”
在時間上,李二雖急,卻知道不能急。
軍事無小事,隨便一個意外,都有可能導致功敗垂成,須慎之以慎。
“不行啊陛下,臣等不及。”
還要等一年,到時再跑一趟,不行,不能這樣。李勉覺得,自已還可以爭取。
李二愣了愣,指了指李勉。
“不要再說了,出去吧,至於你說的事,朕會考慮。”
李勉被趕出帥帳。
無法,李勉只好垂頭喪氣的回去自已營帳。
鬱悶的李勉,晚飯都沒吃,便得到通知,明日全營拔寨,前往平壤。
當天晚上,李世績率本部兵馬,離開營地,去向未知。
翌日上午,吃完早飯,營地裡忙成一團,大家都在收拾東西,準備前往平壤。
程咬金和李道宗率先鋒,先出營去往平壤。
大部隊由李二領著,隨後往平壤進發。
李勉跟著李二,一同前往。
經過兩天行軍,大部隊到達平壤城外。
平壤城大門緊閉。
李勉好奇打量著平壤城。
只見城牆為磚石壘就,高度相比長安城牆,要矮不少,比幽州城還不如。
看面積,不及長安城十分之一。
如若不是確認,他們來到的是平壤城,高麗王都,李勉以為來到哪個小國。
這就是高麗王都?
李勉嗤之以鼻。
真不知道,這樣的高麗,為何讓楊廣率三十萬兵都攻不下,實在不理解。
“陛下,是否要強攻?”程咬金問。
李二搖搖頭,“不,圍點打援,平壤圍困即可。”
李勉心思一轉,出列說:“陛下,不如讓臣用炸藥包,把城牆炸開?”
李二瞥了李勉一眼,說:“不用,通知下去,離城十里紮營。”
被拒絕的李勉,失望搖頭。
想著早攻破平壤,再提出徵倭國一事,誰料被李二看破,直接拒絕。
心中憋著火的李勉,並未放棄。
想著用什麼方式,說服李二。
李勉等啊等,一直等了半月,都沒等到機會。
眼看著時間來到八月中。
半月裡,李勉肉眼可見的氣息萎靡。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另一邊,大唐軍隊在這半月內,擊退三波援軍,殲三萬,俘虜四萬,取得前所未有大勝。
這天,百無聊賴的李勉,正在帳篷裡發呆,被通知陛下相召,去帥帳議事。
來到帥帳,李勉意外見到久未露面的李世績。
隨行的人中,還有張亮。
李勉愣怔片刻,瞬間明白,今天議事為何,不由心中一喜。
“陛下,高麗除王都外,作孽均已拿下。百濟國一戰後,舉國投降,今回營交差。”李世績稟道。
李勉聽後,心道一聲果然。
相比歷史上的高麗,這一世要弱不少。
僅僅半月,便讓李世績橫掃整個高麗,加滅掉百濟,順利得不像話。
李勉細想,又覺得合理。
此時的高麗,與歷史上的高麗,早已今非昔比。經過大唐商戰後的高麗,戰鬥力已不及原有一半,若無此戰績,才奇怪。
加上除商戰外,今年高麗又遇蟲災,收成不及往年一半,舉國陷入饑荒。
飯都吃不飽的高麗軍隊,想要有多大戰鬥力,無異於天方夜譚。
大唐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了。
想輸都難。
李二聽完李世績彙報,笑讚道:“好,朕為你們記功,待回長安後,給予封賞。”
“謝陛下。”李世績臉上掩飾不住興奮,呲著牙,樂都看不見眼。
看得李勉,既羨慕,又覺牙疼。
“陛下,如今高麗敗勢已顯,除王都外,均已陷落,臣以為,該到了解決高氏的時候了。”長孫無忌道。
“是啊,陛下,如今錢糧已捉襟見肘,不能再拖了。”李道宗道。
離十一月離長安到現在,已過十個月,人知馬嚼,每天消耗鉅額錢糧,目前已經到達補給極限。
如再不能迅速解決平壤,等待唐軍的,將會是糧盡心失,不戰而潰。
李二眉頭皺起,這些他又何嘗不知,只是因為順利得過分,給了他個措手不及。
原本以為十月才能掃清餘孽,誰料李世績配合張亮,半月便被掃清。
這個結果,出乎李二意料之外。
想到這,李二不由把目光投向了李勉。
李勉最近的異狀,李二早看在眼裡,明白這小子,因為拒絕徵倭國一事,心裡耿耿於懷。
罷了,滿足他一回吧。
想到這,李二道:“好,朕準了。”
“李勉,你不是說要用炸藥包,炸開平壤城嗎,朕現在給你這個機會,如若成功,你之前所提,朕答應了。”
“謝陛下,臣領命。”李勉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