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蒙學經典

那可是道門,那些人在李勉身上吃虧,就真那麼容易放過,李二不信。

角落裡傳來一道男聲,只見他回道:“陛下,影子以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佛道之爭,如今愈演愈烈。李縣侯背後,有孫神仙在,他們不敢撕破臉皮罷了。”

“聽聞,李勉借佛家一秘辛,要了道門道藏,給了孫思邈,此一事上,吃了大虧。”

“可真正來說,也是道門承了這份情。”

李二拎眉,頗感興趣道:“那道藏中,真有長生之法?”

那聲音回道:“影子以為,以厄傳厄而已。若真有長生法,道門中人長生者幾何?”

李二神情低落了下去。

口中喃喃道:“是啊,要真有長生法,道門收藏近千載,早已不知多少人長生。”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終究只是傳說而已嗎?”

“得找個機會,問問那李勉了。”

世人都曉長生好,李二身為帝王尤其渴望。

自始皇起,天下分分合合,少有超兩百年者,彷彿成了個魔咒,罩在各皇朝頭上。

總想著,家國天下萬萬年,如真尋到長生,或許真可以天下萬萬年了。

這個誘惑,不只始皇帝抵禦不住,李二更是抵禦不住。那可是長生,與天同壽,與地同存。

“影子,李勉他最近在做什麼?”

“回陛下,據暗探回報,李縣侯自回到李家莊後,一直未有外出。每日除去學院點卯外,再無其它異狀。倒是護衛隊,已增至七百五十六人。”

“訓練之法,平生未見,不知是否為李靖所教,觀有獨到之處。”

“影子取到些東西,或許陛下會感興趣。”

牆角陰影處,一個頭罩黑巾,只露眼睛的黑衣人,走了出來,手上捧著一本書一張絹冊。

書上寫著三個大字,《三字經》。

絹冊上,畫著人狀圖形,以及各訓練用具。

有高木,有網架,有深坑。

翻動著《三字經》以及絹冊,李二興致盎然。

“這就是李勉拿出的練兵之法?”

“這是李家莊新啟蒙讀物?”

“有意思,有意思。”

李二把絹冊一揚,“你拿去,譴百人,按圖上所示那般訓練,一月後回報於朕。”

“至於這本讀物,放朕這裡。”

說完,李二揮了揮手,黑衣人重新閃入陰影中,消失不見。

“來人啊,著孔穎達,進宮見朕。”

書房外,傳來馬大伴的應諾聲。

御書房,李二接見了從宮外趕來的孔穎達。

“孔愛卿,今日朕叫你來,是有本書想要得到你的評價。書你先拿去,看完我們再聊。”

李二示意馬大伴把《三字經》交給孔穎達。

雖說李二知道這本讀物的價值,但還是想聽聽專業人士的評價。

這將決定,他今後面對李勉的態度。

三字經字數不多,總結下來,不到千字。

孔穎達很快看完。

“陛下,這本叫三字經的書,是何人所寫?”

孔穎達聲音略顯激動。

李二說:“先別管誰寫的,說說你的評價。”

“天才,不,奇才。編寫出這本書的,實力已不下一般大儒,甚至稱作大家,都不為過。”

一代大儒,大家,孔穎達給出的評價,已高到天際。

讓李二聽得心中震驚。

想過評價很高,卻沒想到,給出的評價會這麼高,這大出李二意料之外。

也從側面,印證了這本啟蒙讀物的價值。

李二心想,李勉,又讓你裝到了。到底到哪,地是你的盡頭。

李二發現李勉像塊海綿,每次擠都會有驚喜出現。終究是他小瞧了李勉。

真是個神奇的小子。

李二問:“相比千字文,如何?”

孔穎達回應說:“相差無幾。臣覺得,相比千字文,三字經更適合蒙學。”

“每三字一句,內容涵蓋君子修德,人生道理,宇宙奧秘等等。”

“對樹立人的價值觀以及認知,都有巨大的引導作用。”

“陛下,求您告知臣,寫出這本書的人是誰,臣想當面見見,與他交流交流心得。”

作為大儒,孔穎達深知編寫蒙學讀物的艱難,既要易學,又要不普通。

非大儒不可能完成。

可心中過遍,自已知道或認識的大儒,沒一個符合三字經作者。

對寫出這本書的人,好奇心拉到了最高。

不惜追問皇帝作者是誰,是哪位大儒。

李二神情古怪,輕咳出聲,“作者不是什麼大儒,人家很年輕。”

孔穎達更加好奇了,“誰,臣認識嗎?”

李二說:“人你不僅認識而且還見過。”

對李二這種,一直說不到點子上,顧左右而言它,吊他胃口的行為,孔穎達私下頻頻翻白眼。

奈何人家是皇帝,得哄著,順著話頭說:“陛下,還請告訴我這人是誰?”

“這人就是藍田縣侯,治理過天花,並必製出貞觀犁的李勉。”

孔穎達神情大變,嘴巴忍不住瞪大。

“陛下,您說這本三字經,是李勉李縣侯寫的?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李勉是誰,對這位朝堂上的當紅炸子雞,孔穎達豈會不知。

算年紀,李勉才十六歲吧。

尚未加冠,就有如此才能,堪稱一代大儒,孔穎達怎麼肯信。

如果說這話的人,不是皇帝,而是換成其它任何一人,他都能當下就懟回去。

離譜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

他李勉就算從孃胎裡開始學,也做不到如此程度,編寫出這樣一本,堪比千字文的蒙學經典。

李二笑了,笑得很開心。

到底李勉是駙馬,也是李氏皇室中人。

能被孔穎達這位孔子後人,如此推崇,他與有榮焉。

“孔愛卿,朕可以確認,此書確是由李勉編寫出來的。其實這本書,是我讓人從李家莊偷出來的。”

“他在李家莊,辦了一家蒙學學堂,教授李家莊的莊戶子弟,三字經是他們的蒙學讀物。”

當著孔穎達的面,李二把這本書的來歷,一字不漏,毫無遮掩的說了出來。

連“偷”這個字眼,都毫不諱忌。

孔穎達衝之下,半晌無言。

“陛下,臣申請見見李勉,當面問詢於他,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