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煙炷,直直往上,到了一定高度,向四方擴散,消失不見。
是燒篝火時,燃起的青煙。
有火就代表著有人。
“難道是孫神仙?”三毛眼前一亮,聲音變得急驟。
李勉心中欣喜,迅速起身拍了拍,將背後沾上的灰土拍去,“我們走。”
天無絕人之路,得來全不費功夫。
如果真是師父孫思邈。
他們的運氣,來了。
望山跑死馬。
等眾人到達目的地,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走了快三里地。
山林的三里地,不好走。
到達時,四人已經精疲力竭。
李勉繞過大樹,往火堆處望去。
一名青袍道士坐在火堆旁,不遠處放著個大揹簍,揹簍上面蓋著塊布巾,不是孫思邈,還能是誰。
李勉喜出望外,“師父,我終於找到你了。”
他想哭,一路走來,真不容易。
正想放棄,反而找到了。
人生際遇,真是難評。
孫思邈對李勉和二子四人的出現,也很意外。
“你們怎麼來了?”
“快,快過來烤火。瞧你們這身上,吃了不少苦吧。”
李勉衣服青白交錯,袖子成了布條狀。
二子一身短衫,腰部缺失一塊,短衫更短了。
三毛和四水兩人,也好不到哪去。
尤其是臉上,油光滿面,發亂釵斜。
四人形象跟乞丐,差不離。
李勉笑著上前,徑直坐到篝火旁的地上。
揹包甩到一邊。
望著熟悉的長鬚,比他們要好不少的紅潤臉龐,李勉強忍住,沒哭出聲。
“師父,我們回去吧。若是等到真正大雪封山,我怕會被堵山裡。”
如今的雪,經過半月,最深處已沒膝蓋。
再下幾天,必定可淹到腰身。
真等到那時,他們不可能走得出深山。
多半會困死在山裡。
“回,今日在宿一晚,明日就回。”
孫思邈沒想到,只是一次隨機入山,竟引得徒弟李勉,到山裡來找他。
心中感動不已。
他知道,自已要回了。
若是不回,枉顧了徒弟孝心。
聽到孫思邈願回,李勉喜不自勝。
二子三人,同樣也是喜笑顏開。
晚上,二子幾人紮營之後,忍不住睏倦,早早就處下,相反,師徒二人一直沒睡,聊到很晚才迷糊著睡去。
翌日一早,天空灑下陽光萬縷。
李勉走出營帳,抬頭望天。
萬里如雲,天空碧洗。
雪停了不再下。
放眼望去,雪面反射出萬丈浮光。
甚至是有些刺眼。
回頭看向營帳,帳內已不見二子幾人蹤影。
師父孫思邈仍自酣睡未醒。
“公子,你醒了。”
身後傳來二子的聲音。
李勉回頭望去,二子三人站在他背後。
二子手中還提著一隻野雞。
不知從哪獵到的。
冬日的野雞,可是稀罕物。
想找到它,極其不易。
三人沒在營帳,原來是打獵去了。
“公子先醒著,我去把雞殺了,今天我們烤雞吃。”二子憨厚中,夾雜著一絲得意。
“去吧,好好烤。”李勉笑道。
美味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飪。
將野雞去毛,去內臟,用李勉製出的白鹽,進行醃製,二十分鐘後,串起放於火上烤。
嗶啵聲中,香氣四溢。
金黃色的雞肉,引得幾人齊齊嚥了口口水。
太久沒吃到肉,美食當前,哪還忍得住誘惑。
“嗯,什麼東西,好香啊。”
未見人,先聞其聲。
孫思邈推開營帳門,走了出來。
見到火堆上,正在烤制的野雞,不禁眼前大亮。
“師父,有口福了,二子竟獵到了一隻野雞。”
李勉的話,引得二子昂起了頭,別提有多得意。
這二子,本來就憨,如此做態,更憨了。
幾人齊齊笑出了聲。
笑聲中,前幾日的陰霾盡去,天地間一片清明。
說實話,野雞肉很少。
除雞腿外,其它都不夠一人裹腹。
可四人吃得很開心。
早餐吃少,中餐吃飽,晚餐吃好。
一隻雞,勉強夠當早餐。
吃完後,一行五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去。
把自已東西收入揹包,背在肩上,李勉好奇盯上了師父的揹簍。
“師父,這裡面採的啥呀?”
孫思邈說:“不少,都是些草藥。不過,這裡有一種神物,老道我在林深處,採到了一隻野人參。”
“已經成行,怕是長了有二百年。”
二百年的人參,那確實是樣奇物。
李勉瞪大雙眼,笑得很開心。
他笑的不是採到人參,而是終於可以回去了。
瞬間,眾人歸心似箭。
下山的路,走得比來時要快得多。
三天時間,已近山的邊緣。
“今晚在這宿一晚,明日再出山。”
望了眼已經灰暗的天色,李勉當機立斷,決定就地紮營。
夜晚趕路,太過危險,欲速不達,他還是知道的。
五人紮營處,是一處山的斜背面。
在這,晚上可不怵冬日北方吹來的冷冽寒風。
站在營帳門口,透過朦朧夜色,李勉意外發現,對面山頂,竟有一座寺廟。
李勉眯起眼睛,看著對面,不知道在想什麼。
“小勉,佛道之爭,不是你可以插手的,當個看客吧。”身邊傳來孫思邈的說話聲。
李勉微笑的看向師父,明知故問,“師父,你不也是道門的人,為何說讓弟子不要插手?”
“你小子,滑頭。”孫思邈沒好氣的指了指李勉,笑罵說:“你這小猴子,鬼精鬼精的,豈會不知道我話中意思。”
“道門是道門,老道是老道,佛道之爭,與我何干。”
自打上次,東海之濱一事,被李勉戳穿,孫思邈便對道門,已失去耐心。
在他看來,與其加入進旋渦,不如多尋些草藥,治病救人。
在他眼中,如今的道門,已是利慾薰心,早不復當年。
既如此又何苦加入進去,最後落得個身死道消?
他不想管,也懶得管。
甚至還不想讓李勉管。
李勉是何人,孫思邈太知道了。
人看起來像沒什麼心機,只單純的聰明,殊不知,親近的人誰不知道,李勉的腹黑與頂級謀劃能力,都堪稱頂尖。
道佛之爭,如若李勉加入,誰爭取到李勉,則誰必贏。
道門若真被消滅,他孫思邈將如何自取。
可若是加入道門,令得佛門覆滅,則是對佛門子弟的不公平。
這一夜,李勉沒找師父,與他促膝相談。於是早早回了營帳,積蓄體力,好於明日精神抖擻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