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與秦太后談妥之後,寧霄便將禁軍大牢的秦氏族人放回原籍北海郡了。
並且讓北海郡的官員進行監視。
目前秦氏族人還算老實。
而親軍都督府的秦氏族人,也在移交兵權。
寧霄也不知道是不是秦太后暗中搞鬼,這件事的進展速度比較緩慢。
所以,寧霄為了防止秦太后暗中搞鬼,並沒有撤走禁軍,依舊將秦太后***。
目前,慈寧宮就算是一隻蒼蠅也飛不進去了。
寧霄開啟奏摺看了眼。
這才明白秦太后為何跟禮部的王德林如此親近了。
原來幾年前,國子監也搞過哭廟,還有人當場自殺。
就是因為先帝欲廢長立幼,動搖國本。
所以,秦太后就暗中唆使王德林鼓動這件事。
最後,先帝放棄了廢長立幼的念頭,這件事方才作罷。
而秦太后在這份摺子裡說,讓寧霄善待這些學子。
寧霄看完摺子後,便對小李子吩咐道:“小李子,你讓御膳房準備一點吃食給那些人吧。”
“奴才遵旨。”小李子道。
雖然這些人很討厭,不過這些人是王朝封建禮法最為忠實的擁護者。
畢竟王朝沒了,所有勢力重新大洗牌,這些人的既得利益自然也會沒了。
不過,這些人也是最頑固的一批人。
但凡王朝內部有什麼變化或是改革,一旦涉及觸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抬出道德大義來。
讓這些改革措施淪為廢紙。
“稟告陛下,李開方和盧成偉兩位大人來覲見陛下。”忽然,外面的小太監稟告道。
寧霄道:“快點請他們進來。”
肯定是火器坊的事情。
難道火器坊已經建造完成了?
如今已經有十餘天了!
兩人進入御書房後,納頭便拜。
李開方道:“啟稟陛下,火器坊已經建造完畢了!”
聞言,寧霄心中大喜,騰地站起來,笑道:“兩位將軍勞苦功高了!”
“不辛苦!”李開方道。
其實,他已經心知肚明。
感覺,陛下很有可能對匈奴開戰。
而眼下的和親是表面而已。
他在邊軍有幾個朋友,都寫來了書信,說最近調防了。
具體沒有透露太多的資訊。
現在邊軍各個關口都查得很嚴密,擔心有匈奴人的探子混入城中,摸清楚情況。
據說連六扇門也在邊關派出了大量的人手。
這個六扇門是一個極為神秘的組織,是由當今皇帝一手創辦的。
傳聞進入六扇門要進行身份背景調查,還要身世清白,忠於皇帝,目前六扇門有接近五六百人了。
不僅在京城內活動,還滲透到各個地方府衙,如今連邊關都有他們的據點了。
這是皇帝的耳目,除了監察百官外,各地府衙、藩王的舉動皆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而李開方對於當今天子的手段不由得有些敬畏。
這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這些主意的。
“好!現在就帶我去火器坊!”寧霄笑道。
“那自然需要陛下進行驗收!”盧成偉道。
他抬頭看向了寧霄,眼中有些疑惑。
她是這兩天,才內傷痊癒的。
他聽說了那個匈奴第一武士被一個少年郎打敗的事情。
此事在京城內轟動,成為最近京城百姓的談資。
而盧成偉懷疑出手擊敗匈奴第一武士的人是眼前的這位少年天子。
難道陛下已經成為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了?
如果想擊敗匈奴第一武士,必須是武林之中的一流高手。
可是上次看到陛下的時候,陛下分明是三流高手。
準確地來說,是剛剛步入高手門檻的三流高手。
他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躍升成為一流高手?
所以,盧成偉的心裡充滿了疑惑,既懷疑那個少年郎是陛下,又覺得不可能。
之所以懷疑是寧霄。
於是有人畫了少年郎的畫面,那名擊敗匈奴第一武士的少年郎,與陛下長得很像。
但是,他又覺得不可能。
一個人怎麼可能在短短的十幾天內,從三流高手,一躍成為一流高手。
以盧成偉之前的推算,陛下至少需要修行二十年,才能成為一流高手。
而他不知道的是寧霄突破了九玄入夢訣的第二重,內力提升。
而後服用了大補丹,提升了十年的功力。
再加上寧霄修行了山河掌這類地品武學,所以,寧霄才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提升為一流高手。
隨後,寧霄跟隨兩人出了皇宮。
來到了看守嚴密的火器坊。
此地在郊外的某處山谷之中。
火器坊佔地面積上百畝,有火藥製作工坊、冶鐵工坊、鍛造工坊、火槍製作工坊、火炮製作工坊、營房等等設施。
目前只完成了一部分工坊的建造。
比如火槍、火藥、冶煉等基本竣工。
這是寧霄徵召上萬民夫熬夜苦戰,晝夜不停地施工的結果。
方才能夠在短短半個月內完成。
聽說有人因為過於勞累,累死了,或是生病了。
寧霄也沒辦法,所謂慈不掌兵。
為了整個大乾,有些犧牲還是值得的。
他已經讓人妥善地處理後事,並且讓太醫院的御醫們過來為這些民夫看病。
本來這麼大的工程,前後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不過寧霄進一步壓縮,最後只給了半個月。
寧霄微服走進火器坊內,四處察看,並且給出了改進的意見。
畢竟很多地方都是趕工,粗製濫造,寧霄也難理解。
寧霄道:“李大人成立火器營大隊,調撥五百人,專門負責此地的安全。以後這個火器坊可是重點保護的地方,除了辦事的人員外,其他人一律不得隨意出入。”
這火器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簡直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絕對不能讓這些機密洩露出去。
“微臣知道如何做了。”
李開方一臉凝重,點了點頭。
“那今天就讓宮中的火器坊搬到這邊過來。朕看工匠們已經將火槍研究透了,應該可以試著製作了。”
寧霄吩咐道。
這些天,寧霄召來了工部的工匠對火槍進行研究,他們將一個個零件全部拆開,然後進行組裝。
以後就按照這種零件標準化來生產。
如今,匈奴威逼之急,時不我待,希望一切都能夠來得及。